电解质水
搜索文档
伙伴共赢、亲清并济,元气森林与供应商共同掌舵,“把船划得更快”
财经网· 2025-11-26 21:29
2025年,元气森林依然在坚持自己的"变与不变"。 文/王璨 曾提出"慢即是快","反常识"的元气森林亦在用"不变"掌控"变"。由此,当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 多变等挑战在快消业"横行",这些供应商起始于无糖之势未燎原之时的心声,不但未改"对的时间遇到 对的人"这一判断,还在时间的沉淀下更加坚定。 元气森林手持的扩音器也是关键。一如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在近日公司2025年供应商大会上所 言:"这两年,正是凭借信任伙伴的精神,我们与不少合作伙伴共同实现了行业内的突破。很多事情, 只有大家一起干,才能把船划得更快。"与此同时,其也强调,只有在规则清晰、信任充足的前提下, 成本优化、技术迭代和绿色制造才能具备长期性。 数据的"变"表现直观:整体业绩连续三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今年达到26%,且电解质水、冰茶、好自 在、维生素水、气泡水组合升幅更甚,同比分别提高34%、56%、36%、128%及52%。 但格局与协同原则的"不变"烙印得愈发深刻——"现在的元气,跟其他同类品牌比起来,既有共性的渠 道布局,又有自己突出的渠道优势,竞争力越来越强了。不过,元气同事身上的气质一直没变,就是倾 听、开放,不管是沟通还是协作,都 ...
元气森林:整体业绩同比增长26% 连续三年双位数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11-18 14:30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整体业绩同比增长26%,连续三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多个细分品类表现突出:维生素水同比增长128%,冰茶系列同比增长56%,维C橙味与夏黑葡萄味气泡水同比增长52%,外星人电解质水同比增长34%,好自在系列同比增长36% [1] 产品战略与研发 - 公司战略核心为“坚持做好产品”和“慢即是快”的产品哲学 [1] - 以“有爱产品六原则”为研发内核,构建覆盖气泡水、电解质水、减糖茶、中式养生水等多品类产品矩阵 [1] - 产品研发追求极致:气泡水团队历经500余次技术革新,冰茶系列采用-196°C液氮锁鲜技术,好自在系列坚守传统工艺,外星人电解质水完成三效补水配方升级 [2] - 未来产品开发逻辑为“健康基底+场景适配+持续迭代”,将通过口味升级和优化巩固基本盘,并以含气苏打水、外星人超能水开辟新赛道 [5] 渠道管理与赋能 - 公司将经销商视为事业合伙人,营销中心重申“四个坚决”承诺以保障渠道伙伴长期收益 [3] - 持续加码数字化赋能:升级“方舟”项目,搭建一物一码全链路管理系统,通过SKU科学测试机制优化产品区域匹配,形成“市场反馈—产品优化”的正向循环 [3] - 经销商案例显示渠道网络的向心力:苏州经销商在经历亏损后坚守并最终实现盈利和超额完成目标,新疆经销商在高原区域成功铺货,兰州新代理在下沉市场迅速打开局面 [4] 市场拓展与行业趋势 - 公司产品已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公司提前布局的健康化、功能化品类(如电解质水、减糖茶)被尼尔森报告确认为2025年饮料行业的增长新势能 [1] - 公司发展锚定“坚守产品初心,相信饮料、相信产品、相信中国”的战略 [5]
中金2026年展望 | 食品饮料:复苏深化,聚焦高质量增长(要点版)
中金点睛· 2025-11-06 07:52
文章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进入弱复苏强分化新常态,增长更依赖产品创新、渠道布局和人群扩圈,拥有强大品牌力、产品创新力、渠道掌控力及高效供应链的企业将实现高质量增长 [3] - 白酒行业报表有望在2026年出清改善,上半年或迎来拐点,建议优选基本面率先修复、长期空间大的龙头酒企,以及报表出清彻底、弹性大的次高端酒企 [4] - 大众食品行业需求低位企稳,质价比、健康与情绪价值消费趋势延续,龙头公司注重效率改善,预计2026年实现收入温和复苏与利润率提升 [4] 白酒行业 - 政策对政商务需求的负向冲击正边际弱化,宴席等大众需求偏刚性,在2025年低基数背景下,2026年白酒动销有望修复至同比转正,上半年行业开始梯次修复 [7] - 酒企战略重点从压货增长转为积极挖掘年轻化等新增量,渠道库存维持合理水平并缓步去化,报表从2025年二季度开始出清,预计2026年调整进入后半程,基本面或在上半年迎来拐点 [8] - 高端酒复苏确定性较强,受益于品牌消费刚性及商务活动增加;次高端报表调整早于行业,企业积极进行产品和渠道创新;地产酒经过库存去化后有望同步修复,组织机制优秀的龙头有望维持份额优势 [9] - 投资主线关注基本面稳健、份额提升的龙头,受益板块修复且分红保障高的标的,以及报表出清彻底有积极变化的弹性标的 [9] 大众食品行业 啤酒 - 2025年行业升级集中在6-10元价格带,但因餐饮景气度低等因素,平均售价增速疲软;龙头企业积极扩充品类寻找新增长曲线 [11] - 预计2026年吨成本同比基本持平,关键变量集中在企业提价及费用节约能力,多元化能力影响长期发展空间 [11] 休闲食品 - 2025年渠道分化明显,会员店、零食量贩等新兴渠道高速增长,电商增长放缓,传统渠道承压 [11] - 2026年线下渠道变革持续,硬折扣、即时零售、商超调改是大势所趋;健康化趋势下魔芋成为行业性大单品,仍处于良性竞争阶段 [11] 软饮料 - 受益于出行、行业创新、冰冻化投入,无糖茶、电解质水等子行业表现亮眼,传统含糖饮品承压;原材料价格下行利好利润率但加剧竞争 [12] - 预计2026年健康化、功能化仍是核心趋势,龙头公司产品推新能力和渠道掌控力形成壁垒,行业竞争有望缓和 [12] 乳制品 - 2025年需求疲弱,包装化液奶需求被现制茶饮/咖啡替代,原奶价格下行造成平均售价压力 [12] - 预计2026年行业温和复苏,龙头乳企保持渠道健康度,关注盈利改善,上游产能去化有望缓解原奶供大于求困境 [12] 调味品 - 2025年因餐饮需求疲软,B端承压,C端增长压力加大,行业增速未见明显提升 [13] - 2026年B端需政策刺激及外食率回升,C端关注头部公司产品升级;需警惕部分包材成本上行风险及大豆价格变化 [13]
东鹏饮料20251012
2025-10-13 09:00
纪要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东鹏饮料 [1] * 行业:能量饮料行业 东南亚市场软饮料行业 [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公司收入增长潜力与战略 * 东鹏饮料远期整体收入体量有望达到350亿元甚至更高 [2][4]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能量饮料主产品(远期空间200-250亿元)电解质水等补水产品(远期空间约50亿元)以及果汁茶新品类(远期空间约二三十亿元) [4] * 公司通过出海战略开辟新增长曲线 预计到2030年在东南亚重点市场有望实现50亿人民币收入 [3][11][16] * 公司销售财年即将结束 未来两到三年收入端复合增速强劲 利润端三年维度可保持20%左右增长 [11] 东南亚市场选择的原因 * 东南亚地区具备强大的经济增长韧性 2010-2023年人均GDP复合增速达4%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5% [5] * 该地区拥有显著人口红利 总人口约7亿占全球8.5% 且多数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不到10% 形成庞大消费市场 [5] 东南亚能量饮料市场现状 * 2024年东南亚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42亿美元(约300亿人民币) 过去5年复合增速超过6% [2][6] * 市场呈现梯队分化 越南柬埔寨和泰国为第一梯队 占比70%以上 缅甸菲律宾印尼占比23% 新加坡马来和老挝规模较小约1.6亿美元 [6][14] * 各国驱动因素各异 越南和柬埔寨是量价齐升市场 印尼呈现量增价跌趋势 泰国市场相对饱和 缅甸因政局动荡由通胀驱动价格上涨 [6][13][14] 重点国家市场特点 * 越南是东南亚最大能量饮料市场 2024年规模接近15亿元 过去5年复合增速超10% 市场格局稳定 天丝红牛份额40% 百事凭借草莓口味产品份额达25% [7] * 柬埔寨市场人均消费额47美元为东南亚最高 2024年规模约8亿美元 百事凭借高性价比占据60%份额 卡拉宝占26% 韩国Backer品牌占10% [8][9] * 印尼市场规模仅2.5亿美元 不到越南1/5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过去五年销量增速14%但价格下跌9% 本土品牌通过低价产品蚕食头部品牌份额 [10][12] 公司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 * 公司成立海外事业部并由核心高管带队 在越南印尼等核心市场设立子公司 推行激励方案鼓励员工赴海外发展 [15] * 产能布局规划五个生产基地(天津中山海南昆明及印尼) 总投资额超过55亿元 多个工厂靠近东南亚以降低物流成本 [15] * 渠道策略以线下为主 与当地经销商合作进入传统渠道 已在印尼实现销售并在马来西亚找到专业分销商 [15] * 品牌营销采取逐步渗透策略 通过赞助赛事提升品牌调性 再通过线下互动增强消费者粘性 [15] 其他重要内容 * 东南亚各国市场被分类为高潜力市场(越南柬埔寨印尼)通胀驱动市场(缅甸)成熟稳定市场(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存量饱和市场(泰国) [14] * 公司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目标为 印尼30% 柬埔寨和缅甸20% 越南和菲律宾10%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 泰国因竞争激烈暂不预期高份额 [16] * 结合东南亚出海及其他业务 公司总营收规模有望突破330至350亿人民币 有望成为全球化公司 [17]
行业周报:白酒动销承压分化,饮料零食凸显韧性-20251012
开源证券· 2025-10-12 16:4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食品饮料行业的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 报告核心观点为:双节期间白酒动销整体下滑,但新消费品类保持成长性 [3] 市场表现总结 - 2025年10月9日至10月10日,食品饮料指数下跌0.2%,在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5位,跑赢沪深300指数约0.4个百分点 [3][11][13] - 子行业表现分化,软饮料(+4.9%)、乳品(+1.8%)、保健品(+1.3%)涨幅领先 [3][11][13] - 个股方面,庄园牧场、养元饮品、光明肉业涨幅居前;欢乐家、日辰股份、古井贡酒跌幅较大 [11][13] 白酒板块分析 - 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白酒市场整体动销估算下滑约20% [3][11] - 市场呈现场景分化:宴席场景成为核心支撑,高性价比产品与地产酒表现突出;大众消费场景次之;商务场景受环境影响拖累最明显 [3][11] - 价格带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特征:以茅台为首的高端酒与高性价比地产酒表现最优,次高端酒整体承压,仅山西汾酒保持平稳 [3][11] - 白酒库存虽处高位,但因酒企减少压货力度,库存环比略有改善;批价节前稳定,预计节后可能小幅回落但可控 [3][11] - 报告认为白酒板块已接近左侧布局区间,可逐步配置,优先关注业绩出清或底部确认的标的,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舍得酒业 [3][11] 大众品板块分析 - 双节期间大众品板块表现显著优于白酒,因其贴近日常刚性消费,抗风险能力更强 [3][12] - 饮料板块稳健增长源于需求刚性及龙头企业的策略聚焦,功能型饮品(如电解质水、无糖茶)精准匹配假期出行、健康等需求 [3][12] - 休闲零食板块增长与消费行为变化深度绑定,散装、小包装零食适配旅游等即时消费场景,社区店、电商等渠道增速显著 [3][12] - 建议从新渠道、新品类、新市场等成长性角度布局,重点关注卫龙美味、西麦食品、盐津铺子、百润股份等 [3][12] 上游原料价格数据 - 2025年9月30日全脂奶粉中标价同比上涨6.1%,环比下降0.4% [10][17] - 2025年10月3日国内生鲜乳价格同比下降3.2%,环比持平 [10][17] - 2025年10月11日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4.1%,生猪出栏价格同比下降37.4% [10][23] - 2025年8月进口大麦价格同比上涨4.2%,但进口数量同比下降45.2% [10][32] - 2025年10月11日大豆现货价同比下降6.5%,柳糖价格同比下降10.3% [10][36][38] 行业动态与重点公司 - 抖音酒水品类2025年9月销售额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41%,茅台市场份额达18.64% [42] - 汾酒在全球首发“清香25”新品;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预计可采收酿酒葡萄13万吨 [42][43] - 推荐组合包括贵州茅台、山西汾酒、西麦食品、卫龙美味、百润股份,并分别阐述了各公司的投资逻辑 [4]
东鹏赴港上市:不只“充电”,更是“补血”
新浪财经· 2025-10-09 18:54
国际化战略布局需求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58.4亿元,并明确提出"全国化、多元化、国际化"三维增长模型 [2] - 赴港上市旨在加速东南亚市场拓展,公司当前海外收入占比不足3%,计划提升至15% [2] - 借助港股国际投资者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2025年首次跻身《全球软饮料品牌价值50强》前十 [2] - 港股上市后形成"A+H"双平台,融资更灵活,公司当前A股募资余额仅1.16亿元 [3] 把握港股政策窗口期 - 香港证监会为市值超100亿港元的A股公司设立"快速通道",公司当前市值约1500亿元符合条件 [4] - 港股饮料行业PE中位数17.2倍,显著低于公司A股40倍估值,有望吸引国际长线资金 [4] - 2025年内有59家A股企业递表港股,电子与消费板块最受青睐,公司作为功能饮料龙头具标的稀缺性 [4] 优化企业经营结构 - 公司能量饮料收入占比仍达84%,需通过港股融资支持电解质水等新品研发,其中"补水啦"产品2024年增长280% [7] - 2025年第一季度前十大股东减持超1.37%股份,赴港上市有助于缓解A股减持压力 [7] - 公司账面现金达55.6亿元,但短期借款60.65亿元显示资金需求,港股募资可优化负债结构 [7]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57.9亿元,但国际化布局需持续投入 [7]
多个重要指数成份股迎来调整;小米回应交付“测试车”给用户|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8 07:56
指数与市场动态 - 恒生指数成份股将于9月8日调整,数量由85只增至88只,新纳入中国电信、京东物流、泡泡玛特 [2] - 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样本将于9月12日收市后进行调整 [2] - 本周有50只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42.54亿股,解禁市值973.36亿元,其中时代电气解禁市值278.23亿元居首 [6] - 截至8月底,香港市场日均交易量达2480亿港元,南向通日均交易量120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4倍 [6] - 港股市场再融资活跃,年内累计完成281起配售,规模约2034.78亿港元,同比增长506.33% [7] 金融与政策动向 -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3] - 中国8月末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 [4] - 2025年7至8月,银联、网联处理支付交易2769.96亿笔,金额151.6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9%和16.64% [4] - 工信部强调“十五五”期间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培育发展 [4] - ETF-FOF产品迎来扩容,截至9月5日共有12家机构申报了17只ETF-FOF,其中16只在2025年内申报 [6] 公司活动与合作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9] - 罗博特科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0] - 小米汽车回应YU7“测试车”交付用户事件,称其为工厂下线车辆静态评审流程所致,并已对静电贴做改良处理 [10]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全面升级战略合作,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方面深化合作 [10] - 向日葵公司筹划收购兮璞材料控股权及贝得药业40%股权,股票自9月8日起停牌 [11] 国际事件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已准备对俄罗斯实施第二阶段制裁,但未说明具体内容 [13] -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 [14]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以色列已接受其提出的停火条件,并呼吁哈马斯立即接受 [14]
狂飙180亿!年轻人为何对电解质水上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0:08
行业增长趋势 - 电解质水销量同比激增150% [1] - 中国电解质水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80亿元 [1] - 电解质水赛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元气森林占据近50%国内电解质水市场份额 [1] - 东鹏旗下"东鹏补水啦"上半年销售额达14.93亿元 [1] - 东鹏电解质水产品销售额同比激增213.7% [1] - 主要竞争者包括元气森林、东鹏、大冢、达能 [1] 产品特性分析 - 电解质水含糖量通常在6-10克/100毫升 [1] - 500毫升装电解质水最高含糖量达50克 [1] - 高糖含量相当于11块方糖 [1] - 过量摄入电解质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1] 消费行为变化 - 电解质水正取代传统矿泉水成为年轻人新选择 [1] - 产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形成现象级流行趋势 [1]
“什么值得买”发布8月消费关键词:夏日经济
新华财经· 2025-09-02 07:11
核心观点 - 消费平台数据显示8月消费呈现"夏日经济"特征 娱乐偏好明显 亲水热情延续 旅游热度攀升 体现"享受夏日尾声"集中体验感 [1][2][3][4] 电影消费 - 平台观影关键词GMV同比增长24.37% 国产动画表现突出 [1] - 《浪浪山小妖怪》带动电影票/盲盒/冰箱贴/绘本/毛绒挂件等周边消费走高 [1] - 《罗小黑战记》相关消费环比增长181.58% [1] - 动画电影从现象级爆款走向票房灵药 消费者乐于为动画IP长期价值买单 [1] 游戏消费 - 游戏机GMV同比增长122.55% [2] - Switch2主机GMV环比增长88.58% 刷新全球销售记录 [2] 水上运动消费 - 桨板GMV同比增长27.51% [2] - 溯溪GMV同比增长24.55% [2] - 冲浪GMV同比增长54.26% [2] - 皮划艇热度同比增长23.89% [2] - 水上乐园热度同比增长135.94% [2] 衍生消费市场 - 电解质水GMV同比增长60.78% [3] - 男士防晒GMV环比提升15% 欧莱雅男士高倍防晒为最畅销单品 [3] - 救生衣/水母衣/手机防水袋/专业桨板搜索量明显上升 [3] 旅游消费 - 机票热度同比增长21.96% [3] - 短途高频和长短结合为出游特征 [3] - 大理旅游相关消费GMV同比增长41.15% [3] - 云南/海南/东南亚/澳洲成为热门目的地 [3] 文化消费 - 非遗相关热度同比增长119.09% [4] - 越王勾践剑冰箱贴/黄鹤楼发光冰箱贴/杜甫草堂毛绒玩具等文创产品成为人气商品 [4] 消费类型特征 - 实用型消费包括冷饮/防晒/电子产品 [4] - 体验型消费包括水上运动/文博/电影 [4] - 消费呈现品质化/个性化特征 [4]
东吴证券:软饮料业百亿大单品迭出 健康化、功能化成发展共识
智通财经· 2025-08-22 09:48
行业发展阶段 - 中国软饮料行业经历了碳酸饮料主导(90年代中期前)、多元化增长(1995-2014年)、结构性增长(2015年至今)三大阶段 [1] - 碳酸饮料阶段外资品牌主导 90年代中期碳酸饮料占比超50% [1] - 多元化阶段本土企业崛起 果汁、茶饮料、瓶装水、植物蛋白饮品等多品类发展 [1] - 结构性增长阶段消费需求差异化 包装水及功能饮料保持高增长 茶饮料呈现健康化与无糖化趋势 [1] 当前竞争格局 - 传统赛道龙头先发优势明显 新兴成长赛道也能实现格局突围 [2] - 龙头企业通过"大单品迭代+细分场景渗透"构建护城河 [2] - 百亿大单品是细分赛道引领者的重要门槛 [2] - 瓶装水赛道农夫山泉160亿元、怡宝121亿元 [2] - 茶饮料赛道康师傅冰红茶、王老吉百亿规模 无糖茶东方树叶突破100亿元 [2] - 能量饮料赛道华彬红牛200亿元、东鹏特饮133亿元 [2] - 电解质水、椰子水、气泡水等新兴赛道具备大单品潜质 [2] 未来发展趋势 - 健康化、功能化是产业发展共识 [3] - 瓶装水包装化率将从2023年14.4%提升至2028年18.9% [3] - 无糖茶东方树叶通过长期培育将小众需求变为主流品类 [3] - 能量饮料东鹏特饮规划东南亚出海 重视当地传统渠道 [3] - 电解质水外资集中一二线 本土企业可布局低线市场 [3] - 椰子水、气泡水等天然健康品类兴起 [3] 重点公司 - 东鹏饮料补水啦势能强劲 平台化战略强化 [4] - 农夫山泉瓶装水重拾份额 无糖茶引领成长 [4] - 华润饮料、IFBH值得关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