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基金直接结算
icon
搜索文档
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04:14
医保政策与制度完善 - 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53亿人,1-6月生育保险待遇支出678.32亿元,5个省份实现住院分娩医疗费用全额保障,18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 [1] - 创新实施预付金制度,29个省份预付医保资金786亿元,全国超90%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拨付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 [1] - 医保基金对医药集采企业直接结算,平均结算周期压缩至30天以内 [1]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1][3] - 探索制定产前检查项目基本服务包,逐步将分娩镇痛项目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3] 医药产业创新与支持 - 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体现"支持真创新、真支持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 [2] - 开展2025年度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探索集采协议期满后全国统一接续采购,降低企业逐省投标成本 [2] - 健全完善全周期、全渠道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医保基金对医药集采企业直接结算 [2] 医疗服务与支付改革 - 发挥医保支付引导作用,促进分级诊疗,启动制定按病种付费3.0版分组方案,逐步扩大医保基金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范围 [2] -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分配结余给守法守规的定点医药机构 [2] - 合理规划配置定点长护服务机构,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长期护理服务,鼓励商保机构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 [3] 健康保障与数智化转型 - 稳步提高普通门诊、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保障水平,引导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 [2] - 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基本医保目录外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全方位参与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健康服务 [2] - 2025年底全国基本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使用 [2] - 推进医保数智化,从"被动支付"转向"主动赋能",助力医药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疾病预测建模、药物经济学等研究 [3] - 推动医保与科技融合,带动新型医疗服务、AI健康管理、智慧养老等产业链 [3]
医药板块爆发,医疗ETF(159828)涨近2%,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1%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11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调整 - 第11批集采规则优化显著 报量环节允许医疗机构选择认可品牌 中选规则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为锚点 要求最低价企业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 同时强化药监部门对生产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的"两个全覆盖" [1] - 政策调整将有效遏制恶性价格竞争 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1] - 医保局组织开展"四同"药品价格治理 规范2.7万余个药品品规价格 [1] 行业影响与企业受益情况 - 具备稳定生产能力 质量控制体系完善 成本控制能力强的头部企业将持续受益 尤其在此前集采发生价格乱象的领域 [1] - 头部优质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集中 [1] - 探索医保基金对集采和国谈药品耗材企业直接结算 推动药企回款周期从6个月努力缩短到30天以内 将显著改善企业现金流 提升行业整体运营效率 [1] 投资机会 - 投资者可通过医疗ETF(159828)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布局医药板块相关机会 [1]
海南创新医保基金结算医药货款省级全域直付
海南日报· 2025-07-04 09:20
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创新举措 - 海南在全国创新推出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医药货款省级全域直付模式,将结算范围从集中带量采购拓展至省医药采购平台所有药品和耗材 [2] - 该模式实现回款周期从平均一年缩短至30天内,国药控股海南案例显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32691.2元货款在1个月内完成结算 [2][3] - 政策实施半年多累计为481家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货款24.09亿元 [4] 传统结算模式痛点 - 传统模式下医疗机构结算周期普遍需要6个月到一年,个别甚至长达两年 [3] - 医疗机构经营状况差异导致现金流不稳定,医药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压力 [3] - 医院需要大量垫付医保统筹部分费用,运营资金压力巨大 [6] 结算平台技术实现 - 依托省医保信息平台招采子系统优化结算功能,构建统一医药货款结算平台 [3] - 实现"医院下单-企业配送-医保审核-基金买单"全流程在线操作 [3] - 结算平台与财务系统互联,打通药品耗材采购交易和医保结算信息 [3] 政策实施效果 - 海南广药晨菲案例显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34245.66元货款回款周期缩短至半个月 [4] - 医药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采购资金快速回笼降低运营成本 [4] - 政策为医药供应链注入新活力,提高行业资金透明度 [4] 医院资金压力解决方案 - 对医院实行"按月预结"制度,按申报额90%次日拨付预结款 [6] - 建立基本医保结算费用预付管理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医院多预付一个月费用 [6] - 结算流程从对接19个经办机构简化为单一对接省医保服务中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