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

搜索文档
陕西一县医院原院长受贿126万元获刑 知名药企因核酸检测供材卷入
华夏时报· 2025-07-07 22:21
2025年6月23日,陕西省山阳县人民法院(下称"山阳法院")公布一审判决书,山阳县人民医院原院 长、党委书记刘忠良,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钱款共计约126.2万元,数额巨大。山 阳法院一审判决刘忠良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 7月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陕西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刘忠良认罪认罚,在山阳法院作出一审判 决后,未进行上诉。 7月4日,陕西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审判决后,刘忠良未进行上诉,目前已进入 监狱服刑。 判决书显示,这120余万元贿款为16人所送,背后涉及多家知名企业。其中,A股上市公司瑞康医药 (002589.SZ)全资子公司——瑞康医药(陕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时任总经理石某,为在核酸检测耗 材供应方面获得帮助,曾向刘忠良行贿2万元。 不过,瑞康医药证券事务代表王秀婷7月7日向本报记者回应称,经查,瑞康医药(陕西)医疗器械有限 公司的历任总经理、执行董事中,不存在"石某",公司不了解石某行贿情况,相关政府部门也从未向公 司要求配合调查相关问题。 受贿126万元获刑两年半 刘忠良,1963年12月出生,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人,曾担任 ...
爱威科技收盘下跌1.02%,滚动市盈率60.46倍,总市值14.5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36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医疗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配套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研发、生 产、销售和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仪器、试剂、耗材。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 外授权专利259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97项、境外授权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30项;国内第一类医疗 器械产品备案凭证78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72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项。2024年7月,公司被 认定为"长沙市机器视觉技术自动显微镜形态学检验技术创新中心"。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29.53万元,同比13.85%;净利润632.10万 元,同比24.63%,销售毛利率55.59%。 7月4日,爱威科技今日收盘21.42元,下跌1.02%,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 比值)达到60.46倍,总市值14.57亿元。 从行业市盈率排名来看,公司所处的医疗器械行业市盈率平均51.05倍,行业中值36.62倍,爱威科技排 名第91位。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5家机构持仓爱威科技,其中其他3家、基金2家,合计持股数543.66万股,持 股市值0.98亿元。 序号股票简 ...
爱得科技IPO:一季度净利润再“变脸” 止跌企稳趋势遇阻
犀牛财经· 2025-07-03 16:56
近日,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得科技")完成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并以"2024年实现企稳回升"的财务数据回应了外界对其业 绩大幅下滑的质疑。然而,该公司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却再度"变脸"。 爱得科技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以骨科耗材为主的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脊柱类、创伤类、运动医学等骨科医用耗材以及用于伤口 疗愈的创面修复产品。 招股书显示,根据医械汇数据,2023年,爱得科技在国内脊柱类椎体成形系统医疗器械厂商中排名第三,在国内脊柱类内植入医疗器械厂商中排名第六。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爱得科技实现营收6678.82万元,同比微增3.47%;实现归母净利润1579.51万元,同比下滑3.20%。在集采压力下,该公司2024年 归母净利润增长触底回升的势头戛然而止。 GPLP犀牛财经了解到,由于2023年上半年集采尚未在全国全面执行,各产品集采前的平均单价处于高位,但随着2023年下半年集采的全面执行,各产品单 价进入下行周期,爱得科技的经销收入因此受到影响,导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承压并同比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该公司通过"以量换价 ...
拱东医疗收盘上涨2.71%,滚动市盈率28.19倍,总市值43.3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20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2日收盘价19.68元,上涨2.71%,总市值43.39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28.19倍,静态市盈率25.28倍,市净率2.50倍 [1][2] - 行业平均市盈率51.29倍,中值37.02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行业对比 -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公司市盈率排名第61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6.75亿元,中值50.63亿元,公司43.39亿元市值低于平均水平 [2] - 可比公司中,九安医疗PE最低10.24倍,安图生物PE最高18.76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8909户,较上期增加735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医疗检测类、血液收集类、采集类、医用护理类、药品包装类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下降2.74% [1] - 净利润2741.25万元,同比下降39.23% [1] - 销售毛利率32.40% [1]
成武农商银行解决融资痛点助力科创企业“拔节生长”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9:35
金融支持科创企业 - 成武农商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当地科创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例如某生物科技公司获得360万元贷款用于设备升级和原材料采购[1] - 该生物科技公司年产能包括200万把医用肠衣和8000亿单位粗品肝素钠,产品应用于外科手术和抗凝血药物领域[1] - 另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获得700万元贷款用于生产线改造和原料采购,成功转型至健康食品和医疗美容领域[2] 企业转型与市场拓展 - 医疗器械公司通过"直播电商+分销合作"模式拓展市场,与连锁药店和医美机构建立合作关系[2] - 公司拥有6万平方米厂房,配备十万级洁净车间、万级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生产医用耗材畅销海内外[1]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 成武农商银行建立"三项机制":专属通道(名单制管理、绿色通道)、专项产品("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贴心伙伴(精准解决融资痛点)[2] - 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可获得快速审批、额度提升和利率优惠[2]
塞力医疗: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543,310,000元,扣除承销保荐费用及其他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后净额为533,298,679.25元,最终净额为532,698,000元(含增值税)[1] - 募集资金已于2020年8月27日全部到位,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募集资金使用总额为20,187.91万元,总体投资进度为37.90%[2] - 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5,951.23万元,已投入2,198.38万元,进度13.78%[2] - 研发办公大楼及仓储建设项目拟投入21,337.92万元,已投入2,008.88万元,进度9.41%[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15,980.65万元已全部投入完成[2] 前次闲置募集资金补流情况 - 公司曾三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累计金额涉及9,000万元、3.9亿元和5,000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日,前期补流资金已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累计归还32,550万元[3] 本次补流计划及审议程序 - 拟使用不超过32,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用途限定于主营业务相关生产经营[3] - 该计划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保荐机构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4][5] 专项意见说明 - 监事会认为补流计划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且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进行[5] - 保荐机构确认该事项履行了法定程序,符合监管规则要求[5][6]
6月26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6-26 11:55
长川科技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为3.6亿-4.2亿元 同比增长67.54%-95.46% [1] - 非经损益约为7000万元 主要来自并购业务及政府补助 [1]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所属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行业 [1] 莲花控股 - 控股孙公司拟以420万元出售4台智算服务器 [1] - 主营业务涵盖味精、鸡精、算力服务等 所属食品饮料-调味发酵品行业 [1] 鲁泰A - 出售荣昌生物股票产生收益8104.45万元 占最近年度净利润超10% [1] - 主营业务为中高档衬衫面料生产 所属纺织服饰-纺织制造-棉纺行业 [2] 热景生物 - 股东周锌拟减持不超过1.94%股份 约180万股 [2] - 所属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行业 [2] 国轩高科 - 固态电池技术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未实现商业化应用 [2] - 子公司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电池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系统 所属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行业 [3] 网宿科技 - 第一大股东拟减持0.5%股份 约1221.98万股 [4] - 主营业务为CDN及边缘计算 所属计算机-IT服务行业 [4] 泰达股份 - 拟3500万-7000万元回购股份 价格上限5.89元/股 [4] - 主营业务涵盖生态环保、能源贸易 所属综合行业 [4] 家联科技 - 拟1120.04万元收购泓翔润丰51%股权 布局海外生产基地 [4] - 主营业务为生物降解制品 所属轻工制造-家居用品行业 [5] 合金投资 - 控股股东拟转让20.74%股权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5] - 主营业务为镍基合金材料 所属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行业 [6] 奥美医疗 - 股东拟减持3%股份 约1856.27万股 [6] - 主营业务为医用耗材 所属医药生物-医疗器械行业 [7] 天宇股份 -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3%股份 含1%集中竞价和2%大宗交易 [7][8] - 主营业务为原料药 所属医药生物-化学制药行业 [8] 世纪恒通 - 董事及监事拟合计减持0.42%股份 [8] - 主营业务为用户增值服务 所属通信-通信服务行业 [8] 裕兴股份 - 股东拟减持1%股份 约375万股 [8] - 主营业务为聚酯薄膜 所属基础化工-塑料行业 [9][10] 建设银行 - 发行115.89亿股募资1050亿元 发行价9.06元/股 [10] - 主营业务为银行业 所属国有大型银行行业 [11] 中达安 - 拟向厦门建熙定增募资3.66亿元 控制权将变更 [12] - 主营业务为工程监理 所属建筑装饰-工程咨询行业 [12] 梦洁股份 - 董事拟减持0.27%股份 约200万股 [13] - 主营业务为家纺产品 所属纺织服饰-服装家纺行业 [14] 利安隆 - 控股股东拟减持3%股份 约688.86万股 [14]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添加剂 所属基础化工-化学制品行业 [14] 申菱环境 - 两股东拟合计减持3%股份 含2.62%大宗交易 [14] - 主营业务为环境调控解决方案 所属机械设备-通用设备行业 [15][16] 西麦食品 - 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0.77%股份 [16] - 主营业务为燕麦食品 所属食品饮料-休闲食品行业 [17][18] 捷强装备 - 实控人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刑事拘留 [17] - 主营业务为核生化安全装备 所属国防军工-地面兵装行业 [17]
集采常态化下的“落地考”:如何打通执行堵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8:3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集中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自2018年以来,国家先后组织10批药品集采 和5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集采工作正被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第11批药 品集采也即将到来。 对集采而言,相比前期的报价、开标,最终能否有序落实更为关键。第十批集采于今年4月30日落地执 行,如今已近两个月,"88个中选品规中,我们有集采任务21个品规,目前已采购17个,4个药品没有采 购,因为是执行初期,有配送协调问题、原有库存问题,药品采购进度处于合理推进范围。"安徽省池 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朱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 "处于合理推进范围"是多数医疗机构目前的执行情况。但也需要指出,仍有部分医疗机构依然存在"报 而不采"、"采购进度滞后"等问题;另外从供应端看,仍有部分医药企业依然存在未及时与定点医药机 构签订采购合同,以及无法正常保障供应等情况。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医药集采的落地执行与以 前相比有一定的优化,执行效率有所提高,比如有些地方要求中选结果执行以后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进 院的采购 ...
守好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 国家医保局印发通知
央视新闻· 2025-06-25 00:33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新规 准入与价格管理 - 申请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需全面使用药品耗材追溯码,实现"应采尽采、依码结算"[2] - 检查检验服务需配备至少1名资质医技人员,严禁"挂证"行为[2] - 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执行政府指导价,非公立机构需承诺同等价格水平且药品耗材价格不高于同地区定点机构[2] - 新纳入机构设6个月政策辅导期,期间限制异地就医结算,违规者可能延长辅导期或解除协议[2] 医疗服务与支付监管 - 严禁以医保政策为由强制患者出院或减少必要服务,院外购药原则上需计入病种付费总额[5] - 定点公立机构需通过省级集采平台采购药品耗材,非公立机构鼓励参与集采或按不超挂网价销售[5] - 医疗机构需配备必需药品或提供处方外配服务,确保电子处方流转[5] - 推进按病种付费等多元复合支付方式[4],加强智能审核覆盖本地及异地费用[3] 特殊群体与退出机制 - 对困难群众实行单独定点保障[7],加强精神疾病、康复患者等特殊群体住院监测[8] - 重点监控长期/高频住院、费用异常参保人,完善慢性病患者多次住院服务[8] - 建立"驾照式记分"制度,对欺诈骗保行为暂停结算或解除协议,延伸监管至医务工作者[8]
事关医药反腐,14部委划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6-16 16:51
2025.06. 16 本文字数:198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吴斯旻 为"坚决防止行业不正之风反弹回潮",今年医药反腐纠风工作将持续深入,系统纠治医疗服务乱 象。 13日,国家卫健委等1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 作要点的通知》(下称"通知")。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14部委的联合监管工作除了会继续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 位,还将加强医药卫生领域新型、变异和隐形问题研判预警。此外,在产业端,将加强医药行业专项 审计,让穿透式监管的重点向药品生产端覆盖。在医疗机构内部,将加大违规责任追究力度,强化高 校附属医院管理,对个别医务人员违背医德行为"零容忍"。 推动医药购销领域"穿透式"监管 医药购销领域的腐败往往涉及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多个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医药反腐的 治理重点,近年来已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例。 根据通知,今年将"全面推进药品耗材追溯码全场景采集应用",以此打通从原材料采购、药品耗材 生产、招标采购的监管通路,将监管重点向生产端覆盖。 在药品销售端,通知还提到,紧盯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职业骗保人,严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