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研发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迈入万亿元规模 上市公司竞相加码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7-01 17:46
行业规模与基础设施 -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 [1] - 行业物流仓储总面积2358.08万平方米 [1] - 医疗器械物流运输自有车辆超4万台 [1]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累计批准创新医疗器械353个 较2024年增加37个 [1] 政策支持与改革 - 国务院出台《意见》建立"提前介入 一企一策 研审联动"机制 缩短临床试验和注册时限 [2] - 对医用机器人 脑机接口 影像与植介入类高端器械设立优先审查通道 [2] - 浙江省优化创新药械挂网绿色通道 全流程办理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 [2] - 山西省压缩临床急需器械审批时限至30个工作日 [3] - 政策强调临床需求导向 推动企业研发由"跟仿"向"真创新"转变 [3] 上市公司布局与创新 - 迪安诊断自主研发病理AI大模型"灵眸" 可辅助诊断57种以上肿瘤与癌症 [4] - 迪安诊断在越南设立海外子公司拓展国际IVD市场 [4] - 康基医疗四臂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SR01-200获批上市 计划年内建设约10家培训中心 [4] - 英特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石塘医药产业园 打造智能化医药供应链园区 [5] 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器械成为上市公司多元化发展重要方向 [5] - 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服务完善带来持续需求 [5] - 国产设备在AI诊断 手术机器人等高端领域不断突破 [5] -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国际合规能力 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 [5]
迈瑞医疗(300760):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光大证券· 2025-05-01 14: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微增,2025Q1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因海外业务去年同期基数高及国内业务从招投标到确认收入时间拉长 [1][2]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投入40.08亿元,占比10.91%,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巩固领先地位 [2] - 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国内在高端和三级医院突破,海外市场表现强劲,2024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164.34亿元,同比增21.28% [3] - 考虑行业招投标时间拉长影响,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引入27年预测,看好国内业绩恢复及海外拓展 [3] 财务数据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9.32亿、367.26亿、404.23亿、465.60亿、536.7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5.04%、5.14%、10.07%、15.18%、15.29% [4]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82亿、116.68亿、128.78亿、150.85亿、174.1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0.56%、0.74%、10.36%、17.14%、15.45% [4] - EPS分别为9.55、9.62、10.62、12.44、14.36元,ROE(摊薄)分别为35.01%、32.54%、26.80%、25.24%、23.28% [4] - P/E分别为23、22、20、17、15倍,P/B分别为7.9、7.3、5.4、4.4、3.5倍 [4]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各项指标有相应变化,如营业收入从34932百万元增长到53677百万元 [10]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及净现金流在2023 - 2027年有不同表现,如经营活动现金流从11062百万元增长到17956百万元 [10] 资产负债表 - 总资产、总负债、股东权益等在2023 - 2027年有变化,如总资产从47940百万元增长到99565百万元 [1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EBITDA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数值,如毛利率从66.2%到63.4% [12]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变化,如资产负债率从30%降到20% [12] 费用率 - 销售、管理等费用率在2023 - 2027年有不同数值,如销售费用率从16.33%到15.00% [13] 每股指标 - 每股红利、每股经营现金流等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如每股经营现金流从9.12元到14.81元 [13] 估值指标 - PE、PB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不同数值,如PE从23倍到15倍 [13]
西山科技:西山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5-17 19:28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325.03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5300.1466万股[8][36]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5月26日,招股意向书签署日期为2023年5月18日[8] - 拟上市交易所和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保荐人是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8]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均为新股,不进行老股转让[8]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3.40%,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3.49%[52][61] - 2022年营业收入26,227.33万元,净利润7,535.16万元[62]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6745.37万元,同比增长53.84%;净利润2394.96万元,同比增长106.09%[68][69] - 公司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15745 - 17245万元,同比增长41.12% - 54.56%;净利润5005 - 5505万元[78] 业务结构 - 报告期各期,一次性耗材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0.51%、54.32%及62.75%,毛利占比分别为34.83%、52.52%及63.82%[25][90] - 2020 - 2022年手术动力装置整机收入占比分别为48.09%、34.28%和24.92%,平均单价分别为57,492.72元、49,463.70元和45,289.80元[32][92] - 2020 - 2022年手术动力装置耗材收入占比分别为43.02%、56.16%和64.74%,平均单价分别为504.33元、546.41元和501.04元[32][92] - 报告期各期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9.34%、98.49%和98.83%[30][96] 研发情况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7,679.89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83%[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7.67%[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发明专利67项,其中52项应用于主营业务[61] 未来展望 - 未来聚焦手术动力装置等三大板块,发展成为微创手术工具整体方案提供者[85] - 预计2025年国内手术动力装置整机市场规模达5.86亿元、耗材市场规模达54.88亿元[24][89]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用于手术动力系统产业化等5个项目,合计投资66314.44万元,募集资金使用66123.45万元[84] - 手术动力系统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各类手术动力装置整机953台、耗材138.86万件、配件1.27万件[116]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郭毅军、李代红夫妇合计控制公司59.64%的表决权[111][183] - 发行前西山投资持股1911.43万股,占比48.08%;发行后持股不变,占比降至36.06%[191] - 发行前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3233.96万股,占比81.3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