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搜索文档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025060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06 19:0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覆盖国内宏观、大类产业、地方政策以及海外重要政策和事件,梳理了2025年5月30日至6月5日期间海内外重要政策动态,为投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3]。 各部分总结 一周政策要览 - 国内宏观:5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加大国企技能人才薪酬激励;6月3日,国务院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6月5日,国务院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央军委发布军事设施建设条例,央行将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3][5]。 - 国内产业:5月30日,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四部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6月1日,教育部部长发文谈教育强国;6月3日,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汽车经销商商会抵制“价格战”;6月4日,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电力系统试点;6月5日,商务部回应美方限制措施[3][5]。 - 地方政策:5月30日,上海将举办陆家嘴论坛,北京发布物业改革计划;5月31日,福建省委书记会见轻工业联合会会长;6月3日,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6月4日,深圳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广州国资国企“拼经济”,上海推动基础设施REITs扩容[3][6]。 - 海外动态:5月30日,美国提高进口钢铁关税;6月1日,美国延长对中国301条款关税部分豁免,日本央行预留债券交易损失拨备;6月2日,印度敲定电动汽车政策;6月3日,李强会见日本访华团;6月4日,王文涛出席世贸组织会议,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举行;6月5日,美国限制12国公民入境,习近平同特朗普通电话[3][7]。 海内外重要政策详览 - 宏观重要政策:5月30日,国务院等三部门推动国企建立技能导向薪酬制度;6月3日,国务院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12][13]。 - 产业重要政策:6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科技创新金融,央行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6月3日,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多部门支持民营经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5月30日,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四部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6月1日,教育部应对人口变化提升教育服务;6月2 - 5日,商务部回应美方经贸问题,多部门开展试点、完善制度[14][15][16]。 - 地方重要政策:5月30日,上海举办陆家嘴论坛,北京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5月31日,福建探讨轻工业发展;6月3日,北京优化入境旅游;6月4日,深圳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广州国资国企“拼经济”,上海推动基础设施REITs扩容[17][18]。 - 海外重要政策及事件:5月30日,美国提高进口钢铁关税;6月1日,美国延长对中国301条款关税豁免,日本央行预留债券交易损失拨备;6月2日,印度出台电动汽车政策;6月3 - 5日,多场国际会议举行,美国限制12国公民入境,中欧政策调整,中美领导人通话[19][20]。
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 对失信行为精准加大惩戒力度
人民日报· 2025-06-06 05:41
此次修订在坚持原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对评价的档次、依据等做了调整:一是在原有法院判决案例和 相关执法行政部门处罚决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审计移送处理书等案源信息。二是 将"一般""中等""严重""特别严重"四档失信等级调整为"失信""严重失信""特别严重失信"三档,并相应 从严调整了评价标准。三是精准加大惩戒力度。对失信行为涉及向医疗保障部门(含医药集中采购机 构)工作人员行贿的,或在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围标串标的企业,一律按"特别严重失信"顶格处 置。对"特别严重失信"生产企业,在中止其全部产品在评价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的同时,中止其涉案 产品在所有省份的挂网、投标资格。四是完善相关程序。进一步完善失信行为的纠正措施,鼓励企业通 过降价纠正,不再保留慈善公益捐赠的方式。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遏制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带金销售等行为,在营造公平规范、风清气正的 医药采购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孙秀艳)为引导企业诚信合规经营,进一步促进医药集中采购市场的健康发 展,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对医药 ...
瞄准虚高药价背后违规行为,医药信用评价制度新规将出
第一财经· 2025-05-26 23:50
2025.05. 26 本文字数:231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郭晋晖 实施五年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即将迎来重大修订,修订后的制度将以更大力度敦促失信企 业通过主动降价"挤水分"来纠正失信行为。 第一财经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国家医保局将于近日发布修订后的新版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下称"信用评价制度"),其中包括2025版的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以及信用评价的操 作规范等多项实施文件。此次信用评价制度升级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展案源信息、坚持从严标准、提 高失信成本、推动企业主动纠正等方面。 "在医保基金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大环境下,信用评价制度会坚持从严的基调,但也会坚持宽严相济, 寓防于评,引导企业在预评价告知时主动纠正失信违约行为,及时采取降价剔除虚高空间等有效措 施,对于及时纠正失信行为的企业,在信用评价后视情节减免处置措施。"一位医保专家表示。 国家医保局价采中心副主任王小宁在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实施效果看,多数失信企业能够正 视自身存在问题,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修复信用。这一制度对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药品耗材价 格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医药采购交易环境发挥了 ...
瞄准虚高药价背后违规行为,医药信用评价制度新规将出
第一财经· 2025-05-26 22:38
"这些修订总的基调是从严,但这个制度针对的不是一般的行贿受贿行为,而是药品销售对医疗机构相 关人士行贿导致药品价格虚高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进行评价最终的结果也不是为了评级,根本上是要 敦促企业修复这种行为把虚高药价降下去。"上述医保专家表示。 实施五年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即将迎来重大修订,修订后的制度将以更大力度敦促失信企业 通过主动降价"挤水分"来纠正失信行为。 "在医保基金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大环境下,信用评价制度会坚持从严的基调,但也会坚持宽严相济,寓 防于评,引导企业在预评价告知时主动纠正失信违约行为,及时采取降价剔除虚高空间等有效措施,对 于及时纠正失信行为的企业,在信用评价后视情节减免处置措施。"一位医保专家表示。 瞄准引发药价虚高的商业贿赂行为 医药领域给予回扣、垄断控销等行为造成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基金大量 流失。这些情况,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 (下称"指导意见")建立了信用评价制度。 指导意见提出,基于药品和医药耗材集中采购中的买卖合同关系,依托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 系统集成守信承诺、信用评级、分 ...
医药信用评价制度或将更新,企业失信企业如何应对“天价”惩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9: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佳英 广州报道 近日,国家医保局将发布新版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消息在业内流传。根据第一财经报道, 2025版的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以及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等多项实施文件将于近期发布。 该制度自2020年初建立,全面限制医药商业贿赂、涉税违法等负面行为。历经数年优化,被公开的失信 企业数量逐年攀升。国家医保局曾对外透露,截至2024年底,评定失信企业735家。从实施效果看,多 数失信企业能够正视自身存在问题,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修复信用。 如今,新版制度似箭在弦上,评级档次调整、部门协同增强、强化对伪造及围标串标等行为的惩戒力 度,医药行业或将迎来更猛烈的监管风暴。而生产企业是否应为经销商的不当行为买单?行政处罚能否 成为失信评价的"硬指标"?一系列焦点问题引发业界热议。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仲崇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国家到地方,全面推进深 化药改、药耗集采、挂网治理、两票制等,就是多管齐下来整治医药流通使用上的带金销售毫不收敛的 危险情况。从医保部门对相关问题案例的打击和问询来看,剑指具体产品以及具体厂商。把握源头治 理、系统线索,而不拘泥于具体终 ...
医药信用评价新规将出:全面从严,失信药企须降价“整改”
第一财经· 2025-05-26 11:02
医药领域给予回扣、垄断控销等行为造成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基金大量 流失。 实施五年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即将迎来重大修订,将以更大力度敦促失信企业通过主动降 价"挤水分"来纠正失信行为。 第一财经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国家医保局将于近日发布修订后的新版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下称"信用评价制度"),其中包括2025版的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以及信用评价的操作规 范等多项实施文件。 医药领域给予回扣、垄断控销等行为造成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基金大量 流失。这些情况,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 建立了信用评价制度。 这个制度根据法院判决或行政处罚认定的药品带金销售和围标串标等案件事实,开展信用评级、分级处 置、信用修复等工作,促使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合法收益。 2020版的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包括医药购销中给予医疗机构和集中采购机构工作人员回扣 或其他不正当利益、虚开增值税发票、实施垄断、哄抬价格、低成本报价竞标等扰乱集中采购秩序等行 为。 国家医保局定期通报失信行为的案源线索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