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互联互通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丨中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互联互通深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0:32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1] - 存储力总规模超过1680EB 运载力方面规划建设超250条"东数西算"干线光缆[1] - 算力中心平均PUE值降至1.42 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246个[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揭晓10项重大突破成果包括中国移动"九州"算力光网 华为智算集群在网计算加速技术等[2] - 芯片与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2] - 国家超算互联网接入30家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 联合体成员突破200家[3] 产业协同发展 - 10个省区市接入中国算力平台 形成"全局总览、分域协同"新格局[3] - 中国移动算网大脑纳管超80EFLOPS算力 并网21家智算中心与3家超算中心[3] - 采用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使太原中心PUE值降至1.04[3]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夯实算存运底座 强化资源统筹协同能力[4] - 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引导智能算力设施合理分布[4] - 开展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算力赋能专项行动[4]
中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互联互通深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22:03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1] -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 [1] -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 [1] 网络与协同建设 - 规划建设超过250条"东数西算"干线光缆 [1] - 10个省区市接入中国算力平台 [3] - 国家超算互联网连接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突破30家 [3] 技术创新成果 - 2025年揭晓10项重大突破成果包括中国移动"九州"算力光网和华为在网计算加速技术 [2] - 芯片、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中国移动算网大脑纳管超80EFLOPS算力 [3] 绿色算力发展 - 算力中心平均PUE降至1.42 [3] -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创建数量达246个 [3] - 太原中心采用全浸没液冷技术使PUE降至1.04 [3] 产业政策导向 - 将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4] - 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 [4] - 开展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算力赋能专项行动 [4]
(经济观察)中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互联互通深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21:45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1] - 规划建设超过250条"东数西算"干线光缆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1] - 国家超算互联网连接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突破30家 联合体成员数量突破200家[3] 技术创新成果 - 2025"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包含10项全球领先技术 包括中国移动"九州"算力光网和华为在网计算加速技术[2] - 芯片、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2] - 国家先进计算太原中心采用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 使PUE值降至1.04[3] 互联互通建设 - 10个省区市接入中国算力平台 形成"全局总览、分域协同"新格局[3] - 中国移动算网大脑纳管超80EFLOPS算力 并网21家智算中心、3家超算中心和3家量算中心[3] - 算力互联互通通过连算力、建商城、连生态、做服务实现行业支撑[3] 绿色低碳发展 - 中国算力中心平均PUE降至1.42 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246个[3] - 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实现高密度全覆盖高效恒温冷却[3]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为产业升级和双碳目标作出贡献[3] 政策与发展方向 - 将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夯实"算存运"底座[4] - 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4] - 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 面向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4]
10省区市接入中国算力平台 今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
央视新闻· 2025-08-25 09:30
中国算力平台建设进展 - 已有10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正式接入中国算力平台[1] - 平台汇聚不同地域和行业算力资源 构建算力调度"一张网" 实现全面采集和动态监测[2] - 完成100多个算力服务商入驻和1000余家行业用户注册 接入主流基础大模型和垂类模型近100个[3] 算力互联互通发展目标 - 计划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3] - 目标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和实时发现能力的算力互联网[3] - 平台支持每天上亿次算力调用 能调度全国六分之一算力规模[8] 算力与AI协同应用 - AI无人机反制系统实现99%以上识别精度 响应时间不到3秒[6] - 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生产流水线在山东济南投入运行 年产能可接受1000多个订单[10][12] - 算力服务平台可自动制定解决方案并匹配最优算力资源[8] 智能算力增长趋势 - 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30%左右[13] - 预计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15] - 到2035年人工智能预计为中国GDP贡献超11万亿元 占GDP比重4%-5%[13] 算力应用领域拓展 - 智能算力已应用于生成式大模型、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智慧城市和工业制造等领域[15] - 通过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创新算力项目超2.3万个[15] - 在工业、金融、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15]
周末利好!超级赛道,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8-24 16:3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30% [3] - 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超40% [3] - 智能算力需求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1][3] - 2035年AI预计贡献GDP超11万亿元 占GDP4%-5% [3] - 智能算力需求可能增长十倍甚至百倍 [3] 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算力平台接入10个省区市分平台 实现全面贯通 [4] - 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 入驻服务商逾100家 [1][4] - 上架算力产品110余项 接入大模型90余个 [1][4] - 承载9000余张离散卡服务 服务1000余名开发者 [4] - 存力总规模超1680EB 智能算力达788EFLOPS [3] - 干线400G端口数量增至14060个 [3]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工信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 提升供给质量 [1][6] - 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1][6] -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1][6] - 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聚焦计算存储网络重点方向 [1][6] - 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 2028年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6][7] 企业创新与应用成果 - 中国移动展示"九州"算力光网 支撑400G骨干网连接算力达10EFLOPS [10] - 400G骨干网预计拉动GDP超126亿元 [10] - 浪潮云洲助力黑猫集团实现产品合格率提升15% 管理效率提升8% [9] - FusionOne AI解决方案已帮助500+项目优化实践 [10] - 山西秦能算电协同平台年省电费1000万元 减碳10万吨 [10] - 2025年揭晓10项重大突破成果 体现全链条创新能力 [9][10]
今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
搜狐财经· 2025-08-24 12:06
中国算力平台建设进展 - 已有10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正式接入中国算力平台[1] - 平台汇聚不同地域和行业算力资源 构建算力调度"一张网"[1] - 实现100多个算力服务商入驻 完成1000余家行业用户注册[3] - 接入主流基础大模型和垂类模型近百个 为1000多个开发者提供在线调用服务[3] 算力互联互通规划 - 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5] - 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形成具备智能感知能力的算力互联网[5] - 平台能调度全国1/6的算力规模 支持每天上亿次算力调用[10] 算力与AI协同应用 - AI无人机反制系统实现99%以上识别精度 响应时间不到3秒[8] - 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生产流水线在山东济南投入运行 年产能达1000多个订单[12][14] - 算力服务平台可自动匹配用户需求与算力资源 促进东西部供需衔接[10] 智能算力发展态势 - 中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30% 智能算力需求呈现迅猛增长[14] - 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超40%[16] - 到2035年人工智能预计为中国GDP贡献超过11万亿元 占比4%-5%[14] - 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超2.3万个创新项目 在工业金融医疗等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16]
全球算力前茅!中国凭啥坐稳世界第二把交椅?
搜狐财经· 2025-08-14 23:26
算力定义与分类 - 算力是集计算、网络、存储于一体的"数字水电",分为通用算力、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三类 [2] - 通用算力处理日常通信,智算中心支撑AI训练,超算中心服务航天等硬核领域 [2] - 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需数百万亿次算力,芯片研发和无人送货小车等应用均依赖算力支持 [2] 算力互联互通计划 - 《算力互联互通计划》构建全国算力网,使算力成为新型生产力流遍各行各业 [3] - 中国通过运营商整合分散资源,用标准化打破壁垒,形成美国难以复制的制度优势 [5] - 三大运营商主导的全国算力网解决了算力分散问题,降低了大中小企业算力成本 [21] 算力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软件收入较2020年增长80%,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80%制造业大类 [5] - 2027年中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达3075亿元,每1元投入带动3-4元经济增长 [6] - 当前中国算力总规模280EFLOPS,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21] 国际算力格局 - 2024年美国算力规模350EFLOPS全球第一,但资源分散在科技巨头手中缺乏统一调度 [5] - 中国算力规模可能在2026年超越美国 [21] 运营商算力布局 中国移动 - 构建"4+N+31+X"布局,算力服务器超100万台,智算规模超43EFLOPS [9] - 并网资源占全国1/6,在成渝算力枢纽建设西部最大智算中心 [9] - 提供47个大类170余款算力产品和20项增值服务 [11] - 投资超百亿元建设成渝(成都)天府数据中心项目 [12] 中国联通 - 运营上海临港等4个万卡智算中心,数据中心储备2650MW [15] - 智算规模30EFLOPS,"联通星罗2.0"平台实现全栈国产化 [14][15] - 支持10款国产芯片,融合50余个国产模型 [14] 中国电信 - 构建云智一体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建成全液冷万卡池 [17] - 智能算力21EFlops,"息壤"平台接入39家伙伴统筹22EFlops智能算力 [17] - 推出30多个行业大模型,服务超7600家客户 [19] - AI手机等标准化产品落地,基站AI节能覆盖率达96% [19]
多部门协同部署“人工智能+”,全力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第一财经· 2025-08-04 14:46
政策部署与战略意义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 [3] - 政策强调充分发挥中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普及与深度融合 [3] -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需通过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优化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3][6] AI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 国家发改委将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形成创新与应用良性循环 [6][7] - 人工智能已具备解决现实场景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显著 [6]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推陈出新,智能机器人进工厂、进家庭渐成趋势 [6] 算力与数据基础建设 - 国家数据局将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供给和数据流通交易,为AI产业提供支撑 [9] - 2025年底将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80% [9] - 工信部提出到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10][11] 央企AI布局与行业协同 - 国资委将人工智能列为央企"十五五"规划重点,已推动超500个场景应用AI,覆盖工业制造、能源电力等领域 [13][14] - 央企将通过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夯实算力基座、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强化AI发展要素 [14] - 央企在能源、交通等关键领域的大规模场景为AI技术提供应用空间,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 [14] 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 - 工信部原副部长呼吁算力芯片企业与科研机构加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10] - 中国信通院提出通过算力互联网构建高效协同体系,为AI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算力保障 [11] - 政策强调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支撑产业发展 [9][14]
多部门协同部署“人工智能+”,全力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3 21:37
政策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这是继2015年"互联网+"行动后新一轮国家级产业发展重要部署 [1] - 国常会要求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1] - 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国资委等多部门密集推出政策措施,推动高质量数据供给、建设数字新基建、打造"人工智能+消费"场景等 [1] 战略意义 - "人工智能+"行动将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2] -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需抓住技术突破机遇使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 [4] - 人工智能已具备解决现实场景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凸显 [5] 应用落地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不断推陈出新,智能机器人进工厂、进家庭渐成趋势 [5] - 央企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超500个AI应用场景,科研、生产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10] - 央企将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加大布局力度 [11] 基础设施 - 国家数据局将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供给和数据流通交易 [7] - 2023年底将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 [7] - 工信部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利用效率 [8] 生态建设 - 将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撑 [7] - 工信部提出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8] - 央企将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构建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提升通用数据集质量和多样性 [11] 央企布局 - 国资委将人工智能作为央企"十五五"规划重点,打造科技领军企业,孵化培育初创企业 [10] - 央企将加大资金投入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优化人才引育 [11] - 央企大规模应用场景为AI技术提供广阔空间,可加速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11]
上海:加速推进算力互联互通 探索算力出海专网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0:57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启动"算力浦江"2025专项行动 加速算力互联互通 [1] - 实施"算力沪联"计划 建立统一算力标识体系 推动算力资源标识化管理 [1] - 建成长三角(上海)算力互联互通平台 推动重点算力调度平台互联互通 [1] 算力网络建设目标 - 持续完善1ms城市算网 提升算力中心间400GE链路占比 [1] - 2025年底重点场所OTN覆盖率达80% 对接万兆园区试点网络 [1] - 算网专线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30% [1] 算力调度平台发展 - 支持中国算力平台(上海) 上海市算力监测调度平台等开展算力专网调度服务 [1] - 基础电信企业 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将探索合规跨境算力出海专网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