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作弊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为对抗哥大退学生开发的AI作弊器,哥大学生造了个AI照妖镜
机器之心· 2025-07-09 12:23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Cluely 和 Roy Lee,想必大家对这两个名字已经不陌生了。 简单来说,后者与 Neel Shanmugam 共同创办了名为 Cluely 的创业公司,而他们目前的主要业务就是一款堪称「 人生作弊器 」的同样名为「Cluely」的 AI 工具 —— 这是一款 AI 桌面助手,它能够看你所看、听你所听。Cluely 会以一个透明窗口的形式出现在你屏幕上的所有其他应用程序上。当你在开会时,按下「监听」 或「录制」按钮,Cluely 就能捕捉麦克风和系统的声音,然后代替使用者接受采访或参加会议等。 毫无疑问,这款 AI 应用备受争议,但也同时为其赚尽了眼球 ——Roy Lee 扬言「杀死了 9 个行业」的宣传推文足足收获了超过 293 万查看次数。更多详情可以参 阅我们之前的报道《 扬言将杀死 9 个行业,21 岁小哥又开发人生作弊器,曾被哥大、哈佛开除 》。 现在,看到 Cluely 这样的作弊工具如此成功,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哥伦比亚大学 Antonio Li 和 Patrick Shen (没有退学) 开发了一个反 Cluely 工具 Truely ,它可以帮助检测与用 ...
猫鼠游戏:中国作弊与反作弊简史
36氪· 2025-06-08 15:35
6月7日是全国高考首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晨光熹微,上千万中国学子怀揣梦想与忐忑,步入一个堪比最高安保级别实验室的场所。迎接他们的,是 金属探测仪从发梢扫到鞋底的"亲密接触",是指纹或人脸识别系统堪比特工电影的身份验证,是360度无死角、分辨率足以数清每个人眼睫毛的高清摄像 头凝视,以及信号屏蔽器让方圆百米内手机瞬间变"砖头"的强大"气场"。考场内,空气凝重如铁,落针可闻,唯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或许 还有某些人因紧张或心虚而加速的心跳声。 这些学子们参与的,不仅仅是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更是一场源远流长、惊心动魄的"猫鼠游戏"——作弊者与反作弊者之间,跨越千年的"智慧"(jiao hua)与意志的巅峰对决。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现代产物,而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考试文化土壤的"老古董"。从科举的贡院到今日的高考考场,作弊的"创 意"与反作弊的"铁腕"好似DNA的双螺旋,在历史长河中相互缠绕、共同演进。今天,就让我们这些高考看客们,推开这扇厚重的历史考场大门,看看这 场"无间道"大戏里,上演过哪些令人啼笑皆非、拍案叫绝的攻防奇谋。 奇葩创意:从飞鸽传书到大规模团伙作案 面对汹涌的作弊暗流,反制手段也在不断进 ...
猫鼠游戏:中国作弊与反作弊简史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07 11:51
高考作弊与反作弊的历史演变 - 科举考试自隋唐诞生起便伴随作弊现象,宋代出现"夹带衣"、糕饼藏答案、信鸽传书等创意手法[3] - 反作弊措施同步升级:宋真宗时期首创"糊名法",后发展为"誊录制"以杜绝笔迹辨认,明清时期考场纪律森严,舞弊者可被处极刑[5] - 民国时期考场秩序混乱,1916年北京高等文官考试泄题、1931年南京中央大学代考现象频发[7] 现代高考作弊技术发展 - 上世纪90年代BB机成为作弊工具,21世纪升级为微型耳机、作弊橡皮(内嵌显示屏)、无线电接收装置等高科技手段[12] - 2013年湖北钟祥高考集体舞弊案中,组织者使用伪装成橡皮擦的无线电设备接收场外答案[12] 反作弊技术体系构建 - 三道防线:金属探测门/手持探测器物理拦截、全频段无线电屏蔽设备、指纹/人脸识别系统[14] - 2022年多地考场部署AI智能巡考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和算法实时捕捉异常行为(低头、频繁看手等)[14] 作弊效果与制度反思 - 2021年某省高考87名作弊考生中仅3人达二本线,84人落榜,显示作弊实际成功率极低[17] - 现行"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制度是作弊根源,2014年新高考改革推行"3+1+2"选科、"两依据一参考"等多元评价体系[18] 社会文化层面观察 - 作弊现象反映对成功的焦虑与规则的机会主义试探,技术对抗背后是人性对捷径的永恒渴望[21] - 需在社会层面建立诚信价值观,拓宽成才路径,如上海/浙江高校将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纳入录取评价[18][22]
腾讯打击《三角洲行动》外挂;《冒险岛2》全球停服丨游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6:59
腾讯游戏外挂治理 - 腾讯游戏《三角洲行动》在5月19日至25日期间封禁超11.6万个作弊账号,涉事账号均被处以十年封禁、排行榜数据清零等处罚 [1] - 公司重点打击"DMA"和"雷达"两类技术门槛较高的外挂,展现反作弊技术升级决心 [1] - 有效治理外挂可延长游戏活跃用户留存周期,间接支撑营收稳定性 [1] Nexon游戏运营调整 - Nexon宣布《冒险岛2》全球停服,韩服于5月29日正式终止运营,标志着这款运营近10年的游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 - 公司核心收入仍依赖《冒险岛》《地下城与勇士》等经典IP,但《冒险岛2》的失败可能引发投资者对"经典IP续作化"能力的担忧 [2] - Nexon近年来多次尝试将老游戏现代化,但表现参差不齐,此次事件或加剧市场对其创新力的谨慎态度 [2] From Software新作发布 - From Software发布《艾尔登法环:黑夜君临》中文版发售宣传片,确认将于5月30日登陆PS5、Steam等平台 [3] - 该游戏是2025年游戏行业关键事件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销量,更关乎高难度动作游戏的商业化边界拓展 [3] - 多人玩法有望吸引新用户并形成持续活跃社区,推动万代和角川股价上行,并可能催生更多衍生内容(如电竞、动画化) [3]
抢票软件抢出不正当竞争,警示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 2025-04-29 09:38
近日,最高法发布的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 司,而被告郑某忠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郑某忠开发的抢票软件通 过技术手段模拟人工操作,可以提高订单信息的填写速度,并可在短时间内重复提交,增加了在原告平 台抢票成功的概率。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 抢票"外挂"软件抢到了法律的铁板上,既抢出了"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也抢出了法律教训。这 起案件不仅厘清了抢票"外挂"行为的违法性质和危害,让售卖抢票"外挂"软件的商家付出了法律代价, 对抢票黑灰产业链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对受抢票"外挂"软件侵扰的售票主体则有维权示范意义。 该案的法律意义已经超出了个案范畴,对遏制更大范围的抢票作弊乱象具有启发价值和思考价值。 遏制抢票作弊乱象,既需要相关售票主体在技术层面提升反作弊能力,完善反作弊机制,堵住程序漏 洞,也需要售票主体在法律层面找准维权切入点,用好反不正当竞争这一法律武器。 其实,被抢票软件侵权的售票主体有两条主要的维权路径可走:一是可以向法院起诉售卖抢票软件 的商家,由法院依据法律和事实认定商家的不正当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