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视化
icon
搜索文档
赛博老中医,能治药店虚火?
虎嗅· 2025-09-06 11:06
AI中医设备市场兴起 - AI中医四诊仪通过面部扫描和指尖检测生成健康报告 包含经络气血虚实等中医概念和脏腑状态分析等七八十项指标并提供针对性调理建议 [1] - 全国已有20多家知名公司售出超10万台AI中医一体机 累计超1000万人使用此类工具 [1] - 初芯堂开发的"医葫芦"AI系统实现中医数据化标准化可视化量化 可记录身体检测信息并对比调理前后的健康改善情况 [2] 核心用户群体特征 - 30多岁至40多岁人群是消费主力 占比超60% 该群体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且舍得为健康投资 [2] - 该年龄段人群是家庭健康管理决策者 其认可可能为行业带来成倍增量 [2] 药店行业现状与转型需求 - 2024年第四季度起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增长曲线首次掉头向下 门店关停数量超过新开数量 [8]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药店总量跌破70万家 行业预测未来两年将退回2018年约50万家水平 意味着近20万家药店消失 [8] - 院外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到2028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 [11] AI中医设备的商业价值 - 初芯堂AI设备进驻全国近万家药店 为门店带来月均10%收入增长 [4] - 设备采购价每台5000元至50000元 仅设备销售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元 [8] - 初芯堂AI设备上市两年销售额已超过经营超8年的中医馆业务收入 [8] 技术原理与产品形态 - "医葫芦"AI基于中医十二经络谐波模型和气血共振原理研发 通过光电传感收集心脏搏动及血管容积周期变化 [5] - 最小设备仅血氧仪大小可居家使用 通过波形与标准值偏差反映健康状况 [5] 行业竞争格局 - 除初芯堂外 乐普健康腾讯健康海尔生物等公司均在产出相关AI产品 [12] - 部分连锁药店与初芯堂签订区域独家协议 将AI设备视为护城河 [4] 行业发展挑战 - AI中医产品需更多临床验证 结果不属于严格诊断仅能提示健康风险 [6] - 药店存在专业服务能力缺失问题 美妆产品退货率高达30%源于执业药师缺乏皮肤科系统训练 [17] - 线上医疗机构不能首诊的限制暂未突破 但线上医疗服务正在布局中 [19] 未来发展方向 - 初芯堂提供从设备培训到营销活动设计的完整解决方案 未来将提供互联网医疗和线上问诊服务 [10] - 设想通过社区门店辐射1000个会员家庭 通过标准化中医工具系统提供健康检测和调理服务 [19] - AI推动院内外场景打通及预防治疗理念打通 被视为产业新增长阶段的重要跨界合作 [8]
数字化转型不能只讲系统和数据,可视化才是推动企业运营优化的关键一环
搜狐财经· 2025-04-07 18:56
文章核心观点 企业数字化过程中可视化是关键环节,数据只有看得懂才能用得上,文章从实际业务出发系统讲解可视化相关内容 [2] 企业需要的可视化工具 - 企业在不同业务环节需不同类型可视化工具,不能一刀切,按用途分为BI分析类、实时运营类、协同与项目类、流程可视化类、智能辅助类、用户行为分析类 [4] - BI分析类典型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用于多维数据分析等,用户为管理层等 [5] - 实时运营类典型工具如阿里DataV、百度Superset等,用于实时查看订单量等 [5] - 协同与项目类典型工具如飞书表格、Trello等,用于项目甘特图等,用户为产品、项目经理等 [9] - 流程可视化类典型工具如Celonis、阿里宜搭流程图等,用于把实际流程图谱化,用户为流程优化团队等 [5] - 智能辅助类典型工具如Power BI + Copilot、Looker Studio + AutoML,用于趋势预测等,用户为高级分析师等 [9] - 用户行为分析类典型工具如GrowingIO、神策分析等,用于行为路径等,用户为增长团队等 [9] 可视化的应用场景及价值 - 战略层用经营分析看板等,发现问题与机会,辅助决策 [8] - 运营层用实时监控等大屏,快速反应、优化流程 [8] - 业务层用销售漏斗等,明确目标、及时调整 [8] - 协同层用项目看板等,提高效率、责任清晰 [8] - 用户层用行为路径图等,优化体验、提升转化 [8] - 流程层用流程图 + KPI时间线,减少卡点、压缩周期 [8] 让可视化真正“有用”的要点 - 把数据讲成故事,而非指标堆砌,如将投诉量等指标串成有逻辑因果的链条 [8] - 多视角仪表盘满足不同人群,老板看总趋势等,经理看团队KPI等,一线员工看待处理任务等 [11] - 强化交互能力,支持筛选、下钻、联动,鼓励业务人员自主探索原因 [14] 可视化推动运营优化的原因 - 让问题显性化,使隐藏的流程卡点等“一眼可见” [13] - 决策更快速,高层看图上趋势就能拍板 [15] - 责任更清晰,可视化进度图 + 指标归属让协作有方向感 [15] - 组织更聪明,长期数据可视化留痕可沉淀经验 [15] 企业用好可视化的建议 - 数据统一,打通底层数据中台 [15] - 场景驱动,从真实业务场景出发 [15] - 角色定制,不同层级看板各有侧重 [15] - 持续优化,看板随业务演进 [15] - 培训推广,让“人人用数据”成组织文化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