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供不应求

搜索文档
今年强赎数量已达51只 可转债市场供不应求
第一财经· 2025-08-06 19:44
可转债退市情况 - A股年内已有71只可转债摘牌退市 其中51只因赎回退市 占比约七成 [1][2] - 到期赎回和正股退市摘牌的可转债总计20只 [2] 强赎触发原因 - 正股普遍上涨触发可转债强制赎回机制 全A个股年内涨跌幅平均值为25.9% [2] - 股价上涨推动正股价格触及或超过转股价130% 满足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的条件 [4] - 上市公司强赎为促使债券转股 降低付息成本并优化资本结构 [2] 银行转债案例 - 齐鲁银行股价年内累计上涨16.83% 2024年以来累计上涨超过75% 触发强赎 [3] - 齐鲁转债未转股余额7.73亿元 4月以来未转股余额累计下降约58亿元 [3] - 浦发转债将于10月28日到期 总规模500亿元 目前72.11%(360.5亿元)尚未转股 [3] - 今年至少4只银行转债触及强赎 [3] 其他强赎案例 - 飞鹿转债转股日为8月8日 赎回价格100.55元/张 [4] - 广大特材股价年内累计上涨超过60% [4] - 新化股份近三个月股价上涨15.54% [4] 市场供需状况 - 今年可转债发行数量不足30只 新债发行放缓 [5] - 强赎潮导致可转债市场总存量规模和数量大幅下降 [5] - 机构"固收+"资金刚性配置需求强烈 纯债利率下行推动增配意愿 [5] - 市场形成供不应求局面 推动可转债估值重塑 [5] 市场表现 - 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上涨16.5% 报收226.55点创历史新高 [5] - 中证转债指数跑赢权益市场主要指数 尤其超过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 [5] - 板块轮动与股票市场类似 TMT主题和创新药板块热度较高 [6] 机构配置策略 - 银行转债因高股息特征成为固收配置主要品种 [6] - 机构加仓电子、化工、医药等高景气度、高弹性品种 [6] - 优质转债稀缺性推动估值水平(转股溢价率)处于相对高位 [6]
今年强赎数量已达51只,可转债市场供不应求
第一财经· 2025-08-06 19:31
可转债退市情况 - 年内A股71只可转债摘牌退市 其中51只因赎回退市 占比约七成[1] - 到期赎回和正股退市摘牌的可转债总计20只[1] - 齐鲁银行 飞鹿股份 广大特材等多家公司公告可转债赎回并摘牌[1] 强赎触发机制 - 正股普遍上涨触发可转债强制赎回机制 全A个股年内涨跌幅平均值达25.9%[1] - 股价上涨推动正股价格触及或超过转股价130% 满足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的条件[3] - 上市公司强赎旨在促使债券转股 降低付息成本 优化资本结构[1] 银行转债强赎案例 - 齐鲁转债最后转股日为8月13日 赎回价格100.7086元/张 未转股余额7.73亿元[2] - 齐鲁银行股价年内累计上涨16.83% 2024年以来累计上涨超75%[2] - 浦发转债10月28日到期 总规模500亿元 未转股余额360.5亿元 占比72.11%[2] - 今年至少4只银行转债触及强赎[2] 其他强赎案例 - 飞鹿转债转股截止日为8月8日 赎回价格100.55元/张[3] - 广大特材股价年内累计上涨超60%[3] - 新化股份近三个月股价上涨15.54%[3] 市场供需状况 - 可转债新债发行不足30只 市场总存量规模和数量大幅下降[4] - 机构"固收+"资金刚性配置需求强烈 纯债利率下行推动增配意愿[4] - 优质银行转债数量减少 大额高评级品种稀缺性凸显[1][5] 市场表现 - 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上涨16.5% 报收226.55点创历史新高[4] - 中证转债指数跑赢权益市场主要指数 尤其超过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4] - 板块轮动与股票市场类似 TMT主题热度较高 创新药驱动医药板块行情[5] 个券表现 - 奇正转债 汇车退债 东杰转债 天路转债和景23转债涨幅领先[5] - 电子 化工 医药等高景气度 高弹性品种成为机构加仓首选[5] 估值水平 - 供不应求推动可转债估值重塑 转股溢价率处于相对高位[4][5] - 机构缺乏替代性大额高资质品种 加剧筹码获取难度[5] - 转债投资难度加大 下半年存量品种稀缺性更加凸显[5]
8.6犀牛财经晚报:两家百亿量化私募获香港资管牌照 网传星巴克将出售星巴克中国70%股份
犀牛财经· 2025-08-06 09:39
可转债市场 - 年内71只可转债退市 其中51只因赎回退市 导致存量规模下降80564亿元至653058亿元 [1] - 权益市场回暖叠加融资成本下行加速强赎退市 新上市资源有限导致供不应求局面加剧 [1] 资本市场监管 - 证监会重点整治配合上市公司造假的第三方公司 此类公司多为未上市壳公司 现有法规惩处力度不足 [1] - 双管齐下措施包括推动《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法赋权 以及联动移交线索给相关部门处置 [1] 私募国际化 - 红杉中国旗下弘尚资管与致诚卓远香港子公司分获香港4号、9号牌照 中资私募持香港9号牌照数量增至88家 [2] 人形机器人产业 - 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优必选合计中标预算超2亿元项目 中标数量接近或超去年全年水平 [2] - 当前订单集中于表演导览场景 被视为拓展工业及家庭服务领域的基础 [2] 宠物经济 - 中宠股份主粮业务爆发式增长 行业向高端化延伸 龙头公司凭借技术壁垒领跑千亿赛道 [3] 教育政策 - 国家免一年幼儿园保教费 覆盖普惠性幼儿园328319万人 惠及儿童或超1000万 [3] 稀土永磁技术 - 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投产 首款6毫米厚度轴向磁通电机性能突破 [4] 企业股权变动 - 星巴克拟出售中国70%股份 保留30%股权 第二轮竞标报价最高达百亿美元估值 [4] - 百福控股出售联营餐饮公司171%股权 总代价4800万元 持股比例降至1546% [4] - 永和智控控股股东变更为杭州润锋 涉及356603万股转让 总价款32亿元 [6] - 黑芝麻控制权变更处于洽谈阶段 股票继续停牌不超过3个交易日 [7][8] 企业动态 - 天宏锂电等成立集成电路业务新公司 注册资本3000万元 [5] - 集创北方、幺麻子食品启动上市辅导 分别由中信建投和中金担任辅导机构 [5]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470亿港元新药研发合作 含首付款51亿美元及潜在里程碑付款589亿美元 [6] 美股市场 - 三大股指齐跌 道指跌014% 标普500跌049% 纳指跌065% 罗素小盘股逆势涨06% [9] - AMD因二季度利润不及预期股价跌57% 滞胀风险推动美债收益率上行 [9] - 原油跌16% 焦煤夜盘涨392% 黄金V型反转较日低涨12% [9]
强制赎回频频“扫货” 可转债供不应求局面或持续加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7:19
可转债市场现状 - 年内已有71只可转债从交易所退市,其中51只因赎回退市 [1] - 可转债总存量规模下降805 64亿元至6530 58亿元 [1] 可转债市场供需分析 - 权益市场回暖叠加新增融资成本下行加速可转债强赎退市 [1] - 新上市资源有限导致可转债市场供不应求局面或持续加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