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索菱股份、得润电子等领涨,智驾概念早盘多股涨停
巨潮资讯· 2025-09-15 11:17
智能驾驶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5日早盘智能驾驶概念板块表现活跃 市场热情高涨[2] - 索菱股份(002766)涨停 涨幅10.06%至5.58元[2][3] - 山子高科(000981)涨停 涨幅10.11%至3.05元[2][3] - 得润电子(002055)涨停 涨幅10.00%至8.69元[2][3] - 浙江世宝(002703)涨停 涨幅10.02%至13.51元[2][3] - 豪恩汽电(301488)涨幅接近19%至187.55元[2][3] - 光峰科技(688007)涨7.65%至23.50元[3] - 华工科技(000988)涨6.75%至82.29元[3] - 慧翰股份(301600)涨6.70%至147.05元[3] - 路畅科技(002813)涨9.98%至26.77元[3] - 德赛西威(002920)涨6.48%至127.39元[3] - 万集科技(300552)涨6.13%至28.91元[3]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背景 - 智能驾驶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成为汽车行业重要发展趋势[3] - 技术涵盖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等领域[3] - 在提升交通安全 提高交通效率 改善驾驶体验方面展现巨大潜力[4] - 从辅助驾驶功能普及到自动驾驶技术逐步落地[4] 政策与产业环境 - 多个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智能驾驶产业发展政策[4] - 政策包括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 推动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4] - 智能驾驶产业链涵盖传感器 芯片 软件算法 整车制造等多个领域[4] - 产业链不断完善为技术落地提供坚实基础[4]
地平线与哈啰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22:52
人民财讯9月11日电,9月11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地平线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 方将基于Robotaxi运营场景和需求,共同打造极致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 实现Robotaxi的商业成功。 ...
记者探访慕尼黑国际车展 116家中企闪亮登场
新华社· 2025-09-11 17:3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影响力 - 116家中国整车和供应链企业集体亮相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 涵盖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全生态领域 [2] - 小鹏、零跑、比亚迪、长安等中国品牌展台吸引大量观众排队试驾 宁德时代、地平线、Momenta等供应链企业同步展示智能化与电动化体系优势 [2] - 中国品牌在德国市场表现强劲 2025年1至8月新车注册量超过3.5万辆且增长明显 [2] 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升级 - 欧洲车企新车型广泛采用中国电池与智能驾驶技术 宝马、奥迪等企业与中国伙伴合作开发智驾方案 [2] - 行业进入"合资合作2.0时代" 研发成为合作新核心 中国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助力欧洲车企加速迭代并控制成本 [2]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显示70%受访企业计划加大在华投资 其中研发领域投资占比最高 [2] 全球产业格局演变 - 跨国车企战略从"在中国 为中国"转向"在中国 为全球" 中欧汽车产业形成互补发展格局 [2] - 德国汽车专家公开表示汽车行业未来在中国 印证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2]
智能驾驶:奇点已至
2025-09-02 22:41
智能驾驶:奇点已至 20250902 摘要 智能驾驶商业化面临挑战,单纯收费模式受限,但作为新兴技术具备可 行性。高阶智能驾驶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关键,无法实现者或被淘汰。 智能驾驶核心在于算法、算力和数据。车企聚焦算法,采用大模型如 VRA,华为和蔚来则选择世界模型。硬件上,大算力是算法迭代支撑, 需自研芯片适配模型,下一代智能驾驶需达 1,000TOPS 级别。 智能驾驶商业化方向包括智驾评权和 Robotaxi。智驾评权将从高端车 型下放至全民刚需,Robotaxi 方面,特斯拉预计 2026 年实现小批量运 营,小鹏亦有相关计划,市场空间巨大。 VRA 技术通过视频传感器收集信息,生成语言描述,输入大脑体系进行 决策。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分别采用蒸馏先行强化兜底和强化主导深流 跟随的方法实现 VRA。 车企在算力芯片方面仍以海外厂商为主,国内逐步推进自主研发,如华 为、小鹏图灵芯片等。理想自研芯片预计 2026 年上车,国内车企正布 局算力到算法的闭环能力。 中国政府支持智能驾驶发展,北京等地已实施 L3 级别自动驾驶相关法规。 国家层面将进一步定义和规范自动驾驶能力及试点区域。 智能驾驶商业化路径包括支 ...
理想“智驾元老”王佳佳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9:29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人事变动 - 理想汽车智驾团队量产负责人王佳佳近期提交离职申请 目前飞书架构显示其仍在职 [4] - 王佳佳是今年以来离职的第三个重要智驾负责人 此前夏中谱和贾鹏已离开 [4] - 王佳佳职级为21级 向智能驾驶负责人郎咸朋汇报 其领导的量产团队规模近250人 是智驾团队中第二大团队 [4] 王佳佳的职业背景及团队贡献 - 王佳佳在博世中国工作近8年 曾担任自动驾驶研发项目组长和部门经理 是博世中国最年轻的研发总监 [5] - 2021年5月加入理想汽车 与贾鹏同为智驾团队元老 四年来带领团队攻克有图和无图等技术路线 [5] - 2024年5月理想进行大规模人员优化 王佳佳的量产研发团队是智驾团队中受影响最大的 [5] 行业环境与团队动态 - 智驾行业量产交付被视为"脏活、苦活" 但被认为是形成公司正向飞轮的重要环节 技术壁垒在于经验积累和工程体系建立 [5] - 理想、蔚来、小鹏的智驾团队均经历迭代 小鹏智驾团队在2023年8月吴新宙离开后有多名老将离职 蔚来也有多位技术骨干离职 [5] - 汽车行业智驾路线正在收敛 价格战驱动技术路线趋同 边际效应递减导致资源复用以摊薄成本 [6] - 王佳佳的离职被知情人士称为大环境下的个人选择 其希望从事更广阔的事情 [6]
沙龙报名 | 科创未来行:探索智驾时代中国汽车创新之路
第一财经· 2025-08-08 22:39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汽车行业迎来由AI驱动的"智能化"二次跃迁 [1] - 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时代通过前瞻布局与创新应用不断打破行业边界 重塑产业生态格局 [3] - 智驾时代渐行渐近 中国汽车产业或将成为全球创新技术与产业资本的汇聚舞台 [3] 行业活动 - 第一财经将于2025年8月20日在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举办"智行·聚变"主题沙龙 聚焦AI技术驱动的汽车产业革新 [3][4] - 活动由蔚来资本 璞跃中国 陆家嘴传媒联合主办 嘉定新城和汇正财经特别支持 [3] - 活动议程包含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 涵盖全球汽车工业智能化 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中国创新吸引全球资本等议题 [5][6] 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正深度渗透汽车产业链各环节 从制造端到应用端 推动智能驾驶发展 [1] - 法雷奥中国将分享人工智能在感知 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中的具体应用 [5] 产业生态 - 第一财经推出"1科创"生态服务平台 打造覆盖全周期与全链条的企业赋能体系 [3] - 活动将组织参观蔚来F2工厂 实地感受中国智造实力 [6] - 圆桌对话将探讨生态协同推动中国智驾高质量发展 以及创新引领下的全球汽车产业重心迁徙 [5][6] 参与机构 - 参与机构包括蔚来资本 璞跃中国 主线科技 赛恩领动 纽劢科技 小马智行 东软睿驰等企业 [5][6] - 演讲嘉宾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法雷奥中国 蔚来资本等机构 [5]
畅通新能源车产业跃迁通道
经济日报· 2025-08-07 06:02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推动补能体系向县域纵深延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下沉,县域补能体系建设普遍 存在土地权属复杂、配网容量不足、用户分布分散、设施利用率低等现实难题。"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 设"已被纳入能源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应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县域交通、能源与国土空间规划统 筹推进,配套推进配电网升级,鼓励发展光储充一体化、移动充电等灵活模式,提升低密度区域服务效 率,并通过财政贴息、电价补助、风险分担机制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下沉布局,推动形成"建得起、用 得上、可持续"的县域补能新格局。 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畅通新能源汽车产业跃迁通道。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与本征安全性,已被纳入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范畴,亟需在基础研发、标准建设与示范应用等方面形成联动推进机制。应进 一步提升插混车型的多场景适应性,推动系统集成度提升、能效优化与制造成本下降。智能驾驶技术也 正进入落地加速期,要进一步健全道路测试和准入机制,推动高阶辅助驾驶与智能底盘融合发展,提升 整车智能化水平,全面构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体系。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从量变迈向质变的关键期,也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一是市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5:07
公司组建与背景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组建 正式挂牌成立 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增至100家 [1] - 新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成 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 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汽车销售 摩托车 金融及物流服务等 [1] - 兵器装备集团分立后 中国长安汽车获得长安汽车14.23%股份及辰致集团100%股权 合计持有长安汽车35.04%股份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3]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 飞行汽车 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并加速全球化发展 [1] - 目标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 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推动长安汽车进入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 [3] - 差异化定位新能源与智能化 避免与一汽 东风同质竞争 推动央企资源向高增长赛道集中 [4] 行业影响与竞争力提升 - 中国汽车产业形成一汽 东风 中国长安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新格局 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4] - 组建新集团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有望获得新能源补贴 关键技术攻关资金等政策支持 [4] - 新集团将聚焦汽车主业 强化动力电池 汽车芯片 智能驾驶等技术攻关 增强组织敏捷性和市场竞争力 [2][4] 管理层与运营数据 - 朱华荣任党委书记 董事长 赵非任党委副书记 董事 提名为总经理人选 [2] - 长安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135.53万辆 同比增长1.59% 新能源汽车销量45.17万辆 同比增长49.05% [3]
“中国长安”重庆挂牌 第三家汽车央企成立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1:48
长安汽车组建央企的意义 - 长安汽车作为一级央企有望获得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1] - 公司面临破解国企"大而不强"难题的挑战,需在保持央企规范性的同时提升市场反应速度 [1] - 公司需通过体制创新加速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落地 [1] - 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数重返百家,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央企重组整合的重要方向 [1] 长安汽车对重庆产业的影响 - 中国长安汽车在渝落地是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 - 公司将推动重庆"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产业链实现质的飞跃 [2] - 公司在飞行汽车、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将助力重庆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 [2] - 公司的"海纳百川"计划与重庆"渝车出海"计划高度契合,目标到2030年实现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超30% [2] - 重庆计划到2027年全市整车年出口量占全国整车年出口量的比重达10% [2] 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 - 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重庆市"33618"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重中之重 [3] - 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汽车产量121.8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48.93万辆,同比增长25% [3] - 上半年重庆市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对全市的拉动力从一季度的0.5个百分点上升为1.7个百分点 [3] - 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收达7000亿元,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1000家 [3]
车企高管呼吁“反内卷”、正视智驾差距! 中汽协付炳锋:全行业将平稳运行 告别“多事之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3 22:24
汽车行业上半年表现 - 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首次双双超过15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占新车总销量44.3%,保有量占比达10% [1] - 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 [1] 行业挑战与"反内卷" - 行业面临"内卷"加剧、企业"增量不增利"问题 [2] - 奇瑞汽车调整策略不再追求销量排名,强调质量优先 [3] - 宝马集团指出价格战导致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可能引发质量妥协和创新遏制 [3] - 中汽协连续发布多项倡议书规范市场秩序,包括数据发布、驾驶辅助宣传等 [3] - 工信部开通窗口监督17家车企60天付款承诺落实情况 [4]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智能驾驶技术迎来拐点,未来将快速增长 [7] - 城区NOA和高速NOA功能逐渐从高端车型下探至中低端车型 [7] - 高速NOA已达"好用"阶段,但城区NOA仍处于"可用"阶段,存在交通复杂、系统泛化能力弱等问题 [8] - 国内车企在算力上与特斯拉存在差距,建议开放数据共享并引入"车路云"数据 [8] 汽车出海战略 - 地缘政治博弈改变全球产业链布局,保护主义抬头增加供应链风险 [9] - 奇瑞提出"文明出海",强调适配当地需求避免贸易摩擦 [12] - 中国车企需深化本土融合、强化风险管控、构筑韧性生态以实现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12] - 中汽协采取措施防止"内卷外溢",推动企业尊重当地文化和法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