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出海
搜索文档
AIDC燃气轮机:海外缺电背景下国内企业出海的弹性
2025-11-07 09:2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发电产业链 重点关注北美电力市场及国内企业出海机遇[1] * 核心应用领域包括发电 航空发动机 核电 舰船动力及分布式能源[1][3][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北美电力市场挑战与机遇** * 北美电力供应紧缺 2025-2030年电源侧缺口预计达2040吉瓦 过去五年用电价格上涨25%-30%[1][2] * 电力需求增长来自数据中心 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等新兴产业[2] *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在当地发电竞争中占比达40%-50% 是解决缺电问题最确定的发展方向之一[3][4] **燃气轮机技术优势与需求** *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通过高效热能利用和余热回收 整体效率高且减少污染物排放[1][7] * 全球头部厂商如GE积极扩产 GE三季度签单接近20吉瓦 同比增长约40% 产能接近饱和并计划进一步扩产至2028年[5] * 以CFM Leap发动机为例 全球订单达1.2万台 但年交付量仅1400-1500台 显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制造产能紧张[10] **国内产业链出海机遇** * 海外扩产难度大周期长 国内具备产能的企业积极承接国际订单 推动产业链向国内转移[3][10][11] * 国内企业如三角防务与西门子签订供货协议 航宇科技 派克新材等公司实现突破[11][15] 重点公司分析 **关键部件与原材料企业** * **应流股份**:行业龙头 与贝克休斯 西门子等国际公司深度合作 在核电 传统铸锻件业务持续增长 估值扩张潜力大[1][8] * **杰瑞股份**:在燃气轮机机组供应方面具有优势 与海外头部客户紧密合作[1][8] * **派克新材**:具有出海机会的关键部件企业[1][6] * **万泽股份** **隆达股份** **图南股份**:原材料公司 通过技术通用性进入燃气轮机市场 提升产能利用率[9][14] **余热锅炉与零部件企业** * **博盈特焊** **西子节能**:余热锅炉相关企业 受益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需求[1][6][8] * **联德装备** **豪迈股份**:零部件企业 逐步实现小批量生产 豪迈股份染机收入占比超10% 未来增长确定性高 估值水平约20倍以内[1][8] **军工背景企业切入燃气轮机赛道** * **航宇科技**:海外业务占比50% 燃气轮机业务占海外收入20%-30% 预计2025年利润约2亿元 2026年3-3.5亿元 2027年4-5亿元 利润复合增速超30%[1][9] * **航发科技**:央企控股 海外收入占比约35% 核心业务包括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配套 在国内商用发动机国产替代趋势下成长空间大[9] * **航亚科技**:海外业务占总收入50%以上 海外发动机业务占比超80% 燃气轮机业务约10%-20% 核心产品压气机精锻叶片具技术壁垒 预计未来复合增长率30%-40%[12][13]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锻铸造环节企业如三角防务 中航重机等产能充足并积极对接海外客户 预计未来几年将受益于全球产能转移并逐步获得订单[15] * 储能技术也被提及为解决用电紧缺的具有弹性的途径之一[3][4]
中国大陆以外海风项目建设进展如何?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大陆以外的海上风电市场[1] * 公司涉及国内海缆、管桩企业(东缆、中天、亨通、大金等)及风机企业(明阳等)[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动态 * 2025年1-7月中国大陆以外海风场址拍卖规模约30GW,低于2024年全年的58GW,主要因北美市场停滞[1][5] * 2025年1-7月FID量达6.5GW,与2024年全年7GW基本持平,预计全年超过去年,欧洲(5.6GW)和亚太(1GW)显著增长[1][6] * 2025年1-7月新增开工规模12GW,超2024年全年不到10GW,主要增长点为波兰、德国、英国及韩国、中国台湾[1][7] * 2025年欧洲计划开工量是2024年的两倍(11个项目),亚太持平,美国停滞[8] *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并网量约5GW或略多,欧洲(约5GW)和亚太(约1GW)为主[3][9] 未来预期 * 2026年新增装机规模可能达10GW或更多,后续或达15GW-20GW[1][10] * 欧洲本土供应链产能有限且交期长,为国内供应商提供切入契机[12] * 国内15兆瓦以上大型化风机推进速度超过西门子、维斯塔斯等欧洲企业[12][13] 国内企业表现 * 海缆、管桩企业(东缆、中天、亨通、大金)已实现规模化接单和交付,出口净利优势显著[2][11] * 风机企业如明阳在欧洲深入布局,陆地风机出口取得较大订单[12] 其他重要内容 * 海外项目开发流程:厂址拍卖→业主开发准备→设备招标→FID开工→并网[4]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双海赛道(海外及海上风电),推荐管桩、海缆及头部风机公司[14] 数据引用 * 场址拍卖:2025年1-7月30GW vs 2024年58GW[1][5] * FID:2025年1-7月6.5GW vs 2024年7GW[1][6] * 开工:2025年1-7月12GW vs 2024年<10GW[1][7] * 并网:2025年预计5-6GW(欧洲5GW,亚太1GW)[3][9]
中信证券:液冷渗透率提升行业扩容 看好国内企业出海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8:42
AI服务器功率密度提升驱动液冷需求 - 谷歌 Meta 微软 AWS等科技巨头定制ASIC芯片及英伟达GPU的AI服务器热设计功率密度持续提升 对液冷技术需求明确 [1] 液冷市场渗透率与空间扩容 - 随着ASIC芯片及英伟达GB300持续放量 液冷渗透率将大幅提升 带动市场空间显著扩容 [1] 国内液冷企业竞争优势与出海潜力 - 国内液冷企业在技术研发 产品质量 成本控制及服务支持等综合能力表现优秀 [1] - 行业看好国内液冷企业出海发展潜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