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缺口
icon
搜索文档
AI算力狂飙,电力缺口如何破局?
2025-11-07 09: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电力设备行业,特别是变压器市场,以及数据中心供电技术领域 [1][2][6] * 公司:金盘科技 [1][2][11]、四方股份 [13]、伊戈尔公司 [14]、新特能源公司 [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美国电力基础设施面临严峻挑战** * 美国超过70%的电网设备使用年限逼近30年,亟需更新换代 [1][3] * 大量新能源项目并网导致设备需求增加,但建设周期较长,加剧电力供应紧张 [1][3] * 美国数据中心负荷增速接近30%,预计到2028年其用电量占比将达10%左右,进一步加剧用电焦虑 [1][5] **2 变压器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 * 变压器市场由日立、西门子和施耐德等海外国际集团企业主导,国内企业处于二三梯队 [1][6] * 美国每年在输配电上的投资预计达百亿美元级别,以满足更新换代和新增需求 [1][6] * 跨国企业扩产意愿不强,而国内头部厂商具备优势,供给紧张局面可能持续,大型变压器交付周期已超过3年 [6] **3 固态变压器(SST)是解决电力缺口的关键技术方向** * SST兼容交流与直流接入,可100%接入新能源,有效缓解数据中心对稳定电能的需求 [1][3][7] * SST通过ACDC和DCDC模块实现电能转换,采用纳米晶材料替代硅钢片,整体效率逼近99%,能显著节省数据中心电费 [1][8] * SST模块化设计可采用工厂预置生产方式,大幅缩短建设周期至90天以内,解决传统变压器交付周期长的问题 [8][9] * 英伟达等厂商对SST方案的认可提高了技术路线的可信度,并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将加速技术渗透 [3][10] **4 相关公司发展现状与前景** * 金盘科技在北美数据中心建设浪潮中优势明显,海外业务保持高增长,在北美、佛罗里达、弗吉尼亚及墨西哥等地布局产能总计超过20亿元,并与谷歌、亚马逊、Meta等头部客户建立合作,持续迭代SST产品 [1][2][11] * 四方股份新签合同订单同比增速达170%,宣布推出SST产品并推进项目落地,主业预计恢复正常增长,加上新产品贡献,有望实现20%左右增速 [13] * 伊戈尔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墨西哥及美国达拉斯布局产能,其直销收入预计从2024年的1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3亿元左右,在数据中心领域增长空间大 [14] * 新特能源处于困境反转状态,核心产品毛利率维持35%以上,计划年底展示首款实质性SST产品,预计到2030年SST产品将带来10倍以上利润增长 [16] 其他重要内容 * 类似用电焦虑的情况也适用于台湾地区,例如台积电预计到2030年其用电量占全台湾总用量约25% [5] * 到2030年全球SST市场预计达1,500亿人民币,其中500亿为固态变压器市场份额 [16]
AIDC燃气轮机:海外缺电背景下国内企业出海的弹性
2025-11-07 09:2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发电产业链 重点关注北美电力市场及国内企业出海机遇[1] * 核心应用领域包括发电 航空发动机 核电 舰船动力及分布式能源[1][3][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北美电力市场挑战与机遇** * 北美电力供应紧缺 2025-2030年电源侧缺口预计达2040吉瓦 过去五年用电价格上涨25%-30%[1][2] * 电力需求增长来自数据中心 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等新兴产业[2] *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在当地发电竞争中占比达40%-50% 是解决缺电问题最确定的发展方向之一[3][4] **燃气轮机技术优势与需求** *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通过高效热能利用和余热回收 整体效率高且减少污染物排放[1][7] * 全球头部厂商如GE积极扩产 GE三季度签单接近20吉瓦 同比增长约40% 产能接近饱和并计划进一步扩产至2028年[5] * 以CFM Leap发动机为例 全球订单达1.2万台 但年交付量仅1400-1500台 显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制造产能紧张[10] **国内产业链出海机遇** * 海外扩产难度大周期长 国内具备产能的企业积极承接国际订单 推动产业链向国内转移[3][10][11] * 国内企业如三角防务与西门子签订供货协议 航宇科技 派克新材等公司实现突破[11][15] 重点公司分析 **关键部件与原材料企业** * **应流股份**:行业龙头 与贝克休斯 西门子等国际公司深度合作 在核电 传统铸锻件业务持续增长 估值扩张潜力大[1][8] * **杰瑞股份**:在燃气轮机机组供应方面具有优势 与海外头部客户紧密合作[1][8] * **派克新材**:具有出海机会的关键部件企业[1][6] * **万泽股份** **隆达股份** **图南股份**:原材料公司 通过技术通用性进入燃气轮机市场 提升产能利用率[9][14] **余热锅炉与零部件企业** * **博盈特焊** **西子节能**:余热锅炉相关企业 受益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需求[1][6][8] * **联德装备** **豪迈股份**:零部件企业 逐步实现小批量生产 豪迈股份染机收入占比超10% 未来增长确定性高 估值水平约20倍以内[1][8] **军工背景企业切入燃气轮机赛道** * **航宇科技**:海外业务占比50% 燃气轮机业务占海外收入20%-30% 预计2025年利润约2亿元 2026年3-3.5亿元 2027年4-5亿元 利润复合增速超30%[1][9] * **航发科技**:央企控股 海外收入占比约35% 核心业务包括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配套 在国内商用发动机国产替代趋势下成长空间大[9] * **航亚科技**:海外业务占总收入50%以上 海外发动机业务占比超80% 燃气轮机业务约10%-20% 核心产品压气机精锻叶片具技术壁垒 预计未来复合增长率30%-40%[12][13]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锻铸造环节企业如三角防务 中航重机等产能充足并积极对接海外客户 预计未来几年将受益于全球产能转移并逐步获得订单[15] * 储能技术也被提及为解决用电紧缺的具有弹性的途径之一[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