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管桩
icon
搜索文档
海风管桩行业深度
2025-08-14 22:48
行业概述 - 海风管桩行业经历2021年抢装后调整期,2024年下半年回暖,2025年二季度江苏项目发货加速,三季度广东及其他省份放量,全年发货量显著增长[1] - 行业修复弹性拐点已至,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受益于折旧摊销边际效应和费用率摊薄[1] - 国内海上风电2025年预计装机10GW,2026年招标项目显示可能超15GW[1] 核心驱动因素 - **国内需求**:江苏、广东为核心区域,2025年项目建设密集启动,4-10月为开工旺季[3][5] - **深远海项目**:浙江、山东、辽宁等地2025年陆续启动,产品规格向导管架转变[1][8] - **海外需求**:中长期规划每年15-20GW(2024年仅3GW),国内企业具备产能和成本优势[11][12]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导管架渗透率提升**:水深超30米区域主流应用,广东、福建、浙江新项目广泛采用[9] - **生产难度差异**:导管架需逐层焊接,依赖技术员工、大场地及高规格龙门吊设备,头部企业(如天顺、海利、大金、泰胜)占优[10] - **单桩局限性**:水深增加导致直径和长度需求增大,运输施工复杂度显著提升[9] 市场竞争格局 - 2021年抢装后2022-2023年开工迟缓,2024年下半年需求回暖,业绩波动放大[4] - 头部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大金欧洲规模化交付、天顺收购德国基地、海利建吕四港新基地、泰胜对接海外路塔需求[13] 盈利能力分析 - **短期**:二三季度发货量增加推动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摊薄改善单吨净利润[6] - **中长期**:深远海项目+海外需求放量,导管架及单桩紧缺,单位盈利弹性显著[14] 关键数据引用 - 国内装机:2025年10GW(2024年增速显著),2026年或超15GW[7] - 海外需求:2024年3GW→2025年预计十几GW[11] 风险与机遇 - **海外风险**:罢工等不确定性导致订单外溢至国内[12] - **机遇**:导管架自动化程度低,海外推进困难,国内企业承接需求潜力大[12] 重点公司策略 - 头部公司通过规模化交付(如大金)、基地建设(海利)、收购(天顺)应对海外需求爆发[13] - 可重点配置头部企业,因盈利修复拐点及持续性显著[14]
中国大陆以外海风项目建设进展如何?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大陆以外的海上风电市场[1] * 公司涉及国内海缆、管桩企业(东缆、中天、亨通、大金等)及风机企业(明阳等)[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动态 * 2025年1-7月中国大陆以外海风场址拍卖规模约30GW,低于2024年全年的58GW,主要因北美市场停滞[1][5] * 2025年1-7月FID量达6.5GW,与2024年全年7GW基本持平,预计全年超过去年,欧洲(5.6GW)和亚太(1GW)显著增长[1][6] * 2025年1-7月新增开工规模12GW,超2024年全年不到10GW,主要增长点为波兰、德国、英国及韩国、中国台湾[1][7] * 2025年欧洲计划开工量是2024年的两倍(11个项目),亚太持平,美国停滞[8] *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并网量约5GW或略多,欧洲(约5GW)和亚太(约1GW)为主[3][9] 未来预期 * 2026年新增装机规模可能达10GW或更多,后续或达15GW-20GW[1][10] * 欧洲本土供应链产能有限且交期长,为国内供应商提供切入契机[12] * 国内15兆瓦以上大型化风机推进速度超过西门子、维斯塔斯等欧洲企业[12][13] 国内企业表现 * 海缆、管桩企业(东缆、中天、亨通、大金)已实现规模化接单和交付,出口净利优势显著[2][11] * 风机企业如明阳在欧洲深入布局,陆地风机出口取得较大订单[12] 其他重要内容 * 海外项目开发流程:厂址拍卖→业主开发准备→设备招标→FID开工→并网[4]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双海赛道(海外及海上风电),推荐管桩、海缆及头部风机公司[14] 数据引用 * 场址拍卖:2025年1-7月30GW vs 2024年58GW[1][5] * FID:2025年1-7月6.5GW vs 2024年7GW[1][6] * 开工:2025年1-7月12GW vs 2024年<10GW[1][7] * 并网:2025年预计5-6GW(欧洲5GW,亚太1GW)[3][9]
亚通股份遭行政处罚,财报多项数据披露不准确,上半年转盈为亏,融资资金连续出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7:35
监管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收入确认不准确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3年合并层面错误确认收入6049 11万元[1] - 人工成本归集存在误差 多核算1个月成本导致2023年利润总额披露不准确[1] - 客户销售额披露不合规 2021-2023年前五大客户统计未合并同一控制人客户[1] - 监管要求30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并对梁峻等高管出具警示函[1][2]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50-1150万元 同比转盈为亏[2] - 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2857 75万元至60万元 系业绩下滑主因[2] - 房地产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加380万元 因奉贤保障房项目清算[2] - 新能源业务净利润同比增240万元 受益于渔光互补项目并网[2]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5 85% 显著跑输房地产行业0 29%跌幅[2] - 7月15日以来融资资金连续净偿还 7个交易日中5日呈现净流出[2] - 7月18日单日净偿还468 72万元 创逾两个月新高[2]
三和管桩: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7:15
业绩预告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7,500万元,上年同期为188.04万元,同比增长3,090.8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200万元–5,7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28.73万元,同比增长606.80%–787.80%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06元/股–0.1258元/股,上年同期为0.0031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风电、水利等新兴领域产品矩阵持续丰富,产销量与营收双增长 [1] - 成本管控优化与产品结构改善推动毛利率有效提升 [1] - 非经常性损益金额预计约为1,800万元,同比增加783万元,主要因营业外支出减少及投资收益增加 [1] 财务数据说明 - 业绩预告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 [1] - 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1]
三和管桩: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3091%-3889%
快讯· 2025-07-11 16:59
业绩预增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7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90 81%–3888 51%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紧跟市场需求,专注核心业务 [1] - 聚焦光伏、风电、水利等新兴领域 [1] - 产销量与营收双增长 [1] - 成本管控优化与产品结构改善 [1] - 毛利率提升 [1]
机构:海上风电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带动产业链出货量增加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4:57
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发展 - 我国首套抗浪型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完成二期"风光共结构"融合升级改造与调试,实现深远海"垂直轴风机+漂浮式光伏"融合开发应用,由华能清能院自主设计研发 [1]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国内新增海上风电规模有望超过12GW,同比增长翻倍,深远海项目启动将保障中长期稳定增长 [1] - 2024年欧洲风电核准数量19.9GW,同比增长46.3%,2025—2030年欧洲海风有望迎来新增长周期,尽管2024年新建规模2.6GW(同比下降30%) [1] -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大规模开发、漂浮式方向推进,将大幅提升海缆和风机基础(管桩)需求 [2] 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进展 - 2024年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新增招标容量1.9GW,包括法国AO5/AO6(750MW)、韩国Bandibli(750MW)、英国GreenVolt(400MW)等项目 [2]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设5个漂浮式风电示范项目,累计装机40MW(占全球14.3%),另有153MW示范项目开发中,海南万宁100MW项目计划2025年底投产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海上风电发展将带动风机、海缆、桩基、铸锻件等环节出货量增加,企业重点布局"两海"(海上+海外)战略 [1] - 漂浮式风电对海缆、管桩技术规格和价值量要求更高,并拉动系泊链新需求,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时代新材、广大特材、金风科技等企业 [2]
国内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推进节奏如何?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国内深远海海上风电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观点 - 国内深远海风电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未来装机容量有望持续增长,看好短期和中长期内行业景气度,重点推荐管桩、海缆及核心风机企业[1][3][4][8][9] -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6年海外装机将显著释放[3][9] 论据 - **政策支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战略产业之一,政策推动示范试点从点到面铺开,加速行业发展进程[3][6] - **资源储备丰富**:深远海风电资源储备量级在百吉瓦到千吉瓦之间[3] - **各地项目进展**:部分省份已进入实质性开工建设或招标阶段,如浙江、山东、福建等地推进较快;2025年国内开工速度加快,风机招标量同比增长显著,为2026年装机提供支撑[1][3][5][8][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各省份具体进展** - **浙江省**:2023年获批28GW项目,2024年规划六大区域,2025年启动2GW招标,计划2026年进入建设阶段,同时进行11GW勘察测量招标及配套产业园区建设[1][5] - **福建省**:规范了4.8GW示范项目,漳州六二二期已并网,连江外海和长乐DE两区等项目已核准,其他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1][5] - **山东省**:规划20GW项目厂址,多个项目正在推进,包括大唐青岛、华电青岛及半岛北厂址等,其中半岛北L厂址已经开工,青岛三峡的4GW项目也在前期工作中[1][5] - **辽宁省**:规划6GW国安海域项目,华电丹东寒宣一期1GW EPC总包已招标,计划2025年开工,2027年建成并网[1][5] - **海南省**:主要围绕漂浮式风机展开,万宁1GW漂浮式试点项目仍在推进中,大部分容量将在十五期间完成[1][5] - **上海市**:规划29GW深远海风电项目并获批复,2024年启动4.3GW竞配,相关项目陆续进入前期工作[7] - **广东省**:2023年进行16GW国安海域优选竞配,2024年底推动了名扬天成号示范风机投运,2025年启动阳江三三岛2GW的海岸工程开工[1][7] - **河北省**:计划2025年并网1GW,但整体进展较慢,之前规划了15GW国管海域容量,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3GW的新源海风电项目建设[1][2][7] - **广西省**:2023年开展十多个GW深洋海项目前期工作的招标,2024年开展6.5GW竞配咨询,目前仍处于前期阶段[7] - **江苏省**:自2023年至今大约有七个多计划项目进行了前期工作的相关招标,由于之前十四五期间受到非经济性因素影响,开工建设较慢,目前仍在推进过程中[7] - **行业数据**:2025年1 - 6月国内风机招标量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9]
看好新技术与盈利修复主线
华泰证券· 2025-06-19 18:46
报告核心观点 - 看好盈利修复以及新技术主线,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多家公司 [1] 新能源车 需求 - 预计2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同比+22%,欧洲同比+22%,美国25 - 27年需求或承压,全球25/26/27年新能车销量同比+22%/+16%/+18% [2][16][22] 格局 - 整车环节格局向国内车企优化集中,电池双龙头格局稳定,材料环节成本/技术领先企业份额有望提升 [25][26][27] 盈利 - 多数材料价格25H1企稳或回升,预计25H2稳定,电池、结构件或受益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改善 [40] 新技术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政策支持、产业链多环节进展积极,应用端部分开启装车测试,建议关注相关领域 [69][72][77] 投资建议 - 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富临精工、科达利,看好固态电池 [87] 风电 国内 - 预计25年国内陆/海风新增装机100/12GW,同比+23%/+114%,陆风招标高增支撑新增装机 [3][88] 海外 - 海外各国加大政策支持,25 - 30年海外风电新增装机CAGR为16.7% [3] 投资建议 - 看好海风与海外订单及出货起量,关注风机、管桩、海缆环节 [3] 光伏 需求 - 预计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530 - 560GW,同比+0 - 6%,国内抢装、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向好 [4] 供给 - 顶层设计与市场化手段推动产能出清,25H2 - 26Q1或为供给侧改革关键窗口期 [4] 新技术 - BC进展积极,金属化关注少银化/无银化方案导入进展 [4] 储能 国内 - 预计25年国内装机同比+17%,招中标数据支撑装机,电力市场化提升项目经济性 [5] 美国 - 预计25年美国储能装机同比+23%,“大而美”法案大储ITC补贴退坡时间为2034年 [5] 欧洲 - 预计25年欧洲储能装机同比+36%,户储去库结束但电价下行抑制需求,大储工商储贡献增量 [5] 新兴市场 - 印巴冲突、澳洲大选落定等促进当地储能发展 [5] 投资建议 - 推荐德业股份,关注固德威 [5] 工控 行业趋势 - 25年以来行业景气回暖,预计2025年市场改善,国内企业加快进口替代 [9] 新兴赛道 - 关注人形机器人、AIDC方向,推荐麦格米特、禾望电气、盛弘股份 [9]
从海外财报看海外风电市场:景气提速,展望乐观
长江证券· 2025-06-03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风机、海缆、管桩企业25Q1经营和订单大多增长,海缆企业在手订单进一步增加,反映海外海风市场景气回升,国内产业链头部企业有望加快海外突破,推荐海缆、管桩环节 [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机:多数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 多数企业营收增长、盈利改善,2025Q1维斯塔斯、恩德、西门子能源整体营收分别为35亿、14亿、100亿欧元,同比增长29%、下降9%、增长20%;风机业务营收分别为25亿、12亿、27亿欧元,同比增长43%、下降12%、增长17% [15][17] - 出货量有分化,维斯塔斯25Q1风机出货约2.4GW,同比增长38%,海风出货约0.3GW,同比增长225%,陆风出货约2.1GW,同比增长28%;恩德25Q1风机出货约1.0GW,同比下降约5% [18] - 售价有差异,维斯塔斯、恩德2025Q1风机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1240欧元/KW、1190欧元/KW,分别同比增长28%、下降7% [18] - 盈利提升,2025Q1维斯塔斯、恩德、西门子能源整体EBIT利润率为0.6%、2.4%、9.1%,分别同比提升3.1pct、2.0pct、7.0pct;风机业务EBIT利润率分别为 -2.4%、8.5%、 -9.2%,分别同比提升7.1pct、4.6pct、10.2pct [26] - 订单有分化,2025Q1维斯塔斯、恩德、西门子能源风机新增订单分别为39亿、19亿、9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77%、7%、下降1%;在手订单分别为329亿、82亿、360亿欧元,处于历史高位 [28] - 经营指引向好,25年恩德、维斯塔斯、西门子能源利润率目标分别为6.0%、5.5%、5.0%,分别同比提升1.9pct、1.2pct、4.0pct [34] 海缆:海缆交付不断提速,在手订单历史高位 - 营收增长、盈利分化,2025Q1普睿司曼、耐克森、NKT整体营收分别为47.7亿、18.2亿、6.3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29.4%、7.3%、17.5%;海缆营收分别为7.4亿、3.1亿、3.9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56.8%、19.8%、20.9% [46] - 盈利能力方面,2025Q1普睿司曼、NKT实现EBITDA为5.3亿、0.8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27.9%、8.0%;海缆业务EBITDA分别为1.2亿、0.6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100%、9.6%;海缆业务EBITDA利润率分别为16.7%、14.7%,分别同比提升3.6pct、下降1.5pct [47] - 在手订单饱满,2025Q1普睿司曼、耐克森、NKT海缆相关业务在手订单分别为163亿、81亿、142亿欧元,较2024年末分别减少3亿、增加7亿、增加1亿欧元;新签订单高峰期在23 - 24年,2025Q1普睿司曼、Nexans、NKT新签订单量分别约4.4亿、10.1亿、4.9亿欧元,分别同比下降94%、增长18%、下降52% [61] - 经营利润有望增长,25年NKT、Nexans、普睿司曼预计实现EBITDA利润分别为3.6亿、8.1亿、23.0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3%、1%、57%;产能建设积极,Nexans建设第三艘海缆敷设船预计2026年投运,NKT推进新工厂和新海缆敷设船建设 [66] 管桩:经营利润有望释放,合同负债再创新高 - 营收提升、盈利略降,2025Q1海外管桩巨头Sif营收1.3亿欧元,同比提升24%;EBITDA利润约0.1亿欧元,同比提升约20%;EBITDA利润率为7%,同比下降0.2pct [73] - 生产缩量、价格提升,2025Q1 Sif产品生产量为3.9万吨,同比下降7.1%,单吨售价为3383欧元/吨,同比提升33%,单吨加工费为1027欧元/吨,同比提升28% [78] - 订单增加、负债新高,截至2025年3月底,Sif在手订单约46.5万吨,较2024Q1增加约2万吨;2025Q1合同负债为1.85亿欧元,较2024年末增加0.30亿欧元;24Q3末 - 25Q1末新签订单约0.9万吨,较23Q3 - 24Q1有所下降 [87] - 经营目标向好,25年Sif预计实现EBITDA利润约1.05亿欧元,同比增长173%;26年预计超1.6亿欧元,同比增长52%;积极推进19万吨优先供应商订单谈判及其他项目投标;Maasvlakte 2单桩工厂已投产,达产后年产能有望达50万吨 [91] 投资建议 - 海外海风市场景气回升,国内产业链头部企业有望加快海外突破,继续推荐海缆、管桩环节 [95]
景气提速,展望乐观——从海外财报看海外风电市场
长江证券· 2025-06-03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风机、海缆、管桩企业25Q1经营和订单大多增长,海缆企业在手订单进一步增加,反映海外海风市场景气回升,国内产业链头部企业有望加快海外突破,推荐海缆、管桩环节 [1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机:多数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 营收方面,2025Q1维斯塔斯、恩德、西门子能源整体营收分别为35亿、14亿、100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29%、下降9%、增长20%;风机业务营收分别为25亿、12亿、27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43%、下降12%、增长17% [24] - 出货方面,2025Q1维斯塔斯风机出货约2.4GW,同比增长38%,海风出货约0.3GW,同比增长225%,陆风出货约2.1GW,同比增长28%;恩德风机出货约1.0GW,同比下降约5% [32] - 售价方面,2025Q1维斯塔斯、恩德风机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1240欧元/KW、1190欧元/KW,分别同比增长28%、下降7% [32] - 盈利方面,2025Q1维斯塔斯、恩德、西门子能源整体EBIT利润率为0.6%、2.4%、9.1%,分别同比提升3.1pct、2.0pct、7.0pct;风机业务EBIT利润率分别为 - 2.4%、8.5%、 - 9.2%,分别同比提升7.1pct、4.6pct、10.2pct [38] - 订单方面,2025Q1维斯塔斯、恩德、西门子能源风机新增订单分别为39亿、19亿、9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77%、增长7%、下降1%;风机在手订单分别为329亿、82亿、360亿欧元,处于历史高位 [40] - 经营指引方面,25年恩德、维斯塔斯、西门子能源利润率目标分别为6.0%、5.5%、5.0%,分别同比提升1.9pct、1.2pct、4.0pct [47] 海缆:海缆交付不断提速,在手订单历史高位 - 营收方面,2025Q1普睿司曼、耐克森、NKT整体营收分别为47.7亿、18.2亿、6.3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29.4%、7.3%、17.5%;海缆营收分别为7.4亿、3.1亿、3.9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56.8%、19.8%、20.9% [61] - 盈利方面,2025Q1普睿司曼、NKT实现EBITDA为5.3亿、0.8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27.9%、8.0%;海缆业务EBITDA分别为1.2亿、0.6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100%、9.6%;海缆业务EBITDA利润率分别为16.7%、14.7%,分别同比提升3.6pct、下降1.5pct [62] - 订单方面,2025Q1普睿司曼、耐克森、NKT海缆相关业务在手订单分别为163亿、81亿、142亿欧元,较2024年末分别减少3亿、增加7亿、增加1亿欧元;2025Q1新签订单量分别约4.4亿、10.1亿、4.9亿欧元,分别同比下降94%、增长18%、下降52% [76] - 经营与扩产方面,2025年NKT、耐克森、普睿司曼预计实现EBITDA利润分别为3.6亿、8.1亿、23.0亿欧元,分别同比增长3%、1%、57%;耐克森正在建设第三艘海缆敷设船,预计2026年投运;NKT卡尔斯克鲁纳新高压工厂、新型海缆敷设船正在建设,瑞典、捷克中压工厂扩产进入尾声,丹麦、葡萄牙中压工厂正在建设 [82] 管桩:经营利润有望释放,合同负债再创新高 - 营收与盈利方面,2025Q1海外管桩巨头Sif营收1.3亿欧元,同比提升24%;EBITDA利润约0.1亿欧元,同比提升约20%;EBITDA利润率为7%,同比下降0.2pct [89] - 生产经营方面,2025Q1 Sif产品生产量为3.9万吨,同比下降7.1%,单吨售价为3383欧元/吨,同比提升33%,单吨加工费为1027欧元/吨,同比提升28% [90] - 订单方面,截至2025年3月底,Sif在手订单约46.5万吨,较2024Q1增加约2万吨;2025Q1合同负债为1.85亿欧元,较2024年末增加0.30亿欧元;24Q3末 - 25Q1末新签订单约0.9万吨 [101] - 经营目标与扩产方面,2025年Sif预计实现EBITDA利润约1.05亿欧元,同比增长173%;26年有望超1.6亿欧元,同比增长52%;Sif单桩工厂已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能有望达50万吨 [106] 投资建议 - 推荐海缆、管桩环节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