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搜索文档
“超级工程”渐行渐近,重庆破局,宜昌“躺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3:52
三峡船闸运行情况 - 三峡船闸运行22年 年货运量从3400万吨增至1.69亿吨 连续11年突破1亿吨 连续3年突破1.5亿吨 [1] - 2011年三峡船闸年过闸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 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 [6] - 2023年过闸船舶平均待闸时间延长至约12天 船舶运营航次由12个下降至6个 [6] 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概况 - 项目包含三峡枢纽新通道工程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 静态总投资766亿元 总工期100个月 [2] - 三峡枢纽新通道采用双线连续五级船闸方案 线路总长6680米 设计通航船舶吨级10000吨级 [4] - 项目获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1] 对长江上游地区影响 - 2016-2021年成渝地区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2% 显著低于长江中下游港口增速 [7] - 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全国第六 冶金/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等产业主要依赖水运 [8] - 新通道建成后将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上游地区产业竞争力 [8] 对宜昌及长江中游影响 - 宜昌港2024年吞吐量1.49亿吨 超越武汉港成为湖北第一港 [10] - 宜昌翻坝运输40英尺集装箱成本约1200-1500元 单船增加成本50-60万元 [12] - 宜昌人均GDP达14.7万元 中部第一 2024年GDP反超襄阳居湖北第二 [21]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新通道将支撑受益地区经济总量成倍增长 催生新经济中心 [22] - 四川整合泸州/宜宾/乐山/广安/南充五港 打造长江上游"港口航母" [16] - 宜昌将形成链接重庆和武汉的重要枢纽 联通长江中上游协同发展 [22]
南京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南京日报· 2025-06-24 10:12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新增30个枢纽,南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 [1] - 南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占地4264亩,分为南北两片区:北片区1883亩依托尧化门铁路货场、新港粮油食品交易市场等,南片区2381亩依托苏宁华东物流中心、深国际万纬冷链物流园等 [1] - 枢纽功能包括铁路干线运输组织、区域分拨配送、多式联运转运、国际物流、冷链物流五大基础功能,以及供应链集成服务、贸易分销等五大延伸功能 [1] 枢纽定位与规划 - 南京枢纽定位为“一枢纽两基地一中心”,包括链接“一带一路”的公铁联运枢纽、内陆开放产业供应链协同组织基地、宁镇扬分销分拨与应急保供基地、南京都市圈枢纽经济创新要素配置中心 [2] - 国家物流枢纽分为6种类型,南京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城市之一,华东唯一布局5种类型枢纽的承载城市,目前已列入港口型、生产服务型、空港型、陆港型4种枢纽建设名单 [2] 建设方向与目标 - 南京将依托“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协同效应,从补齐设施短板、发展通道经济、促进互联成网、整合数据资源四个方面推进建设 [3] - 目标是将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协调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 [3]
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
四川日报· 2025-06-23 11:10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入选建设名单的城市,将获得各级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其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方面重点支持国家物流枢纽内项目建 设。此外,入选城市的物流地位和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和投资者入驻。"总而言 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会带来集聚效应,并且在此基础上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 展。"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启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工作,具体包括陆港型、 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6种类型。成都被确定为陆港型、空港 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4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此前成都已成功获批陆港型和空港型国 家物流枢纽。(记者 蒋君芳) ●致力于打造西部农副产品保供基地及"一带一路"商贸物流枢纽,临空经济与电商物流示范区、国 际空港门户枢纽,区域一体化商贸物流中心及供应链金融创新试验区 6月22日,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 单,支持新一批30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其中,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 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致力 ...
青藏高原航空物流新动能 格尔木机场货邮吞吐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中国民航网· 2025-05-23 11:17
格尔木机场货运业务增长 - 截至5月20日货邮吞吐量达379.4吨 同比激增118.7% 刷新历史纪录 [1] - 正逐步成为连接西北边疆与内地经济圈的空中物流纽带 [1] 航线网络优化与运输能力升级 - 实施"枢纽辐射+中转联运"航线战略 至西宁主干航线加密至每周18班 至西安成都枢纽航线提升至每周11班 [2] - 推出"高原快航"中转产品 实现60余个城市24小时达服务 深圳枸杞生鲜专线创18小时门到门时效纪录 [2] - 新建3000平方米智能货运站 货物处理能力提升至每小时120吨 [2] - 无人机cargo转运中心试运行 单架次最大载重50公斤 填补高原特殊区域物流空白 [2] 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 - 首创"高原快递绿通3.0"服务体系 全流程操作时间压缩至45分钟 较传统提升50% 电商包裹单日峰值达12万件 [3] - 500立方米智能温控库采用三温区设计 牛羊肉运输品质损耗率降至0.3%以下 [3] - "原产地直航"项目带动地理标志产品发运量同比增长210% [3] 多式联运与智慧物流平台 - 开发"航空+铁路"联运产品 运输成本较公路降低35% [4] - 与中远海运物流 菜鸟网络共建高原智慧物流平台 异常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4] - 一季度"青海好物出高原"活动带动线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4]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启动二期扩建 新建1.2万平方米国际货运站和3个E类货机坪 为开通中亚南亚国际货运航线奠基 [5] - 计划引入宽体货机 单班最大载货量从15吨提升至60吨 [5] - 目标2028年货邮吞吐量突破5000吨 发展航空物流金融 临空加工制造等产业 [5]
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济南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5-14 12:45
济南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 济南获批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成为国家物流领域"双枢纽一基地"建设城市 形成"两枢纽一基地多园区"设施总体布局 [3] - 济南枢纽位于市域中部 总占地2474亩 由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及周边物流空间(2126亩)和将山铁路物流园片区(348亩)组成 预计总投资76 22亿元 [3] - 2024年济南枢纽货运吞吐量达1405万吨 同比增长8 1% 将山铁路物流园实现年货运吞吐量800万吨 年商品车运输12万辆 [3] 枢纽功能与发展规划 - 济南枢纽定位为内陆地区国内国际物流服务组织中心 物流与产业融合联动的创新驱动中心 城市物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载体 区域发展的枢纽经济增长极 [3] - 将推进枢纽建设作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 优化国际口岸物流服务 铁路及铁海联运干线运输 区域分拨配送等功能 加快打造全国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 [4] - 按照《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要求 加强枢纽建设运行的日常指导 做好行业指导和要素保障工作 督促建设主体落实方案 [3] 区位优势与战略意义 - 充分利用济南东西双向互济 陆海内外联动的区位优势 发挥枢纽辐射区域广 集聚效应强 服务功能优 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