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资创投容错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合肥高投夏梦:资本支持科创要做好“接力跑”,一级市场要畅通内部循环|科创资本论
第一财经· 2025-07-21 10:51
科创板改革与成效 - 科创板设立六年吸引超580家企业上市 总市值逾6万亿元 [2][5] - 科创板IPO和再融资规模表现突出 [5]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改革措施 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4][6][8] 未盈利企业上市制度 -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 是板块优势特色 [6] - 第五套上市标准从生物医药扩展到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领域 [4][8] - 创业板正式激活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8] - 科创成长层系统纳入未盈利高成长型科技企业 精准服务技术强 研发投入大的科创主体 [8] 一级市场投资与退出 - 一级市场存在退出难问题 投资循环不畅 闭环难以形成 [4][14] - 2023年下半年IPO阶段性收紧 一级市场退出渠道收窄 [11] - 港股IPO持续火热 A+H上市模式升温 [9] - 合肥高投年均投资金额接近8亿元 去年投资项目超50个 [4][12] 国资创投投资策略 - 国资创投需算大账 兼顾社会效益和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 [1][13] - 合肥高投早期项目占比超六成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占比超四成 [4] - 合肥市重点布局新能源车 半导体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产业 [15] - 国资通过基金运作 资源对接等市场化手段延展产业链 [15] 产业投资信心与容错机制 - 未盈利企业上市提升投资机构对产业投资的信心 [8] - 多地探索国资创投容错机制 2024年广东 安徽 成都等省市提出提高容错率 [16] - 容错机制需落实到行动 建立负面清单 除负面清单外部分应容忍 [16]
经观社论|对国资创投容错不是目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6-28 13:54
国资创投容错机制 -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设立并明确允许单个投资项目最高100%亏损 [2] - 四川省、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及广州开发区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容亏比例最高达80%-100% [2] - 地方政府通过设置容亏比例优化考核机制,鼓励国资创投"投早投小" [3] 国资创投定位与市场规律 - 国资创投风险规避倾向反映对股权投资市场的认识误区,需尊重"尽职免责"原则 [3] - 政府LP的核心职责是筛选优秀创投机构,而非干预具体投资决策 [3][4] - LP-GP模式应保持市场化委托代理关系,避免附加返投、投票权等非资产管理要求 [4] 政策导向与市场化目标 - 容错机制是起点,最终目标是明确国资创投定位,形成风险共担的市场化共识 [5] - 市场化机制需通过筛选优秀机构、存优汰劣实现,政策需落实到考核与操作层面 [5]
对国资创投容错不是目的 | 经观社论
搜狐财经· 2025-06-27 21:24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容亏机制 -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设立 允许单个投资项目最高100%亏损 [2] - 四川省政府引导基金对种子期企业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80% 单个项目允许100%亏损 [2] - 深圳市福田区产业协同基金容亏比例最高80% 符合条件的项目允许100%亏损 [2] - 深圳市南山区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 单个项目允许100%亏损 [2] - 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允许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单个项目100%亏损 [2] 国资创投机制改革背景 - 容亏政策是对前期要求所有项目必须保证稳定收益的纠偏 [3] - 旨在解决国资创投不敢投 不愿投的现实问题 [3] - 通过设置容亏比例优化考核机制 鼓励投早投小 [3] - 反映股权投资市场认识误区 需尊重基本规律 [3] - 创投机构应遵循尽职免责原则 成败都是正常结果 [3] 创投市场运作机制 - LP-GP模式在国际上已成熟 核心追求是合理财务回报 [4] - 政府出资应回归资产管理属性 保持委托代理关系 [4] - 不应附加返投 投票权等非资产管理要求 [4] - 需尊重PE/VC机构独立决策权 避免影响市场化运作 [4] 政策目标与发展方向 - 容错机制是好的开始 但需明确国资创投定位 [5] - 市场化机制应实现筛选 存优汰劣 风险共担 [5] - 优秀投资机构将在新机制下脱颖而出 [5] - 政策需落实到日常考核和纪检监察层面 [5]
武汉出手!30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5-02 15:31
武汉市促进民营经济政策 - 武汉市出台"民营经济政策20条",重点解决民营企业创新难、融资难、引才难、准入难等问题 [1] - 政策明确发展耐心资本,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100%亏损,政府引导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 [1][3] - 武汉将组建江城基金、武汉基金两只政府投资基金,未来五年联动社会资本打造3000亿元母子基金集群,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 [2][3]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 - 武汉基金、江城基金围绕"965"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光电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五大优势产业及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等十三个未来产业 [4] - 江城基金重点投资泛半导体产业领域,围绕链主企业及相关项目打造产业集群 [4] - 截至当前,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累计投资418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超1600亿元 [5] 国资创投容错机制探索 - 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不简单以单项目或单年度盈亏考核 [7] - 广州开发区、深圳南山区等地已出台政策,允许种子/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100%亏损 [8] - 国内46家主流引导基金中57%已建立尽职免责机制,30%正在筹建,业内普遍认为容错机制有助于提升投资积极性 [9] 容错机制潜在风险与建议 - 高容亏率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如管理层放松成本控制或滥用资金 [9] - 需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动态跟踪评估项目,推行差异化考核防止政策滥用 [9] - 建议通过联合社会资本、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分散系统性风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