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截至去年底超270家京企来港上市 李家超:希望更多京企落户北部都会区和河套合作区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5:33
京港合作现状与成果 - 香港在北京累计实际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占北京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5% [1] - 香港累计在北京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总数超过14000家,占同类企业总数超过35% [1] - 北京在香港累计直接投资存量超过500亿美元,在香港上市企业超过270家 [1] 科技创新领域合作 - 北京多家代表性科创企业在香港上市或设立业务,涉及低空经济、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1] - 北京正全速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科技设施、研发开支等方面具强大竞争优势 [2] - 香港在世界数码竞争力的科技排名世界第三,正全力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2] 香港产业发展与规划 - 香港提出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其中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有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进驻 [2] - 香港将为新田科技城提供210公顷创科用地作出全面规划,引导市场资源投入发展 [2] - 香港拥有丰富的离岸贸易和供应链管理人才和网络,专业服务世界前列 [2] 金融与政策支持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发布多项金融支持政策,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股权投资、并购重组等领域 [1] - 香港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领袖积极参与论坛,就涉外法治、国际金融治理等进行交流 [1] 企业出海支持措施 - 香港特区政府整合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及驻内地办事处,组成内地企业出海专班 [3] - 出海专班已启动,汇聚法律、会计、金融服务、银行等业界力量,支援内地企业以香港为起点拓展海外业务 [3]
香港人才政策专家:便利内地人才往来将为港澳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07:45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其中6项自11月5日起实施 [1] - 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至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及国家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 [1] - 符合条件人才可申请办理有效期1至5年不等的多次往来香港或澳门人才签注,每次停留不超过30天 [1] - 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符合条件的内地人才提供便利,可申办3年多次有效人才签注且免予提交人才证明 [3]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新政策便利内地人才往来港澳从事科研、文教、卫健、法律等领域交流 [3] - 科技人才可与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入课题研究,时间安排更从容 [2] - 演出团体有更充裕的时间在香港安排连续性演出 [2] - 金融机构管理层可更便利地来港进行上市路演、约谈投资人、对接目标客户 [2] 政策预期效果 - 新措施有助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的人才为香港"八大中心"建设赋能 [1] - 为港澳发展注入活力,有助强化港澳与内地的协同发展 [2] - 对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人才政策起到正面利好作用 [2] - 对香港加快建设北部都会区、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将形成有力支撑,推动香港创科产业的生态构建和发展 [3]
施政报告专家解读:香港全力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新华社· 2025-09-17 23:48
施政报告核心方向 - 施政报告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核心,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1] - 报告通过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支持惠民科研等多方面举措实现目标 [1] - 政策规划从政策创新、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三方面协同推进香港创科发展 [2] 香港的科技竞争力基础 - 香港在世界数码竞争力的科技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三 [1] -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排名世界第一 [1] - 香港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跃居全球第四、亚洲首位 [2] 具体发展领域与举措 - 推进低空经济生态圈建设,目标是使香港成为低空创新应用亚太区枢纽 [1][3] - 制订"发展低空经济规划行动纲领"并利用"监管沙盒"计划进行技术评估 [2][3] - 推动航天科技发展,支持太空经济,并借助参与国家航天事业如嫦娥八号任务提升地位 [1][3] -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下调"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申请门槛以带动产业升级 [1][2] - 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明确AI与产业融合方向 [1][4] 资金与生态支持 - 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启动,将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布局 [3] - 该基金将与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形成叠加效应,提升香港的"创科密度" [3] - 香港可结合自身科技、金融等优势,推动太空经济等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3] 业界与学界角色 - 业界期待香港作为低空飞行的示范中心,结合"内地企业出海专班"赋能内地低空经济企业出海 [3] - 学界将加强跨学科合作,并与政府及社会各界协同完善创科产业链与高端人才库 [2] - 本地人工智能企业表示将加大研发力度,深化创科合作,协助本地企业革新生产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