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规则
搜索文档
经济学家周汉民出席第十九届中国品牌节|经济学家邀请
搜狐财经· 2025-10-21 15:17
【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各行业专家,请联系五洲名家智库】 丝路智谷研究院位列全国智库综合排名第二,数十篇内参获中央政治局委员及以上领导批示。周汉民以高级顾问身份亮相品牌节,实质是将企业一线的技术 创新、市场障碍、合规诉求快速打包为政策简报,通过智库直报通道进入国家决策视野,缩短"企业痛点—政策回应"的反馈周期。论坛期间形成的《AI 出 海合规白皮书》即由其团队牵头,联合品牌联盟、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撰写,预计将在年内呈报相关部委,为完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绿色贸易激励等细则提 供实证素材。 品牌竞争的本质是规则竞争,更是制度话语权的竞争。周汉民出席第十九届中国品牌节,以制度研究者、公共外交实践者和智库领军者的多重身份,为中国 品牌"AI+出海"提供了兼具合规性与道义性的战略支点。随着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加速重构,高端智库的权威声音将成为连接企业创新与国家意志不可或缺的 桥梁;而谁能率先把规则研究转化为品牌红利,谁就能在下一轮国际价值链重塑中赢得主动。中国品牌节因周汉民主旨演讲而增添学术厚度,中国品牌的全 球化之路亦因智库力量的深度嵌入而更加行稳致远。 名人邀约|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诺奖代言|诺奖得主 ...
荷兰无理“掠夺”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坚定维权
格隆汇APP· 2025-10-12 20:52
格隆汇10月12日|10月12日晚,闻泰科技(维权)发表声明称,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 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此举严 重违背了欧盟一贯倡导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国际经贸规则。公司完成对安世的100%收购后,带领 安世的经营质量实现全面跃升,在财务表现、技术资产积累、运营韧性与市场地位等方面均显著超越历 史水平。对荷兰这种针对中资企业的歧视性待遇,公司表示强烈抗议。 ...
美国要求盟友对中国大幅加征关税,日本拒绝称“难以做到”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17
日本拒绝美国对中印加征关税的提议 -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拒绝美国关于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大幅加征关税的呼吁 [1] - 日本拒绝的理由是基于其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承诺 即不会征收超过规定限额的关税并公平对待所有成员国 [1] - 日本方面认为 仅因某一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就将关税提高到50%之类的水平是难以做到的 [1] 美国在G7会议上的关税提议 - 美国在七国集团线上会议上敦促盟友考虑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1] - 美国提出该关税提议的理由是中国和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1] - 美方以此为由要求七国集团和北约成员国集体对华加征关税 以推动中方在结束俄乌冲突上发挥作用 [1] 日本对俄贸易的谨慎立场与能源依赖 - 加藤胜信的言论表明日本就对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加征关税一事持谨慎态度 [1] - 日本持谨慎态度的原因是其本身也在持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液化天然气 [1] - 日本政府数据显示 日本6月份大约1%的进口石油来自俄罗斯 [1] 中国对美方关税提议的回应与立场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同俄罗斯开展正常经贸能源合作是正当合法 无可厚非的 [2] - 中方指称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 严重破坏国际经贸规则 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 - 中方坚决反对有关方面动辄拿中方说事 坚决反对对中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2]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 -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 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2] - 中方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就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坚持劝和促谈 [2] - 中方表示如果其正当权益受到损害 必将坚决反制 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
美国要求G7和北约集体对华加关税,外交部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15:50
美方对华关税要求 - 美国要求七国集团和北约成员国集体对华加征关税,理由是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 [1] - 美方此举旨在推动中方在结束俄乌冲突上发挥作用 [1] 中方立场与回应 - 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能源合作是正当合法、无可厚非的 [3] - 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严重破坏国际经贸规则 [3] - 美方行为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3] - 中方坚决反对有关方面动辄拿中方说事,坚决反对对中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3] - 如果中方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3]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 -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3] - 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中方就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 [3]
以竞争政策重塑中国市场经济新优势——兼论高水平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9-05 12:50
"十四五"期间竞争政策发展成就 - 竞争政策从政策表述升级为制度框架 写入《反垄断法》并推动国务院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2] - 全国累计审查政策措施近200万件 清理存量文件约500万件 其中约10万件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被废止或修订[2] - 电信行业5G基站共建共享率超过90% 虚拟运营商用户突破1亿[3] - 电力行业全国燃煤发电电量全部进入市场 工商业用户电价浮动区间扩大至±20% 跨省区电力现货市场首批试点结算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3] - 铁路行业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机制 国铁集团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际铁路运营[3] - 中国申请加入CPTPP和DEPA协定 在自贸试验区开展竞争中性压力测试[4] - 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出首张跨境数据"竞争合规证明" 为企业应对欧盟《数字市场法》提供支持[4] "内卷式"竞争与产业政策问题 - 光伏组件价格三年下跌40% 新能源汽车单车利润跌破3000元[5] - A股新能源整车企业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重高达27%[5] - 某中部省份对电池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5%给予现金补贴 导致区域产能利用率跌破60%[5] - AI赛道半年出现200余家大模型初创公司 地方政府提供"每千卡一年补贴1000万元"[6] - 头部云厂商将千亿级参数模型API调用价下调90% 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从18%骤降至6%以下[6] - 算力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高端GPU空置率高达40%[6] 国际经贸规则挑战 -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针对中国电动大巴补贴发起调查 要求6个月内剥离欧洲订单[8]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中国电池材料排除在补贴清单之外[8] - CPTPP对国有企业施加"三把锁" 包括50%股权控制权认定 商业考量要求 及每年披露20余项信息[8] "十五五"竞争政策发展展望 - 要求产业规划 财政配套 重点投资等须附竞争影响评估报告[10] - 产业 财政政策必须制定成为法律性文件才能实施[10] - 建立上市企业监管与竞争政策评估联动机制 对接受政府补贴超过净利润30%的企业要求披露补贴退出路径[12] - 推广"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产业用地出让前公示亩均税收 能耗 排放标准[12] - 探索政府持有的公共数据"公平 无歧视"开放规则[12] - 高水平对接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 透过文本看到背后理念和运行体系[12]
以竞争政策重塑中国市场经济新优势——兼论高水平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9-05 12:22
竞争政策发展历程 - "十四五"期间竞争政策从理念宣示发展为系统制度框架 中央全会文件首次写入"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表述[2][3] - 2022年《反垄断法》修订纳入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条款 国务院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全国累计审查政策近200万件 清理存量文件500万件 其中10万件排除限制竞争措施被废止或修订[3] - 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取得突破 电信行业5G基站共建共享率超90% 虚拟运营商用户突破1亿 电力行业2023年燃煤发电电量全部入市 工商业电价浮动区间扩大至±20% 跨省区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结算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4] 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光伏组件价格三年下跌40% 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后地方政府通过"地补+政府投资基金"继续输血 2024年A股新能源整车企业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重达27%[7] - 中部省份对电池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5%给予现金补贴 引发周边省份跟进加码 导致区域产能利用率跌破60%[7] - AI行业出现"百模大战" 半年涌现200余家大模型公司 头部云厂商将千亿参数模型API调用价下调90%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从18%骤降至6%以下 高端GPU空置率达40%[8] 国际规则挑战 -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针对中国电动大巴发起调查 要求6个月内剥离欧洲订单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中国电池材料排除出补贴清单[9] - CPTPP对国有企业施加三项约束:政府持股50%或具控制权即认定国企 要求商业考量为基础禁止非商业援助 每年披露20余项信息否则加征关税[9] - 中国2021年申请加入CPTPP 2023年签署DEPA 在自贸试验区开展竞争中性压力测试 2024年上海自贸区开出首张跨境数据竞争合规证明[5] 政策优化方向 - 要求产业规划财政配套附竞争影响评估报告 产业财政政策须制定为法律文件实施 建立项目终身负责制与长期受益考核机制[12] - 建立上市企业竞争政策评估机制 对接受政府补贴超净利润30%的医药芯片企业要求披露补贴退出路径 投行须出具竞争合规核查意见[13] - 推广产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出让前公示亩均税收能耗排放标准 未达标企业按市场价收回土地[13] - 对政府持有公共数据实行公平无歧视开放 防止国有平台借数据优势挤压民营创新[14] 国际规则对接策略 - 高水平对接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 透过规则文本理解背后理念价值观和运行体系 以对接引领国际规则话语实践体系[15] - 竞争政策需统筹发展与安全改革与开放 通过国内市场充分竞争培育世界级企业 对接高标准国际规则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16]
美国被拿捏,特朗普放低姿态,石破茂一步不让,不出意外又谈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2:27
日美关税谈判核心博弈点 - 日本谈判团队展现出强硬姿态 明确表示不会对美做出无原则妥协 [1] - 特朗普政府紧盯美日贸易逆差问题 要求日本在汽车 钢铁等领域大幅让步 [1] - 日本握有美债作为关键筹码 机构已开始抛售美债止损 若进一步释放万亿持仓将冲击美国金融市场 [1] - 美国财政部美债拍卖结果持续低迷 利率攀升 全球持有美债的国家和资本陷入恐慌 [1] 日本对美提出的合作方案 - 稀土领域:提供加工 回收利用及减少用量技术支持 协助美国利用全球开采稀土 探索石墨和镓合作 [3] - 半导体领域:计划从英伟达等美企购买数十亿美元产品 协助生产芯片制造所需晶圆材料 [3] - 能源领域: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支持阿拉斯加新项目开发及路易斯安那州 得州增产 [3] - 造船领域:计划与美国联合建造破冰船 意图制衡中国 [3] 美国谈判团队内部矛盾 - 财政部长贝森特属温和派 注重市场逻辑 曾说服特朗普暂缓征收关税 [3] -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为强硬派 秉持"即便关税导致经济衰退也值得"理念 [3] - 贸易代表格里尔角色弱化 三人因历史恩怨竞争 职责重叠导致策略混乱 [3] - 谈判时当场争论并分别向日方施压 形成"三头马车"困局 [5] 中国在博弈中的立场 - 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的交易 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5] - 强调尊重平等磋商解决经贸分歧 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5] 美日关系历史性转变 - 日本不再一味妥协 基于经济筹码和国际格局调整策略 [8] - 借助G7峰会争取谈判主动权 吸引海外科研人员提升竞争力 [8] - 美国陷入既要缩减贸易逆差又担忧日本抛售美债的两难境地 [8]
李成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出席中国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部级会议
快讯· 2025-05-16 10:27
中国加入DEPA谈判进展 -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出席APEC贸易部长会期间与DEPA成员举行部级会议,讨论中国加入DEPA的进展 [1] - 中国加入DEPA工作组成立以来,中方与成员方持续开展各层级密切沟通,全面展示达到协定高标准的决心和能力,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1] - 中方表示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贸秩序 [1] - 中方认为加入DEPA将为各方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遇,并为DEPA长远发展和国际数字经济规则构建作出积极贡献 [1] - 中方期待与DEPA成员采取创新方式共同加快谈判进程,推动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1] - DEPA成员积极评价中国加入工作组取得的进展,认为加深了彼此对数字治理体系和实践的了解 [1] - DEPA成员表示愿与中方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各层级磋商,推动谈判取得更大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