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债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炒作“清债”为哪般?想赖美债又转移视线,中国立场坚定不变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17
近期,部分美国媒体与政客突然抛出所谓"清朝债券"议题,声称中国仍欠美国1.6万亿美元"旧账",甚至扬言若不偿还,便要抵消中国持有的8500多亿美元 美债。这一荒诞言论看似是债务纠纷,实则暴露了对国际法与历史常识的无视,背后更潜藏着复杂的政治算计。 要厘清此事,首先得明确这些"清朝债券"的性质。据美方说法,这些债券多发行于清末,用途涉及铁路建设与战争赔款,后因政权更迭与战乱沦为无人认领 的历史遗留物。但核心问题在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推翻旧制度建立的新政权,依据国际法通行的"白板原则",并无义务继承前政权的对外债务。 美方此举的动机耐人寻味。当前美国面临通胀高企、财政赤字攀升、债务上限危机等多重压力,部分政客急于转移国内视线,将"中国欠债"作为借口,既想 塑造"受害者"形象,又为可能的赖账行为铺垫舆论。田纳西州参议员布莱克本、俄亥俄州议员万斯等人频频炒作"清债正义"议案,言论中情绪远多于事实, 显然是将历史问题工具化,服务于政治博弈。 从现实影响看,若美国真敢以无效旧债抵消合法美债,无异于自毁信用根基。美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压舱石",支撑着美元霸权与全球外汇储备体系,一 旦美国带头违约,不仅会引发全 ...
稳定币如何影响美债需求和全球货币格局?
中邮证券· 2025-07-24 17:36
稳定币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超2600亿美元,美元稳定币占比超98% [2][15] - 2025年上半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增长22%,USDT市值约1620亿美元,USDC约648亿美元 [15] 稳定币对美债的影响 - 2024年Tether是第七大美债买家,截至2025年二季度持美债超1200亿美元,高于德国 [3][21] - 稳定币储备短债占比高,如Circle储备中短债占比约43%,强化短债需求,或加剧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3][21] 稳定币与美元地位 - 稳定币强化美元国际货币主导地位,在高通胀国家推动美元“数字化渗透” [4] - 美元稳定币主导市场原因包括美元信任基础、流动性与网络效应及美国监管明晰 [48] 稳定币面临的隐忧 - 私人机构主导稳定币发行流通,美国政府难掌控,发行人经营问题或冲击美元信誉 [59] - 稳定币无法免疫美元体系风险,如2023年SVB事件致USDC短暂脱锚 [60] 监管与市场动态 - 2025年6月美国通过“天才法案”,为稳定币建立联邦监管框架 [3][17] - 2025年5月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为建立“多锚定、多结算体系”留空间 [4][62]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建议采取“短久期多头+曲线陡峭化”策略,谨慎应对稳定币炒作 [6] - 稳定币面临监管环境变化、市场波动和信心、宏观环境等风险 [7][68]
早餐 | 2025年7月21日
快讯· 2025-07-21 07:20
市场动态 - 标普500指数上周五基本持平 [1] - 美联储理事沃勒降息表态提振美债 [1] - 油价小幅走低 黄金和工业金属上涨 [1] - 美国消费者信心升至五个月高点 通胀预期显著回落 [4] 政治与贸易 - 日本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历史性失败 首相石破茂称将继续执政 [2] - 贝森特访日后释放乐观信号 表示美日可以达成不错的贸易协议 [3] 中国经济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称中国经济内外部平衡状况良好 国内消费品占GDP比重不断上升 [6] - 下半年将落实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6] -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5] 公司动态 - 英伟达H20库存有限且没有复产计划 [7] - 黄仁勋再度抛售英伟达股票 价值约1294万美元 [7] 投资观点 - 美银Hartnett认为美股所有卖出信号已触发 但真正的抛售引爆点可能在债市而非股市 [8]
特朗普的AI和加密货币主管Sacks:GENIUS 法案将创造对美债的需求。
快讯· 2025-07-19 03:25
政策影响 - GENIUS法案可能通过创造对美债的需求来影响金融市场 [1] 行业动态 - 特朗普的AI和加密货币主管Sacks提及GENIUS法案与美债需求的关系 [1]
天才法案背后的“天才”之处
搜狐财经· 2025-07-19 02:34
稳定币的背景与定义 - 美国的稳定币建立在虚拟货币基础之上,如比特币、狗狗币和luna币等[1] - 美国是全球首个以法律形式承认虚拟货币合法的国家[1] - 部分观点认为稳定币的推出是为了化解美债困境,类似发行金圆券[1] 稳定币的战略意义 - 稳定币的推出具有多重目的,并非仅为解决美债问题[2] - 美国政府缺乏直接发行货币的职能,只能通过财政部发行国债,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2] - 稳定币的设计锚定美元兑换比例1:1,强化支付功能,同时绑定美元和美债以增强金融属性[3] 稳定币的金融影响 - 稳定币通过绑定美元和美债,可能扩大短债和美元需求,但未解决长期美债问题[3] - 美国通过稳定币强化其全球金融领导地位,尽管近年有所削弱但仍占据主导[3] - 利用虚拟货币去中心化特性,削弱竞争对手主权货币的竞争力,影响各国央行[4] 稳定币的发展现状 - 美国已发行的泰达币和circle币普及率较高,稳定币潮流短期内不可逆[4] - 部分国家从禁止虚拟货币转向接纳,反映出稳定币的全球影响力[4] - 中国对稳定币的发展仍持观望态度,需关注后续政策动向[4]
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证券时报· 2025-07-18 16:00
国际资本流动总体情况 - 截至5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9.0458万亿美元 为历史第二高水平 仅次于3月 [1] - 5月外国投资者净增持美国证券资产3111亿美元 其中私人外资净增持3332亿美元 官方外资净减持221亿美元 [4] - 5月外国投资者从4月净减持506亿美元美国长期证券转为净增持3185亿美元 主要因私人外资大幅增持 [1][4] 主要国家持有美债动态 - 美国国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为日本(1.135万亿美元)、英国(8094亿美元)和中国(7563亿美元) [1][8] - 中国连续3个月减持美债 5月减持9亿美元 自2022年4月以来持续低于1万亿美元 [1][6][7] - 日本5月增持5亿美元 英国持有量稳定 加拿大当月大幅增持617亿美元至4301亿美元 [1][8] - 卢森堡、开曼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逐步增持美债 开曼群岛持有4413亿美元 [8] 市场结构性变化 - 5月美国投资者净增持海外长期证券591亿美元 [5] - 经股票互换调整后 5月外国投资者实际净减持美国长期证券2594亿美元 较上月78亿美元规模显著扩大 [4] - 德邦证券指出美债需求仍强韧 但海外持仓占比呈缓步下降趋势 主因美联储加息周期、国债供给压力及地缘风险 [4] - 申万宏源认为全球宏观范式转变(高利率/高通胀/高波动)将影响美债"安全溢价" [8]
稳定币-如何重塑全球货币和资产?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全球货币、稳定币、黄金、美元、美债 公司: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全球货币变局及稳定币的产生** - 核心观点:稳定币是全球货币变局下催生的产物,是长期趋势 [2][3] - 论据:过去几十年全球纸币大幅发行,去中心化趋势明显;全球贸易和货币体系变化,各国信任程度改变,美元体系面临信用下降风险,对新型货币形式依赖提高 [2][3] 2. **货币的本质和稳定币的理解** - 核心观点:货币是人类社会共识的记账符号,稳定币是区块链上的货币基金份额,99%绑定美元 [4][7][9] - 论据:货币本质是记录劳动成果,关键是形成社会共识,稳定币靠法定货币信用背书,发行方用美元配置短债资产,类似货币基金但有不同 [4][6][7][8] 3. **稳定币对全球货币体系和资产价格的影响** - 核心观点:增强美元主导地位,对其他货币有冲击,对美国短债和长债影响有限 [10][11][12][13] - 论据:稳定币将美元主导地位拓展到区块链;发展中国家可间接持有美元稳定币;短债利率主要由美联储调控,长债需求受稳定币影响小,且无法缓解长端利率压力 [10][11][12][13][28] 4. **稳定币的类型和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稳定币分为链下资产抵押型、链上资产抵押型和算法型;市场规模有增长空间,超99%是美元稳定币 [17][18][20] - 论据:不同类型稳定币有不同的抵押物和价格形成机制;2020年市场规模开始放量,总市值约2450亿美元,占新型货币市场约7% [17][18][20] 5. **稳定币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 核心观点:加密货币市场扩容、交易需求增长、新兴经济体通胀和货币贬值、政策推动是稳定币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22][23][24][25] - 论据:稳定币是数字世界计价和结算工具,交易需求超越VISA系统;新兴经济体稳定币购买量增加;美国和香港的监管政策有助于增强社会共识和带动资金入场 [22][23][24][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团队推出全球货币变局系列专题,分析了货币本质、进化历史、黄金定价框架和数量化模型 [1] 2. 稳定币的误解:不是弱化美元,发行取决于对标法定货币的接受程度和信用程度 [14][15] 3. USDC储备资产主要由美国短债、政府回扣协议和现金存款组成,约40%是短期美债;USDT约60%多配置美国短债,且两者债券久期短 [21] 4.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定位稳定币为支付工具,包容度高,目的是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数字世界枢纽的竞争力 [26]
“大而美”法案加剧美国财政压力
中银国际· 2025-07-07 14: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参议院版“大而美”法案或使美国 10 年内(2025 - 2034 财年)联邦预算赤字增加 9500 亿美元,美国财政平衡压力增大,后续财政政策不确定,增加关税或削减自主性支出影响复杂[3][11] - 特朗普政府大幅增加关税或引美国内阻力、增大通胀不确定性、加剧融资困境;6 月美国非农数据信号复杂,就业市场看点在工资对通胀影响,预计美联储 10 月重启降息[3][12] - 7 月美国关税政策有两个关键节点,7 月 9 日关税宽限到期、7 月底上诉法院听证会,美国单方面提高关税或阶段性放大财政忧虑,均影响美债和黄金市场,且美国阶段性单方面升级关税风险不低[3][14] - 本周(2025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5 日)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反弹,布伦特和 WTI 原油期货价、LME 铜铝现货价、国内水泥价格指数、南华铁矿石指数、螺纹钢库存和价格指数等有不同变化[3] 各目录总结 高频数据全景扫描 - 参议院版“大而美”法案或使美国 10 年联邦预算赤字增 9500 亿美元,财政平衡压力大,后续财政政策不确定[11] - 特朗普政府大幅增关税或有不利影响,6 月非农数据复杂,预计美联储 10 月重启降息[12] - 7 月美国关税政策两节点影响美债和黄金市场,美国单方面升级关税风险不低[14] - 展示高频数据周度环比变化和全景扫描数据[17][18] 高频数据和重要宏观指标走势对比 展示多组高频数据与重要宏观指标走势对比图表,如铜现货价同比与工业增加值同比、粗钢日均产量同比与工业增加值同比等[22] 美欧重要高频指标 展示美国周度经济指标和实际经济增速、首周申领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同店销售增速和 PCE 同比等美欧重要高频指标图表[81][77] 高频数据季节性走势 展示粗钢(旬度)日均产量、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等高频数据季节性走势图表[90][95] 北上广深高频交通数据 展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铁客运量同比变化图表[141][143]
公司债ETF(511030)冲击3连涨!规模超200亿,兼具中登质押库资格和上交所融资融券标的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06
公司债ETF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09:46,公司债ETF(511030)上涨0.03%,最新价报106.19元,冲击3连涨 [1] - 截至2025年7月3日,公司债ETF近1年累计上涨2.18% [1] - 公司债ETF盘中换手0.48%,成交1.05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22.76亿元 [1] - 公司债ETF最新规模达218.76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1] 市场流动性及机构观点 - 6月预计新增贷款2万亿左右,社融增量3.8万亿,社融增速8.8%,政府债券及企业债券净融资多 [4] - 7月4日利率债二级交易:债基净买入267亿,年初以来债基累计净买入20Y以上债券约1700亿 [4] - 央行松宽松,继续看多信用,利率债看窄幅震荡,向下突破需新一轮降息 [4] - 7月理财规模预计大幅增长,继续看多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及资本债 [4] 公司债ETF特点 - 公司债ETF(511030)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规模200亿以上、兼具中登质押库资格和上交所融资融券标的的信用债ETF [4][7] - 公司债ETF管理费率为0.15%,跟踪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指数 [8][9] - 指数以主体、债项双AAA评级的上交所公司债为基础,久期为2Y [9] - 公司债ETF具备中国结算通用质押物资格和上交所融资融券标的资格 [9]
全球政策拐点前夜:美国通胀与美联储降息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7 18:18
美国通胀与美联储降息 - 当前美国通胀呈现持续下行趋势 但经济数据表现混乱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研显示乐观情绪 而零售数据低于预期反映消费疲软 经济处于"没完全变好 也没一致变坏"状态 [4] - 美联储维持"不急于行动"态度 2025年预计两次降息 2026年和2027年各一次 合计四次降息一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保持谨慎偏紧 [5] - 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 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仍展现超预期韧性 但实际生活成本高昂 例如一碗日本拉面加小费接近50美元 [6] - 美联储策略为等待通胀稳步回落同时评估经济是否实质性恶化 维持"看数据做决策"的中性偏紧立场 [7][8] 美债市场 - 美债处于底部震荡阶段 继续下行空间有限 除非非农就业数据极差 否则利率不具备持续上行基础 [9] - 若美债显著回调可能带来配置机会 未来走势倾向于"震荡偏强" 温和上涨趋势概率大 但需关注关键经济数据变化 [9] 其他信息 - 后续可通过会员直播获取经济数据/全球资产配置/纳指/美债等深度分析 [10] - 非会员可试用15天体验版获取全球市场"投资信息差"内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