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数字友好城市,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签约总额超百亿
第一财经· 2025-07-06 10:50
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成立 - 北京联合欧洲、北美、亚太、中东及拉美等40余个城市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聚焦数字基建、跨境数据治理、AI伦理、智慧城市应用等议题 [1] - 联盟目标包括深化城市集群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共建、数字治理创新实践 [1] - 大会期间成立"出海国际合作联盟",24家协会与企业参与,16家领军企业签约入驻北京出海基地,签约总额超百亿元 [1]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展 - 北京"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高速增长,智能网联汽车、AI、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2] - 北京市民热线"12345"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97%,助力城市治理精细化 [2] - 国家提出到2027年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2030年全面突破,目标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的智慧城市 [2] 城市数字化转型路径 - 需打造集约化数字底座与数据平台,完善城市智能中枢,推进设施互通、数据融通、平台联通、业务贯通 [3] - 强调应用导向,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与效率,创新"一网统管",强化数据要素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3] 数字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居世界首位,金融科技企业加速出海,技术如DeepSeek助力中小机构弥合"技术鸿沟" [4] - 未来发展需坚持技术中性原则、构建数据安全体系、推动产品服务协同创新并深化国际合作 [4] AI与金融科技融合 - 金融业进入"AI时刻",AI技术应用加速,金融机构需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培养全员数字化意识 [5] - 中国全球金融竞争力跃居第四,金融科技竞争力连续第二年全球第三,AI人才指数与金融科技信贷水平是关键推动力 [5]
下好一盘棋!京津冀合力打造数字中国强载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21:17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7 月 3 日, " 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 " 专题论坛举办。(数字经济大会会务组 供图) 大会开幕式上,刘烈宏表示,要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突出应用导向,要注 重城市运行安全、高效、精准,加快城市数字更新,打造更具韧性的城市生命线,创新"一网统管",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和数字 技术在城市应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要进一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要深入推进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 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 今年,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因地制宜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 济,加快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各地应如何"因地制宜"建设数字友好城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 者表示,数字友好型城市建设可从通用型和特殊型两个方面来看,通用型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全国各地都需要在这些 方面着力;特殊型则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城市需要衡量自身资源状况、产业类型、发展目标,来构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的 相关政策。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快讯· 2025-07-03 12:41
7月2日上午,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刘 烈宏表示,北京等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数据流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 行全过程,不断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 质生活的整体协同。要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发挥数据要素 在赋能全局中的乘数效应,加强技术与机制的协同创新,打造集约统一的数字底座、数据平台。要进一 步突出应用导向,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在城市应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更具韧性的城 市生命线。要进一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数字化 转型,通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城市数据资源不断丰富汇聚,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改革,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更好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 聚焦“建设数字友好城市”
北京商报· 2025-07-02 19:23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主题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 吸引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 上千名嘉宾参会 [1] - 北京携手欧洲 北美 亚太 中东及拉美等五大洲的40余个核心伙伴城市 共同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 [1] 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 - 联盟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跨境数据治理 人工智能伦理 智慧城市应用等关键议题 [3] - 深化城市集群协同发展 产业生态共建 数字治理创新等实践 [3] - 从2023年首次提出"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 到2024年启动"六项行动计划" 再到2025年成立联盟 彰显北京持续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理念和创新路径的实践精神 [3]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 北京等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以数据流通 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 建设 运行全过程 [3]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 要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 发挥数据要素在赋能全局中的乘数效应 [3] - 加强技术与机制协同创新 打造集约 统一的数字底座 数据平台 [3] - 建立完善城市智能中枢 推进设施互通 数据融通 平台连通 业务贯通 [3] - 推动跨领域 跨部门数据协同共享 业务流程再造 治理规则重构 [3] 数字化转型应用导向 - 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转型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城市治理理念 服务能力跃升 [4] - 提升应急发现 决策 响应 处置能力 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4] - 注重城市服务普惠包容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4] 产城深度融合 - 深入推进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 [4] - 把握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协同发展的关系 [4] - 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城市数据资源丰富汇聚 结合产业集聚 人才集中 场景丰富等优势 [4] - 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4] 大会主办与框架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经国务院批准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家数据局 新华通讯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 [4] - 大会设置"1+6+N"框架 即1场开幕式 6场主论坛 多场专题论坛及特色活动 [4]
《实景三维城市建设与应用实践》出版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3 15:20
本书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实景三维城市在政策标准制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等方面的主 要成果和经验,通过科学系统总结16个典型城市/区域的实景三维城市建设与应用成功案例和实践经 验,覆盖自然资源管理、城市应急、智慧文旅等领域,深入探讨新时期实景三维城市建设管理应用的机 制和成效,期望为解决"数据怎么建、如何用得好"的行业关注点、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提供宝贵的经 验借鉴。 据悉,本书由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测绘院、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等23家单位,汇聚行业40多 位专家的实景三维城市建设与应用的实践,将北京、上海、武汉、重庆、深圳、青岛等城市的特色经验 凝聚为行业智慧。 本书为连接政策制定者、技术服务商、应用需求方的"桥梁纽带",可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相关行业的管 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各类高校师生参考阅读。 城市承载着大量社会生产、生活和治理活动,随着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对实景三维为代表的 时空信息赋能需求越来越广泛。如何科学、系统地总结和推广实景三维城市建设与应用的成功案例与实 践经验 ...
AI助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环球网资讯· 2025-05-01 21:19
AI重塑城市数字化转型 - AI正全面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速迈向善感知、会思考、有温度、自进化的智能城市(AI CITY) [1] - 人工智能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能力,数据是AI技术发展的基础燃料,需夯实城市数字化转型底座、丰富高质量数据供给、创新"人工智能+"应用 [1] - 中国城市已迈入全域数字化转型新阶段,需基础设施、数据治理、共性能力、场景应用共同驱动,新一代AI扩展城市数智化边界,繁荣智能化应用新生态 [1] 城市数智化转型实践案例 - 武汉建设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平台,统筹"一朵云""一张网",布局智能算力中心,推动AI参与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 [2] - 香港聚焦数字基建、数字政府、数字治理,建设政府云端基础设施、大数据分析平台、区块链平台、AISC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2] - 宜兴联合华为和软通打造城市安全治理智能体,基于昇腾和鲲鹏算力、盘古和DeepSeek大模型,孵化"天机镜"城市安全AI大模型 [2] 行业生态与合作动态 - AI正从简单辅助深入核心系统,从局部优化走向系统级整合,"城市AI+"是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3] - 华为联合武汉、宜兴及13家合作伙伴成立"AI CITY@城市智能体生态联盟",推动城市智能体生态建设 [3] - "城市智能体算力底座——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正式揭牌,强化算力基础设施支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