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交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拜登自称仍在为世界领袖当“军师”,白宫反驳:根本没人理他!
金十数据· 2025-07-07 12:45
美国前总统拜登上周三表示,欧洲领导人,以及民主党甚至共和党的公职人员,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 在与他联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拜登还抱怨说,他在白宫任职期间的"成就"在特朗普的领导 下"正在迅速改变"。 在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正就其在任期间掩盖精神衰退一事进行调查之际,拜登受邀在圣地亚哥 由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举办的一场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会议上发表了主旨演讲。 演讲结束后,拜登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ny Taylor进行了一场现场对谈。 这位82岁的前总统将加强北约归功于自己,并声称他经常接到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电话,请求他更多地参 与,尽管他没有提供任何细节。 "我也在和很多民主党及共和党的同事打交道,他们打电话给我,想谈谈——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我有答 案,只是想和我碰碰想法,"他说,但未透露他被咨询了哪些话题。 拜登说,他仍然参与政治讨论,"因为我真的很在乎我所做的事情"。他感叹道,"我曾如此努力去做 的、我原以为已为这个国家带来改变的许多事情,正在迅速改变。" 拜登还告诉与会者,他一直在"拼命工作",撰写一本记录他在白宫任期的500页书籍。"每位总统都被期 望写一本回忆录,"他 ...
中美关系改善关键何在?两国学者共同呼吁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09:40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张东方 薛凌桥 林勐男)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美关系 战略博弈持续升级。7月4日,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在世界和平论坛上深入剖析两国关系面临困难的多重原 因,并呼吁加强双边合作来改善关系。 7月4日,世界和平论坛期间,"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关系"为主题的小组讨论举行。 中新网张东方 摄 专家分析,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双方近年来不断发展变化等多重因素造成双边关系紧张。 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冯稼时(Thomas Fingar) 表示,自2016年起,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政治意愿锐减。因为,美国政界普遍认为改善对华关系投入大 而收效甚微,维持现状、防止恶化成为更现实的选项。 "美国不愿意在对华关系当中投入政治资本,中国也并非下一次选举的重要议题。" 冯稼时说。 对于这一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认为,特朗普政府 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发动关税战,来缓解国内财政赤字压力和推动本国制造业复兴,这意味着,打压 其他国家不是他的目的,更多是一种关联伤害。 他也认为,这与特朗普个人权威主义倾向分不开,共和党内形 ...
面对特朗普关税威胁,莫迪为何选择向中国靠拢?金砖合作引发全球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06 02:54
中方曾明确表示,反对任何一方利用中国利益作为谈判筹码,尤其是在美国不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现在看来,中方的这一立场为莫迪提供了重要 的支持,让其在与美方谈判时更加从容。 此外,印度对于稀土资源的依赖实际上也是对中方政策的一个回应。尽管印度在稀土矿产方面的储量可观,但在技术层面却高度依赖中国。这使得 印度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不得不考虑如何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以确保自身的资源安全与经济稳定。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注定要遭遇来自各方的反击。许多人质疑,这种以强权为基础的经济策略是否能真正实现其预期目标。毕竟,全球经济已然不是 单纯的零和博弈,特朗普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巩固美国霸权的做法,既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可能最终导致美国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 7月9日,特朗普向外界传达自己将对中国商品继续施加高额关税的决心,同时也利用与其他国家的谈判试图寻求新的贸易协议。然而,美国想要通 过建立复杂的关税机制来主导世界经济,这一策略背后的逻辑并不简单。美国的霸权地位确立在"美元制裁"的基础上,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这种基于强权的逻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印度无疑成为了美国重塑世界贸易规则的关键棋子。特朗普希望通过将 ...
兴业证券王涵 | 特朗普外交政策的第二次转向——是特朗普不行,还是美国不行(二)
王涵论宏观· 2025-07-04 15:00
要点 特朗普上台以来,其外交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百日新政"期间,其外交策略呈现"全面出 击"的态势,试图以"软饭硬吃"的手段从外部获取资源,但收效甚微。第二阶段,5月1日持续至6月中旬,此阶 段的特点是外交主导权回归建制派,核心战略目标是集中围堵伊朗。第三阶段, 6月中旬至今,以以色列袭击 伊朗为标志性起点,但在美国自身实力不足的约束下,特朗普政府被迫在建制派与MAGA的矛盾中寻求平 衡。 "百日新政"之后,美外交政策进入第二阶段"重点进攻"的表现及背后原因。 以鲁比奥兼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并强化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直接控制为标志,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进入由建制派主导的阶段。在此阶段,美国外 交政策由"百日新政"时期的"全面出击"转向"重点进攻",而其战略焦点集中在建制派长期关注的伊朗问题上。 一方面,于中东地区联合阿拉伯国家、争取土耳其支持、扶植叙利亚地方经济等举措,孤立伊朗;另一方面, 试图在印太等其他区域制造摩擦,牵制潜在和平力量。而这一阶段外交政策主导权的转变,主要基于两方面动 因:其一,"百日新政"阶段的"全面出击"策略未达预期成效;其二,特朗普政府急于推动预算案及减税法案在 国会获得通 ...
韩国总统李在明:透明的资本市场是韩国首尔综指达到5,000点的关键。韩国需要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进行大胆投资。韩国需要迅速转向可再生能源。应以务实的外交政策应对贸易问题。呼吁议会就30.5万亿韩元的追加预算进行合作。
快讯· 2025-06-26 09:17
呼吁议会就30.5万亿韩元的追加预算进行合作。 韩国需要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进行大胆投资。 韩国总统李在明:透明的资本市场是韩国首尔综指达到5,000点的关键。 应以务实的外交政策应对贸易问题。 韩国需要迅速转向可再生能源。 ...
中国驻荷兰使馆驳斥北约秘书长在海牙峰会期间涉华错误言论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7:11
中新社海牙6月24日电 中国驻荷兰使馆发言人24日发表评论,驳斥北约秘书长在海牙峰会期间涉华错误 言论。 发言人表示,北约自诩是区域性、防御性军事组织,但愿其言行一致,毕竟大西洋与太平洋远隔万里。 (完) 发言人表示,近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北约海牙峰会期间屡屡操弄涉华议题,在台湾问题上说三道四、 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借乌克兰问题诬蔑中国。有关表态充满偏见、抹黑和挑衅,反复对中国进行无端 指责,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中方所发 挥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从不拱火浇油,更不 趁机渔利,也绝不接受甩锅推责。 发言人敦促北约纠正错误的对华认知,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形象、干扰中欧关系,切实为促进 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多做实事。 发言人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 部势力纵容支持。如果北约真心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就应当顺应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尊 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发言人指出,中国始终是世 ...
菲副总统“尖锐批评”马科斯亲美:对其领导政府的“无知”感到“失望”
环球时报· 2025-06-24 05:44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扬】"菲律宾副总统批评马科斯亲美。"据彭博社23日报道,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6月22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活 动时,严厉批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外交上倾向美国,并表示应该与中国建立更友好的关系。莎拉还特别批评了马科斯允许美国在菲律宾领土部 署导弹系统的决定,她认为,马尼拉应与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保持距离。 莎拉还称,她对马科斯领导下政府的"无知"感到"失望"。"这种领导方式使菲律宾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她直言,"我们没有准备好迎接变 革,也没有准备好应对战争和全球冲击,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计划,也没有远见。"莎拉批评马科斯未能解决菲律宾不断上升的物价、贫困和犯罪问 题,并对菲律宾缺乏长期粮食安全计划表示遗憾。"我曾担任内阁成员,政府毫无方向。所以我们需要团结起来,推动政府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 献。" 与马科斯分道扬镳后,莎拉在菲律宾国会面临弹劾。今年3月,她的父亲杜特尔特在菲律宾被警方逮捕,随即被送到荷兰海牙并被关押在当地监 狱。 在澳大利亚参加活动时,莎拉继续声援其父。据《菲律宾星报》报道,莎拉向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菲律宾人喊话,鼓励他们与澳大利亚政府联系, 从而影响其对杜特尔特在海牙国 ...
特朗普“暂缓”背后:常规武器无法摧毁伊朗核设施,贸然参战可能收获另一场“利比亚危机”
华尔街见闻· 2025-06-20 21:52
周五市场情绪有所缓解,原油、黄金回落,而欧股、加密货币走高,特朗普宣布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 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这一表态暂时缓解了市场对中东冲突升级的担忧。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19日,美国白宫就伊朗问题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 攻击伊朗。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当天还表示,美国与伊朗的沟通仍在继续。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与伊 朗谈判"有很大"机会。 而这一表态背后,是特朗普的多重考量和担忧。 伊朗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缔约国,长期以来一直坚称其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2015年伊 朗签署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同意对核计划进行物理修改、额外监控并遵守其他条 款,以向外界保证伊朗无法将铀浓缩到武器级水平。 技术难题:美军最强炸弹或难摧毁伊朗核设施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6月17日晚批准了对伊朗的攻击计划,但还没下达 最终命令,原因是他还不确信强大的巨型钻地弹能否成功摧毁伊朗的一个关键核设施。 而据媒体最新报道,五角大楼国防威胁削减局已向高级官员建议,美国威力强大的3万磅钻地炸弹可能 不足以摧毁伊朗埋藏在福尔多山中的核浓缩设施,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一枚核 ...
九年前回旋镖正中眉心!特朗普终成“恶龙”
金十数据· 2025-06-20 17:06
2016年,特朗普称入侵伊拉克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是美国情报部门蓄意欺骗行为的结果。 "他们撒谎了!"他在当年2月的一场共和党初选辩论中说。"他们说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没有。而 且他们知道没有。" 如今,特朗普身处白宫,正在权衡是否要军事干预一场与"伊拉克自由行动"有着相似之处的战争,他曾 称前者是一场浪费了2万亿美元的战役。 当时与现在一样,战争的理由都是为了阻止一个国家获取核武器,从而消除对美国最亲密盟友之一—— 以色列的生存威胁,同时一些人也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是否真实心存疑虑。 "情报显示,尽管伊朗有核计划,但他们并未在寻求武器化,"智库"防务优先"(Defense Priorities)中东 项目主任Rosemary Kelanic说。 有些人则说得更直接。激烈反对美国卷入另一场中东战争的右翼媒体人塔克·卡尔森表示,所谓伊朗即 将制造出核弹的说法是一个"谎言",由那些长期主张在德黑兰进行政权更迭的人所兜售。 "事实上,没有任何可信的情报表明伊朗接近制造核弹,或者有此计划。一个都没有,"他在社交媒体上 写道。"如果美国政府知道伊朗几周内就能拥有核武器,我们早就开战了。" 这场"速战速决"的批 ...
美媒:特朗普倚重“小圈子”顾问权衡是否对伊朗动武,美防长等被置于“圈”外,五角大楼回应
环球网· 2025-06-20 11:26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9日报道,两名美国国防官员和一名政府高级官员透 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权衡是否下令对伊朗核计划采取军事行动时,越来越倚重一个"小圈子"顾问提供 关键意见。 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与二战以来几乎所有历任总统不同,特朗普并不依赖高级官员精心准备外交 与军事方案,也不会与官员们在深思熟虑后、有条理地进行讨论。特朗普会与政府官员、外国领导人及 政府外部联系对象讨论外交政策,但这些讨论往往并不正式、较为随意,因此官员们和高级军事指挥官 很少有机会质疑他的假设,或是对行动方案表示担忧。 知情人士称,特朗普上月会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后宣布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这令一些美国 高级官员大吃一惊。财政部官员事先并未得到任何消息,也没有做好与解除制裁相关的技术准备。 NBC称,另一名官员表示,虽然特朗普也向白宫以外的政府内部盟友征求意见,了解他们是否支持打 击伊朗,但他往往只与少数官员作出决定,包括副总统万斯,白宫办公厅主任怀尔斯以及副主任米勒, 还有代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国务卿鲁比奥。此外,特朗普也会依靠其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讨论 相关问题。 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近日持续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