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破除现实制约 系列管理办法修订将利好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7-24 17:22
债券市场制度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重点调整与现行实践不符、制约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的条款,涉及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职能强化、信息披露机制优化和质押券流动性提升[1] - 修订内容主要围绕三则管理办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2005年1号令)、《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2008年1号令)、《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管理办法》(2009年1号令)[2] - 业内认为此次优化是债券市场完善基础制度的重要一步,明确债权登记托管结算机构法定地位有利于提升市场机构展业便利度[1] 登记托管结算机构职能强化 - 将上海清算所纳入法定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范围,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中央登记、存管及结算职能[2][3] - 修订后的表述统一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替代原规章中单一指向中央结算公司的条款,例如金融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修改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3][5] - 截至6月末,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托管总额达122.96万亿元(17,677只),包括国债37.1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51.66万亿元[6] 信息披露机制调整 - 金融债券信息披露流程从"分别送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改为通过金融债券发行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提交至同业拆借中心,再由其同步发送至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3][4] - 同业拆借中心角色强化,负责维护金融债券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及违规行为公告[3] - 信息披露渠道明确为中国货币网和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官方网站[3] 质押券流动性提升 - 删除《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管理办法》中"对相应债券进行冻结"的表述,改为"依法为债券持有人提供债券质押登记服务"[7][8] - 取消质押券冻结限制后,逆回购方可自由使用质押券(如卖出、再质押),预计日均6万亿元的回购市场券源将获解冻[9] - 该调整有助于提升抵押品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尤其利好短端债券,同时与国际规则接轨[10][11] 市场影响与战略意义 - 质押券流动性提升将优化货币政策操作机制,便利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等操作,增强国内流动性管理灵活性[9] - 与国际主流债券市场规则接轨,降低境外投资者参与成本,增强境内债市国际竞争力,配合"债券通"等对外开放举措[11] - 香港金融管理局已同步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抵押券在回购期间再使用,相关措施将于8月25日启用[11]
这家国有大行公告:发行完毕
金融时报· 2025-07-24 10:11
债券发行概况 - 交通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2025年第二期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债券通),发行完毕日期为7月23日 [3] - 本期债券总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包含两个品种:品种一为4年期固定利率债券,规模250亿元,票面利率1.78%,第3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品种二为4年期浮动利率债券,规模50亿元,首期票面利率1.82%,挂钩DR007 60日均值,第3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3] - 交通银行创新发行商业银行首单浮息TLAC债券 [3] 发行创新与投资者结构 - 浮息TLAC债券的发行是公司响应监管要求、推动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 [3] - 参与认购浮息TLAC债券的投资者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基金、证券、保险机构等,呈现多元化结构布局 [3] - 浮息TLAC债券的发行拓宽了浮息债投资者群体 [3] 浮息TLAC债券特点 - 浮息TLAC债券与传统固息TLAC债券的主要区别在于票面利率根据市场基准利率(如DR007)动态调整,能更灵活反映市场利率变动 [4] - 浮息债券有助于投资者规避长期利率波动风险,满足机构资金头寸管理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需求 [4] - 在市场利率上升周期,浮息债券对投资者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可降低持有期间的市值波动 [4] 发行目的与行业影响 - 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提升公司总损失吸收能力 [4] - 对发行人而言,浮息TLAC债券有助于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丰富TLAC债券产品类型,吸引多样化投资主体,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4] - 今年以来公司已发行两期TLAC债券,体现其主动适应监管、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市场信心的决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