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熊猫债
icon
搜索文档
李迅雷专栏 | 人民币可否尝试惊险一跃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09 15:59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长期任务,但国际化进程与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提升相比还是慢了。本文探讨人民币 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可能性,并对由此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道:从商品到货币 的过程是一次惊险的跳跃。那么,人民币从当前状态锐变为全球认可度很高的国际货币,是否也会是惊险 一跃?本文主要从"流动性溢价"角度来论述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可行性及意义。 本文要点: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中国经济体量不相匹配。人民币在外汇交易、国际支付、贸易融资、储备 货币等方面的国际占比远低于经济体量占比。 人民币支付在全球份额或存在低估。货币互换协议和CIPS的使用规模明显增加,SWIFT对人民币支 付的统计不完全,实际人民币支付结算比例估计在8%左右。但人民币支付存在地域方面较为狭小的 问题,国际支付主要发生在香港,占比超过7成。 历史经验表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并不必然导致人民币贬值。我国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连 续九年升值。 一个经济体货币的PPP汇率与市场汇率之差,实际上就是该货币的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 +信用溢价。要缩小汇率差,一方面要改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要增强货币信用。 人民币市场汇率相比 ...
彭博独家 | 2025年上半年度彭博中国债券承销和银团贷款排行榜
彭博Bloomberg· 2025-07-09 12:19
2025年上半年度中国债券市场回顾 - 熊猫债2025年上半年发行规模达962.5亿元,同比减少18.12% [5] - 2024年熊猫债全年发行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2082.5亿元 [5] - 中国境内信用债2025年上半年发行量约8.8万亿元,同比微增0.41% [12] - 信用债市场二季度发行规模突破5万亿元,融资成本维持低位 [12] - 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达17.47万亿元,同比增长5.24% [15] - 地方政府债发行量5.44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94%,其中专项债占比78.31% [17] 债券承销机构排名 - 中国债券承销前三:中信证券(5.813%)、兴业银行(5.609%)、国泰海通证券(5.604%) [7] - 中国企业债与公司债前三:中信证券(13.802%)、国泰海通证券(12.756%)、中信建投证券(11.426%) [7] - NAFMII债券前三:中信银行(8.782%)、兴业银行(8.689%)、建设银行(6.230%) [7] - 离岸人民币债券前三:东方汇理银行(9.674%)、汇丰银行(6.450%)、渣打银行(4.642%) [7] - 中国离岸债券(不含点心债)前三:中国银行(5.772%)、国泰海通证券(4.952%)、中金公司(4.330%) [7] 市场政策动态 - 沪深交易所启动债务重组类置换业务,推动信用债市场化风险化解 [12] - 上交所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业务,增强融资灵活性并提升流动性 [12]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可用于新型城镇化、新基建项目资本金 [18] - 财政部推进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与隐性债务合并监管 [18] 离岸债券市场表现 - 中资企业离岸债券发行量73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65% [21] - 功夫债发行559亿美元(约4048亿人民币),同比大增33.80% [21] - 点心债发行量280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52% [21] 银团贷款市场 - 亚太区(除日本)银团贷款规模2166亿美元,同比下降18% [26] - 中国市场占比11%(248亿美元),人民币市场份额从27%回落至9% [26] - 大中华区银团贷款前三:中国银行(21.31%)、中信银行(8.03%)、建设银行(7.25%) [28] - 绿色银团贷款规模3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1% [35] - 中国离岸银团贷款市场港元和欧元占比达72%(33%+39%) [30]
人民币可否尝试惊险一跃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长期任务,但国际化进程与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提升相比还是慢了。本文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可能性,并对 由此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道:从商品到货币的过程是一次惊险的跳跃。那么,人民币从当前状态锐变为全球 认可度很高的国际货币,是否也会是惊险一跃?本文主要从"流动性溢价"角度来论述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可行性及意义。 本文要点: 人民币适度升值将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于年度 GDP 增速的下限要求,避免过多通过投资"快变量"拉动经济增长,有助于经济结构 转型。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中国经济体量不相匹配。人民币在外汇交易、国际支付、贸易融资、储备货币等方面的国际占比远低于 经济体量占比。 人民币支付在全球份额或存在低估。货币互换协议和 CIPS 的使用规模明显增加, SWIFT 对人民币支付的统计不完全,实际人民 币支付结算比例估计在 8% 左右。但人民币支付存在地域方面较为狭小的问题,国际支付主要发生在香港,占比超过 7 成。 历史经验表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并不必然导致人民币贬值。我国 2005 年汇改后,人民币对美 ...
债市日报:7月1日
新华财经· 2025-07-01 15:45
债市行情 - 国债期货主力多数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8%报120.740,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0%报109.005,5年期主力合约涨0.06%报106.20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报102.488 [2]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小幅回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25BP至1.858%,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0.5BP至1.7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3BP至1.646% [2] - 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48%报445.78点,成交金额627.77亿元,飞鹿转债、应急转债分别涨20.00%、17.35% [2] 海外债市 - 美债收益率全线走低,2年期跌2.87BPs至3.717%,10年期跌4.89BPs至4.222%,30年期跌5.87BPs至4.772% [3] - 日债收益率"短升长降",10年期下行0.7BP至1.426%,3年期和5年期分别上行0.6BP和0.5BP [3] - 欧元区10年期法债收益率涨2BPs至3.282%,德债收益率涨1.5BP至2.602%,英债收益率跌1.5BP至4.487% [3] 一级市场 - 国开行2年、3年、5年、10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4689%、1.6313%、1.5230%、1.6569%,全场倍数分别为3.46、2.54、2.82、2.26 [4] 资金面 - 央行单日净回笼2755亿元,开展1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 [5] - Shibor短端品种集体下行,隔夜品种下行5.5BPs至1.367%,7天期下行23.3BPs至1.53% [5] 机构观点 - 三季度或进入宽信用政策效果兑现期,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或有望下达 [1] - 中信证券预计7月政府债发行2万亿左右,净融资规模约9000亿元 [6] - 中金固收指出熊猫债累计发行量破万亿,外资熊猫债占比约1/4 [7] - 华泰固收认为基本面内生趋势对债市仍偏利好,但需提防高拥挤度波动 [7]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加强对华关系,计划最早今年发行熊猫债
搜狐财经· 2025-06-09 16:55
中巴金融合作新趋势 - 金融业成为中巴合作新增长点 巴西计划最早今年在中国市场发行首笔主权熊猫债券 [1] -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确认将在美欧发行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同时 在中国发行熊猫债券 [1] - 欧盟希望扩大与巴西贸易及债券发行合作 类似合作可能在中国复制 [1] 巴西债务结构与融资动向 - 巴西公共债务中不足5%以其他货币计价 主要为美元 上周新发27.5亿美元国际债券(15亿5年期收益率5.68% 12.5亿2035年到期收益率6.73%) [3] - 巴西自2014年后未发行欧元债券 从未发行人民币债券 近期考虑熊猫债以推动金融伙伴多元化并降低对西方体系依赖 [3] - 巴西基准利率达14.75%(2006年8月以来最高) 政府借款总额占GDP比例达76% 为新兴市场债务负担最重国家之一 [4] 熊猫债券的双赢机制 - 熊猫债以人民币计价 利率基准为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 传统上低于发达国家货币债券利率 10年期利率可低至2% [5] - 发行国受益于中国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中国则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及债券市场开放 [3][5] - 熊猫债已覆盖五大洲机构类型 拉美非洲近期破冰 成为中拉中非金融合作重要载体 [5] 熊猫债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年度发行量约1858亿元 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 前四月累计发行622亿元保持快速增长 [6] - 中国央行行长呼吁深化中拉金融合作 欢迎拉美主体发行熊猫债 强调其对经贸合作和金融稳定的贡献 [6] - 熊猫债发行主体涵盖国际开发机构、外国政府、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 区域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5][6]
巴西寻求最早今年发行熊猫债券
快讯· 2025-06-09 13:03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达里奥.杜里甘表示,巴西计划最早今年在中国市场发行首笔主权债务。杜里甘称, 巴西计划今年在欧洲发行新的美元可持续债券,并在中国发行熊猫债券。杜里甘称,欧盟希望与巴西进 行谈判,以扩大双边贸易,无论是在交易的条件方面,还是允许巴西在欧洲发行债券方面,"同样的事 情也可能发生在中国"。 ...
巴西计划发行熊猫债券。(英国金融时报)
快讯· 2025-06-09 12:06
巴西计划发行熊猫债券。(英国金融时报) ...
6月9日电,巴西计划发行熊猫债券。
快讯· 2025-06-09 12:06
巴西计划发行熊猫债券 - 巴西政府计划在中国市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 [1]
书写“双碳”答卷,赋能可持续未来——中行上海市分行亮相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
第一财经· 2025-06-05 10:55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 -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于6月5日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1] - 中行上海市分行携多项绿色金融创新成果亮相博览会 [1] 绿色金融政策与制度建设 - 公司制定并持续更新绿色金融工作方案 [2] - 在《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发布后,迅速出台《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市转型金融发展工作方案》 [2] - 将绿色环保要求融入信贷管理全流程,覆盖风险识别与分类、尽职调查、业务审批等各个环节 [2] - 在优化经济资本成本管理、差异化授权等十余个方面提供配套支持 [2] 绿色金融项目实践 - 公司牵头组建上海电力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贷款项目 [3] - 作为银团贷款联合牵头行,支持上海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 [3] - 为华能泡竹林"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授信支持 [3] - 落地"三农"绿色资产支持票据项目、中资金融租赁行业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标准的境外绿色债券、美洲地区绿色熊猫债券等市场首单项目 [3] 绿色银行建设 - 公司不断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推广节能技术、倡导绿色办公理念 [4] - 2024年成功打造2家"绿色建设标杆网点" [4] - 中行上海市环上大科技园支行成为宝山区首家绿色低碳转型样板网点,并获得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4]
“小众市场”缘何快速扩容
金融时报· 2025-06-04 09:51
熊猫债市场概况 - 熊猫债是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发行主体包括外国主权政府、地方政府、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四类 [1] - 2023年和2024年发行规模分别达1500亿元和1900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5年前5个月已发行672亿元,累计发行金额突破万亿元达10425.9亿元 [1] - 熊猫债在中国180万亿元债券市场中占比虽小,但在金融市场开放加速背景下增长潜力显著 [1] 市场发展历程 - 2005-2015年初期仅发行10只合计113亿元,主要受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和监管不完善制约 [2] - 2015年"8·11"汇改后出现首个转折点,2016年发行量达1300亿元,为前十年总和的11.5倍 [2] - 2023年成为第二个转折点,发行94笔1544.5亿元创纪录,主要受中外利差扩大和资金出境政策放宽驱动 [3] 扩容核心动因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跨境使用场景增加提升境外机构募资兴趣 [4] - 中国债券利率从2020年3.18%降至2024年2.51%,2025年进一步降至2.33%,融资成本优势显著 [3] - 2022年政策允许募集资金汇出境外使用,大幅提升外资企业发行意愿 [3] 市场多元化特征 - 外资发行人占比从2016年20%提升至2024年39.17%,2025年达44.64% [6] - 2023-2024年新增29个发行人,覆盖五大洲企业包括大众、巴斯夫等跨国巨头 [6] - 投资人群体现国际化特征,2024年凯德熊猫债实现境内外投资者各占50%的平衡配售 [7] 产品创新与期限结构 - 专项产品涌现包括可持续挂钩债券、SDG债券等创新品种 [7] - 中长期债券占比显著提升,5年期以上债券从2022年6%增至2023年14%,2024年达23% [7] 募资用途分析 - 中资企业70%以上募资用于偿还债务,外资企业多用于经营活动 [8] - 纯外资机构倾向资金出境,用于偿还外债、绿色产业投资或优化资产配置 [9] - 超主权机构资金用于区域发展项目,主权国家发行人主要用于财政支出 [10] 制度优化方向 - 建议简化会计准则转换流程,增加外汇风险管理工具 [11] - 推动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整合,降低发行人前期成本 [12] -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中小银行对境外主体的信用评估能力 [12] 未来发展空间 - 绿色、可持续主题债券及科技创新主题熊猫债是重点发展方向 [13] - 需通过案例宣传和路演活动增强市场吸引力,扩大投资者基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