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债
搜索文档
非洲首例!CIPS直参行落地南非人民币国际化,十五五再提速
搜狐财经· 2025-11-22 22:07
财经摆渡人 精研出品 破浪前行,共探财富新局 "十五五"规划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幅前置,推进这两项工作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做好的必答题。 一、双向赋能:资本开放与国际化的核心联动 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的规模已达10.4万亿元。 这个数字看着亮眼,却得放到国际货币体系里看才有意义。 大家好欢迎收看【古今财鉴】 2025年11月,南非标准银行正式上线CIPS系统。 作为非洲首家本土直参行,这笔大额人民币业务的完成,标志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网络在非洲实现重大突破。 这事儿看着是单一银行的业务升级,实则背后牵连着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的深层联动。 美元依然占据全球外汇储备的主导地位,人民币要想站稳次中心货币的位置,光靠贸易结算远远不够。 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度。 本来想简单说"开放越彻底,国际化越快",但后来发现里面门道不少。 我国1996年就实现了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却一直是渐进式推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资本项目分成40个子项,现在我国"基本可兑换"和"可兑换"的项目占比约六成。 官方和市场对开放程度的感受存在差异。 官方认为只有个别项目不可兑换,市场却觉得多数项 ...
国债期货周报:基本面偏弱运行,债市窄幅震荡-20251121
瑞达期货· 2025-11-21 18:38
报告核心观点 - 10月经济增速延续三季度放缓趋势,部分经济指标受外部环境扰动明显,预计四季度经济延续弱修复态势,对债市形成支撑;央行将保持适度宽松政策基调,下阶段或仍以结构性工具为主要发力手段,年内货币进一步宽松空间有限;当前处于政策真空期,市场难以形成单边趋势,短期内利率或维持窄幅波动 [104][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 - 周度数据方面,30年期主力合约TL2512下跌0.51%,结算价115.59,成交量47.08万;10年期主力合约T2512上涨0.01%,结算价108.44,成交量37.78万;5年期主力合约TF2512下跌0.02%,结算价105.86,成交量29.14万;2年期主力合约TS2512上涨0.01%,结算价102.45,成交量16.43万;各期限前二CTD现券价格有不同变动 [13] - 国债期货行情方面,3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51%,1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1%,5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2%,2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1% [16][22] - 主力合约成交量和持仓量方面,TS、TF、T、TL主力合约成交量均上升,持仓量均下降 [30] 消息回顾与分析 - 11月17日,1 - 10月全国财政收入18.65万亿元,同比增长0.8%,10月单月财政收入2.26万亿元,同比增长3.2%;1 - 10月全国财政支出22.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0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77亿美元,环比收窄,10月跨境资金净流入增多,综合两月跨境收支月均顺差240亿美元 [33] - 11月18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与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磋商,中方对结果不满意,要求日方收回错误言论并深刻反省 [33] - 11月20日,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分别报3.0%、3.5%,均连续六个月保持稳定,后续仍存在LPR下行可能性 [34] - 11月19日,日本新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76%,为2008年6月以来新高,因市场担忧扩张性财政政策致财政状况恶化,日本国债遭抛售,长期利率上升 [34] - 11月19日,美联储公布10月政策会议纪要,决策层降息存在严重分歧,部分官员认为剩余时间维持利率不变合适,部分认为若经济符合预期12月降息合适,对于缩表行动几乎一致认为应停止,部分人担心股市无序下跌 [34] - 11月20日,美国9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11.9万人,失业率为4.4%升至2021年10月来最高,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万人 [35] 图表分析 - 价差变化方面,10年期和5年收益率期差收窄、10年和1年期收益率差走扩;2年期和5年期合约主力合约价差收窄、5年期和10年期主力合约价差走扩;10年期、30年期、5年期合约跨期价差收窄,2年期合约跨期价差小幅收窄 [41][50][54] - 国债期货主力持仓变化方面,T主力合约前20持仓净空单小幅增加 [67] - 利率变化方面,隔夜、1周利率集体下行,2周Shibor、1月期限Shibor利率集体上行,DR007加权利率回落至1.44%附近震荡;国债现券收益率窄幅震荡,1 - 7Y到期收益率变动幅度在1bp内,10Y、30Y到期收益率分别上行0.6、0.9bp左右至1.81%、2.16%;中美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均小幅收窄 [71][78] - 央行公开市场回笼投放方面,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16760亿元,逆回购到期1122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1200亿元,累计实现净投放4340亿元,央行持续净投放,DR007加权利率回落至1.44%附近震荡 [81] - 债券发行与到期方面,本周债券发行12038.54亿元,总偿还量12634.95亿元,净融资 - 596.41亿元 [87] - 市场情绪方面,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7.0875,本周累计调贬50个基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价差走扩;10年美债收益率下行,VIX指数大幅上行;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A股风险溢价小幅上行 [90][96][101] 行情展望与策略 - 国内基本面,10月社零、工增回落,固投环比下降,失业率改善;社融、信贷同比下滑,政府债对社融支撑减弱,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弱;M1、M2增速回落,存款活化放缓;出口同比增速转负;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完毕,预计拉动四季度投资增长,全年达成5%经济增长目标无虞 [104] - 海外方面,美国临时拨款法案通过,联邦政府停摆结束,积压经济数据将密集发布;9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超预期,但失业率升至4.4%,就业市场矛盾凸显;美联储决策层降息存在分歧,12月降息预期大幅下行 [104]
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联合声明:中方欢迎并将继续审核包括德国机构在内的外资机构申请债券通“南向通”资质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20:58
中德宏观经济与多边合作 - 双方致力于通过多双边渠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金融稳定 [2] - 双方承诺维护国际及多边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支持二十国集团(G20)发挥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作用 [2] - 双方强调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支持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 [3] 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与债务问题 - 双方承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下保持密切合作,支持建设一个强有力的、以份额为基础、资源充足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 - 双方致力于以有效、全面和系统的方式解决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脆弱性问题,坚定推进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的实施 [4] - 双方将继续加强在亚投行框架下的协调和全方位合作,共同支持亚投行按照国际标准实现可持续、稳健运营 [4]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 双方欢迎在夯实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将继续在"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框架下深化合作 [5] - 双方同意共同推动双边及全球层面增强标准互操作性与实践性,助力动员气候行动、自然保护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私人部门资金 [5] - 双方支持中德金融机构就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互认加强交流,鼓励开展创新性市场实践 [10]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 双方欢迎符合条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欢迎符合条件的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 [6] - 双方同意共同推动中德资本市场投资者双向跨境投资,欢迎符合条件的中国和德国金融机构参与各自债券市场 [1][10] - 中方欢迎并将继续审核包括德国机构在内的外资机构申请债券通"南向通"资质 [1] 银行业与金融监管合作 - 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合作,并愿探讨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可能性 [6] - 德方欢迎中方近年来在优化外资银行在华监管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两国监管机构同意开展技术合作探索适当的监管措施 [7] - 双方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到对方市场投资展业,支持加强在证券、期货及衍生品领域的交流合作 [8] 人民币国际化与市场开放 - 中方欢迎更多符合条件的德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及相关业务,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离岸人民币市场合作 [1] - 中方欢迎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德国机构在华发行熊猫债 [6] - 双方同意推动中德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建立跨境担保品管理机制,为人民币债券在跨境交易中用作担保品提供便利 [10] 金融科技与保险业合作 - 双方欢迎并鼓励两国金融科技服务机构加强金融科技合作,助力金融科技领域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8] - 双方认识到保险机构的参与对于提升两国金融市场包容性具有重要价值,承诺以及时、高效的方式处理相关牌照申请 [9] - 中方欢迎符合条件的德国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在华拓展业务,并将为此提供便利 [9]
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联合声明发布
新京报· 2025-11-17 20:46
新京报讯 据财政部消息,11月17日,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联合声明发布。 2025年11月1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克林拜尔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四次 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双方高级别官员出席对话。双方重申这一对话机制是中德就财金领域战略性、全 局性、长期性问题开展双边沟通和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双方致力于通过多双边渠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 协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双方同意加强财金领域合作,在公平 竞争的基础上扩大双向市场开放。双方致力于共同完善国际经济治理,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 规则为基础、公平、开放、透明、包容、公正、可持续、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双方在对话中达成以下共识: 1.双方承诺将维护国际及多边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支持二十国集团(G20)发挥国际 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作用。双方致力于落实历次G20峰会及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各项会议共识,将共同 推动G20在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维护金融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及数字经 济等领域加强合作。 2.双方强调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 ...
——信用周报20251116:临近年末保持久期,重点关注中长端品种-20251116
华创证券· 2025-11-16 17:16
核心观点 - 信用策略建议临近年末保持久期,重点关注中长端品种,当前可布局年末行情,信用债久期不宜过短 [2][6] - 4-5年期品种性价比边际回升,但利差水平仍偏低,适合负债端稳定性偏弱的机构重点关注 [2][12] - 配置资金可重点关注长久期信用债机会,5年期以上AA+及以上品种收益率区间为2.16%-2.66%,保险等资金可重点关注 [3][14] 信用策略与市场复盘 - 本周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下行,金融债表现占优,普信债表现偏弱,利差走势分化,4年期以内银行二永债利差收窄为主,其余品种多数走阔 [6][10] - 市场受资金面平稳宽松、货币政策报告对降准降息预期边际降温、股债跷板效应、基金费率新规及超长债供给消息等多因素扰动 [6][10] - 展望后市需重点关注基金费率新规落地情况和11月中下旬的机构年末配置行情,驱动债市收益率或小幅下行 [6][12] 重点政策及热点事件 - 天津市发布支持REITs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旨在畅通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渠道,盘活存量资产 [4][19] - 金融监管总局将发布新修订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修订重点包括拓宽适用范围、设置差异化展业要求等 [4][19] - 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向证监会推荐105个基础设施REITs项目,其中83个已发行上市,发售基金总额2070亿元,预计带动新项目总投资超1万亿元 [4][24] - 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年内发行量已超1600亿元 [4][24] - 九台农商行二级资本债出现多笔折价成交,加权价约50.20元,需关注其到期赎回情况 [4][25] 二级市场表现 - 信用债收益率走势分化,信用利差多数走阔,银行二永债表现相对更优 [27][29] - 城投债方面,1年期AA-品种收益率下行4BP,利差收窄4BP,其余品种利差普遍走阔0-6BP,各省份城投利差普遍走阔0-1BP [27][41] - 地产债收益率多数下行0-4BP,利差表现分化,短期内建议关注1-2年期AA及以上央国企地产机会 [28][42] - 周期债中,煤炭债短端品种可适当下沉,中高等级可拉久期至3年;钢铁债在“反内卷”政策下弱资质品种利差或压缩,但需关注尾部风险 [28][43][44] - 金融债方面,银行二永债各品种收益率下行1-4BP,利差多数收窄1-2BP;券商和保险次级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利差走势不一 [29][45] 一级市场与流动性 - 本周信用债发行规模2699亿元,环比减少205亿元,净融资额314亿元,环比减少618亿元 [7][24] - 城投债发行规模914亿元,环比减少129亿元,净融资额为-205亿元,环比减少124亿元 [7][24] - 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信用债成交活跃度均有所下降 [7][32][33] 评级调整 - 本周共有5家发行主体评级被上调,无评级下调主体 [7][34]
9月份银行间市场发行8418亿元债务融资工具
新华财经· 2025-11-14 17:50
2025年9月债务融资工具总体发行情况 - 银行间市场9月份共发行986只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为8418亿元 [1] - 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2639亿元 [1] - 中期票据发行金额为3722亿元 [1] - 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909亿元 [1] - 资产支持票据发行金额为674亿元 [1] - 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为475亿元 [1] 熊猫债发行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末,银行间市场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为8243亿元 [1] - 2025年内熊猫债发行规模为1219亿元 [1] - 其中,国际开发机构发行规模为325亿元,境外非金融企业发行规模为894亿元 [1] 创新产品发行情况 - 2025年8月,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316亿元 [1] - 科创票据/科创债发行422亿元 [1] -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128亿元 [1] - 乡村振兴票据发行44亿元 [1] -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34亿元 [1]
资讯早班车-2025-11-13-20251113
宝城期货· 2025-11-13 09: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宏观数据、商品投资、财经新闻、股票市场等多领域信息,反映经济形势和市场动态,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各目录总结 宏观数据速览 - 2025年9月GDP当季同比4.8%,较上期降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升0.2个百分点 [1] - 10月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期降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1.1个百分点 [1] - 10月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为50.1%,较上期升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0.1个百分点 [1] -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当月值352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9636亿元 [1] - 9月M0同比11.5%,M1同比7.2%,M2同比8.4% [1] - 9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12900亿元,较去年同期降3000亿元 [1] - 10月CPI当月同比0.2%,PPI当月同比 -2.1% [1] - 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4.5% [1] - 10月出口总值当月同比 -1.1%,进口总值当月同比1% [1] 商品投资参考 综合 - 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融资成本低,信贷结构优化 [2] - 10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6.03亿手,成交额61.22万亿元,同比分别降13.26%和增4.54% [3] - 11月12日国内40个商品品种基差为正,28个为负 [3] - 美联储官员对货币政策有分歧,柯林斯认为短期降息门槛高,米兰呼吁降息,博斯蒂克倾向维持利率不变 [3] 金属 - 11月12日国内品牌金饰价格上涨,部分超1310元/克 [4] - 国际贵金属期货收涨,因美国政府停摆、美联储分歧和地缘政治风险推动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 [4] - 渣打银行预计2025年四季度黄金均价4000美元/盎司,2026年一季度金价有上行风险 [4] - 11月12日全球最大黄金ETF持仓量增0.03% [4] - 11月11日锌、锡库存增加,铅、镍、铝、铜库存减少,铝合金和钴库存持稳 [5] 煤焦钢矿 - 西芒杜铁矿项目投产,总投资超200亿美元,储量44亿吨,品位65%以上,产能1.2亿吨/年 [6] 能源化工 - 美油主力合约收跌,因OPEC下调需求预估、美国API库存增加、雪佛龙预计2026年油价有下行压力 [8] - 多晶硅收储平台传言被辟谣,光伏行业推进“反内卷” [8] - 国家能源局发布意见提升新能源多品种互补开发水平,2030年集成融合成重要发展方式 [9] - EIA预计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68.76美元/桶,2026年54.92美元/桶;2025年WTI原油价65.15美元/桶,2026年51.26美元/桶 [9] - 美国11月天然气日均产量预计1200亿立方英尺,石油日均产量1386万桶 [10] - 国际能源署报告称全球能源可及性和气候应对未达标,2050年石油与天然气需求或增长 [10][11] - 雪佛龙称液化天然气市场将供过于求 [12] 农产品 - 中粮与巴西签近2000万吨农产品大单,金额超100亿美元 [13] - 美国将公布关税消息,或减免咖啡、香蕉关税,讨论“关税红利”退税计划 [13] - 白宫经济顾问称食品价格涨幅近零 [14] - 马来西亚2025年棕榈油原油产量预计增3.4%至2000万吨 [14] - 巴西10月咖啡出口量降20% [15] 财经新闻汇编 公开市场 - 11月12日央行开展19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单日净投放1300亿元 [16] 要闻资讯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双方将加强合作,见证签署10份合作文件 [18] - 何立峰表示中美应推动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18] - 央行行长称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是“十五五”金融发展战略举措 [18] - 证监会副主席称将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稳定性 [19] - 202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33750.43亿元 [19] - 截至今年7月末熊猫债累计发行量达万亿元 [19] - 今年美国投资级债券发行规模超去年,全球债券发行规模创新高 [20] - 俄罗斯将发行人民币计价主权债券 [20] - 美国财长表示维持美债拍卖规模,考虑增加长期债券发行 [20] - 泛海控股未偿债务341.59亿元,部分股份司法拍卖成交;多家公司有债券赎回等事件 [21] - 惠誉等对多家公司进行信用评级调整 [21] 债市综述 - 中国债市走暖,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齐升,银行间资金面改善 [22] - 万科债走势分化,“22万科06”涨超8%,“22万科02”跌超4% [22][23] - 11月12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行 [24] - Shibor短端品种集体下行,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和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全线下跌 [24] - 农发行和财政部金融债、国债中标收益率及相关倍数公布 [25] - 欧债收益率多数下跌,美债收益率涨跌不一 [26] 汇市速递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涨35个基点,中间价涨33个基点 [27] - 美元指数跌0.01%,非美货币多数下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涨99个基点 [27] 研报精粹 - 中信证券称转债市场有风险但有机遇,建议优先考虑指数与量化策略 [28] - 华泰固收称摊余成本法债基开放期,部分债券受益 [28] - 华泰固收解读货币政策报告,认为年底增长有支撑,宽货币加码空间有限 [28] - 兴证固收称银行二永债收益率上行、信用利差收窄,部分地区成交热度高 [29] - 中信建投建议利率债投资以票息策略为主,辅以杠杆和长端波动操作 [29] 今日提示 - 11月13日273只债券上市,162只债券发行,96只债券缴款,205只债券还本付息 [30] 股票市场要闻 - 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开幕,证监会将深化改革,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 [31] - 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从2020年底超3万亿元增至超3.5万亿元,外国机构投资者增持中国股票 [32] - 上交所将优化制度,引导资本投向,支持并购重组 [32][33] - A股走势震荡,光伏产业链下挫,银行、保险板块走强,农行市值破3万亿元 [33] - 香港恒生指数涨0.85%,医药、地产股涨幅居前,光伏板块走低 [33] - 近期上证指数震荡,券商批量调整A股评级,多家券商看好2026年A股 [33][34] - 今年新发基金1371只,创近三年新高,股票型基金发行量创纪录,债券型基金发行数量创近十年新低 [34]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超16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1-13 00:24
熊猫债市场发展态势 -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加快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明确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1] - 截至今年7月末熊猫债累计发行量步入万亿元规模成为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标志性里程碑[1] - 以债券起息日计截至11月12日今年以来已发行熊猫债104只发行规模达1625.5亿元[1] 市场特征与结构优化 - 熊猫债市场呈现高速扩容、结构优化、创新突破的显著特征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核心标志[1] - 当前发行呈现出规模稳步扩容、主体结构优化、产品与制度持续创新等特点[1] - 市场创新活跃"首单"不断出现例如巴克莱银行发行市场首单英国发行人且含赎回选择权的非次级金融熊猫债规模20亿元[2] 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全球市场对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配置需求不断上升[2] - 境外发行人发行熊猫债既满足自身及客户对人民币资产需求又反过来丰富了人民币资产供给[2] - 需持续推动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产品层面坚持创新驱动基础设施层面强化支撑提升市场透明度与效率[2]
读Q3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利率为锚
国盛证券· 2025-11-12 2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利率为锚淡化总量,利率调控将发挥更重要作用,广谱利率下行但幅度或收敛,债市延续震荡修复,10 年国债利率有望修复至 1.6%-1.65% [1][4][5] -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动能发展、生产供给良好、总需求扩张等积极因素支撑增长,但也面临外部环境复杂、有效需求不足等风险,物价回升积极因素增多 [18][19][21] - 央行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从总量、信贷、利率汇率、改革开放、风险防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24][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以利率为锚淡化总量 - 央行 3 季度货政报告淡化总量要求,金融总量增速放缓合理,要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发挥利率调控锚作用 [1][9] - 市场各类利率需保持合理比价关系,目前比价关系大幅改善,后续政策或着力保持 [2][10] 信贷结构优化与消费潜力释放 - 信贷结构优化聚焦“五篇大文章”、科创碳减排、普惠小微、银发经济与个人信贷修复四个方面,挖掘释放消费潜力 [3][12] 广谱利率走势 - 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等各类利率有不同程度下行,预计广谱利率仍下行但幅度收敛 [4][14] 债市表现 - 货币政策报告强调利率为锚淡化总量,债市将震荡修复,4 季度中后段利率有望顺畅下行,10 年国债利率有望修复至 1.6%-1.65% [5][16] 对实体经济的看法 -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GDP 同比增长 5.2%,生产需求稳定、消费活跃、投资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8] - 积极因素包括新动能加快发展、生产供给增势良好、总需求持续扩张、宏观政策积极有为 [19][20] - 风险因素有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需巩固 [21] - 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CPI 降幅持平,核心 CPI 回升,PPI 降幅收窄,需宏观政策协同推动物价合理回升 [23] 下一阶段总体思路 - 央行将坚持相关指导思想和工作基调,深化金融改革和开放,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平衡多方面关系,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24] - 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物价回升,完善利率调控,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稳定汇率,防范金融风险 [25] 具体措施 - 货币政策方向: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营造适宜金融环境,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28] - 信贷政策导向: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民营小微、乡村振兴、消费等发展,稳定房地产市场 [29][30] - 利率与汇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把握好利率汇率内外均衡,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稳定人民币汇率 [31][32] - 深化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加强债券市场建设和对外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发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33] - 金融风险防范: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和风险防范处置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 [34]
金融护航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
金融时报· 2025-11-11 10:03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趋势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 [1] - 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 - 经济全球化时代坚持开放合作才能带来共赢发展,垄断不是时代关键词 [1] 金融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持作用 -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对实现产业链供应链高效、低成本运转意义重大 [2] - 金融业强化对"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能力,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贡献力量 [2] - 金融可以为企业充当"稳定器",提供面对冲击的"定心丸",并发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导航器"或"催化剂"作用 [4] 中国金融政策与市场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与多国央行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些是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2] - 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包括熊猫债、离岸自贸债等创新产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各类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 [3] - 推动票据市场规范创新,支持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完善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合规管理,让票据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和产业链供应链 [3] - 着力优化货币金融环境,加大结构性支持,全力抓好货币政策落实和传导,保持货币总量稳定增长 [3]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上重大战略、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 [3] 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与转型 - 国际贸易政策冲击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带来影响 [4]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从效率优先转变为安全与韧性并重的体系 [4] - 对未来局势的不确定性或恐慌情绪会间接导致部分企业成本上升,企业可能通过存钱、备货等方式抵御冲击 [4] 中国营商环境与发展格局 - 中国始终将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置于重要位置,为全球企业提供有深度、有广度的平台,为技术、资本和人才集聚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撑 [2] - 中国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各国深化合作,减少壁垒,促进关键要素在国际市场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