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增持
icon
搜索文档
法国兴业银行称黄金将涨至每盎司5,000美元,受ETF和央行增持提振。
新浪财经· 2025-10-14 08:19
黄金价格预测 - 法国兴业银行预测黄金价格将上涨至每盎司5,000美元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价格上涨受交易所交易基金增持提振 [1] - 价格上涨受央行增持提振 [1]
黄金破4000美元,它凭什么再创历史新高!暴涨后会跌么?
搜狐财经· 2025-10-11 23:56
黄金价格表现与驱动因素 - 黄金价格已站上每盎司4000美元,刷新历史纪录[1] -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累计上涨54%[7] - 价格上涨由避险需求、资金从美债转向及央行增持等多因素驱动[3][5][7] 资金从美债转向黄金 - 投资者因担忧美国经济数据和债务规模,对传统避险资产美债的信心动摇[3] - 与依赖国家信用的美债不同,黄金被视为更可靠的实物资产[5]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余波、俄乌冲突持续以及物价上涨共同推动了资金流入黄金[5] 各国央行作为关键买家 - 全球央行自2022年起黄金购买力度显著提升,年购买量均超过1000公吨[9] - 尽管今年预计购买量将降至900公吨,仍比2016-2021年的平均水平高一倍[9] - 中国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加黄金储备,反映出分散外汇储备风险、降低对单一货币依赖的长期战略[11] - 央行大规模、长期的买入行为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压舱石”作用[11] 机构对黄金后市的乐观预测 - 高盛将2026年底的金价预测上调600美元至4900美元/盎司,因资金持续流入[15] - 瑞银认为黄金中长期价格可达4200美元/盎司[15] - 花旗预测,若美联储在2026年继续降息,金价可能冲击5000美元/盎司[15] - 有分析师将此行情描述为“一代人一遇”的机会,建议配置较高比例的黄金资产[15] 贵金属板块的联动效应 - 白银价格今年上涨67%,涨幅超过黄金13个百分点,价格触及48.99美元/盎司,为14年来未见水平[17] - 钯金出现单日涨幅近10%的情况,月涨幅超过20%,年内涨幅接近50%[17] - 资金从黄金向其他贵金属扩散,表明市场看好的是整个贵金属板块,而非黄金单一品种[17][19]
金价持续上涨,追高投资需防“踩雷”
大众日报· 2025-09-26 18:07
黄金价格表现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从2625美元/盎司起步,持续攀升并突破3700美元/盎司大关,年内累计上涨超过1000美元/盎司,涨幅达40% [1] - COMEX黄金期货多个合约价格陆续创出历史新高 [1] - 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合约价格在9月24日一度高达856.8元/克,创历史新高,9月以来累计上涨近10% [3] 国内金饰市场动态 - 国内金饰价格持续上涨,周大福、周生生、老庙黄金等品牌足金饰品报价首次站上1100元/克 [3] - 九月十月为传统婚庆旺季,购买“三金”、“五金”的顾客明显增多,部分客户因担心金价进一步上涨而提前购买 [3] - 投资类金条销量明显增多,有消费者以约929元/克的价格购买60克投资金条 [3] 金价上涨驱动因素 - 国际地缘政治紧张、美国经济衰退以及降息预期等因素造成投资人避险心态,推动金价 [4] - 美国多项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劳动力市场降温显著,交易者对未来的流动性宽松预期较强 [4] - 全球各国央行持续购买黄金,中国央行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 [4]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为美国、英国、瑞士 [4] 市场展望与操作策略 - 分析认为金价已处于历史高位,短期冲高后不排除存在震荡或回调 [5] - 未来一到两年美元处于较宽松过程有利于金价上涨,但需持续关注地缘政治风险 [5] - 短期国际金价仍存在趋势性交易机会,但操作需谨慎,建议采取逢低布局策略而非追高抢筹 [5] - 金价可能在3600美元/盎司至3700美元/盎司区间宽幅震荡,若向上突破重要关口可能打开进一步上涨空间 [5] 市场风险提示 - “十一”长假期间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暂停交易,海外市场因素将带来不确定性,节后国内市场或面临跳空行情和基差波动风险 [6] - 深圳水贝有黄金原料供应商“爆雷跑路”,其模式本质是押注黄金涨跌的过度投机,高杠杆交易让风险快速蔓延 [6]
铜业重磅!全球第二大铜矿,因事故停产!洛阳钼业登顶A股吸金榜,有色龙头ETF(159876)跳空大涨2.7%
新浪基金· 2025-09-25 10:13
有色金属板块市场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领涨两市 有色龙头ETF(159876)跳空大涨 盘中涨幅达2.7% 现涨1.8% [1] - 有色龙头ETF自4月8日低点以来累计上涨55.21% 大幅跑赢沪指(24.45%)和沪深300(27.21%)等主要宽基指数 [1]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化 2020年涨35.84% 2021年涨35.89% 2022年跌19.22% 2023年跌10.43% 2024年涨2.96% [3] 铜业龙头个股表现 - 北方铜业盘中触板 洛阳钼业涨超8% 铜陵有色和江西铜业涨逾6% [1] - 洛阳钼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1亿元 居A股吸金榜首位 [1] 行业供需与价格驱动因素 - 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因泥石流事故暂停生产 预计2027年才能恢复事故前水平 2026年铜金产量将下降35% [3] - 短期关税暂停 供给扰动和降息预期强化下铜价偏强 长期家电补贴持续 电网投资增长叠加铜供给刚性 价格中枢有望抬升 [3] - 美联储处于降息通道带来货币宽松 国内"反内卷"政策优化生产要素 提升盈利能力和改善市场预期 有利于金属价格传导 [3] 细分金属品种投资逻辑 - 黄金受美联储降息预期 地缘扰动引发避险需求和央行增持驱动 [4] - 稀土 钨 锑等战略金属受益于全球博弈 [4] - 锂 钴等金属受"反内卷"逻辑影响 板块迎来估值修复 [4] - 铜 铝等工业金属因新兴产业需求释放和供给增量有限 呈现供需紧平衡格局 [4] 行业指数配置价值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成分股权重分布: 铜25.3% 铝14.2% 稀土13.8% 黄金13.6% 锂7.6% [5] - 通过全覆盖方式可更好把握有色金属板块贝塔行情 相对于投资单一金属行业能起到分散风险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