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尼特族
icon
搜索文档
“全职儿女”:是孝道,还是新型啃老?
虎嗅APP· 2025-10-12 21:2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职儿女”是一种与长辈共同生活、提供家务、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并从中获得经济报偿的子代职业形态,需与“啃老族”等消极概念区分[7][9] - 该群体可分为短期过渡型(以年轻人为主,暂居家中备考或求职)和相对稳定型(以中青年人为主,长期承担家庭照护责任)两种类型[10] - 现象成因包括经济下行导致青年就业困难、职场竞争引发个体心态变化、老龄化社会催生家庭照护需求等多重社会结构性因素[26][27][32] 职业选择与类型分化 - “全职儿女”概念源于国外“尼特族”(NEET),但强调以劳动换取家庭支持,与被动依赖的“啃老族”存在本质区别[6][7] - 短期过渡型群体特征:83.6%为女性,八成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备考或求职为过渡目标,承受较大心理压力[15][18] - 相对稳定型群体特征:多因健康问题或家庭照护需求离职,社会交往收缩,对角色存在矛盾心态但更易获得价值感[19][23] 群体画像与形成条件 - 实现“全职儿女”需满足三大条件:亲代有稳定经济支撑、两代人对角色认知一致、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包容[21][22] - 城市中产家庭更易成为该群体的孵化土壤,因物质条件较好、父母教育程度高且观念开放[22] - 全球青年失业率达14.1%(2023年),中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持续上行,就业岗位缩减与教育失配问题加剧群体规模扩大[27][29] 社会成因与结构性困境 - 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青年就业困难,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20%青年成为“尼特族”,日本经济低迷阶段类似现象激增[27][28] - 职场“996”文化与高生活成本引发青年心态变化,“丧文化”流行反映部分群体对传统成功学的疏离[30][31]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1.1%(2023年),约4000万失能老人照护需求激增,家庭内部人力协调压力推动中青年担任“全职儿女”[32][34]
“全职儿女”:是孝道,还是新型啃老?
虎嗅· 2025-10-10 10:31
全职儿女现象概述 - 在社会竞争加剧和就业压力下,部分青年选择成为“全职儿女”,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1] - 2022年12月豆瓣成立“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小组,半年内就有4600多人加入,小红书上相关笔记数以万计[1] - 该群体被认为是部分年轻人在时代大潮裹挟下的职业选择,经网络传播后迅速成为社会热点[2] 概念界定与类型分化 - “全职儿女”被定义为:与长辈共同生活,向其提供家务处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并从长辈处获得经济报偿的子代[6] - 与“啃老族”等群体不同,“全职儿女”强调以付出换取支持,注重子代对家庭的责任[4] - 可分为两种类型:短期过渡型主要是未就业或短暂就业的年轻人,暂时栖居家中备考或找工作[7];相对稳定型主要是辞职或失业的中青年人,因父母需要照料而返回家庭[7] 群体特征分析 - 在55名样本中,女性占比83.6%(46人),男性占比16.4%(9人),“全职女儿”是主体[10] - 短期过渡型以刚毕业大学生为主,约八成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就业潜力大[12] - 相对稳定型年龄跨度较大,通常有职场经历,离职原因主要是健康状况不佳或家人需要照顾[13] - 城市中产家庭更可能成为“全职儿女”的实现之所,这类家庭物质条件较好,观念较为开明[17] 社会经济成因 -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23年全球青年失业率达14.1%,高于全球平均失业率5.8%[22] - 我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震荡上行,就业岗位缩减导致短期过渡型“全职儿女”增多[22] -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问题突出,存在过度教育问题,职位学历门槛进一步提高[24] - 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21.1%[28] - 目前我国约有4000万失能老人,老年照护需求快速增长[29] 现象影响与未来展望 - “全职儿女”试图构建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将“儿女”与“职业”关联,既有戏谑自嘲,又有挣扎不甘[18] - 短期过渡型普遍存在焦虑、迷茫心态,承受较大心理压力,甚至引发亲子冲突[12] - 相对稳定型更能体会付出家庭劳动带来的价值感与成就感,角色自洽度更高[18] - 该现象既是个体及家庭的被动调适,也是特定群体对发展困境的趋避突围,更是社会系统摩擦的结构性后果[21]
宏观 黄金需要打开想象力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黄金、宏观经济、大宗商品(原油)、全球政治事件(法国、日本、美国、OPEC+)[1][2][17][20][21] * 公司:华创证券(观点提供方)[2] 核心观点与论据 黄金市场观点 * 长期战略看多黄金,维持“十年看多黄金”的观点,建议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增加约5%的黄金仓位[2][3] * 传统因子(如实际利率、美元指数)已无法充分解释金价上涨,构建的“黄金隐含政策重构指数”与金价高度吻合,该指数反映全球金融政治秩序重构预期[1][2] * 近期金价上涨主因是全球政治事件不稳定性(如印尼、尼泊尔、法国动乱,阿根廷经济问题),而非美联储降息预期[2][17] * “黄金隐含政策重构指数”正接近1980年历史高点,突破后可能开启更大上涨空间[2][3] * 黄金在大类资产中具有独特优势,与美国金融市场和中国实物需求相关性低,不同于属于发达金融体系的加密货币[4] 宏观经济数据与预测 * 预测三季度GDP增速为4.8%,低于二季度的5.2%,主因是建筑业疲弱(地产和基建投资下降)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5][6] * 前三季度累计GDP增速预计保持在5.1%左右,高于全年目标[6] * 9月份PMI出厂价格回落,物价环比可能转负,同比收窄,反映终端需求偏弱[7] * 预计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转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降至3.2%-3.3%附近[7] * 9月M1增速预计从6.0下降至5.6左右,社会融资总量从上月8.8下降至8.6左右,影响未来3-4个季度的物价走势[8] * 中长期(1-2年)对物价持乐观态度,因供给端改善,9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可能降至5%以下,为2021年以来首次低于GDP增速[9] 政策分析 * 当前货币政策最宽松阶段已过,进一步降准必要性不高,若降准可能是置换到期MLF而非释放增量资金[13] * 降息主要掣肘是资产价格上涨可能引发监管部门抑制杠杆资金入市,担心资金脱实向虚[14] * 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删除部分关于经济困难和“用好存量政策”的表述,增加“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的表述[11][12] * 政策微调迹象显现,如第四批以旧换新额度于10月1日下达(比第三批快半个月),以及5000亿政治型交通工具额度和部分城市地产政策微调[10] 假期消费与物价 * 国庆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增速为6.2%,低于五一假期的7.9%,其中铁路增速2.6%、民航增速1.7%低于预期,公路增速达6.5%[15]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家居家电表现较好(智能产品增速15%-20%),汽车销售增速较低(广西2.5%、湖北4.6%),电影票房下滑约20%[16] * 物价修复温和,食品价格稳定,白酒价格下跌;服务价格涨跌不一,机票价格上涨9.2%,电影票价下滑约8%[16] 海外市场动态 * 国庆期间COMEX黄金期货价格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主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避险需求和央行购金推动[17]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但美股表现韧性,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17] * 日本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经济政策主张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继承者,倾向积极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日元汇率跌破150关口[18][19] * OPEC+达成小幅增产协议,增产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市场担忧未来几个月全球供应过剩,WTI原油投机性期货净头寸跌至2010年以来低位[20] * 法国总理勒科尔尼辞职加剧政局动荡,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希腊,与意大利持平,市场担忧其财政改革[21][22]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发布真空,影响美联储决策,截至10月7日市场预计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为92.5%[23]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尼特族(未就业未受教育青年)现状:2025年全球约有2.6亿尼特族,占青年人口20%,占总人口3%,地域分布差异大,阿拉伯国家、北非、南亚占比最高(如印度24%、伊朗27%),发达经济体占比较低(如日本3.1%、美国11.2%)[24][25]
全球2.6亿NEET族:【每周经济观察】海外周报第107期-20250922
华创证券· 2025-09-22 16:45
全球尼特族规模与结构 - 2025年全球尼特族人数达2.6亿,占全球青年人口20.4%[3][13] - 男性尼特族约8700万(占男性青年13.1%),女性1.75亿(占女性青年28.2%)[3][13] - 高收入经济体尼特族占比仅10.4%,低收入经济体达28.5%[4][14] 区域分布特征 - 阿拉伯国家尼特族占比最高(33%),北非31%,南亚27%[5][25] - 西欧/南欧/北欧、东亚及北美占比最低(10-11%)[5][25] - 日本尼特族占比仅3.1%,为全球最低[1][5][34] 收入与性别关联性 - 高收入经济体尼特族性别分布均衡(女性占比50%),中低收入经济体女性占比达73%[4][14] - 人均GDP超2万美元后,尼特族占比下降速度趋缓[4][31] - 高收入经济体男女尼特族占比差仅0.6个百分点,中低收入达22.9个百分点[4][15] 特殊经济体案例 - 印度尼特族占比23.6%,伊朗27.2%,埃及26.9%[5][34] - 美国(11.2%)、欧盟(10%)、加拿大(11.7%)占比接近[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