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智化转型

搜索文档
上海工业数智化转型标准体系及5项应用团体标准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8-21 22:23
标准体系发布 - 《上海市工业数智化转型标准体系》及5个深入应用的团体标准成果发布 [1] - 标准体系以共性技术、场景应用、评价改进为三大主攻方向 [1] - 体系增添工业基础模型、工业智能技术、智算平台、智能产品等新的细分技术方向以及制造业大模型应用的评估评价 [1] 标准化工作进展 - 标准专委会三年来发布和在研的团体标准达到25项 [2] - 专委会打造成拥有55家委员单位、74名委员的标准化组织 [2] - 上海市政府在2022年印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提出《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加强标准服务 [1] 未来工作重点 - 标准专委会将积极按照《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加速核心标准研制 [2] - 未来工作将重点聚焦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及检测认证等领域 [2] - 目标是推动上海市工业智能化发展 [2]
解读5月份工业生产数据: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3 06:22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1] - 制造业增长6.2%高于整体工业,采矿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增长2.2% [1] -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长(85.4%),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26种产量增长(52.3%)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5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贡献率达54.3%,占工业比重36.7%(连续27个月超30%) [2] - 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长11.6%(较4月加快2.4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14.6%)、电气机械(11.0%)、电子(10.2%)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消费品制造业表现 - 5月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13个行业大类中10个实现增长(76.9%) [2] - 文教工美(10.1%)、化纤(6.1%)、农副食品(7.6%)增速较4月分别提升10.0/0.6/0.3个百分点 [2] -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22.6%)、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17.9%)、营养保健食品(14.9%)产量显著增长 [2] 高端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拉动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飞机制造(18.7%)、工业控制计算机(15.5%)、电子材料(14.5%)领跑 [3]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9.1%,智能设备制造(17.5%)、电子元器件(11.0%)突出,服务器产量增长220%,3D打印设备(40.0%)、工业机器人(35.5%)高速增长 [3] 绿色制造与新材料 - 新能源汽车(31.7%)、汽车锂电(52.5%)、太阳能电池(27.8%)产量快速增长 [3] - 高性能化学纤维(92.2%)、生物基化学纤维(21.5%)等新材料供给大幅提升 [3] 政策驱动领域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电机制造(23.3%)、船舶制造(12.8%)、锅炉设备(11.8%)增长,金属轧制设备(34.3%)、气体分离设备(33.6%)等产量提升 [4]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产量增长11.3%,充电桩(26.0%)、平板电脑(30.9%)、电动自行车(20.5%)、5G手机(13.4%)受益 [4]
国家统计局:5月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快讯· 2025-06-16 15:09
工业生产总体增长 -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 [1] -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3% [1] -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5.4% [1] 三大门类及主要行业表现 - 制造业增长6.2%,采矿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4.3% [2] - 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在13个行业大类中10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为76.9% [2] 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亮点 - 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长11.6%,增速较4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电子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4.6%、11.0%、10.2% [2] - 装备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6.7%,已连续27个月保持在30%以上 [2] 消费品制造业细分产品亮点 - 文教工美、化纤、农副食品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6.1%、7.6% [2] -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营养保健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2.6%、17.9%、14.9% [2] 高技术制造业与新质生产力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 [3] - 飞机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分别增长18.7%、15.5%、14.5% [3] - 发电机组、全集装箱船、地面通信导航定向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3.1%、40.9%、25.0% [3] 工业数智化转型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7.5%、11.0% [3] - 服务器产量增长2.2倍,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0.0%、35.5%、13.8% [3] 绿色化发展与“新三样”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1.7%、52.5%、27.8% [3] - 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2.2%、21.5% [3] “两新”政策带动效应 - 电机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3%、12.8%、11.8% [4] - 金属轧制设备、气体分离及液化设备、包装专用设备、铸造机械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4.3%、33.6%、29.0%、26.7% [4] - 汽车产量增长11.3%,充电桩产量增长26.0%,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30.9%、20.5%、13.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