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以AI驱动制造革新,大云端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
搜狐财经· 2025-07-01 15:15
2025年6月17-20日,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工业智能化的推动者,大云端科技亮相展会,展示了面向数智工厂的核心技术与全栈产品 体系,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核心亮点 AI赋能制造,重塑管理逻辑 1、设备AI预测性维护:大云端通过AI技术打通设备厂家与生产企业的数据孤岛,构建行业统一的设备管理标准。AI提前预测设备故障,避免非计划停 机,为企业提升设备稼动率,优化生产效率。 2、停机原因分析与软件重构:停机原因分析模块解决生产企业的核心痛点,通过精准分类和实时监控,推动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构 建数据驱动的优化逻辑。 "1+4+N"产品体系 智能制造核心解读 1、设备数据湖(EDL):精准采集与汇聚通过自研边缘计算网关,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稼动率、停机时间、能耗等),统一上传云端,构建全设备 数字化底座。 大云端平台支持与各类工业系统无缝对接: 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实时设备数据,支持全生命周期管理; 实时监测: 自动捕捉停机事件,记录时间及原因; 智能分类: 基于AI算法细化停机原因(设备故障、物料延迟等); 闭环管理: 停机原因与责任部门、工单无缝对接; 趋势分析 ...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AI技术推动能化产业数智化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12:31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化工产业数智化升级 [1] - 传统煤电依赖集散控制系统与人工调控的模式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 [1] - 工业AI与大语言模型存在显著差异,工业AI需要专门的技术体系包括小数据量学习、抗幻觉算法、低功耗模型等 [2] - 能源化工产业工业数智化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从单点优化到全局智能、从云端协同到自主决策、从效率工具到低碳引擎 [2] 技术应用现状 - 某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在人工调控模式下,单班操作人员日均需处理2000~4000笔控制指令,常出现控制滞后、参数振荡等问题 [1] - 全应科技智能化方案已覆盖热电、化工、冶金、环保四大行业,累计实施100个以上标杆项目 [1] - 化工热电厂升级改造后实现全厂99%以上自动化投入率,24小时内人工操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运行效率提高1.7% [1] 行业优势与挑战 - 我国在工业领域拥有独特优势,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生产等行业设备每秒产生海量产业数据,为培育工业AI提供核心生产要素 [2] - 工业AI三大核心要素中,我国在工业数据层面具备显著优势 [2] - 大语言模型存在幻觉问题,难以理解工业生产数据,其高能耗特性不符合绿色低碳要求 [2] 公司战略 - 全应科技将持续深耕工业智能化技术研发,通过"工业数据+AI算法+行业知识"深度融合 [2] - 推动能源化工产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历史性跨越 [2]
ST新元上市10周年:累计亏损扩大,市值较峰值蒸发近九成
搜狐财经· 2025-06-11 09:33
公司概况 - ST新元自2015年6月11日上市至今已10年,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6 4元,市值为10 93亿元,当前市值为8 81亿元,市值缩水19 38%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智能化物料输送、配料成套解决方案,涵盖方案设计、研发制造、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销售服务,核心产品包括密炼机上辅机系统、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及小料配料称量系统等 [3] 财务表现 - 2015年归母净利润为0 25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 42亿元,累计利润增长-1850 12%,10年间有5年出现亏损,盈利年份占比40% [3] - 2020年营收为4 43亿元,2024年营收降至1 31亿元,营收规模萎缩70 43% [4] - 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3 71亿元,2024年扩大至-4 42亿元,亏损幅度增加19 14% [5] 市值变动 - 2021年10月22日市值达峰值82 17亿元,股价30 82元,截至最新收盘股价为3 2元,市值8 81亿元,较峰值减少73 36亿元,市值蒸发89 2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