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化

搜索文档
提升运营效率 大模型加快向工业领域拓展
经济日报· 2025-08-22 08:39
工业智能体定义与特征 - 工业智能体是专为工业生产设计、具备自主感知、认知、决策和学习能力的软硬一体系统,融合工业知识图谱等多领域知识,实现从预设编程向自主决策的跃迁 [2] - 与大语言模型不同,工业智能体是机器学习、强化神经网络等技术的集合,以大模型为"脑"、工业知识为"心"、执行控制为"手"的三位一体智能系统 [4] - 工业智能体通过理解自然语言指令改变人机交互方式,无需人工逐步操作,可直接拆解任务并调用工具或外部数据源 [2] 技术应用与场景 - 推动研发从经验试错向智能驱动转变:深度分析海量数据缩短研发周期,扩大研发设计组合搜索空间 [3] - 生产制造环节实现自动化向自主化升级:优化生产排程、设备维护控制和跨系统协同,提升复杂环境自主作业能力 [3] - 供应链与企业内部管理优化:通过智能推理自主处理订单、库存预警和销量分析,增强供应链弹性并提升管理效率 [5] 效率提升成果 - 工厂工艺准备时间缩短60%,订单准交率提升20% [6] - 注塑工艺参数调试时间缩短90%以上,员工培训成本下降75% [6] - 通过OCR与多模态模型结合,降低人工录入时间和出错率,自动生成工艺流、报价与生产计划 [5][6] 市场规模与发展态势 - 全球工业智能化市场规模2024年将突破3.5万亿元,中国市场份额超过40% [1] - 工业智能体被工信部列为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的重要抓手,带动工业数据集和大模型创新迭代 [1] 技术挑战与瓶颈 - 工业门类多、行业壁垒高导致大模型算法适应性、实时性和可靠性不足 [7] - 工业现场存在数据孤岛、缺失和噪声干扰,训练数据安全可靠性存在不确定性 [7] - 智能体面临API漏洞、代码供应链破坏和提示词注入等安全威胁,可能造成运行偏差 [7] 生态建设与标准化 - 需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AI平台,突破算力适配、模型压缩和调度推理等技术瓶颈 [8] - 加强智能体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建设,推动通用模型接口、数据规范和性能指标研制 [8] - 通过灯塔工厂等样板打造生态实验厂,开展模型复用、算法开源和平台对接试验 [8]
行业首发!广域铭岛超级智能体重构制造全流程:开启AI原生企业时代
江南时报· 2025-07-25 15:21
工业智能化发展 - 工业智能化与国家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同频共振 [1] - 大模型技术爆发为工业深度智能化带来历史性机遇 [1] - 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现AI技术前沿、产业趋势与全球治理的最新实践 [1] 广域铭岛的技术与产品 - 广域铭岛携"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1] - 公司推动AI深度融入工业制造核心环节,从局部优化迈向全链路质变 [1] - 工业AI落地面临挑战,包括私有化数据获取难、工艺知识与AI技术割裂 [1] 工业AI落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制造企业对AI有迫切需求,但Chat类产品与业务流程脱节,难以融入每个环节 [2] - 大模型缺乏工业现场感知能力和工艺机理理解,无法带来实质改变 [2] - 工业AI落地需调整工艺模型、适配生产场景、构建知识库,技术门槛高 [2] - 稳健的平台底座是关键,需数据治理、知识体系构建等底层基础设施支撑 [2] 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的核心能力 - 平台面向智能制造全栈领域,提供从AI基础设施搭建到智能体落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6] - 三大核心能力:工业数据标准化、闭环知识封装与还原、"量体裁衣"式智能体开发 [7] - 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孕育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 [7] 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的应用效果 - 超级智能体覆盖企业"研、产、供、销、服"全链路业务场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8] - 排产智能体1-2分钟推荐最优约束组合,1小时内完成最优计划发送 [8] - 仓储智能体减少缺件导致的计划调整次数50%以上,风险件及时交付率提升至95%以上 [8] - 突发供应链中断时,12类智能体5分钟内协同生成应急方案并验证可行性 [10] - 某整车厂排产时间从6小时压缩到1小时,每月节省约60小时 [10] AI原生企业的定义与实践 - AI原生企业是"AI+企业"的深度融合,需理解业务流程并构建新生产力 [12] - 广域铭岛从具体岗位、流程、场景出发,训练能真正上岗的数字员工 [12] - 已赋能汽车、新能源电池、有色金属等行业,驱动全链路智能化升级 [12] 广域铭岛的行业影响 - 公司已赋能超过60家企业,积累大量真实场景实践 [13] - 为既有能力注入AI引擎,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数智化变革 [13] - "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是技术里程碑,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科远智慧(002380):利润端开花结果 构筑全链路研发体系
新浪财经· 2025-07-13 18:3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6 82亿元 同比增长19 55% 归母净利润2 52亿元 同比增长56 64%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 2亿元 同比增长14 60% 归母净利润0 61亿元 同比增长42 30%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 27元 1 73元 2 06元 目标价上调至31 66元 [2] 技术研发与资质 - 公司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小巨人" 火炬计划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 [3] - 通过ISO 9001/45001/14001 CMMI 5级等全体系认证 具备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资质 [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10 44% 新增发明专利16项 累计有效专利236项 [3] -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 大模型 实时数据库等前沿技术 承担多项国家级科技专项 [3] 产品与市场策略 - 构建IT/OT一体化平台 提供工业自动化系统与工业软件深度融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3] - 典型案例多次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 拥有覆盖全国的17个事业部制营销网络 [3] - 通过下沉式渠道实现技术优势向市场渗透 提升客户黏性与市场份额 [3] 行业定位与发展 - 公司深耕控制系统领域 围绕工业互联网持续拓展产品矩阵 [2] - 作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赋能工业智能化转型 [3] - 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驱动盈利水平持续显著提升 [2]
以AI驱动制造革新,大云端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
搜狐财经· 2025-07-01 15:15
展会概述 - 2025年6月17-20日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在上海举办 公司作为工业智能化推动者参展并展示数智工厂核心技术及全栈产品体系 [1] - 展会期间吸引行业专家及客户代表关注 中国锻压协会副理事长及副秘书长到访展位并对公司AI技术能力表示认可 [10] - 公司荣获"优秀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装备供应商推荐奖" 体现行业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 [12] 核心技术亮点 - AI预测性维护技术打通设备厂家与生产企业数据孤岛 构建统一设备管理标准 提前预测故障避免非计划停机 提升设备稼动率及生产效率 [3] - 停机原因分析模块实现精准分类与实时监控 推动从问题发现到解决的闭环管理 构建数据驱动优化逻辑 [3][5] - 设备数字孪生平台(EDT)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时呈现设备状态 实现可视化、可监控、可优化的全方位监控与预测 [7] - AI应用服务平台(AIAS)基于工业大数据提供设备健康预测、节拍优化、能耗分析等服务 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优化的转变 [7] 产品体系架构 - "1+4+N"产品体系包括设备数据湖(EDL)、停机原因模块、设备数字孪生平台(EDT)和AI应用服务平台(AIAS) [4][5][7] - 设备数据湖(EDL)通过自研边缘计算网关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稼动率、停机时间、能耗等) 构建全设备数字化底座 [4] - 平台支持与MES/ERP/WMS/PLM等工业系统无缝对接 实现数据驱动的生产计划优化、财务管理、物流调度及产品设计改进 [6][8] 行业价值 - 公司技术方案解决生产企业核心痛点 通过数据驱动构建全场景协同的智能制造生态 助力企业实现高效智能化管理 [9] - 平台高兼容性赋能工业系统协同 提供实时设备数据支持全生命周期管理 [6] - 未来将持续深耕工业AI 推动从被动管理到预测性管理的变革 共建开放高效数智工厂生态 [14]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AI技术推动能化产业数智化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12:31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化工产业数智化升级 [1] - 传统煤电依赖集散控制系统与人工调控的模式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 [1] - 工业AI与大语言模型存在显著差异,工业AI需要专门的技术体系包括小数据量学习、抗幻觉算法、低功耗模型等 [2] - 能源化工产业工业数智化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从单点优化到全局智能、从云端协同到自主决策、从效率工具到低碳引擎 [2] 技术应用现状 - 某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在人工调控模式下,单班操作人员日均需处理2000~4000笔控制指令,常出现控制滞后、参数振荡等问题 [1] - 全应科技智能化方案已覆盖热电、化工、冶金、环保四大行业,累计实施100个以上标杆项目 [1] - 化工热电厂升级改造后实现全厂99%以上自动化投入率,24小时内人工操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运行效率提高1.7% [1] 行业优势与挑战 - 我国在工业领域拥有独特优势,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生产等行业设备每秒产生海量产业数据,为培育工业AI提供核心生产要素 [2] - 工业AI三大核心要素中,我国在工业数据层面具备显著优势 [2] - 大语言模型存在幻觉问题,难以理解工业生产数据,其高能耗特性不符合绿色低碳要求 [2] 公司战略 - 全应科技将持续深耕工业智能化技术研发,通过"工业数据+AI算法+行业知识"深度融合 [2] - 推动能源化工产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历史性跨越 [2]
东土科技(300353) - 董事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
2025-03-03 23:15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2,913.75万元,同比下降11.52%[2] - 2024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923.44万元,同比增长108.52%[2] - 2024年公司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5.8%[2] - 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重点区域收入增长50%[2]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32%[3]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增加7.84%[3] - 2024年公司减少财务费用30.76%[3] 公司治理 - 2024年公司共发布各类公告142次,回答投资者提问335条[6] - 2024年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2次定期会议、4次临时会议[8]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4次会议[11] 会议决策 -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在第六届董事会相关会议审议通过[13] - 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在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8]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在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1] - 2024年6月5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授权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等议案[5] - 2024年6月21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受让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暨关联交易议案[6] - 2024年8月14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议案[7] - 2024年9月6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增持参股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等议案[9] - 2024年11月1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工业操作系统业务整合、架构调整议案[12] - 2024年11月28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为下属子公司申请融资提供担保等议案[13][16] - 2024年12月25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设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等议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