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制造业

搜索文档
用电量连续破万亿千瓦时 怎么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9 08:40
全社会用电量规模与增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为全球首次单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 [1] - 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连续两个月维持在万亿千瓦时以上水平 [1] - 与2015年7月用电量超5000亿千瓦时相比,月度用电量数据在10年间翻了1倍 [2] 分产业用电量结构分析 - 7月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在总用电量中占比最高,显示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2] - 7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20.2%,增速较上月提高15.3个百分点 [2] - 7月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 [2] - 8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2% [3] 制造业用电量细分表现 - 7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5%,继此前两月负增长后转正 [3] - 8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今年各月以来最高,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约4.6个百分点 [5] - 8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所有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光伏产业制造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 [5]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持续高温天气推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7月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拉动当月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 [4][5] - 宏观经济回暖及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带动用电量增长,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服务消费政策落地显效 [5][6] - 7月江苏省健身休闲场所用电量同比增长23%,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1%,游览景区、住宿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3%、5.3% [6] 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 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风电、光伏装机总量约达17亿千瓦 [7] - 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7] - 已建成较完备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布局建设国家级电力应急支撑体系,全国范围内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8]
郭磊:9月PMI的七个信号|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07 16:38
9月经济出现季节性改善 - 9月经济出现秋季旺季的季节性改善,三个软指标(EPMI、BCI、PMI)指向基本一致 [2][3][4] - 9月EPMI环比上行4.6个点至52.4,环比上行幅度大致持平于季节性均值水平 [5] - 长江商学院BCI指数在6-8月连续放缓后,9月出现跃升,从前值的46.9回升至51.1,表现略超预期 [5] - 9月PMI为49.8,高于前值的49.4 [5] PMI显示的七个强经济信号 - 生产强于需求,9月PMI生产指标为51.9,高于前值的50.8,处于2024年2月以来的新高;新订单指标为49.7,高于前值的49.5;"生产-新订单"差值为2.2个点,高于前值的1.3个点 [8] - 出口景气度没有变化,9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高于前值的47.2;2025年5月以来,新出口订单指数趋势值变化不大,5月为47.5,6月为47.7,7-8月分别为47.1、47.2 [8] - 大企业景气度较高,小企业短期改善较明显,中型企业压力偏大;9月大型企业PMI为51.0,环比上行0.2个点;中型企业PMI为48.8,环比下降0.1个点;小型企业PMI为48.2,环比上行1.6个点 [9] - 价格趋势仍不巩固,9月PMI购进价格指数为53.2,略低于前值的53.3;出厂价格指数为48.2,低于前值的49.1;两个价格指标均明显高于7月之前,但9月数据环比摇摆 [9] - 企业微观预期环比有所好转,9月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该指标年内低点在4月的52.1和6月的52.0,7月为52.6,8月和9月出现较连续地改善 [10] - 装备制造业景气度最高,消费品制造业短期改善较为明显,基础原材料行业景气度偏低且环比偏弱;9月装备制造业PMI为51.9,高于前值的50.5;消费品行业PMI为50.6,高于前值的49.2;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5,低于前值的48.2 [10] - 建筑产业链景气度整体偏低,9月建筑业PMI为49.3,略高于前值的49.1;该指标在历史上9月均在55以上,2024年9月较低但也有50.7 [11] 经济短板与政策必要性 - 经济整体景气度仍待巩固,制造业PMI仍在50以下 [13] - 价格趋势需要继续培育,只有名义GDP明显高于实际GDP了,主要经济部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才会形成更稳固的正循环 [13] - 基建等投资端的弱势需要止住,避免其对总量经济的进一步传递 [13]
前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人民日报· 2025-10-04 05:45
整体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前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 扭转了自今年5月以来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1] 分门类行业利润表现 -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4% 较前7月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9.4% 较前7月增速加快5.5个百分点 [1] 重点制造业板块贡献 - 前8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2% 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 是拉动作用最强的板块之一 [1]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 [1] -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 [1]
1-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9%,谁在推动这场“逆袭”?
经济日报· 2025-10-03 09:43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自5月以来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1] - 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出现20.4%的显著增长,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去年8月利润同比下降17.8%)[2] -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2%,较7月的5.7%有所下降,但PPI同比下降2.9%,为自3月以来首次降幅收窄,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 [3] 利润改善的驱动因素 - 利润改善更多依赖于“价”和“利润率”的提升,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0元,为2024年7月以来首次当月同比减少 [3] - 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回暖,同时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企业保持合理利润空间 [2] - 1-8月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出现改善,私营企业利润增长加快,显示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2] 产业结构与高质量发展 - 1-8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显著高于工业平均水平,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 [3] -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也在改善,反映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恢复的良好态势 [3] 政策导向与未来方向 - 供给端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促进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新模式以增强企业定价和成本管控能力 [4] - 需求端继续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发展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穿戴等新型消费 [1][4]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并落实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1][4]
工业企业利润何以“逆袭”
经济日报· 2025-10-03 06:15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月份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 [1] - 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出现20.4%的增长,而去年8月份受自然灾害和需求不足影响,利润同比下降17.8% [2] - 1月份至8月份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出现改善,特别是私营企业利润增长加快 [2] 利润改善的驱动因素 - 利润改善更多依赖于“价”和“利润率”的提升,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9%,但降幅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 [3] - 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0元,为2024年7月份以来首次当月同比减少 [3] - 宏观政策与市场力量同频共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回暖,同时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企业保持合理利润空间 [2] 产业结构与高质量发展 - 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显著高于工业平均水平,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 [3] -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得益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3] - 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利润也在改善,反映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恢复的良好态势 [3] 政策导向与未来方向 - 供给端需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促进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新模式以增强企业定价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 [4] - 需求端需继续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发展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穿戴等新型消费,以市场需求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1][4] - 需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并抓好“反内卷”政策落实,促进形成“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机制 [1][4]
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央视网· 2025-09-30 20:0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9月30日)联合公布,9月份中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制造业景气水平继 续改善。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制造业整体生产活动加快扩张。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新 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新动能继续较快增长。9月份装备制造业采购经理 指数为51.9%,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扩张加快,行业供需两端均较为活跃。消费品制造业采购经理 指数重回扩张区间,并创下今年以来最高点。市场预期持续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三个月环 比上升,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较强。总体来看,9月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多个积极因素累 积,市场活力有所上升。 ...
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后续怎么看?:——2025年9月PMI点评
光大证券· 2025-09-30 18:42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2025年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2][5] - 小型企业PMI改善显著,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至48.2%;大型企业PMI微升0.2个百分点至51.0%;中型企业PMI回落0.1个百分点至48.8%[5] 供需与行业结构 - 生产指数上升1.1个百分点至51.9%,但新订单指数仅微升0.2个百分点至49.7%,产需缺口扩大至2.2个百分点,显示需求不足矛盾突出[14] - 装备制造业PMI大幅上升1.4个百分点至51.9%,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6%,消费品制造业PMI上升1.4个百分点至50.6%,但高耗能行业PMI下降0.7个百分点至47.5%[15] 外贸与价格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至47.8%,进口指数微升0.1个百分点至48.1%,显示出口韧性和内需稳定[21]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2%,出厂价格指数为48.2%,分别较上月回落0.1和0.9个百分点,价格压力集中在上游原材料行业[26] 非制造业与建筑业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高于去年同期的49.9%,金融业指数连续2个月升至60%以上[31]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微升0.2个百分点至49.3%,仍处历史低位,受地产和基建投资拖累[35] 政策与展望 - 四季度制造业PMI预计向好,因极端天气扰动结束、传统生产旺季到来,以及稳增长政策(如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支撑[4]
宏观纵览 |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下阶段走势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23
宏观政策与总体经济态势 - 9月份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但仍位于荣枯线之下 [2]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2] - 政策推动的经济回升因素与市场引导的经济收缩力量仍处激烈角力之中,需以力度足够的政府投资激活需求 [2] 制造业供需状况 - 生产指数为51.9%,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6] - 新订单指数为49.7%,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 [6]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出口需求下降势头有所收窄 [6] - 采购量指数为51.6%,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5%,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6] 市场价格走势 - 购进价格指数为53.2%,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2%,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7] - 市场价格运行走势分化,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市场价格向好,基础原材料行业价格偏弱 [7] - 价格积极变化正在酝酿,随着需求趋稳回升,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7] 企业预期与行业前景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 [8]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均位于57.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8] - 四季度节假日、促销季、基础设施建设及“新三样”内外需求将提振制造业供需 [8] 非制造业运行情况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1]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12个月稳定在55%以上,三季度均值为55.9% [11] - 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均超5个百分点,指数均在60%以上,显示线上购物活跃 [11] - 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和景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因淡季因素有所下降 [12]
【广发宏观郭磊】9月PMI的七个信号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30 15:23
9月经济软数据总体特征 - 9月PMI为49.8,高于前值的49.4,与EPMI、BCI共同指向经济出现秋季旺季的季节性改善 [1][5][7]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上行4.6个点至52.4,环比上行幅度大致持平于季节性均值水平 [5] - 长江商学院BCI指数在6-8月连续放缓后,9月出现跃升,从前值的46.9回升至51.1,表现略超预期 [5] 生产与需求结构 - 9月PMI生产指标为51.9,高于前值的50.8,处于2024年2月以来的新高 [8][9] - 9月PMI新订单指标为49.7,高于前值的49.5,生产指标和新订单指标差值进一步扩大至2.2个点 [8][9] - 生产强于需求的背后原因可能包括金融条件有利于供给,以及在价格和利润率偏低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以量补价 [8] 出口景气度 - 9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高于前值的47.2,5月以来该指数趋势值变化不大,一直处于47-48之间 [10] - 季度末的6月、9月是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两个高点,这与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偏高的情况相吻合 [10] - 中国制造护城河较为明显,海外财政端扩张与货币端降息的环境整体有利于外需 [10] 企业规模分化 - 9月大型企业PMI为51.0,环比上行0.2个点,景气度较高 [11] - 9月小型企业PMI为48.2,环比上行1.6个点,短期改善较为明显 [11] - 9月中型企业PMI为48.8,环比下降0.1个点,压力偏大,可能因大企业受益于两重项目更多,小企业受益于出口和新兴创新领域 [11] 价格趋势 - 9月PMI购进价格指数为53.2,略低于前值的53.3,但明显高于二季度50以下的水平 [12] - 9月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8.2,低于前值的49.1,但明显高于二季度47以下的水平,显示反内卷取得初步成效 [12] - 价格趋势仍不巩固,短期价格趋势仍有待强化,可能与生产指标明显高于需求有关 [12] 企业微观预期 - 9月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该指标年内低点在4月的52.1和6月的52.0 [1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在6-7月处于年内偏低位后,8-9月连续出现较连续地改善 [13] - 企业微观预期好转可能和同期加快企业清欠、反内卷以及资本市场活跃有关 [13] 行业景气分化 - 9月装备制造业PMI为51.9,高于前值的50.5,景气度最高,同时受出口和两新红利影响,部分部门存在AI产业趋势驱动 [13][14] - 9月消费品行业PMI为50.6,高于前值的49.2,短期改善较为明显,受益于国庆假期临近的季节性驱动 [13][15] - 9月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5,低于前值的48.2,景气度偏低且环比偏弱,仍受基建地产等领域投资拖累 [13][16] 建筑产业链景气度 - 9月建筑业PMI为49.3,略高于前值的49.1,环比小幅上行0.2个点,但景气绝对值处于历史同期最低 [16] - 从历史上看,建筑业PMI在9月均在55以上,2024年9月较低但也有50.7,当前水平显著偏低 [16] - 从7-8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可以看到地产、基建投资在三季度的明显趋弱 [16]
9月PMI出炉!金融业成亮点
券商中国· 2025-09-30 15:05
制造业PMI整体表现 - 9月份制造业PMI为49.8%,较8月上升0.4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两个月回升 [1][2] - 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等10个分项指数环比上升,升幅在0.1至1.4个百分点之间 [2] - 生产指数明显回升,采购量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升,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恢复迹象 [2] 制造业价格与需求分析 - 订单类指数均处于荣枯线以下,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1][2] - 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1至0.9个百分点之间,表明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 [2] - 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都在50%以上且环比上升,出厂价格指数虽在50%以下但环比上升,显示其原材料购进价格加快上升,产成品销售价格降势收窄 [3] - 基础原材料行业运行趋弱,其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4.5个百分点至略高于45%的水平,显示产品销售价格加快下降 [3] 非制造业PMI整体表现 - 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整体运行平稳 [1][4] - 三季度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为50.1%,各月指数保持在50%及50%以上 [6] 非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且好于去年同期,货币金融服务业和资本市场服务业均有良好表现 [1][5]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稳定在60%以上,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稳定在55%以上 [5] - 居民线上购物较为活跃,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指数均在60%以上 [5]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较上月上升,但仍在50%以下,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0%以下,显示投资相关建筑活动短期增长乏力 [5] - 三季度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为49.7%,低于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均值水平 [6] 四季度经济展望 - 节假日、促销季等因素将提振消费品市场需求,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发力将带动基础原材料和装备设施需求释放 [6] - "新三样"内外需求将保持较好扩张势头 [6] - 年末的"年底效应"与"节日效应"将带动投资和消费相关需求集中释放,建筑业和服务消费景气度均将有所回升 [7] - 9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 [7]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12个月稳定在55%以上 [7]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