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

搜索文档
老电厂变身文旅新地标,淮北夔牛天街正式运营
人民网· 2025-07-07 14:44
项目概况 - 安徽淮北夔牛天街项目于7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定位为"工业文化+科技体验"的文商旅综合体,涵盖工业博物馆、主题商业街区、研学教育等业态 [1] - 项目前身为大唐发电厂老厂区,2018年因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关停,2020年纳入淮北市城市更新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超10000㎡ [2] - 项目以《山海经》中夔牛为文化符号,打造安徽省首个机械巨兽主题文商旅综合体,保留红砖厂房、钢铁桁架等工业元素 [3][5] 改造特色 - 创造性采用"保护优先、功能再造"原则,通过10米高机械夔牛"雷雷"、3537件工业展品等实现工业遗产活化 [5] - 四层垂直业态布局:首层为机甲巡游与动力游乐,二层设主题影院与研学空间,三层为亲子乐园,四层为潮玩文创 [5] - 夜间转型为灯光艺术展与电音派对场地,形成"日游夜演"全时段消费链,带动周边商业体出租率提升15% [5][6] 政策与市场影响 - 项目响应国家发改委《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入选安徽省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典型案例 [2][6] - 试营业首月即吸引大量游客,未来将推广至更多工业遗存,推动淮北从"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升级 [6] - 市委书记强调工业遗产是"转型的财富",可形成"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带得动消费"的城市名片 [6]
胶州开展提振消费系列活动 开启“工业旅游”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25
青岛灯塔味业工业旅游项目 - 青岛灯塔味业有限公司举办沉浸式工业旅游活动,500余名社会各界代表参与开园仪式 [2] - 灯塔博物苑•调味品科普园为公司2025年企业文化宣传重点工程,承载120年历史与文化传承 [2] - 园区通过古法酿造工艺展示、趣味互动装置等实现"工业+文旅"融合,推动非遗技艺传播 [2] - 对胶西街道中小学师生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票政策,践行公益理念 [2] 胶西街道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街道系统谋划全年消费提振工作,已举办6场活动包括草莓采摘节、特色美食体验等 [3] - "五一"期间"'西游季'胶西五一行"活动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融合农产特色与红色教育 [3] - 以灯塔科普园开园为契机,加速推动消费升级与文旅融合,培育区域工业旅游品牌 [3] - 计划通过"百年匠心+现代科技"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文旅新名片 [3] 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 工业旅游成为激活消费的重要引擎,推动"工业+文旅+乡村振兴"多业态协同 [3] - 企业强调品质与创新并重,丰富文旅体验场景以实现经典与潮流的平衡 [3]
推动工业旅游向体验化、情感化方向演进
消费日报网· 2025-06-05 11:10
工业因其独特历史与丰厚底蕴而各具风韵,亟待提炼独有的文化IP。高质量的IP能够集故事性和情感性 于一身,创造出多元化的衍生内容延长工业旅游的链条。例如,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在原馆的基础上新增 了酱园、酒海和三酉堂等展馆,并推出了自己的IP形象"恒大师",开发众多的文创产品,让游客从认知 IP形象,到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形成文化情感共鸣,进而强化品牌认知。 要不断提高工业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增强游客的情感投入。例如,苏南地区工业旅游产品强调技艺的 传授和学习,无锡的泥人、苏州的刺绣、常州的竹刻,都可以让游客在参观时手把手地模仿学习;甘甜清 爽的北冰洋汽水,松软可口的义利面包,承载着一代代老北京人儿时的美好记忆,在北京的北冰洋义利 园区,游客可以亲手调制、灌装属于自己的北冰洋汽水,学习和面、发酵、烘焙的传统面包制作工艺, 并将成品封装在复古包装中带回家,在互动中与品牌加深情感联结。 工业旅游在推动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要积极推动工业遗产实 现从生产性资源向复合型创意体验空间的转变,通过打造沉浸式、互动性、个性化的体验场景,深度激 活与游客的情感联结,推动工业旅游向体验化、情感化、品 ...
工业文旅热潮起 企业品牌“泛舟”新蓝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1 11:21
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 工业旅游已成为文旅市场现象级赛道,工业遗产与文旅消费的跨界融合重塑企业文化基因与品牌叙事 [1] - 全国已认定六批231项国家工业遗产、建成700余个工业类博物馆、认定100余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形成多元资源体系 [2] - 2024年湖南省拥有6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工业旅游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收入400多亿元,江西省景德镇工业旅游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收入753亿元 [4] 政策支持与规划 - 2016年工信部与财政部提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鼓励建设工业博物馆 [2] - 2020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发展工业遗产体验式旅游、研学旅行等精品线路,形成一体化文旅新模式 [3] - 2023年工信部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等 [3] - 上海、山东、湖南等省市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工业旅游,湖南省计划到2030年建成200个省级基地 [4] 品牌化建设与创新 - 工业旅游品牌化存在同质化竞争、缺乏文化内涵等共性问题,需差异化IP打造,深挖工业历史与地域文化关联性 [6] - 建议通过AR还原生产历史、元宇宙构建虚拟工厂升级沉浸式体验,分层定制亲子工坊、工业风剧本杀等项目 [7] - 推动工业旅游与教育、体育等产业融合,构建"文旅+产业"、"工业旅游+科普教育"等协同生态圈 [7] 融合发展与消费激活 - 工业文旅融合成为消费市场新引擎,统筹产业园区、风景区、文化园区联动发展,推动"制造场景"向"消费胜景"转变 [8] - 餐饮行业与大众文化深度融合可激活存量市场并创造增量需求,成为拉动复购的重要引擎 [8] - 河北君乐宝公司通过开放生产线、科普剧场等成功实现品牌宣传,而破坏原始风貌的改造案例经济效益不佳 [10]
工业遗存改造催生京津冀文旅新地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22:3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炼钢高炉变身科幻体验馆,运料通廊改造为极限运动场,工业厂房里开出网红餐厅……北京首钢园不断 改造和利用工业遗产,推动园区从"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华丽转变。 近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加 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厂区、厂房和设施,植入新业态新功能。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和 活化利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包括首钢园在内,京津冀地区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上已有许多有益尝试。工业遗产 通过对原有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转变为一种全新场景。在这里,游客能够了解工业文化,还能进行观 光、研学和旅游等活动。 工业风"遇见"大运河 在沧州的大运河畔,一座略带锈迹的工业建筑静静矗立,这里就是我国首批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建成的13 家大型化肥企业之一——沧州大化厂老厂区的所在地。自1974年建成投产以来,沧州大化结束了我国不 能生产尿素化肥的历史,为新中国化肥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沧州大化老厂 区逐渐退出时代舞台,只留下沧桑的历史沉淀和工业痕迹。2016年停产搬迁后,大化老厂区开启了改造 工作。 工业遗存文化 ...
为工业游按下加速键需要更多破局之举
北京青年报· 2025-05-07 19:14
行业趋势 - "工厂游"在小红书平台上有超过10万条笔记,成为一种新风潮 [1] - 多地颁布鼓励工业旅游的政策,为行业变革按下加速键 [1] - 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实习或业内考察参观的内容 [1] - 年轻人爱上逛工厂,推动供给侧改革,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 商业模式 - 需要将产品转化成资源,工厂改造成景点,文化演绎成故事 [2] - 由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扶持与专业援助,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2] - 工厂不仅成为旅游景点,也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2] - 成熟的"工业游"涉及点位改造与游客舒适度提升的经营调度 [3] 社会价值 - 普及制造业生产常识,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 [2] - 为中小学教育、科普研学提供新的实践空间 [3] - 提高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带来正向效益 [3] - 知名酒企打造的"酒文化庄园"形成文化与生态的场景再造 [3] 经济效益 - 旅游示范和精品线路增加景点消费黏性,扩散品牌效应 [3] - 文化与生态的场景再造,实现旅游式体验和体验式旅游的内容重塑 [3] - 为"工厂游"的多赢之举找到最佳注脚 [3] - 未来将有更多政策扶持与典型示范,工业旅游将有更多破局之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