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制度

搜索文档
“减法”破壁垒,“加法”增活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一
新华社· 2025-07-06 21:3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瘦身",从2018年首版151项压减至2025年版106项,体现"非禁即入"原则 [4] - 低空经济领域准入限制放宽,全国现存超8万家相关企业,合肥合翼航空获全国首批载人无人机运营合格证 [3] - 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空天产业,北京微纳星空中标8.04亿元卫星星座建设项目 [4] 行业准入放宽案例 - 核电领域引入民资,浙江三澳核电1号机组完成热态性能试验 [4] - 铁路建设开放民资参与,杭温高铁、杭台高铁项目推进 [4] - 外资准入扩大,13家外资企业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 [4] - 生物医药领域试点突破,深港细胞谷落户前海开展干细胞技术应用 [5] 区域创新实践 - 海南组建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破解火箭商业发射难题 [6] - 浙江自贸区发布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促进跨境数据流动 [6] - 广西推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北海市首发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6] - 长沙开放100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121台无人快递车路测 [9] 产业链协同突破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立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科建高分子材料进入C919供应链并获3000万元订单 [7] - 武汉成立车规级芯片产业创新联合体,东风汽车牵头推动上下游协同 [9] - 上海张江与合肥科学中心实现4万余台大型科学仪器跨区域共享 [9] 市场壁垒破除进展 - 广西清理共享电单车市场歧视性配额,新品牌加速上牌 [8] - 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占比超80% [8] - "湾区认证"实现工业消费品领域153张证书三地通行 [9] 服务优化改革 - 天津东疆综保区推行企业迁移"一件事"线上办理 [11] - 苏州启用全国首个跨省市前置货站,实现航空安检与海关查验前置 [11] - 湖北光谷科创大走廊完善光纤光缆配套,带动黄石等地电子元器件产业 [11]
国家发改委:将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完善政府拖欠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
快讯· 2025-05-20 11:01
优化营商环境 - 国家发改委将聚焦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1] - 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1] - 指导地方针对新领域、新业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准入标准 [1] 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 重点是破解政务失信、合同履约不到位问题 [1] -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1] - 完善政府拖欠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 [1] 合同履约管理 - 强化合同履约跟踪核实 [1] - 将政府签订和指导签订的合同履约情况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1]
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完善民企投资兴业空间广阔
中国证券报· 2025-05-20 05:23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 -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推动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稳步前行 [1]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支持政策持续出台 [1] - 市场准入制度持续完善 公平竞争环境优化 民营企业投资兴业空间更加广阔 [1] 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 杭绍台铁路作为首条民营控股高铁 由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持股51% 总投资约450亿元 全长266.9公里 [2] - 杭绍台铁路开通以来运送旅客累计近6000万人次 "五一"假期运输数据创新高 [1] - 杭温高铁由百盛联合集团持股51% 开通后单日客流近4万人次 较初期实现翻倍增长 [1][2] - 杭温高铁一期为义乌至温州段 成为杭州、金华-义乌和温州三大都市圈最快捷通道 [2] 核电领域民营资本参与 -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参与投资招远核电项目一期工程 [2] - 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达20% [2] - 民营企业参与核电项目有利于降低融资压力 激发市场活力 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 [3] 民营资本参与模式创新 - 百盛联合集团实践"社会资本投资+工程总承包+委托代建"的全新建设模式 有效管控成本并保障质量 [4] - 杭绍台铁路打造"诗路高铁"品牌 推出高铁疗休养专列和旅游列车等特色产品 [4] - 杭绍台铁路2024年运输清算收入突破8亿元 2022-2024年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2.9% [4] 政策支持与市场准入优化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将事项数量减至106项 持续畅通民营企业准入渠道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推动"非禁即入"落地生根 [5] - 今年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5] - 民营经济促进法贯穿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原则 有望解决民营企业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准入难、融资贵等问题 [5][6]
破壁垒促统一,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迈大步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01:06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旨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1]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但市场质量与规模不匹配,主要因制度规则不统一和人为壁垒阻碍要素流动 [1] 清理整治行动重点内容 - 重点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等违反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准入壁垒的做法 [1] - 针对地方政府通过歧视性准入条件、强制本地采购等行政性垄断行为,这些做法割裂市场并阻碍资源自由流动 [2] - 部分地方政府在国家已放开审批的领域仍自行设定审批门槛,或通过"互为前置条件"等不合理规定增加企业负担 [2] - 特别强调清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中因监管空白导致的"一刀切"限制或推诿审批责任问题 [2] 清理整治面临的挑战 - 地方政府出于保护本地企业或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可能对清理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3] - 法规文件修订程序繁琐且涉及多部门协调,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3] - 以技术标准、环保要求等名义设置的隐性门槛发现和认定难度较大 [3] 推进清理整治的措施建议 - 加强顶层设计,将清理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实施奖惩机制 [3] -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 [3] -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市场准入数据,及时发现隐性壁垒 [3] - 优化企业参与机制,完善匿名举报渠道并曝光典型案例以增强企业参与积极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