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结构性分化

搜索文档
A股,积极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7-23 20:29
A股市场近期表现 - 近期A股市场多个积极信号频现,主要指数频创阶段新高,市场成交额也"水涨船高" [1][2] - 7月23日盘中,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创2024年10月8日以来9个多月新高;深证成指创2024年11月14日以来8个多月新高;创业板指数创2024年12月10日之后最近7个多月新高 [5][7] - 中证2000指数7月22日盘中创出自2023年8月11日发布以来的新高;中证1000指数7月23日盘中创最近两年新高;中证500指数7月23日创最近8个多月新高 [7] 市场成交与两融交易 - 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额不断攀升,7月22日突破1.9万亿元,创最近4个多月新高,较今年7月初的单日成交额增长数千亿元 [7] - 两融交易趋向活跃,7月22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2009亿元,创今年3月6日之后最近4个多月新高,一个月前尚不足1000亿元 [9] - 7月17日两融余额突破1.9万亿元,达19044亿元,为时隔3个多月重返1.9万亿元之上;融资余额于7月21日达19046亿元,融券余额近期总体稳定在130亿元~140亿元区间 [9] 市场结构性分化 - 2024年以来A股市场个股呈现激烈波动、趋势收敛特征,资金博弈激烈,市场情绪主导短期定价 [3][12] - 银行板块"一骑绝尘",累计涨幅超过60%;通信、有色金属、家用电器、非银金融、汽车等板块累计涨幅超过30%;食品饮料、煤炭、房地产等多个板块累计涨幅不足10% [11] - 2024年以来自最低位曾翻倍的股票超过3000只,其中自最低价最大涨幅超过5倍的股票超过百只;自区间最高价曾一度腰斩的股票超千只 [12] 后市展望 - 市场乐观趋势预计仍将延续,国内上半年5.3%的GDP增速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基础,决策层积极推进"反内卷"治理,改善A股盈利预期 [13] - 管理层推动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包括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等,积极作用逐步显现 [13] - 国际货币秩序重构,全球货币体系加速多元化,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优势使人民币资产相对受益,海外资金配置再平衡对A股形成正面影响 [13]
香港调研反馈+25H1土地市场复苏的三个视角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香港零售市场、中国土地市场、房地产行业 - **公司**:保利、绿城、中海、中国金贸、建发房产、越秀、滨江等房地产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香港零售市场 - **市场复苏**:2025年上半年香港零售市场有积极变化,5月零售额313亿港元,同比增2.4%,自2024年2月以来首次正增长,相关商业地产公司股价反弹;非必需品消费结束16个月负增长,同比增3.5%,增速比必需品消费高2.6个百分点,药物和化妆品类增8.7%,非必需百货类增6.9%,最高端奢侈品类降幅收窄[1][2] - **租金情况**:截至6月末,商铺租金中原经纪人指数为42,环比修复3.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荣枯线;海外基金在港租赁活动增加,核心区写字楼可能接近见底[1][2] - **本地消费韧性**:港人北上消费未对香港本地消费行为产生永久性影响,本地必需品消费市场具较强韧性,多数消费者不会频繁北上购物[1][4] 中国土地市场 - **整体回升**:2025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成交金额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回升,同比增20%以上,主要因核心城市推优质地块和房企补货拿地;全国土地均价创2014年以来新高,同比增33%,溢价率达10%,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流拍率下降,市场供需关系好转[1][5] - **结构性特点**:一二线城市地块质量好,流拍率显著下降,三线城市市场弱,流拍率维持在20%以上;地块面积变小,容积率下降,地方政府推小型化地块减轻房企资金压力[3][6] - **城市分化**:城市间销售和拿地格局分化明显且在2025年延续,高能级城市吸引投资,低能级城市受高库存限制;成交金额超一定门槛的城市数量同比增加,市场U型结构更明显,成交金额前五名城市占全国40%,同比提升6%[7] - **核心热点城市吸引力**:核心热点城市因推出优质地块吸引力大增,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区域供地增加,引发房企竞争加剧[8] - **二线及非热点城市表现**:厦门、武汉、天津、南京等二线及非热点城市成交金额显著增长,浙江温州、嘉兴等地区溢价率与成交量较高,市场热度提升[9] 房企拿地情况 - **拿地主力**:百强房企拿地主力回升至近几年高位,央国企仍为主力,占百强企业拿地主导份额83%,TOP10房企发力明显,同比增长119%[3][10][11] - **拿地策略**:房企为维持项目滚动与组织运转适度投资,以攻代守;大部分房企集中布局核心一二线城市,但部分房企也在非热点城市寻找结构性机会[10][13] 未来趋势和投资策略 - **市场状态**:土地市场处于结构性复苏状态,供给端推地质量提升且节奏前置,需求端房企投资集中度上升但竞争加剧,呈现强者恒强特征,全面修复未完全到来,但核心城市存在结构性机会[14] - **投资策略**:看好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以及在这些城市有储备或新获地块的房地产企业估值修复,推荐具良好信用、优质项目和产品逻辑的地产股[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6月香港零售额自2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同比增长4.5%,非必需品消费增长3.5%,高于必需品消费2.6个百分点[1] - 一线城市单宗地块面积从2020年的13万平方米下降到2025年的7万平方米,全国土地容积率从2015年的2.5逐步下降到2025年的2.0[6] - 成交金额前五名的城市占全国40%,同比提升6%;前十名和前三十名的成交金额分别占全国53%和74%,杭州以接近1200亿位居榜首,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7] - 杭州楼面价最高的10宗中有8宗是在今年上半年产生,北京和上海各有4宗楼面价最高的地产王也是在今年上半年产生[8] - 前十房企拿下168宗中60%已开工,最晚开工的是5月30日成交的一宗,仅一个月内即开工[10] - 滨江、金茂、越秀等企业权益拿地楼面价均在3万元以上,绿城、建发和滨江溢价率均超20%,主要因杭州市场火热[12] - 杭州市场总量1200亿,其中75%被前十房企拿走[13]
CINNO Research:二季度末手机面板市场延续结构性分化态势
快讯· 2025-06-16 11:51
手机面板市场结构性分化态势 - 二季度末手机面板市场延续结构性分化态势 [1] - a-Si面板受益于中低端市场稳定需求 产线维持高稼动率 [1] - LTPS面板受车载显示等应用带动 主力产线持续满载运行 [1] - 柔性AMOLED面板经历前期高速增长后 受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影响 需求出现小幅回落 [1] 各类型面板价格走势预测 - 6月和7月a-Si面板价格以持平为主 [1] - LTPS面板价格短期内保持稳定 [1] - 刚性AMOLED面板价格短期内保持稳定 [1] - 柔性AMOLED面板价格6月小幅回落 第三季度将趋于稳定 [1]
6月手机面板行情:LCD价格维稳,柔性AMOLED短期回调
CINNO Research· 2025-06-16 11:25
手机面板市场结构性分化 - 进入二季度末,手机面板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a-Si面板受益于中低端市场稳定需求,产线维持高稼动率;LTPS面板受车载显示等应用带动主力产线持续满载运行;柔性AMOLED面板在经历前期高速增长后,受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影响,需求出现小幅回落 [2][3] a-Si面板市场表现 - 受"6.18"年中大促备货需求拉动,a-Si面板市场需求持续强劲,驱动主力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 [4] - 华南市场在经历一轮因供需偏紧引发的小幅涨价后,目前已回归稳定状态,面向品牌客户的模组价格仍保持稳定 [4] - 6.5英寸Notch HD+ LCD a-Si面板价格维持在6.7美元,与上月持平 [2] LTPS面板市场表现 - 得益于车载显示市场的快速增长,京东方、天马等主力厂商的LTPS产线持续处于满产状态,其中天马LTPS产线预计满产将延续至2025年底 [4] - 在智能手机领域,由于中高端机型向AMOLED迁移趋势明显,LTPS面板需求依然偏弱,价格维持低位平稳 [4] - 6.5英寸Notch FHD+ LCD LTPS面板价格维持在9.4美元,与上月持平 [2] AMOLED面板市场表现 - 伴随国内手机厂商加速转向柔性AMOLED,刚性AMOLED需求持续收缩,三星显示采取主动降价策略但市场反馈平淡 [4] - 6.4英寸Notch FHD+ 刚性AMOLED面板价格维持在16.0美元,与上月持平;6.7英寸Hole FHD+ 柔性AMOLED面板价格从23.5美元降至23.0美元,下降0.5美元 [2] - 国内部分柔性AMOLED产线近期从满产状态略有回落,预计6月将适度下调价格以维持稼动水平,但会坚守最低价格底线 [4] - 随着第三季度传统旺季来临,柔性AMOLED产线稼动率有望回升至高位,价格也将趋于稳定,部分紧缺规格存在小幅提价的可能性 [4] 价格预测 - 2025年6月和7月a-Si面板价格以持平为主;LTPS面板价格短期内保持稳定;刚性AMOLED面板价格短期内也将保持稳定;柔性AMOLED面板价格在6月小幅回落后第三季度将趋于稳定 [5]
6月手机面板行情:LCD价格维稳,柔性AMOLED短期回调
CINNO Research· 2025-06-16 11:24
手机面板市场结构性分化 - 进入二季度末,手机面板市场延续结构性分化态势,a-Si面板受益于中低端市场稳定需求,产线维持高稼动率 [2] - LTPS面板受车载显示等应用带动主力产线持续满载运行 [2] - 柔性AMOLED面板在经历前期高速增长后,受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影响,需求出现小幅回落 [2] a-Si面板市场表现 - 受"6.18"年中大促备货需求拉动,a-Si面板市场需求持续强劲,驱动主力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 [3] - 华南市场在经历一轮因供需偏紧引发的小幅涨价后,目前已回归稳定状态,面向品牌客户的模组价格仍保持稳定 [3] - 2025年6月和7月a-Si面板价格以持平为主 [4] LTPS面板市场表现 - 得益于车载显示市场的快速增长,京东方(BOE)、天马(Tianma)等主力厂商的LTPS产线持续处于满产状态 [3] - 天马LTPS产线预计满产将延续至2025年底 [3] - 在智能手机领域,由于中高端机型向AMOLED迁移趋势明显,LTPS面板需求依然偏弱,价格维持低位平稳 [3] - LTPS面板价格短期内保持稳定 [4] AMOLED面板市场表现 - 伴随国内手机厂商加速转向柔性AMOLED,刚性AMOLED需求持续收缩 [3] - 三星显示(SDC)采取了主动降价策略试图刺激需求,但市场反馈平淡,降价效果有限 [3] - 国内部分柔性AMOLED产线近期从满产状态略有回落,预计6月将适度下调价格以维持稼动水平 [3] - 随着第三季度传统旺季来临,柔性AMOLED产线稼动率有望回升至高位,价格也将趋于稳定,部分紧缺规格存在小幅提价的可能性 [3] - 刚性AMOLED面板价格短期内也将保持稳定 [4] - 柔性AMOLED面板价格在6月小幅回落后第三季度将趋于稳定 [4] 价格数据 - 6.5x" Notch HD+ LCD a-Si TDDI面板价格保持稳定,5月25日和6月25日(E)均为$6.7 [2] - 6.5x" Notch FHD+ LCD LTPS TDDI面板价格保持稳定,5月25日和6月25日(E)均为$9.4 [2] - 6.4x" Notch FHD+ AMOLED Rigid On Cell面板价格保持稳定,5月25日和6月25日(E)均为$16.0 [2] - 6.7x" Hole FHD+ AMOLED Flexible On Cell面板价格从5月25日的$23.5小幅下降至6月25日(E)的$23.0,降幅为-$0.5 [2]
关税风暴过后,芯片现货市场怎么样了?
芯世相· 2025-05-23 16:12
芯片现货市场现状 - 4月10日中国对美加征84%关税政策生效后,芯片市场出现明显波动,包括暂停报价、全线涨价等现象[3] - 5月12日中方宣布取消91%反制关税后,市场逐渐回归平淡,TI和ADI等美系品牌价格表现分化[3][6] - TI需求萎靡,TL074IDR从0.4元(2月)涨至0.7元(4月)后回落至0.68元,LM339DR从0.25元(2月)涨至0.6元(4月)后跌回0.26元[6] - ADI价格坚挺,AD7606从70元(关税前)涨至80元(4月14日)后维持在76元高位,部分型号"涨了之后跌不回去"[6][7] 关税影响与市场反应 - 关税期间TI/ADI分销商业绩激增,有分销商单日销量达平时10倍,通用料涨幅最高达125%[4] - 关税结束后纯贸易商订单减少,而主做终端的代理/贸易商订单增长,部分外贸工厂加急备货赶90天交付期[10] - 美国客户开始多元化供应商选择,外贸市场竞争加剧,客户多方比价现象显著[10] 行业结构性变化 - ADI通过砍代理、取消特价、拉长交期等方式调整库存,推动价格上涨[7] - MLCC代理商2023年上半年订单增长40%,MPS汽车料需求在2023年10-11月回升[8] - 2024年Q1部分分销商订单量明显增多,但价格竞争仍处于低价抢单阶段[8] 市场长期趋势 - 需求主导市场走向,TI价格回落显示短期波动难改长期供需关系[9] - 不同品牌表现分化,ADI因原厂策略调整叠加关税刺激形成持续涨价[6][7] - 外贸环境变化要求分销商拓展新市场,国内客户开发与终端服务成为关键[11]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基础仍需夯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01:25
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论述 - 核心观点: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1] -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2025年一季度全国一、二手房成交总量达383万套,同比增长10%,止跌企稳目标初步实现 [1] 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变化 城市间分化 - 一线城市交易活跃度增幅最大,二线次之,三线较小 [1] - 土地资源与人口资源错配导致大城市土地供求紧张,中小城市供大于求,商品房空置率高,房价和租金收益率持续下跌 [2] 同一城市内部分化 - 核心区域交易量回升幅度高于非核心区域,成交结构变化拉高平均房价 [3] - 深圳2024年10月后二手房价连续5个月环比上升,核心区域高价房成交占比增加:400万元以下住房占比从56.1%降至53.4%,400万~600万元占比从22.6%升至24.6%,600万元以上占比从21.3%升至22% [3] - 2025年一季度深圳二手房成交价分布:单价<4万元/平方米占比32.2%(降1.2个百分点),4万~5万元/平方米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5万~6万元/平方米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9万元/平方米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 [3] 二手房与新成交占比变化 - 2025年一季度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238.7万件(同比减12.1%),存量商品房转移登记164.6万件(同比增34.7%) [4] - 房企债务风险增加期房购买风险,促使刚需购房者转向二手房 [4] - "带押过户"制度刺激二手房交易,2025年一季度全国办理7.1万件(涉及金额717亿元),月均办理量增163%,金额增68% [4] 住宅与商业物业分化 - 住宅市场初现止跌回稳,写字楼和商业地产仍偏弱 [5] - 2025年一季度重点城市写字楼平均租金4.58元/平方米·天(环比跌0.73%,同比跌2.1%),空置压力增加 [6] - 地方政府控制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工业/商业用地占比,导致写字楼供给过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