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用落地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我们对 25 年 AI 极度乐观?| 42章经
42章经· 2025-01-06 05:54
AI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 23年AI市场爆发初期,互联网从业者和美元基金迅速涌入,投资焦点集中在大模型公司,OpenAI背景人才备受追捧 [1] - 24年上半年一级市场跌至十年最低谷,大模型公司热度消退,Pre Training模式被质疑,具身智能成为新投资关键词 [2] - 24年9月后市场出现三大变化:融资复苏、多模态模型能力突破(图片/语音/视频生成达GPT-3水平)、AI创二代创始人涌现 [3] 技术演进趋势 - 大模型呈现四大趋势:基础设施化、开源快于闭源、多模型混合方案受青睐、产品价值高于技术 [2] - 多模态进展超预期,视频和3D模型发展速度显著快于语言模型,推理模型o1推动Agent落地 [3] - AI Native产品形态可能通过多模态实现突破,NotebookLM展示跨模态内容组织新范式 [13][14] 投资与创业格局 - 25年市场两极分化加剧:美元基金聚焦出海,人民币基金侧重硬科技/国产替代,初创公司首轮估值达3000-5000万美金 [4][5] - 应用落地成为共识方向,生产力工具类产品主导市场,20-30家应用公司估值超5000万美金,头部ARR达1000万美金 [2][6] - 创始人画像迭代:从互联网转型者变为AI创二代(大厂AI负责人/创业公司联创),认知水平和商业模式显著升级 [3] 商业模式变革 - Prosumer(小B大C)模式验证成功:兼具C端传播属性和B端付费能力,预计25年将出现千万美金ARR公司 [6] - Agent商业模式可能颠覆SaaS:按结果付费替代订阅制,销售体系重构,新创企业比现存SaaS公司更具转型优势 [7][8][9] - Perplexity案例显示搜索平台可能演变为任务完成型Agent,成为AI时代核心入口 [12] 未来重点方向 - Agent领域三大机会:2B场景落地、存量SaaS公司AI化、新商业模式创业公司反攻 [11] - 多模态潜在突破点:视频作为内容输出终局、用户从被动接收转向参与式消费、生产关系变革 [15] - 技术-商业协同效应:AI理解能力+多模态组织将重塑产品形态,如NotebookLM的交互式对话设计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