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仓配置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点评:银行转债退出怎么看?
国海证券· 2025-06-17 2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银行转债持续退出对市场整体扰动预计相对有限 市场对此已有预期消化 且有充裕替代性资产填补底仓缺口 机构配置策略灵活 市场系统性冲击可控 四类资产有望成为银行转债的替代资产 [33][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转债现状 供给端 - 2023 年以来银行转债余额持续下滑、近期加速收缩 规模从 2023 年峰值近 3000 亿元缩减至当前约 1500 亿元 余额占全市场比例从 38.97%降至 22.64% 其大规模退出或推动转债市场风格向小盘标的倾斜 [7] - 银行转债发行高峰在 2019 - 2022 年 2022 年后因银行板块估值破净致股权融资难、监管审核趋严 新发渠道基本停滞 [9] 需求端 - 基金对银行转债的配置走势与余额变化协同 达到峰值后回落 促使基金增配非银转债类资产 一级债基配置有韧性 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及偏债混合基金延续减配趋势 [14] - “固收 +”产品在转债市场压缩时会转向配置其他资产 如金融债、高信用等级企业债 或增持相对低价的银行转债 [16] 后续如何选择底仓 长久期正股红利资产 增配久期偏长的红利资产可作为优质底仓选择 如公用事业类转债 具备稳定现金流和分红 长久期在利率下行期有价格弹性收益 能增强基金防御与收益稳定性 相关转债有渝水转债、贵燃转债等 [20] 相对低价的银行转债 适度增配相对低价的高性价比银行转债 正股长期低于强赎价 强赎风险低 可长期稳定存续 主体评级高 受地方政府与严格监管支持 风险可控 典型代表有紫银转债和青农转债 [22][23] 2 年之内到期且有 YTM 保护的转债 剩余期限约 2 年、收益率 0% - 8%的转债具备抗跌属性与收益弹性 短期剩余期限降低利率风险、加速回本 设定收益区间平衡风险与回报 契合震荡市防御需求 [24] 其他国央企转债 YTM 为正的国央企转债有望填补空白 依托政策支持与股东约束信用风险低 到期收益率有吸引力 存量稳定、行业分布广泛 能满足综合配置需求 [28] 总结 - 银行转债退出虽带来结构性调整压力 但市场系统性冲击可控 [33] - 四类资产有望成为银行转债替代资产 包括久期偏长红利资产、相对低价高性价比银行转债、短剩余期限稳健品种、高 YTM 国央企转债 [34]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银行转债缩量后,转债底仓怎么配?
国信证券· 2025-06-16 19: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银行转债加速缩量,短期暂无发行计划,投资者需解决后续底仓配置问题;报告通过梳理公募基金历史季报,分析归纳有转债仓位的主动型基金转债底仓配置情况及共性,探索可转债基金和其他类型基金可能的底仓配置思路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底仓品种概览 - 泛固收 + 基金对转债有配置需求,可转债基金平均转债仓位达 78% 左右,一 / 二级债基等基金转债仓位多维持在 10% 以上 [1][14][15] - 公募基金各时期普遍以银行、电力设备等行业转债作底仓,银行转债在底仓品种中占比高,底仓品种会随债券余额、市场行情变化 [19][21][24] 转债底仓“大户”——银行转债概览 -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银行发行转债重要目的,需通过持续转股实现,部分银行转债出现大股东溢价转股现象 [2][28][32] - 银行转债安全性高、可质押,正股股息率高、几乎无违约风险、抗风险性强,是稳健型账户收益增强渠道 [2][33][38] - 银行转债规模收缩明显,近年发行少、退市快,短期暂无发行上市,新规后暂无新增预案 [2][40][43] 后续底仓品种怎么配 - 转债底仓品种通常高评级、大市值、抗跌性好,多数评级达 AA 及以上,近 9 成余额在 20 亿以上,市场调整时跌幅有限 [3][45][51] - 市场关注的“可能底仓品种”:一是以其他高评级大盘品种替代,如光伏转债,但标的数量有限,各券能否作底仓需综合考虑;二是对比公募基准选当前低配品种,但实操有问题,转股溢价率或干扰转债层面判断 [3][52][57] - 底仓选择思路:可转债基金可关注 YTM 为正、正股信用资质好的个券,也可构建相关性低的转债组合;非可转债基金在转债市场难寻底仓时,可考虑切换为其他类型债券 [4][66][72]
规模迭创新高!红利低波ETF(512890)基金规模与份额连续两周实现周度净增长
新浪基金· 2025-06-03 14:04
市场风格轮动 - 6月3日早盘市场风格轮动至小盘与科技成长板块 红利类指数普遍回调但资金增配信心未改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连续三个交易日(2025/5/28-2025/5/30)获资金净流入2.71亿元 为同期全市场唯一累计吸金超2.5亿元的红利主题ETF [1] 基金规模与资金流入 - 红利低波ETF(512890)自5月19日至5月30日基金份额增长6.3亿份 规模增长9.6亿元 连续两周净增长 [1] - 该ETF规模于5月28日、29日、30日连续三日创新高 截至5月30日达169.52亿元 [1] 股息率表现 - 红利低波指数近一年股息率6.4% 高于近十年来91.89%的时间 显著超过同期10年国债1.67%和30年国债1.90%的收益率 [1] 历史业绩与配置价值 - 红利低波ETF(512890)自2018年12月19日成立以来 在2019-2024年连续6年实现正收益 展现抗风险能力 [1] - 该ETF被视为市场波动与海外扰动下的理想权益底仓配置选项 [1] 联接基金与个人养老金配置 - 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A/C/I/Y类)截至2024年底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 为同期唯一超80万户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1] - Y份额(022951)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可投范围的指数基金 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突破1亿元 成为首个"指数Y"超1亿元产品 [1] 管理人行业地位 - 华泰柏瑞在红利指数投资领域拥有18年经验 2006年布局并打造包括首只红利ETF(510880)在内的5只"红利全家桶" [1] - 截至5月30日 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超396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