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租金比
搜索文档
房价:如何稳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13 15:07
核心论点与逻辑 - 报告核心问题是探讨稳住房价的关键变量,并借鉴海外经验[3][4] 租金回报率分析 - 流行观点认为租金回报率高于国债利率(如3% vs 2%)时房价会止跌,但海外实证不成立[8] - 美国2007-2012年房价下行期,租金回报率一度高于6%,远超低于2%的国债利率,但房价未企稳[8] - 日本1991-2004年房价下行期,东京租金回报率超5%,远超低于1%的国债利率,房价仍未止跌[8] - 房产类似信用债,高租金回报率(如10%)可能伴随本金(房价)下跌风险,不能仅看收益率[12] 房价预期与通胀的关键作用 - 房产收益包含租金回报和资本利得,房价上涨预期下租金回报率不重要(如美国07年前)[13][14] - 房价下跌预期下,租金回报率需远高于国债利率(信用利差走阔)以补偿本金损失风险[13][14] - 研究13个经济体发现,房价调整周期中估值(房价租金比)会回归历史低位[16] - 稳房价的关键是稳定房价预期,而房价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通胀预期[16] - 中国政策已注重提振预期和反内卷以提振通胀,这对稳房价和稳内需至关重要[17]
国泰海通宏观:房价如何稳住?
智通财经网· 2025-10-11 15:37
中国经济与房地产趋势 - 中国经济总量保持稳健增长,上半年GDP增速高于5.3%,超出市场预期,中长期增长潜力巨大 [1] - 短期经济结构分化现象存在,表现为供给偏强、需求偏弱,数量偏强、价格偏弱,内需仍需进一步提振 [1] - 房地产是内需端的重要拖累项,尽管其投资、销售占经济比重已不高,但在居民存量财富配置中份额仍很高,房价调整会对总需求构成压制 [1] 租金回报率与房价关系分析 - 租金回报率是年租金总额与房屋总价之比,其倒数为房价租金比,类似于股市的市盈率,用于衡量房屋估值 [2] - 流行逻辑认为租金回报率高于国债利率时房产更具性价比,但美国2007-2012年和日本1991-2004年的经验显示,即使租金回报率远高于无风险利率,房价也未企稳 [2] - 房产类似于“信用债”,其收益不仅看租金回报率(票息),还需考虑本金(房价)波动的风险,投资者需权衡潜在资本利得损失 [5] 房产收益构成与预期影响 - 购房收益来自两部分:租金回报和房价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 [6] - 当预期房价上涨时,租金回报率重要性下降,资本利得预期驱动资金流入,实现房价自我上涨 [6] - 当预期房价下跌时,租金回报率需足够高以补偿房价下跌损失、资金成本、折旧维护费及税费等,投资者才会认为有性价比 [6] 稳房价的关键因素 - 若房价无上涨预期,租金回报率会持续抬升(房价租金比被压缩),类似股市估值回归历史低位的过程 [7] - 研究发现,13个经济体的房地产危机中,房价调整周期内房屋估值均会回归历史低位(租金回报率升至历史高位) [7] - 稳房价的核心在于稳定房价预期,而房价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通胀预期,因资产价格是实体经济的“映射” [7] 政策方向与前景展望 - 自去年9月起,中国宏观政策注重提振预期,“反内卷”政策意在提振通胀,政策方向正确 [8] - 持续的政策发力将对稳住房价、稳住内需起到关键作用,若居民对未来收入和通胀预期提升,房价预期也将抬升 [8]
房价底部出现了吗?
36氪· 2025-09-16 18:20
一线城市新房与二手房价格走势分化 - 8月一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 [1] - 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更为明显 [1] - 北京二手房价格连续5个月下跌,上海、广州连续下跌4个月,深圳连续下跌6个月,广州8月同比下跌6.2% [1] - 上海新房价格因核心区供应新地块已连续38个月环比上涨,但二手房整体价格同比下跌2.6% [1] 新房市场韧性及结构性变化 - 新房市场因供给结构调整更快,核心区房子好卖,开发商多开核心区项目,使一线城市市场更有韧性 [1] - 供给结构快速转变打破统计数据连续性,导致房价和成交量数据局部失真,表面新房价格下降不多甚至上涨 [6] - 一线城市新房市场经历小房企、民营房企产能出清及郊区市场结构性下滑,构成房价韧性重要因素 [6] - 8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降幅现收窄迹象,企稳信号与政策持续发力相关,如放宽外围限购、降低房贷利率 [9] 房企格局与资金状况 - 土地市场集中度提升,2025年1-8月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房企总量70% [5] - 2025年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4318亿元,同比下降8%,降幅比去年同期减缓12.2个百分点 [8] - 2025年前8个月房企房屋新开工面积398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5%,为5年前同期28.4% [8] - 重点城市主流房企资金压力开始减弱,企业降价清库存压力整体得到缓解 [8] 土地市场与房企投资动态 - 北京2025年上半年成交宅地22宗,中建系斩获7宗,占比近三分之一 [6] - 新增供给向大房企集中导致区域性供给垄断,投资策略趋同使新房市场走向高端化 [6] - 2025年前8个月百强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7235亿元,同比增长31%,投资强度为32.5%,较去年全年上升6.8个百分点 [8] - 房企积极补仓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回暖,新房销售规模筑底步入尾声 [8] 二手房市场特征与个人杠杆 - 二手房市场供给分散,买卖双方充分竞争,供需博弈决定长期走势,价格下拉惯性更大 [4][11] - 个人房源供给分散化加剧比价效应,容易产生踩踏,个人买家怕买贵倾向选择最低价成交 [12] - 2025年前8月人民币贷款增13.46万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房贷)增1.08万亿元,仅占新增贷款8.02% [12] - 2025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1078.33亿元 [13] 市场潜在支撑与制约因素 - 高盛预测2026年需额外售出约2.1亿平方米房子才能使市场止跌回稳,可能需2000亿-6000亿购房补贴 [16] - 中国家庭在抵押贷款新增总额/净额方面有超过50万亿至20万亿人民币提升空间,足以支撑65万亿新房销售量 [16] - 一线城市55%户籍家庭拥有约1.5倍住房供给比,45%非户籍家庭仅有0.1倍住房供给比,制约市场回温 [16] - 北京等城市租金价格出现明显下滑,2025年8月每平米平均租金与每套平均租金环比均有所下跌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