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市场分化
icon
搜索文档
深业集团19.06亿竞得深圳龙华一宗宅地 核心区与次级市场分化明显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11
土地交易概况 - 深圳市龙华区一宗住宅用地以底价19.06亿元成功出让,由深业集团旗下深圳市深业兴鹏投资有限公司竞得,成交楼面价28050元/平方米 [1] - 该地块位于龙华区大浪与民治街道交汇处,宗地号A815-0036,土地面积21920.8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67950平方米,容积率3.1 [4] - 地块需建设住宅60390平方米、商业1400平方米、9班幼儿园4500平方米及社区公共配套用房1500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由竞得人建成后无偿移交 [4] 地块开发条件 - 出让条件较为宽松,不设70/90户型限制,商品房不限价,无配建保障性住房要求,开发灵活性较高 [4] - 地块作为龙华核心区稀缺低密住宅用地,区位与配套优势显著,临近地铁4号线上塘站 [4] - 周边成熟住宅区包括长城里程家园(挂牌均价5.63万元/平方米)、卓越柏奕府(6.27万元/平方米)、中海汇德理(6.99万元/平方米) [4] 市场分化特征 - 此次土拍延续了深圳近期"核心区高热、次级区域遇冷"的市场分化特征 [1] - 与前海T201-0232地块吸引12家房企竞拍、溢价率达86%形成鲜明对比,龙华地块仅深业集团一家参与报价 [4] - 克而瑞数据显示,龙华核心区2026-2027年预计新增住宅供应超150万平方米,库存压力或抑制房企拿地积极性 [5]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深圳近期通过"商改住"、降低容积率、优化出让条件等措施增加住宅供应 [5] - 上半年深圳预售新房住宅成交15101套,同比增长24.4%;二手房成交35106套,同比增长30.7%,市场呈现逐步回暖态势 [5] - 业内认为,核心区域优质低密宅地仍将是市场焦点,政策优化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5] 市场趋势判断 - 深圳房地产市场正呈现"核心区价值坚挺、非核心区以价换量"的分化格局 [5] - 随着供应结构持续优化和成交稳步回升,市场有望进一步回归理性 [5] - 市场变化为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5]
房地产市场分化中孕育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23 16:00
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9.4个百分点 [2] - 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5.5%,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9.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1.6个百分点 [2][3] -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6.2%,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6.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0.8个百分点 [4] -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3个、0.5个和0.3个百分点 [4] 政策支持与市场活跃度 - 上半年全国超160省市(县)出台优化政策超340条,涉及拓宽收购存量商品房用途、优化房票安置政策等 [2] - 5月份近20城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6月份青岛、杭州、西安等城市出台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新政 [2] - 7月北京、广州等核心城市继续优化公积金政策,包括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还款期限等 [2] - 今年以来各地已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超150次 [2] - 上半年超60个城市发布购房补贴与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刚性需求 [3] 房企销售与产品策略 - 保利发展1至6月实现签约金额1451.71亿元,签约面积713.54万平方米 [4] - 碧桂园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67.5亿元,权益销售面积204.9万平方米 [4] - 正荣地产上半年合约销售金额约23.65亿元,销售建筑面积约14.26万平方米 [4] - 支撑房企销售业绩的"红盘"在户型设计、建筑质量、周边配套等方面表现突出 [4] - 重庆御湖境项目两开两罄,累计销售达11亿元,刷新重庆年度首开纪录 [6] 市场分化与趋势 - 一线城市新房均价微涨0.8%,新一线、二线城市均价微降0.5% [7] - 重点66城新房均价同比微降0.5%,呈现"以质换量"过渡特征 [7] - 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百城挂牌量增长,成交占比持续提升 [7] - 住房租赁市场景气度趋稳,新一线城市需求热度领跑 [8] - 武汉准四代住宅项目去化率超50%,重庆部分四代住宅开盘去化率达90%以上 [6] 行业未来展望 - 政策将围绕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等方面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4] - "好城市+好房子"新房市场空间仍在,不同城市和项目分化趋势将延续 [6] - 改善需求释放、品质价值回归、城市差异发展是调整中的直接体现 [8]
5年后,房子大赚还是血亏?内行人9字说透了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37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价表现 - 一线城市中心区域如北京西城、上海黄浦、深圳南山房价稳固 上海浦东新区一季度成交均价达7.83万元/㎡ 同比上涨1.8% [3] - 上海黄浦区老旧小区因"重点学区"光环 挂牌价突破10万元/㎡ 看房者络绎不绝 [3] - 北京三环以内、上海陆家嘴、深圳福田等核心区域2025年房价保持稳定 [6] 一线城市远郊及二线城市分化 - 北京房山、上海崇明等远郊区域新房价格较2022年下跌15% 开发商大幅打折促销仍无人问津 [6] - 杭州未来科技城因阿里巴巴、网易聚集 2025年房价上涨3% 90㎡小三房总价突破400万元 [6] - 成都高新区因腾讯研发中心落户 周边房价两个月暴涨5% [6] - 郑州、石家庄等二线城市因产业缺乏亮点 新房单价下跌20% [6] 三四线城市房价暴跌 - 东北沈阳、哈尔滨房价连续15个月下跌 远郊新区跌至"白菜价" [4] - 东北鹤岗房价跌至3000元/㎡ 陕西周至县、甘肃玉门80㎡房产仅20万元无人问津 [7] - 湖南株洲过去三年流失18万劳动力 市中心商场大量倒闭 住宅楼夜间亮灯率不足30% [7] 政策影响及市场反应 - 房贷利率降至3.8%等政策未惠及三四线城市 当地银行担忧资金回收 [9] - 深圳降低二套房首付后 南山豪宅一周成交47套 [9] - 杭州人才补贴政策直接带动高新区房价上涨 [9] 投资者行为及市场数据 - 投资者将劣质房产置换为核心资产 如北京燕郊房产置换西城学区房 学区指标价值300万元 [9] - 2025年7月数据:一线城市房价微跌0.8% 二线城市跌3.1% 三线城市暴跌4.5% [9] - 北京海淀学区房逆势上涨4.2% 深圳前海豪宅单价突破15万元 [9] 市场总结 - 2025年房地产市场极度分化 核心区域优质房产坚挺 其他区域风险巨大 [10] - 地段好、配套完善的房产才能保值增值 [10]
地产图谱|上半场北上广深杭蓉“撑场”,改善型楼盘热度高
贝壳财经· 2025-07-08 21:28
楼市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楼市呈现分化态势,一季度延续修复,二季度边际转弱 [1]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表现平稳,三四线城市总体回落 [1] 新房市场 - 北京上海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小幅增长,广州深圳增幅超15% [2] - 杭州成都优质改善楼盘保持较高热度,市场分化延续 [2] - 重点城市可售面积普遍回落,出清周期缩短,处于去库存阶段 [2] - 30城120-144平方米户型成交占比首次达30%,改善型需求主导市场 [2] - 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16%,涨幅较去年下半年收窄0.26个百分点 [14] 二手房市场 - 北京上海广州同比增长20%左右,深圳同比增长超30% [6] - 成都杭州苏州厦门同比增长均超10% [6] - 5月以来热度转弱,6月上海同比出现下降,北京深圳广州增幅收窄 [7] - 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3.60%,6月均价1369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5% [14] 城市具体数据 - 上海1月新房成交同比-14.84%,2月同比82.68%,3月同比9.70% [4] - 广州1月新房成交同比48.25%,2月同比39.50%,3月同比16.00% [4][5] - 深圳1月新房成交同比112.19%,2月同比97.79%,3月同比30.55% [5] 趋势展望 - 7月供应同比环比齐降三成,一线城市中北京独撑大局 [19] - 28个重点城市7月预期项目平均去化率29%,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4] - 高品质项目入市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新房市场保持平稳 [24] - 城市之间及项目之间分化行情将延续,"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 [24]
总价千万的新房成交翻倍,上半年北京楼市还有这些看点
第一财经· 2025-07-03 17:47
北京新房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26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 市场整体企稳 [3] - 月度呈现波动增长 3月"小阳春"行情带动成交面积同比增近五成 二季度同比增15% [3] - 区域分化明显 朝阳 昌平 海淀 顺义 丰台为成交主力 销售面积均超25万平方米 [3] - 6个楼盘销售额超40亿元 集中于海淀(4个)和朝阳(2个) 高品质改善型项目去化突出 [3] 高端住宅市场特征 - 总价1000万-2000万新房成交套数同比增90% 市场份额从2024年12%提升至19% [4] - 海淀区均价超10万/㎡豪宅表现强劲 建发海晏项目开盘认购185套 金额62亿元 网签均价13.5万/㎡ [4] - 市场分化加剧 部分项目需通过产品力和价格双重竞争吸引购房者 [5] 房企竞争格局 - TOP20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合计1766.7亿元 中海地产(244.6亿) 华润置地(206.9亿) 越秀地产(193.5亿)位列前三 [5] 土地市场动态 - 上半年成交22宗涉宅地块 出让金1005.56亿元同比增37.3% 9宗溢价成交 [6] - 海淀树村地块楼面价突破10万元/㎡ 核心区稀缺地块呈现"量缩价涨"特征 [6] - 土地成交总价自2021年后首次重返千亿级 优质地块将为后续改善型产品提供支撑 [6] 二手房市场特征 - 上半年二手住宅网签8.86万套同比增18% 超2022-2024年同期水平 [8] - 刚需主导市场 500万以下房源成交占比超60% 政策放宽助力非京籍购房 [8] - 价格持续下行 5月二手房价格环比降0.8% 90㎡以下小户型降幅达1.1% [9] - 挂牌量维持高位(约16万套) 买卖双方价格博弈加剧 部分业主"卖旧观望" [9]
在粤房企风云:前十房企阵容,央国企占比升至八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17:45
行业格局变化 - 2025年广东省TOP100房企中有29家退出榜单,较2020年淘汰率29% [1][3] - 央国企占比显著提升:TOP100房企央国企占比从2020年28%升至2025年46%,TOP10房企央国企占比从40%升至80% [1][3] - 外来房企占比微增:TOP100房企中外来房企占比从2020年30%升至2025年32%,但TOP20中仅2家为外来房企 [3] 市场集中度 - TOP100房企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84 3%降至2024年73 1%,但TOP10房企销售额占比从36 2%提升至37 5% [3] - 头部聚集效应增强:2024年销售额前十房企占比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至37 5% [7] 区域分布特征 - 本土房企总部集中于广深:深圳27家(较上年减1家)、广州25家,合计占TOP100的52% [6] - 拿地高度集中:2024年广州拿地金额占比55 6%(767亿元)、深圳36 9%(510亿元),两地合计占全省92 5% [8][9] 经营数据 - 2024年典型房企在粤销售额8698亿元,同比下降15 6%,但降幅小于全省水平 [7] - 产品结构变化:90㎡以下刚需户型成交占比26 8%(+1pct),90-140㎡主力户型占比62 9%(-2 9pct) [7] - 拿地规模收缩:总拿地金额1439亿元(-17 6%)、建筑面积660万㎡(-31 9%),但降幅较2023年收窄 [7] 财务表现 - 典型上市房企2024年营收均值773 7亿元(-12 6%),毛利率8 09%(同比降6 84pct) [10] - 净利润均值-41 1亿元,净负债率158 6%(同比上升),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74 2% [12][13]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20 6%,占总资产比例降至5 8% [13] 未来展望 - 行业偿债压力有所缓解但现金流压力仍存,需平衡去库存与保利润关系 [12][13] - 广东省"十五五"期间房地产增量空间仍大,但城市间分化将加剧,核心城市保持活跃 [13]
未来五年,房子是白菜价还是黄金价?李嘉诚与王健林的判断一致
搜狐财经· 2025-07-02 05:55
房地产历史表现 - 过去30年房地产是保值增值最快的商品 全国平均房价从1998年2000元涨至2021年1.6万元 涨幅超5倍 [2] - 北上深等大城市房价涨幅更为显著 但2021年峰值后深圳均价从七八万/平米降至五六万 部分跌至4万 百平米房产两年亏损超200万元 [4] 当前市场动态 - 2023年市场呈现分化特征 大城市价格相对稳定 小城市持续阴跌 [6] - 政策层面密集出台救市措施 包括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 房贷利率连续下调 首付比例降至15% [6] 未来五年市场预判 - 观点一认为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产将保持黄金价值 三四线城市因产业单一和人口外流趋向"白菜价" [7] - 观点二指出一线城市泡沫显著 叠加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可能面临比二三线更深的跌幅 [7] - 王健林提出房地产繁荣周期通常不超过50年 20多年即达饱和阶段 未来房产将回归居住属性 [9] - 李嘉诚预判5年内房价面临洗牌 已通过折扣出售商品房提前变现资产 [11] 长期发展逻辑 - 房地产市场遵循"短期看金融 中期看土地 长期看人口"规律 [13] - 经济学家马光远提出20%理论 仅20%人口持续流入 产业强劲的地区(如一线和强省会)有上涨潜力 [13] - 行业整体供需关系逆转 暴涨周期结束 价格将逐步与居民收入水平挂钩 [15]
广东房协:“十五五”期间,全省房地产市场需求仍将维持一定规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20:15
行业集中度变化 - TOP100典型房企销售额占全省比重从2020年的84 3%降至2024年的73 1% [1] - TOP10典型房企销售额占全省比重从2020年的36 2%提升至2024年的37 5% [1] - 2020年TOP100家典型企业中有29家不在2025年报告中 [1] - 2020年TOP10典型企业仅有4家在2025年报告中 [1] - 2020年TOP20典型企业仅有6家在2025年报告中 [1] 企业性质结构演变 - TOP100典型房企中央国企占比从2020年的28%提升至2025年的46% [1] - TOP10典型房企中央国企占比从2020年的40%提升至2025年的80% [1] - TOP20典型房企中央国企占比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65% [1] - TOP100典型房企中外来房企占比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32% [1] 市场发展趋势 - 广东省房地产市场需求在"十五五"期间仍将维持一定规模且增量空间较大 [2] - 省内城市间房地产市场分化将加剧 核心城市和热点城市保持活跃 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压力 [2] - 存量市场盘活和更新改造将成为重要供应来源 包括老旧小区 城中村 旧厂房等资产改造升级 [2]
深圳二手房在售量超过72000套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21:33
深圳二手房市场动态 - 截至6月23日深圳全市共有72241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 较上周增加410套 [1] - 多数二手房业主认为价格回升不明显 因楼市调控和市场表现选择加速出售 [1] - 高得房率新房入市刺激置换需求 业主加速卖出二手房 [1] - 深圳二手房议价率连续7周维持在9% 挂牌价500万元房源平均议价空间为45万元 显示业主心态稳定 [1] 深圳新房与二手房成交对比 - 2025年第25周深圳二手房(含自助)录得1299套 环比下降11 9% [2] - 同期深圳新房(预售+现售)成交量小幅上升至1150套 但成交结构分化 [2] 全国房地产市场趋势 - 重点城市新房市场延续恢复态势 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增长 [2] - 核心城市"好房子"供给成为市场支撑 但城市间和新老项目分化持续 [2] - 二手房市场教育需求消退后预计回归常态 区位好或高性价比房源交易活跃度有望延续 [2] 市场影响分析 - 二手房在售量增加为刚需群体提供更多选择 可能带动新房市场销售改善 [1] - 新房政策调整和开发商让利导致购房者转向新房市场 加剧二手房市场竞争 [1] - 若二手房在售量持续增加 可能倒逼价格继续回落 [1]
5月楼市分化图谱中透露出哪些企稳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1:38
房地产市场整体趋势 -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但环比仍呈下降趋势 [1] - 部分热点城市新房价格持续上涨,如杭州环比上涨0.8%,上海环比上涨0.7% [3] - 自2024年10月以来,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连续8个月低于5%,需求侧筑底企稳信号明确 [3] - 5月商品住房算术平均价格重新回到1万元/平方米以上,高品质房源市场份额扩大 [3] - 三四线城市如扬州、长春新房价格连续多月下降,5月降幅超过0.5%,市场分化明显 [3] 销售与库存数据 - 5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05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0%,销售额7056亿元,环比增长13% [4] - 截至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较4月末减少715万平方米,连续3个月减少 [4]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 [4] 杭州市场表现 - 5月杭州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1.6%,领跑全国70城 [7] - 5月杭州十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3499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 [7] - 6月9日~15日,杭州新房成交均价3197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4%,萧山区周涨幅高达37% [7] - 杭州城东新城安琪儿板块不限价项目锦上万象府均价65600元/平方米,较限价项目上调19100元/平方米 [6] - 未来杭州将有多个高价项目入市,如滨江水电新村项目预计售价12万元/平方米 [8] 上海市场表现 - 5月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5.9%,位居全国第一 [10] - 前5个月上海新房均价同比上涨5.7%,领涨全国 [10] - 5月上海新房成交均价9069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4.8%,创历史新高 [11] - 高端楼盘集中入市,如绿城潮鸣东方开盘当天售罄,总销售额69.88亿元 [10] - 2024年上海总价超3000万元住宅成交2530套,今年前5个月成交915套 [12] 南宁市场表现 - 5月南宁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4%,连续第六个月上涨 [13] - 5月南宁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50.41万平方米,同比上涨57.78% [13] - 南宁楼市以"刚需"为主,80%的TOP10楼盘主推"刚需"或"改善型刚需"产品 [14] - 邦泰·璟和项目自去年12月入市以来,单月销售金额均突破亿元大关 [15] - 6月南宁商品住宅供应预计环比下降38%,去化水平仅1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