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34年的地产央企退市 在南京曾开发多处楼盘
搜狐财经· 2025-10-24 20:46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于10月24日复牌后高开超过91%,截至上午10时30分,股价报0.93港元,涨幅达89.8% [1] - 当日开盘价为0.94港元,最高价触及0.95港元,成交量为5659.85万股,成交额为5234.31万港元 [2] - 公司当前市值为31.13亿港元,换手率为1.69% [2][3] 私有化计划 - 公司于10月23日晚间公告,拟通过安排计划方式进行私有化,并申请撤销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4] - 私有化股份的注销价格为每股1港元 [4] - 私有化理由包括股票流动性不足、融资能力有限、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以及希望实施长期战略、精简架构并提升效率 [4]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是中国五矿集团下属的一级公司,也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 [4] - 公司最早的上市载体为东方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于1991年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平台已存在34年 [4][7] - 公司在2005年被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并于2007年更名为五矿建设,主营业务从金属贸易转为房地产开发 [7] - 公司于2016年更名为五矿地产 [8] 经营业绩 - 公司销售额在2020年达到193.6亿元,同比增长124%,并在2021年攀升至260亿元的历史高位 [9] - 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公司销售额连年下滑,至2024年已降至70.2亿元 [10] - 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8.44亿元的高点,但随后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额达32.6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02亿元,同比下降60.66%,归母净利润为-5.3亿元 [12] 行业与集团地位 - 公司所属行业为地产,在土地获取、融资成本、产业链整合方面有先天优势 [9] - 在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9家上市公司中,五矿地产的贡献率微乎其微,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近4000亿元 [13]
9月新房销售环比上涨,商品房库存连续7个月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7:21
(原标题:9月新房销售环比上涨,商品房库存连续7个月下降) 严跃进表示,房价同比指标变好,说明持续的深度调整中部分城市房价泡沫在出清。 在二手房市场,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广 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9%、1.0%、0.8%和1.0%。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7%和 0.6%。 而同比看,各线城市二手房价格也呈现同比降幅收窄现象。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 3.2%,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2.7%、2.4%、6.0%和 1.7%。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0%和5.7%,降幅分别收窄0.2个和0.3个百分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报道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和前三季度房地产 数据。 数据显示,9月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呈收窄态势。随 着"好房子"项目入市增加,9月北京、上海、杭州、长春、惠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上海和杭州均上涨 0.3个百分点,处于领涨位置。 1—9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 ...
世茂239亿拿的深圳地王或被三折贱卖
第一财经· 2025-07-18 17:08
世茂集团土地收储事件 - 深圳龙岗区拟以68亿元收回世茂集团12宗土地 补偿价仅为原拿地成本239亿元的28% [1][8][9] - 收储地块为深港国际中心核心资产 原计划建设超600米中国第一高楼 目前项目因规划审批问题停滞 [1][12][13] - 世茂集团声明称政府未履行建筑高度审批义务 已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土地出让合同无效 [14][15] 中信信托项目兑付方案 - 中信龙岗项目总规模87亿元 目前本金余额56.79亿元 涉及个人投资者约800人 [5][6] - 若收储方案通过 投资者累计兑付比例约85% 分三阶段支付至2027年1月 [2][4] - 兑付方案需获持有10%以上份额投资者支持方可暂停表决 [2][16] 项目历史与风险处置 - 项目2022年2月开始出现兑付异常 4月停止还款 原定2022年8月到期 [3][4] - 地块曾两次司法流拍 起拍价从130.44亿元降至104.35亿元 [10][11] - 中信信托表示政府收地是当前最优解 其他处置方式周期长且不确定 [15] 深港国际中心项目背景 - 项目占地面积32.19万平方米 计容面积136.45万平方米 计划总投资400-500亿元 [13] - 2018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启动 集结六大顶级设计机构 [13] - 因国内限高政策趋严 未能取得四证导致开发停滞 [13][14]
多地支持“商转公”,你的房贷降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07:10
政策内容 - 广州即将落地"商转公"政策,允许高利率商业贷款转为利率较低的公积金贷款,核心目的是减轻购房者房贷压力 [1] - 测算显示100万元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后,每月可减少约198元月供,20年累计可节省4.7万多元 [1] - 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业贷款利率低100-150个基点,直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1] 政策背景 - 当前住房市场消费属性明显增强,低价位二手房成交占比显著提升 [1] - 刚需购房群体对购房门槛和月供压力敏感,收入有限且年龄较轻 [1] - 2017年市场火热时期许多购房者被迫使用纯商贷,现在可通过"商转公"享受更低利率 [1] 实施条件 - 广州规定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达到90%时暂停 [2] - 保定要求连续缴存公积金满两年且商贷还款满两年无逾期 [2] - 广州具体要求包括:原商贷已放款5年以上、房屋为家庭唯一住房、24个月内无逾期记录、累计缴存公积金满60个月 [2] 市场影响 - 政策有利于发挥公积金普惠金融优势,降低住房消费成本 [1] - 专家认为今年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过渡期,部分城市可能进一步放宽限购限贷政策 [3] - 多孩家庭和新市民等群体需密切关注后续政策变化 [3]
2025上半年房企销售分化加剧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37
房企销售数据分化 - 上市房企6月及上半年销售数据呈现分化态势 一线城市及部分新一线城市成交保持活跃[1] - 保利发展6月签约面积152.33万平方米(同比+12%) 签约金额290.11亿元 上半年累计签约金额1451.71亿元 新增5个房地产项目需支付价款86.12亿元[2] - 碧桂园6月权益销售额28.1亿元 权益销售面积35万平方米 上半年累计销售额167.5亿元[2] - 正荣地产6月合约销售金额4.02亿元 销售面积2.34万平方米 上半年累计销售金额23.65亿元 平均售价1.66万元/平方米[2] 房企战略转型 - 华联控股实施"地产保稳定 转型促发展"战略 除现有两个项目外不再新增土储或开发项目 重点推进产业转型[3] 区域市场表现 - 深圳6月二手房成交5546套(环比-3.2% 同比+4.5%) 上半年月均成交5851套 市场保持活跃态势[4] - 深圳贝壳研究院预计下半年政策宽松叠加传统旺季 成交活跃度或超上半年[4] - 58安居客研究院指出一线城市高端项目支撑均价上行 新一线城市品质提升带动价格企稳 三四线城市延续"以价换量"[5] 政策动态 - 青岛扩大公积金支付首付范围 西安加强公积金支持力度促进一二手房联动[6] - 北京拟规范住房转租活动 个人转租10套及以上需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备案[7] - 行业预计2025年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 部分城市或放宽限购限贷 加大对多孩家庭等群体的购房支持[7]
南京中海低价抛售后的“蝴蝶效应”
搜狐财经· 2025-05-28 14:49
中海地产南京项目大幅降价事件 - 中海地产旗下南京三个项目(观江樾、观文澜、和山)以"六折"价格清盘 单价较开盘时直降四成 其中观江樾从3 6W/㎡降至2 3W/㎡ 观文澜从3 6W/㎡降至2 4W/㎡ 和山从3W/㎡降至1 7W/㎡ [1] - 降价策略效果显著 观江樾一周内去化超百套 和山项目几乎售罄 [1] - 降价导致老业主总价缩水近百万元 引发集体维权 包括围堵中介和跳楼维权等激烈行为 [3][5][7] 降价原因分析 - 公司2024年收入1851 5亿元 同比减少8 58% 前4个月销售额665 83亿元 同比下跌18 8% 显示经营压力 [9] - 业内人士分析 以观江樾为例 每平米亏损约3000元 属于"击穿地价销售" [9] - 行业下行周期中 公司采取断臂求生策略加速回笼资金 [11] 市场影响 - 降价行为冲击周边二手房市场 迫使二手房业主进一步降价 形成"新房压二手"的循环 [13] - 对相邻地块在售新盘造成价格压力 [13] - 南京整体市场去化周期已拉长至20个月 高于杭州等长三角城市 [13] 行业趋势 - 事件反映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期的特征 [13] - 房企资源正在迅速向一线城市倾斜 核心板块资产展现更强稳定性 [13] - 作为全国销售额超3000亿的头部央企 此举可能对保利、招商、华发等其他央国企形成示范效应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