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科技

搜索文档
【重磅发布】来觅研究院2025年上半年PE/VC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7-18 06:30
PE/VC市场募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设私募股权、创投基金3050支,同比增加5.8%,认缴规模89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8.2% [2] - 中基协备案基金1728支,同比减少3.2%,备案规模1120.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2%,降幅明显收窄 [2] - 浙江、江苏、广东为第一梯队,新设基金均在410支以上,省市集中度小幅提升 [2] - 小规模基金占比触底回升,认缴规模1亿以下基金1926支,同比增加94支,规模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 [2] - 国资效应凸显,10亿以上基金中国资背景LP出资占比超90% [2] - 新设基金平均单笔认缴规模2.95亿元,同比增长11.7%,反映机构募资信心提升 [12][13] 政府引导基金与创新融资工具 - 2025年上半年省市合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超40支,呈现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趋势 [3][25] - 政府引导基金返投比例降低至0.4-0.6倍,容错机制完善,允许单项目最高100%亏损 [25] - 科创债成为募资新解法,近30家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3][26] - S基金市场加速规范化发展,上海份额转让平台成交121笔,总额252.4亿元 [3][27] PE/VC市场投资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案例4523起,同比下降2.6%,融资金额1523.6亿元,同比下降15.7%,降幅收窄 [3][29][30] - 早期投资占比68.3%,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和医药健康行业融资案例占比63.5% [3][36] - 人工智能融资案例662起,同比增加34.6%,融资金额377.2亿元,同比减少4.9% [3] - 专精特新企业获投活跃,6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投,占比15.6% [3][41][42] 行业细分投资动态 - 信息技术行业融资762起,IT服务和应用软件为主要构成,AI大模型热度降温 [49][51] - 电子行业融资773起,半导体领域占比72.2%,芯片设计最受资本关注 [55][56] - 医药健康融资618起,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为主要投向,创新药械受青睐 [63][64] - 绿色投资持续获政策支持,融资案例901起,江苏、广东等地热度较高 [43][44] 市场参与主体特征 - 参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2579家,同比增长6.7%,投资头部化趋势明显 [45][46] -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占比37.2%,平均每家82.2件专利,单笔融资超4800万元 [39][40] - 深创投、元木控股等机构投资活跃,重点布局信息技术、电子、医药健康等领域 [47]
从热钱到长钱 创投行业将迎生态重构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02:29
募资端表现 - 上半年机构LP认缴出资金额达8720亿元,同比提升50%,出资笔数3315笔,同比增加2% [1][2] - 机构LP出资金额创近5年新高,止住2020年以来连年下滑趋势 [2] - 政府和国资LP出手更为积极,政策引导下长线资金加速进入市场 [1][3] 投资端变化 - 上半年创投市场整体投融资规模同比下降5%,较去年同期50%降幅显著收窄 [3] - 投早、投小、投科技渐成主流,一季度A轮及早期案例占比达61.8% [6] - 部分以投中后期为主的创投管理人开始关注早期优质项目 [1][6] 退出端改善 - 上半年投资机构退出金额达587亿元,同比实现倍增,退出事件1315笔,同比增加150% [3] - A股和港股IPO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0家 [3] - 部分引导基金延长在管子基金存续期以应对退出难问题 [6] 行业生态重构 - 热钱、快钱加速转变为长钱,创投行业生态迎来变局时刻 [1][4] - 国资LP取向直接影响GP投资方向,政策推动长期投资资金入场 [5] - 行业更加重视早期投资,与高校院所、产业资本协同加强 [5][6] 机构能力建设 - 股权投资机构需构建多元化退出能力,推动S基金发展 [7] - 提升专业研究能力成为关键,部分机构成立细分赛道研究小组 [7] - 期待完善上市机制和退出方式,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 [8]
厦门出台促发展措施,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06 10:53
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 基金升级与设立 - 升级规模50亿元的产业链创新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市场化遴选优质机构开展产业链链式投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1][2] - 升级规模50亿元的科创风投基金,专门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其中直投种子初创期企业的规模占比不低于30%,政府出资比例上限放宽至70%,基金存续期上限放宽至12年 [2] - 新设规模50亿元的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并购或上市,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消费健康等领域设立企业风险投资(CVC)基金,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1][2] 服务体系优化 - 分产业链建立要素资源库,编制空间载体、企业联盟、应用场景三张清单,帮助企业融入产业生态 [3] - 构建"投、补、贷、保"全周期支持体系,通过"投贷联动""投保联动"协同政策和金融工具,放大支持效果 [3] - 打造"融天厦"智能化平台,提供找项目、融资、路演、智库等服务,企业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 [3][7] 投资效率提升 - 引入智能化评估系统建立快速筛选机制,优化基金设立"照前会商"流程,材料齐备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 [3] - 对合作基金开展绩效"赛马",评价结果作为激励核心依据,推送项目质效靠前的基金可获政府后续出资比例上浮 [2][4] 激励机制完善 - 对母基金管理机构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强综合政策效果评价和结果运用 [4] - 根据参股基金综合经济贡献分档给予超额收益奖励,对质效不佳的基金可通过整合重组、优化投向提质增效 [4] 风险与容错机制 - 建立容错机制,不以单项目或年度盈亏为考核依据,制定尽职免责标准以培育耐心资本 [5] - 规范分级决策和风控体系,加强新设基金评估论证,完善关联交易制度,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6]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03-22 15:13
苏州超级基金群 - 苏州由苏创投牵头筹建各类专项产业基金、人才基金等,总规模近千亿元,首批基金规模700亿元 [2] - 苏州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去苏州募资"已成为VC/PE常见日程 [2] 深创投种子基金 - 深创投联合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宝安区引导基金发起设立红土种子基金,总规模3亿元,存续期限15年 [3] - 基金锚定深圳"20+8"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支持"更早更小更前沿"创新技术 [3] 福建国资S交易 - 福建金投科创母基金与国家级基金完成福建首笔退出期基金S份额市场化投资,解决4家科创类企业8000万资金需求 [4] - 福建金投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1000亿元,业务涵盖金融股权投资、政府投资基金运作等 [4] 上海500亿基金 - 上海将启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各500亿元规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5][6] - 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500亿元以上,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 [6] 湖北百亿投资基金 - 湖北设立长江铁路上市高质量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专注上市公司服务生态 [7] - 基金由长江产业集团与湖北铁路集团联合设立,助力湖北中部崛起战略 [7] 上海集成电路基金 -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成立,出资额5.3亿人民币,专注股权投资、资产管理 [8] - 基金由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8] 北京临空产业基金 - 北京临空产业基金完成工商注册,首期规模5.25亿元,重点投资航空服务、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等领域 [9] - 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支持首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9] 北京高精尖产业基金 - 北京顺义顺芯高精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备案,重点投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10][11] - 基金形成"政策引导+产业聚焦"投资模式,支持顺义区战略布局产业 [11] 安徽科转CVC基金 - 安徽省科转基金联合海螺资本等设立首支CVC基金,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促进产业资本与创新资源融合 [12] 嘉兴健康产业基金 - 嘉兴南湖设立大健康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3亿元,重点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健康智能装备及数字医疗 [13] - 基金可灵活作为母基金和服务项目直投,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13] 甘肃中医药科研基金 - 甘肃药业集团与甘肃中医药大学等成立"校—院—企"科研基金,推进中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14] - 基金围绕甘肃药业集团产品二次开发、院内制剂研究等,打造"六名"联合体 [14] 松禾长风基金 - 松禾长风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3亿元,重点瞄准智能硬件、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创新技术 [15] - 基金深度服务芜湖、长春两地优势产业集群 [15] 京津冀中银科创母基金 - 京津冀首支中银科创母基金落地天津,规模5亿元,主要投向智能科技领域 [16] - 基金助力天津市、北辰区发展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16] 湖州量子科技基金 - 湖州南太湖新区设立首支量子科技天使基金,重点投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初创期创新项目 [17] - 基金依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及校友资源,采用"政企联动、校地协同"模式 [17] 江苏节能环保基金 - 江苏省节能环保战新产业基金完成设立,总规模30亿元,重点投资绿色环保产业领域 [18] - 基金由江苏省环保集团发起,支持江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8] 广东AIC股权基金 - 广东首支省属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总规模100亿元,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19] - 基金响应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措施 [19] 湖南母基金 - 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母基金签约5家GP,总目标规模约100亿元,布局数字、新能源、大健康等产业 [20][21] - 基金集群汇聚达晨财智、广发信德等机构,形成覆盖重点产业的投资矩阵 [21] 苏州AI芯片产业 - 苏州拟出台措施加快发展AI芯片产业,聚焦GPU、ASIC、FPGA等重点方向,引育头部企业 [27] - 鼓励AI芯片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对优质企业给予奖励 [27] 珠海固态电池产业 - 珠海拟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到2027年培育5家具有影响力的固态电池企业 [28] - 到2030年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重大突破,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大幅提升 [28]
老牌VC杀入种子
投资界· 2025-03-20 16:04
深圳创投体系构建 - 深圳市红土种子一号创业投资基金完成注册登记 总规模3亿元 存续期限15年 重点布局智能终端 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锚定深圳"20+8"产业集群 [6][9] - 深创投种子训练营同步启动 聚焦种子轮或天使轮初创企业 提供500万至1000万启动资金 覆盖装备智造 信息科技等国家重点战略领域 [10] - 深圳构建全链条创投体系 从"挖项目"转向"培育产业" 形成覆盖种子期 天使期 VC PE的全阶段闭环 [7][13] 种子基金政策支持 - 深圳2023年设立总规模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 2024年落地光明科学城种子基金(规模2亿元) 由市区两级财政与市场化机构联合发起 [13] - 深圳推出科技保险补偿方案 对子基金投资损失托底补偿 单支基金最高赔偿投资总额5% 累计上限3000万元 [13] - 政策目标明确 2026年底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年均增长15% 拟取消初早期基金的返投时序与规模限制 [13] 深创投生态赋能 - 深创投整合1500+已投企业 250+上市企业资源 为种子项目提供商业辅导 知识产权布局 场景落地等全链条服务 [10] - 通过"阶梯式注资"模式推动概念验证到产业化 近十年扶持超200家早期企业 培育腾讯音乐 康方生物等案例 [9][10] - 训练营未入选项目自动进入"种子储备库" 定期举办机制形成持续筛选漏斗 [10] 早期投资行业趋势 - 投资阶段显著前移 深圳国资机构普遍强调"往早走 更早一些"策略 聚焦基础研究到成果产业化的断层环节 [12][13] - 城市竞争逻辑转变 从资金补贴争夺项目转向培育实验室 高校科研成果 追求长期乘数效应 [7][13] - 深创投提出"更早更小更前沿"定位 直接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技术创新 [5][9]
今年项目集体砍估值
投资界· 2024-12-18 16:43
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 投早、投小、投科技成为主旋律,但赛道竞争加剧,早期投资机构需调整策略应对[12][22] - 项目估值整体下滑超过一半,早期投硬科技更加谨慎[12] - 投资机构更加聚焦核心节点和链主企业,深耕产业链上下游[13] - 国家资本和产业资本在后期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资源仍然不足[22][23] 机构投资方向与特点 - 天创资本主要投资泛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医疗健康领域,集中在A轮左右[5] - 英诺天使基金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专注于企业第一轮投资[5] - 元璟资本管理规模超100亿,投资方向从互联网转向科技、AI和硬科技[5][6] - 联想创投已投资270多家企业,早期A轮前项目占一半以上,注重产业协同[6] - 泰达科投管理规模超100亿,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已实现近20家A股IPO[6][16] 投资数据与表现 - 天创资本今年投资下滑约30%,但投资案例数量保持15个以上[6] - 英诺天使基金今年已投超过35个项目[7] - 元璟资本今年投资超5亿,约20多个项目[8] - 联想创投今年新投30多个项目,加注共40多个[9] - 联想之星今年投15个项目,退出14个,退出金额是投资金额两倍[9] - 泰达科投在半导体领域投20多个公司[10] 赋能与支持 - 联想创投为被投企业提供供应链协同、海外资源支持,已有20多家机器人企业合作案例[14][15] - 泰达科投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产能、验证机会和订单支持[15][16] - 中信银行推出科技企业积分卡审批模型,授信额度1000-3000万元,服务轻资产科技企业[19][20] - 中信股权投资联盟管理规模超3000亿,以"股权+债权"服务上千家企业[19] 市场变化与挑战 - 投资机构面临LP构成变化和退出路径调整的挑战[10] - 企业实质发展阶段与融资轮次不匹配,导致估值高估风险[23] - 市场需要平衡早期和中后期投资,形成良好生态[25] - 银行资金通过AIC基金开始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可能带来良性变化[24][25]
一级市场之变
投资界· 2024-12-12 17:35
行业变化与挑战 - 移动互联网、新经济、创新药等领域的超高回报时代已结束,未来难以再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回报 [6] - 中国资本市场红利随着IPO收紧已过去,一级市场旧的投资范式难以为继 [7] - 股权投资市场面临系统性困难,募投管退各环节均面临挑战 [7] - 创业者数量减少,投资人面临国资LP占比90%且缺乏容错机制的困境 [7] - 科研院所研发成果与科技创新产业化要求匹配度存疑,国资LP要求与风险投资特性存在矛盾 [7] - 一级市场存量投资约19万亿,IPO退出困难将导致资金无法回流形成闭环 [7] 投资策略与实践 - 美元基金更适合从0到1的投资,人民币或国资背景机构倾向1到N领域 [7] - 小机构适合细分领域投资,大机构适合多行业布局 [7] - 招银国际持续多轮投资百奥赛图并成为最大外部股东,看好其全球化潜力 [8] - 百奥赛图70%以上营收来自海外,毛利率超70%,每月约8个产品license out [9] - 凯赛生物获招银国际16亿投资,招商局集团追加66亿,目标打造全球领导型企业 [9] - 投资偏好具有长期积淀、硬核科技和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9] 企业全球化与竞争力 - 百奥赛图通过合作开发与授权协议转让提升全球药企研发效率,将研发时间从2年缩短至半年 [9] - 预计全球前20药企中四分之三将从百奥赛图引进产品,成为全球抗体领域创新药发源地 [9] - 中国企业缺乏全球领导型企业,需要整合产业龙头、地方政府、央企和资本力量 [9] - 招银国际联合招商局集团与多地政府合作,推动凯赛生物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9] 企业家特质与投资理念 - 优秀创始人需具备伟大梦想、超强意志、战略思维和抗压能力,类似马斯克、黄仁勋 [10] - 投资机构需要成为耐心资本,长期陪伴企业与超级奋斗者共同成长 [11] - 投资机构需差异化发展,避免内卷,重点陪伴企业实现全球化布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