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发布】来觅研究院2025年上半年PE/VC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7-18 06:30
PE/VC市场募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设私募股权、创投基金3050支,同比增加5.8%,认缴规模89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8.2% [2] - 中基协备案基金1728支,同比减少3.2%,备案规模1120.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2%,降幅明显收窄 [2] - 浙江、江苏、广东为第一梯队,新设基金均在410支以上,省市集中度小幅提升 [2] - 小规模基金占比触底回升,认缴规模1亿以下基金1926支,同比增加94支,规模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 [2] - 国资效应凸显,10亿以上基金中国资背景LP出资占比超90% [2] - 新设基金平均单笔认缴规模2.95亿元,同比增长11.7%,反映机构募资信心提升 [12][13] 政府引导基金与创新融资工具 - 2025年上半年省市合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超40支,呈现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趋势 [3][25] - 政府引导基金返投比例降低至0.4-0.6倍,容错机制完善,允许单项目最高100%亏损 [25] - 科创债成为募资新解法,近30家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3][26] - S基金市场加速规范化发展,上海份额转让平台成交121笔,总额252.4亿元 [3][27] PE/VC市场投资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案例4523起,同比下降2.6%,融资金额1523.6亿元,同比下降15.7%,降幅收窄 [3][29][30] - 早期投资占比68.3%,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和医药健康行业融资案例占比63.5% [3][36] - 人工智能融资案例662起,同比增加34.6%,融资金额377.2亿元,同比减少4.9% [3] - 专精特新企业获投活跃,6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投,占比15.6% [3][41][42] 行业细分投资动态 - 信息技术行业融资762起,IT服务和应用软件为主要构成,AI大模型热度降温 [49][51] - 电子行业融资773起,半导体领域占比72.2%,芯片设计最受资本关注 [55][56] - 医药健康融资618起,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为主要投向,创新药械受青睐 [63][64] - 绿色投资持续获政策支持,融资案例901起,江苏、广东等地热度较高 [43][44] 市场参与主体特征 - 参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2579家,同比增长6.7%,投资头部化趋势明显 [45][46] -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占比37.2%,平均每家82.2件专利,单笔融资超4800万元 [39][40] - 深创投、元木控股等机构投资活跃,重点布局信息技术、电子、医药健康等领域 [47]
毅达资本第六份ESG报告正式发布
投中网· 2025-07-14 11:09
ESG发展历程 - 公司在2019年以前已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投资布局,并逐步扩展至全部"双碳"领域 [3] - 2020年发布首份ESG报告《资本向善,未来可期》,推出业内首个ESG投资评价参考指标体系及负面清单 [4] - 2021年发布《我之存在,因为有你》ESG报告,全面阐述ESG投资理念 [7][8] - 2022年发布《善作善成》ESG报告,聚焦被投企业的ESG实践 [5] - 2023年发布《和合与共,自然向好》ESG报告,成立ESG审查委员会 [6] - 2024年发布《恒者行远》ESG报告,引入"红蓝军机制"强化ESG运营 [9] ESG管理架构 - 采用三级治理架构:董事会战略引领、ESG审查委员会统筹推行、ESG执行小组穿透落实 [10] ESG投资成效 - 报告期内因ESG标准暂缓推进34个项目,包括15个涉及业务环境/生产工艺安全、8个涉及政策社会合规性、11个涉及股权结构/团队激励的项目 [12][13] 绿色投资体系 - 设立25亿规模绿色主题基金,重点投向清洁能源、智慧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 [18] - 代表性案例包括钙钛矿太阳能设备商郭火光电、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军信环保、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企业万安科技 [19][21][23] - 构建"理念-战略-行动"闭环管理,通过低碳办公(节约能耗、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投资双向减碳 [15][16][17] 硬科技投资布局 半导体产业 - 全产业链覆盖EDA工具、IP授权、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投资企业包括微导纳米、锐成芯微、长电科技等 [28][29] 新能源产业 - 布局光伏、风电、锂电等领域,投资爱康科技、星源材质、华盛锂电等企业 [30][31] 人工智能 - 基础层聚焦AI芯片(微纳核芯、红山信息),技术层覆盖计算机视觉(锐芯微)、数据安全(瀚思安信),应用层延伸至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 [32][33][77][78][80] 新材料与机器人 - 新材料领域投资水溶性薄膜、光刻胶等细分赛道(宝德利、博砚电子) [34][35] - 机器人领域布局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涉及企业包括海豚之星、井松自动化 [39][40] 区域发展战略 - 2024年"江海计划"在8省市完成69笔投资(占比82.1%),川渝地区突破6笔(7.2%) [44] - 2025年设立15亿"拉萨市产业强市母基金",系西藏首支政府性产业基金 [44] 社会责任实践 - 员工培养:2024年引入52名新员工(含18名西藏籍),实施股权激励覆盖79人 [47][48] - 公益行动:援建西藏地震灾区、组织无偿献血、投资保障性住房项目 [49][52][54][55][57][59][60] 公司治理 - 设立监事会并优化三会一层架构,建立由合伙人会议、风控部门等组成的风险管理体系 [62][64][66][67] - 制定"毅达红线"行为准则,强化商业道德与廉洁从业 [68][69] - 基金治理遵循信息披露机制,构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 [70][71] 生态协同 - 通过党建融合(成立区域党支部、发展新党员)和产业生态平台链接多方资源 [72][73][74] - 昆山案例:区域化战略导入超20亿元资金,形成"产业-资本-生态"协同模式 [81][83][84]
投资者眼中的甘肃天水:与历史对话、与未来同频的舞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00:36
兰洽会天水市招商推介会 - 第31届兰洽会期间天水市举办特色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98项,总投资605.31亿元,涵盖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商贸物流等领域[1][3][5] - 天水市委常委张晓强强调当地具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等优势,是西北地区产业门类最全、营商环境最优的市州之一[3][5] 天水市产业优势 - 工业基础:作为全国三线建设老工业基地和西北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居全省第一[4][5] - 文旅资源:拥有伏羲庙(保存最完整的伏羲祭祀庙宇)和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标签显著[3][4] - 特色农业:苹果深加工产业链成熟,产品包括果干、果酒、冻干粉等,附加值提升数倍[3] 企业投资动态 - 中美绿色基金、中城光丽合伙人董建国表示,天水将文化基因转化为产业密码,传统与现代产业交融的发展模式具有投资潜力,例如星火机床为高铁加工核心部件[1][3] - 公司专注于绿色股权投资,旨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创新发展[1] 政府支持政策 - 天水市政府承诺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保障用地、用工、用能等关键环节,履行"企业定了干、手续政府办"的承诺[5] - 当地将专班推进项目落地,常态化对接企业需求,优化营商环境[5]
花旗国际业务总裁安立承:在中国感受蓬勃发展活力和无限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7-05 03:00
花旗国际业务总裁中国行 - 花旗国际业务总裁安立承开启年内第二次中国行 第一站为上海 表达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3] - 公司计划在中国境内设立独资证券和期货公司 显示对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 [6] - 花旗中国峰会将于11月在深圳和上海举行 预计1500多名全球金融业界代表参会 规模较往年更盛大 [6][7] 中国企业出海机遇 - 中国企业出海热潮与花旗跨境服务战略高度契合 公司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 在90多个市场设实体网点 [4] - 中国电动汽车等品牌在国际市场展现竞争力 花旗看好绿色投资和科技领域发展前景 [4]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下 中国企业凭借创新能力和人才优势保持竞争力 花旗将助力对接全球资本市场 [4] 中国经济展望 - 预计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房地产市场趋稳和内需提振成为主要动能 [5] - 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观念转变推动内需市场增长 消费意愿强于上一代 [5] - 人工智能行业深度应用被视为中国经济增长核心动能之一 [4] 花旗在华战略调整 - 公司精简上海和大连全球技术解决中心 减少约3500名技术人员 属于全球地产布局整合的一部分 [6] - 已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市场个人银行业务 聚焦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 [6] - 战略调整不影响在华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 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 [6]
长三角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量质齐升 从“合规披露”向“价值创造”跃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6:50
长三角绿色产业50指数样本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中证长三角绿色产业50指数样本企业中24家ESG评级达A级及以上占比48% [1] - 样本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率提升至92%较上年增加2% [1] - 报告编制标准化国际化普遍遵循交易所指引关键指标披露广度深度拓展 [1] 可持续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表现 - 重要性议题分析精准度提高风险机遇分析更深入 [1] - 连续披露为绩效评估提供支撑第三方鉴证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1] - 报告可理解性及时性表现突出支持利益相关方决策 [1] 未来发展建议与展望 - 建议加速推进信息披露进程深化实践丰富投资工具引导绿色投资 [2] - 建议强化能力建设共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2] - 长三角企业将实现从合规披露向价值创造跃升提供可复制示范样板 [2]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中国-世界银行集团全球生态系统与转型中心首次高级别研讨会
快讯· 2025-06-19 16:45
中国-世界银行集团全球生态系统与转型中心高级别研讨会 - 会议主题为"立足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推动生态系统修复" [1]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会议并致辞 [1] 中国绿色发展成果 - 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 [1] - 以绿色技术和绿色投资为重要支撑 [1] -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快模式转型 [1] -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能耗和污染排放显著下降 [1]
林伯强:“一带一路”中国绿色投资:潜力巨大,挑战不少丨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5-27 20:19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的背景与重要性 - 在当前贸易战和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协议的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中国绿色投资将更为重要 [1] - "一带一路"国家面临巨额资金缺口,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有约4万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融资缺口,2016~2030年期间存在超10万亿美元的绿色投资资金缺口 [1] - 全球气候谈判设定的每年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尚未实现 [1]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的潜力与机遇 - "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消费近30年增长868%,超过全球平均增速 [2] - 中国光伏技术创新持续发力,成本进一步下降,促进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 [2] - 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公用事业级储能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为中国企业带来重要发展契机 [2] - 中国企业依托制造实力、成本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海外产能,推动绿色投资规模扩大 [2] 中国绿色投资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支持 - 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海量绿色投资 [3] -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企业给予优惠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3] - 国家政策支持提升金融贷款机构对企业的信任水平,扩大贷款规模 [3]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面临的挑战 - 绿色标准不统一,中国与欧盟的《共同分类目录》在实际投资中应用存在限制 [4] - 中国内部绿色金融缺少完善指导体系,如环境污染披露制度不统一、金融机构间数据不互通 [4] -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基础差,支柱产业以污染严重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5] - 部分非洲国家超过半数人口仍处于缺电状态 [5] - 政治不稳定、政府换届等因素增加项目违约风险 [5] - 国家间协同发展难、出口标准不统一、需求差异大等问题增加投资难度 [5] - 国际地缘冲突频发,如俄乌冲突、中东区域冲突,增加投资不稳定性 [6] -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战和科技战限制中国高科技领域发展,增大绿色投资难度 [6]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完善内部标准和平台建设,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7] - 完善跨国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和投资流程,降低政治及环境风险 [7] - 鼓励社会和其他国家资金加入,发挥多边合作优势,扩大资金规模 [7] - 优化项目和区位决策,考虑经济性和东道国区位优势,评估政治及社会环境风险 [8] - 中国企业应提高创新投入,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及人才 [8] - 推动"一带一路"科技示范区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建立科技发展伙伴关系 [8]
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中瑞金融机构科技金融交流会”在沪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16:06
会议背景 - 会议由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与上海交易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主题为"深化中瑞科技金融合作,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 活动在上海中国证券博物馆举行,该博物馆前身为1846年礼查饭店,是中国首家西商饭店,并见证了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诞生 [4] 参会机构与人员 - 中方参会者包括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阎小庆、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上海交易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智颖等 [3] - 瑞士参会者包括瑞士金融科技协会主席Thomas Br?ndle、瑞士交易所执行委员会成员Dieter Goerdten、瑞士联合银行金融可持续性主管Linda Vucenovic-Yokoyama等20余位高管 [3] 中方观点 - 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阎小庆指出中国市场越来越具有潜力,成为独立于新兴市场的资产类别,并强调资本对低碳技术的引导作用 [6] - 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分享中瑞企业并购案例,认为中国在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估值优势为瑞士技术型企业提供了落地场景 [6] - 中国政策与市场端对技术创新抱有前所未见的热情,在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充足的成长机会 [6] 瑞士观点 - 瑞士金融科技协会主席Thomas Br?ndle表示中国在开源大模型、数字支付等领域的创新经验值得借鉴 [7] - 瑞士联合银行金融可持续性主管Linda Vucenovic-Yokoyama对绿色融资、绿色债的发展做了深入探讨 [7] - 瑞士Arvin健康服务创始人Arjun Thanabalasingam博士关注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 [7] 合作建议 - 建议中瑞证券交易所、国际交流中心等共同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欧洲机构投资者更好了解中国上市公司 [8] - 上海交易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智颖表示中国正通过优化外资准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为全球资本参与科技革新提供稳定环境 [10] 未来展望 - 活动聚焦中瑞金融合作新机遇,围绕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投融资合作、绿色金融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10] - 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和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将持续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助力更高能级的开放型金融生态 [10]
每日复盘-20250509
国元证券· 2025-05-09 21:11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9日市场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上证指数跌0.30%,深证成指跌0.69%,创业板指跌0.87%[2][14] - 市场成交额11918.8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013.73亿元,全市场1236只个股上涨,4116只个股下跌[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金融>稳定>0>消费>周期>成长,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成长,基金重仓表现优于中证全指[2][19]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下跌,银行涨1.46%、纺织服装涨0.73%、家电涨0.50%靠前,综合金融跌2.21%、国防军工跌2.07%、计算机跌2.05%靠后[2][19] 资金流表现 - 5月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74.63亿元,超大单净流出274.83亿元,大单净流出299.80亿元,中单净流入77.86亿元,小单净流入487.70亿元[3][23] - 南向资金5月9日净流入40.44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32.46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7.98亿港元[4][25] ETF资金流向表现 - 5月9日上证50、沪深3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月8日资金主要流入上证50ETF,流入金额15.82亿元[3][28] 全球市场表现 - 5月9日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40%,恒生科技指数跌0.93%,日经225指数涨1.56%等[4][32] - 5月8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热门科技股中特斯拉涨3.11%、苹果涨0.63%等[5][32] 风险提示 - 报告基于客观数据,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6][37]
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宣布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4-14 10:26
战略合作概述 - 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绿色运营及绿色投资四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 [1] - 三方将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发展与商业化落地 [1] 绿色智能出行领域合作 - 重点合作方向包括智能驾驶、新能源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能源电池后市场服务体系 [1] - 合作旨在推动绿色智能出行技术的应用与商业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