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搜索文档
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10-13 05:59
前不久,相关部门发布通知,组织实施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以下简称"首台(套)保 险")补偿政策、开展2025年首批次新材料保险(以下简称"首批次保险")补偿资金申请和2026年资格 审定工作,受到企业经营者关注。 调研时,不少企业表示,创新研发的大型装备、高附加值零部件等,可能面临市场推广难题——买方担 心,造价高昂的新设备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一旦损坏可能面临较大损失,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创新成果难推广,一定程度影响制造商研发创新积极性。而首台(套)保险、首批次保险便是"药 方"——装备出故障、企业受损失,保险能"补偿",还可提供安全检测等服务。如此,买方更有底气"试 手"新品,制造商也减轻售后压力。创新成果能更好推广,为企业走自主创新路子强信心、添动力。相 关保险产品因而受到市场欢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2015年起,我国开 始实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近年来,各地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助力首台(套)装 备、首批次新材料推广。去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 政策的意见》在保障范围 ...
浙江省首批“浙科联合贷”落地 杭州银行携手同业全生命周期陪伴科技企业成长壮大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20:33
产品创新 - 杭州银行与同业合作推出浙江省首批"浙科联合贷" 构建银银合作新范式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周期更普惠的融资支持[1] - 产品下设三类子产品:"普惠联合贷"针对小微企业 "成长联合贷"针对成长期企业 "领航联合贷"针对成熟期企业[2] - 配套"认股权+"和动态增信措施 使企业获得额度更高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贷款 多家银行联合授信可分散风险[2] 合作机制 - 在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四家机构共同指导下 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资源互补政策集成"四位一体"机制[2] - 通过园区合作批量授信 合作银行协商联合尽调 标准化银团大额集中授信等方式给予联动支持[2] - 采用"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制 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及商业模式进行深入评估[6] 普惠金融服务 - 杭州银行与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携手 聚焦城西科创大走廊普惠类科技贷款业务[3] - 双方发挥数据优势与专业能力 对普惠类科技贷款用户进行全面画像梳理 筛选高成长性科技型小企业[3] - 为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HC公司提供联合授信支持 有效缓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压力[3] 成长型企业支持 - 为西湖大学孵化的医疗企业WT公司量身定制1200万元授信方案[5] - 贷款利率较同期企业贷款利率低26个基点[5] - 在企业成立初期即提供资金支持并引荐股权融资伙伴 帮助企业完成研发转化和生产运营[4][5] 成熟期企业融资 - 通过银团贷款方式为数字医疗企业提供"领航联合贷" 具有额度高期限长风险共担优势[6] - 满足企业在研发投入市场推广及服务网络扩张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6] - 资金支持将加速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力[6]
“贷”动成长、“贷”动升级、“贷”出活力 金融“活水”激活经济发展强劲动力
央视网· 2025-09-20 11:49
人民币贷款总体情况 - 2025年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其中企业贷款达12.22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90%以上 [1] 科技领域贷款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 [7]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快速响应企业需求,例如一周内为武汉一科技企业提供5000万元贷款 [2][3] - 安徽推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吸引10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为一家“小巨人”企业提供7000万元授信 [4] - 安徽已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累计开发200余款专属金融工具 [5] - 计划在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共同成长计划”再成长 [7] 涉农领域贷款 - 各地以“一产业一政策”创新涉农服务,推出如“渔船贷”、“西兰花贷”等产品破解农户抵押物不足难题 [8] - 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塘沽分行结合船网交易工具价值和减船补贴确定抵押价值,2025年以来已向近30户渔民授信3000余万元 [11] - 江苏盐城响水县通过“西兰花贷”支持30多个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 [13] - 南京银行响水支行获批西兰花场景专项额度5000万元,满足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15] - 天津一渔民通过结合船体估值与抵押登记,快速获得500万元贷款用于渔船升级 [14] 绿色金融贷款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建立标准体系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例如为江西一新材料企业提供1000万元贷款用于节能改造,年减碳约500吨 [16] - 绿色贷款可根据企业碳减排表现动态调整利率,碳排强度下降可享受更低利率,反之利率惩罚性上升 [18] - 江西鹰潭出台国内首个铜产业转型金融团体标准,金融机构可据此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 [20][22] - 鹰潭构建铜产业碳排放监测体系,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形成碳监测报告,辅助金融机构贷前识别和贷后管理 [24][25] - 鹰潭“转型升级贷”等转型金融产品已累计发放贷款超100亿元,支持铜产业绿色转型 [27]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硬科技”企业风雨中长跑
证券时报· 2025-05-26 17:05
硬科技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 硬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 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 [1] - 金融机构通过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初创期普惠贷款 成长期信用贷款 成熟期跨境金融)精准支持企业各发展阶段 [1][3] - 金融系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形成多元化 多层次 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1] 初创期企业金融案例 - 优必选2019年获中国银行1000万元普惠贷款 该支持对其初创期发展至关重要 [3] - 金融机构通过调整审计偏好 完善免责机制 提升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授信意愿 [3] - 截至2025年3月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 同比增速连续3年超20% [4] 成长期企业金融创新 - 深圳推出"科技初创通""腾飞贷"等试点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1.23万亿元(2023年一季度) [6] - 朗思科技获中国银行"科创贷"纯信用贷款 解决研发期资金周转压力 [7] - 晶泰科技2022年获1.5亿元"科创贷" 支持AI+医疗技术研发与日常运营 [8] - 中国银行建立科技企业评估模型 考量专利 团队 融资等指标 并搭建AI企业快速审批通道 [8] 成熟期企业战略布局 - 优必选计划抓住2025年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机遇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10] - 多层次资本市场(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为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 [10] - 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 通过科技创新债券定向支持科技贷款 股权投资等 [10] 企业全球化发展 - 晶泰科技加速拓展欧洲 中东市场 考虑海外并购以对冲美元波动风险 [11] - 越疆科技产品销往80国 中国银行为其提供跨境投资 结算 上市咨询等全流程服务 [11] - 企业建议中资银行加强海外网点布局 更好支持全球化业务拓展 [12]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助力“硬科技”企业风雨中长跑
证券时报· 2025-05-26 02:13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金融机构通过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为"硬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保障,覆盖初创期普惠贷款、成长期信用贷款及成熟期跨境金融服务 [1]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倾斜,截至2025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同比增速24% [3] - 深圳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科技初创通""腾飞贷"等试点,截至一季度末当地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居全国前列 [4] 企业案例与金融产品创新 - 优必选获中国银行2019年1000万元普惠贷款支持初创期发展,金融机构通过调整审计偏好和完善免责机制提升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授信意愿 [2]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出纯信用"科创贷",基于专利、团队背景等评估模型放贷,晶泰科技2022年获1.5亿元贷款支持研发 [5][6] - 朗思科技2023年通过"科创贷"解决资金周转压力,中国银行深圳前海湾支行提供无抵押贷款避免现金流断裂 [4][5] 资本市场与多元化融资 - 创业板、科创板及北交所形成差异化服务格局,债券市场"科技板"近期推出以提升科创债券发行效率 [7] - 优必选计划通过风险投资、债权及股权融资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2025年被视为行业商业化元年 [7] - 中债资信指出科技创新债券可定向用于科技贷款和股权投资,缓解传统信贷与科创需求的结构性错配 [7] 全球化布局与跨境金融 - 晶泰科技计划拓展欧洲、中东市场以对冲美元融资风险,拟收购海外标的降低业务不确定性 [8] - 越疆科技协作机器人销往80多国,中国银行为其提供对外投资登记、国际结算等跨境服务,2023年香港上市期间获金融支持 [8] - 企业建议中资银行增设海外网点以匹配"硬科技"企业全球化业务扩张需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