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

搜索文档
现金骤降47%仍豪赌扩产 大行科工或扛起29万产能消化
智通财经· 2025-07-25 15:28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全球骑行运动热潮推动折叠自行车需求增长,尤其受城市通勤者和户外爱好者青睐[1] - 2023年全球自行车市场规模3740亿元,折叠车占比仅5.3%(168亿元),属于小众赛道[14] - 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折叠车市场,占全球需求25.2%,2018-2023年CAGR达19.1%[7][14] - 中高端自行车(≥1000元)产量2018-2023年CAGR为7.7%,预计未来将加速至双位数增长[11] 公司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量计,中国内地市场份额26.3%(零售额份额36.5%),行业绝对龙头[1] - 2023年中国内地销量14.9万辆,市场份额21.1%,领先第二名(9.7万辆)断层优势[14] - 全球市场2023年销量15.7万辆排名第一,但仅领先第二名不到7万辆[14] - 全球前五大企业合计份额21.8%,公司占5.6%[16] 财务表现 - 销量从2022年14.9万辆增至2024年22.95万辆,CAGR达24.1%[2] - 2025年前4个月销量9.34万辆,同比增长46.5%[2] - 收入从2022年2.54亿元增至2024年4.51亿元,2025年前4个月达1.85亿元[2] - 净利润从2022年3143万元增至2024年5229.9万元,2025年前4个月2152.8万元[2] - 毛利率从2022年30.7%提升至2024年33%[3] 业务模式与运营特点 - 产品矩阵覆盖70+车型,从折叠车扩展至公路车、山地车、电助力车等[2] - 经销商渠道收入占比近70%(2025年前4个月69.5%),但毛利率最低仅26.9%[3] - 惠州工厂年产能9万辆,2024年56.8%销量依赖OEM代工,2025年前4个月代工比例升至65.5%[4] - 海外销售占比从2022年22.1%骤降至2025年前4个月5.6%[4] 战略动向与IPO计划 - 中高端产品权重从2022年44.9%提升至2023年60.9%,顺应消费升级趋势[11][14] - IPO募资拟扩建20万辆产能(2027年投产),总产能将达29万辆[5]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4年底1.08亿元降至2025年4月5902万元[5][6] - 2025年7月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二次递表港交所进入IPO冲刺阶段[1] 发展挑战 - 现有产能严重不足,代工成本占销售成本47.1%[4] - 海外市场拓展乏力,欧美份额持续萎缩[4] - 小众赛道天花板明显,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仅14亿元[4] - 新产能投产后存在29万辆/年的消化压力[5]
大行科工上市前分红超6000万,“折叠车之父”分了多少?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23 21:47
行业背景 - 全球健康意识和环保理念提升推动骑行运动热潮,折叠自行车因便携性优势受城市通勤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青睐[1]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规模从2018年83亿元增长至2023年1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5.2%,零售量从190万辆增至28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7.9%[11] - 2024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额占全球自行车市场5.3%,零售量占2.1%,显示行业天花板较低[12] 公司IPO进展 - 大行科工正在推进港股IPO,2025年7月17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7月22日更新招股书二次递表港交所[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建设新厂扩大产能,预计2027年投产[10] 财务与分红 - 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分红6150万元,其中2025年4月派发2000万元股息[3] - 创始人韩德玮直接持股88.56%,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控制1.6%股份,合计控制90.16%股份,分红大部分进入实控人腰包[3]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1.02亿元,2025年4月30日降至5902.4万元,期间因宣派股息支出2000万元[7] 产能与外包 - 惠州工厂年产能9万辆,2024年前三季度销量17.52万辆,近六成产能依赖代工[4] - 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持续超100%,2022年达117.2%,代工比例从29.5%升至55.5%[14] - 2024年代工成本1.39亿元,2023年6860万元,2025年前4个月已达5830万元[13] 研发与竞争 - 2022-2025年4月研发开支分别为900万元、1070万元、1760万元及650万元,远少于同期分红[6] - 2024年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五大公司份额60.4%,大行科工占26.3%[14]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竞争激烈,五大公司占19.4%市场份额[14] 海外市场 - 2023年海外销售从2022年5620万元大跌至2030万元,2024年回升至2980万元[14] - 中国内地、美国和欧洲是三大销售区域,2024年零售量分别占全球22.1%、9.0%和8.6%[15] 质量问题与毛利率 - 2024年代工产品退换货率升至3.2%,较2022年1.8%翻倍[16] - 自有产品毛利率高于OEM产品,OEM供应商收取5%-6%原材料成本作为管理费用[16]
大行科工年内二次递表港交所 折叠自行车冲刺资本市场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14:30
(原标题:大行科工年内二次递表港交所 折叠自行车冲刺资本市场)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该公司是中国折叠自行车行业拥有最多专利的品牌,截至2025年4月30日在中国 内地拥有113项有效专利。截至同日,大行科工也在美国、欧洲及日本拥有22项有效专利。截至2025年4 月30日,大行科工共享360项专利,共授权了18名和16名同业使用该公司的专利技术和大行品牌。 大行科工建立了全面高效的销售和经销网络,涵盖中国内地线下线上渠道。截至2025年4月30日,与遍 布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38家经销商合作,覆盖680个零售点。同时扩展至线上渠道,包括中国内地的 主要电商及社交媒体平台如京东、天猫、抖音及拼多多。在往绩记录期内,大行科工的线上直销收入由 2022年的人民币14.1百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00.2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6.1%。截至2024年 12月31日,该公司的产品亦在另外28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包括东南亚、美国和欧洲,不过仅占整体销售 的相对较小部分。 财务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4月30日止四个月,该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 为2.5亿元、3.0亿元、4.5 ...
IPO雷达|大行科工年内再战港交所,六成产量靠外包,83岁实控人坐拥90%股权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19
公司上市申请 - 大行科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这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递表 此前招股书于7月21日失效 [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著名折叠自行车制造商 产品具有可折叠便携特性 [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4亿元 3亿元 4.5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3.1% 同期净利润3143万元 3485万元 5230万元 复合年增长率29.1%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四个月未经审计收入1.85亿元 同比增长46.9% 同期净利润2152.8万元 同比增长69.3% [3] - 2024年外包生产成本占比达48.3% 较2022年20.2%显著提升 [9] 股权结构与分红 - 创始人韩德玮直接持股88.56% 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1.6% 合计控制90.16%股份 [4][5] - 2022-2025年累计分红6150万元 其中2024年单年分红1800万元 [7] 供应链与生产模式 - 2025年前四个月向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17.6% 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达52.1% [7] - OEM生产占比从2022年29.5%升至2025年前四个月65.5% [8] - 外包生产成本占比从2022年20.2%升至2025年前四个月47.1% [9] 产品质量与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1880条相关投诉 涉及质量问题 退款退货 虚假宣传等问题 [9] - 具体案例显示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问题与客服态度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