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抵制黄牛
icon
搜索文档
21调查|二手车价坚挺:小米“催收尾款”的锅,“黄牛”们不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1:37
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因要求客户在车辆下线前提早支付尾款引发争议 部分车主认为该条款不合理且存在风险 而公司解释该政策旨在打击黄牛和减少订单流失 [1][2][12] - 公司交付政策与行业惯例存在差异 行业普遍采用提车时支付尾款的模式 [3][4] - 二手市场数据显示SU7 Ultra和YU7订单及二手车价格虽较上市初期炒作高点有所回落 但保值率仍保持较高水平 [10][11] 交付政策争议 - 公司要求部分车主在车辆下线前7天内支付尾款 否则将取消订单且不退定金 [1][2] - 该条款被写入《购车协议》 涉及车型包括YU7、SU7和SU7 Ultra [2] - 有车主在车辆显示3-6周下线时被催款 且面临车辆到店前支付全款的风险 [1][13] 公司政策解释 - 在两种情况下要求提前付款:客户希望推迟提车时需支付2-3万元保证金 客户存在较高不提车可能性时需支付尾款或1-2万元首付 [5] - 公司通过客户拒不配合办理手续或在官方渠道流露不想要车意向来判断"较高不提车可能性" [7] - 公司规定如订单被判定为异常有权取消订单且不退定金 [8] 黄牛订单影响 - 公司曾受黄牛订单困扰 SU7 Ultra订单最高被炒至65万元 YU7订单被炒至2万元 [9] - 目前二手SU7 Ultra平均价格45.61万元 保值率86.07% 较上市初期最高64.88万元下降5.08万元 [10] - 二手YU7平均价格36.81万元 甚至高于现价32.99万元的Max版 [11] 产能与交付挑战 - 公司上市15个月交付量达31.17万台 达到该交付量较蔚来缩短三年多时间 [2] - YU77月仅售出6042台 居SUV销量第48位 标准版交付最长需60周 Max版需30-40周 [17] - 公司下架SU7和SU7 Ultra部分配置以优化生产流程 [18] - 大量SU7 Ultra车主转配YU7 造成YU7产能压力 [15][17] 车主反应 - SU7 Ultra挖孔版车主因无法获得具体提车时间且被催款而感到失望 [15] - 有车主付款三周后仍未提车 公司最终退回尾款 [13] - 部分车主被误判为黄牛 遭受网络攻击 [15] 行业对比 - 蔚来采用提车时支付尾款的模式 [3] - 其他品牌通过赋予首任车主专属权益(如免费换电、三电终身质保)来抵制黄牛 [6] - 特斯拉要求客户承诺一年内不转让车辆否则支付违约金 [6] - 问界对超70天交付周期的车主每天发放200元补偿 上限1万元 [16]
未验车先交几十万,小米被曝催收尾款:否则取消订单定金作废,车主炸锅:又不是买白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0:48
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在车辆未下线情况下要求车主7天内支付尾款 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1][3][6] - 公司通过《购车协议》条款将提前支付尾款行为合法化 但与传统行业惯例相悖[2][7][8] - 事件反映出公司在产能爬坡和订单管理方面面临挑战 可能影响用户信任和品牌形象[6][27][28] 协议条款内容 - 购车协议规定车主收到付款通知后7个自然日内需支付全部剩余款项[2] - 条款明确未按期支付构成根本性违约 公司有权取消订单且不退定金[2] - 协议允许公司根据车辆生产安排或销售等情况通知支付余款[2] 消费者反应 - 多位车主表示车辆下线需3-6周但被要求提前支付全款[3] - SU7 Ultra挖孔版车主群体支付50万元但仍未获得车辆且被催收尾款[6][23] - 有车主遭遇付款三周后交付时间仍显示1-4周的情况[21] 公司立场与解释 - 接近公司人士透露两种情况下要求提前付款:客户希望推迟提车时需缴2-3万元保证金 以及存在较高不提车可能性时需支付尾款或1-2万元首付[9][10] - 公司称此举是为避免恶意磋商占用指标 属于合理约定[11] - 通过客户办理金融分期态度和官方交流群意向判断不提车可能性[12] 市场背景与数据表现 - 小米汽车上市15个月交付量达31.17万台 蔚来达成同等交付量用时四年零七个月[6] - 二手SU7 Ultra平均价格45.61万元 保值率86.07%[17] - YU7订单价格从上市时2万元下滑至5000元以上[17] - 二手YU7平均价格36.81万元 高于现价32.99万元的Max版[17] 产能与生产状况 - 一期工厂实行三班倒 每日生产约700-1000台YU7[27] - YU7在7月仅售出6042台 居SUV销量第48位[27] - YU7标准版交付最长需60周 Max版需30-40周[28] - SU7与YU7产线复用困难 90%零部件需重新开发[28] 行业对比 - 蔚来采用"满足交付条件后发送交付通知"的模式[7] - 问界M8对超70天交付周期车主每天发放200元补偿[26] - 其他品牌通过首任车主权益限制转售[11] 法律观点 - 律师认为要求提前支付尾款需由公司承担举证责任和风险[11] - 学者指出公司条款可能未履行合理提示义务 车主可主张条款无效[26]
黄牛贩卖会员免排队权益,巴奴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21:55
事件概述 - 外国小伙通过二手平台花费30元购买"优先就餐券"但被门店告知无效[1] - 二手平台存在多个卖家以13-19元价格出售"巴奴免排队"相关商品[1] - 黄牛利用未登录过会员小程序的微信号转卖账号权益进行核销[1] 公司回应 - 巴奴确认免排队权益仅限最高级别会员每月3次且不可转赠[2] - 公司声明黄牛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权益并持续打击此类行为[2] - 门店已张贴"抵制黄牛"告示并对异常订单加强核验[2] - 6月30日启动系统升级以阻断技术手段刷单[2] 运营规划 - 计划下半年新开几十家门店以缓解排队压力[3] - 新店选址将基于顾客意见征集[3] - 当前全国直营店数量为145家(截至2025年6月9日数据)[3] 行业现象 - 二手平台存在多个热门餐饮品牌"免排队"商品交易[1] - 消费者对黄牛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并支持平台打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