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汽车YU7
icon
搜索文档
打算在招募一些自动驾驶大佬,共创平台!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02 00:03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最近和很多学术界、工业界的团队接触。大家普遍认同智能驾驶开始走向下一个阶段 - 从L2到L3。随着技 术的不断突破,智能驾驶实际使用的体验感也在逐渐变好。很开心看到智能驾驶这个领域正在慢慢走进千 家万户。小米汽车经历上一次的风波,势头仍然很猛,YU7 三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这背后不仅仅是小米 汽车产品本身硬实力过关,更是以雷总为核心的小米集团的软实力深受大家喜爱。 在这几个月中,我们团队深深体会到用心做事才能做好事。越是深入做平台,越发现行业的发展和每个人 都息息相关,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当行业进入下沉期,简单的事情已经逐渐收敛,更多的是要面对复 杂和困难的未知事物,这时候更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做的出真功夫。智能驾驶未来迈向L3阶段需要我 们稳扎稳打,啃下一个个量产中的硬骨头。我们也一直鼓励大家能够积极交流,也期望自身能够成为一个 汇聚全行业人才的平台。 待遇说明 我们将提供大比例的分红,和全行业的资源共享。可以兼职或全职,欢迎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扫码咨询负责人,备注:自驾智能之心+老师咨询。 自驾教 ...
理想大跌小米大增,小鹏创单月新高,零跑首破5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1 23:16
新能源汽车销量概览 - 多家企业公布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2] - 比亚迪以344296辆的销量领跑行业,同比增长27.35% [3][9] - 零跑汽车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达50129辆,同比增长126% [15] - 小鹏汽车交付36717辆,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9% [18] - 小米汽车单月交付超过3万辆,首款电动SUV YU7表现强劲 [23] 主要车企销量表现 -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销量73901辆,同比增长50.9% [11] - 理想汽车交付30731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5.3% [21] - 深蓝汽车销量27169辆,同比增长62% [28] - 广汽埃安销量26557辆,自建快充桩数量位居车企第一 [32] - 蔚来交付21017辆,前七个月同比增长25.2% [34][36] - 极氪品牌销量16977辆,极氪科技总销量44193辆 [38] - 岚图交付12135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六连涨 [40] - 阿维塔销量10062辆,连续五个月销量破万 [41] - 极狐汽车交付9436辆,同比增长50.35% [42][45] - 智己汽车交付7027辆,环比增长16.6% [47] - 鸿蒙智行全系销量47752辆,问界系列表现亮眼 [49][51] 重点车型与市场动态 - 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销售315136辆,海外销售80178辆,同比增长159.5% [9] - 零跑全新C11和B01上市,海外渠道超600家门店 [15] - 小鹏MONA M03交付超15000辆,累计交付超15万辆 [18] - 理想i8六座纯电SUV上市,但面临舆论危机 [21] - 小米汽车YU7开售3分钟锁单破20万辆 [23] - 深蓝S07作为全球战略车型加速推进全球化 [28] - 蔚来乐道L90开启交付,全新ES8将于8月下旬发布 [36] - 岚图FREE+上市,全新岚图知音8月底上市 [40] - 极狐T1将于8月下旬开启预售 [45] - 智己LS6和L6表现突出,将发布"恒星"增程技术 [47] - 鸿蒙智行问界系列交付40753辆,尊界S800大定突破8000辆 [51]
7月电车成绩单:小鹏交付量同比增长229%,比亚迪环比下降8.8%,小米交付超3万台
华尔街见闻· 2025-08-01 21:23
车企7月交付量表现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17辆,同比增长229%,连续第九个月超30000辆,累计交付超80万辆[1][6] - 理想汽车7月交付30731辆,同比下降40%,累计交付1368541辆[1][3] - 零跑汽车7月交付50129台,同比增长126%,首次突破5万台,累计交付超80万辆[10][11] - 小米汽车7月交付突破30000台,全年累计交付31.17万台,完成年度目标104%[14] - 比亚迪7月销量344296辆,环比下降8.8%,1-7月累计销量249万辆[1][21] - 蔚来7月交付21017台,同比增长25.2%,累计交付806731台[2] - 吉利汽车7月总销量237717辆,同比增长58%,新能源车占比显著提升[17] - 长城汽车7月销量10.44万台,同比增长14.34%[19] - 极氪科技7月销量44193台,同比增长20%,全球用户破200万[20] 品牌细分表现 - 蔚来品牌7月交付12675台,乐道品牌交付5976台,萤火虫品牌交付2366台[2] - 吉利品牌银河系列7月销量9.5万辆,同比增长237%,极氪系列销量1.7万辆[17] - 极氪品牌7月销量16977台,领克品牌销量27216台[20] - 比亚迪纯电动车7月销量177887辆,插混车销量163143辆[21] - 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同比增长102%,梦想家MPV表现突出[27] 市场拓展与产品动态 - 小鹏汽车进入欧洲46个国家和地区,推出G6/G9/P7+等车型[6] - 蔚来全新ES8将于8月下旬发布,9月正式上市交付[2] - 理想汽车升级VLA司机大模型,覆盖535家零售中心和3028座超充站[3] - 广汽埃安7月新增437支快充桩,总量达14096支,覆盖202座城市[24] - 零跑汽车有望年内实现百万辆交付里程碑[11] - 小米汽车YU7车型上市18小时获24万订单,周均新增订单9000台以上[14]
2025年8月海外金股推荐:关注地缘和AI催化
国盛证券· 2025-07-31 19:34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2025年8月海外金股推荐,关注地缘政治和AI催化因素,分析近期重点事件和市场情况,给出当前配置建议并推荐12家海外金股,对各公司业绩、业务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给出投资建议[1][4]。 近期重点事件、行情统计及当前配置建议 近期重点事件 - 中美第三次经贸会谈在瑞典举行,时间在8月12日中美90天关税暂缓期到期前,会谈成果受全球关注[1][8]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常会,强调做强国内大循环,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1][8]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汇聚顶尖学者和产业领袖,六联智能展示创新成果[2][9] - H20芯片解禁,美国政府批准其恢复对华出口[2][9] - OpenAI准备8月发布GPT - 5,处于最后测试和安全评估阶段[3][10] 市场情况 - 港股、美股7月整体上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分别为6.0%、6.4%,2025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27.2%、26.3%[11] - 南下资金净流入,7月港股通南下资金净流入1108亿港元,近30个交易日资金从6月末的1273亿港元增加为1549亿港元[12] - 分板块行情来看,截至7月29日,制药&生物科技与科学、半导体与生产设备等行业领涨,家庭与个人用品、技术硬件与设备等行业领跌[15] - 分板块估值来看,截至7月29日,恒生综指7月的PE(TTM)有所提升,港股地产建筑、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金融等板块估值较6月末上涨[16] 当前配置建议 - 关注龙头消费企业、AI for Science领袖企业、成长性可期的能源企业、港股地产头部梯队企业、受益于AI发展的互联网及硬件企业、估值较低盈利性强的零部件企业、产品周期强势受益于智驾趋势的新势力[5][20] 2025年8月海外金股组合 泡泡玛特(9992.HK)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5% - 170%,境内收入同比增长95% - 100%,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75% - 480%[21] - 境内线下线上渠道同步扩张,IP长期价值不断沉淀;境外亚太、美洲、欧洲收入高增长,全球影响力增强[21][22]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238.00/308.00/361.00亿元,归母净利润55.38/71.72/85.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23] 晶泰控股(2228.HK) - 是AI for 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全球前20大药企中16家为其客户,核心优势在于算法和数据[26] - 拥有超500人科学家与技术专家团队,账上现金资产达60亿港元,AI制药和新材料业务有望驱动收入高增速[27][28]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2/6.84/9.5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8] 中国秦发(0866.HK)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净利润5.0亿,资产负债表大幅改善,财务成本下降,资产负债率降至59.6%[30][33] - 印尼SDE煤矿初现经营,洗煤厂已运营,SDE二矿预计2026年投产,公司布局印尼煤炭产能,成长性凸显[31][35] - 考虑煤价下行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10.4亿元、15.4亿元[33] 绿城中国(3900.HK) - 2024年业绩受大力度计提减值影响下滑,未来业绩有望领先行业企稳,债务结构健康,融资渠道畅通[36][37] - 销售表现处于头部梯队,拿地聚焦核心城市,优质土储保障销售[38]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为1533.0/1528.9/1543.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7/21.1/30.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39] 阿里巴巴(9988.HK) - 2025Q4财季录得总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non - GAAP归母净利润约300亿元,同比增长18%[40] - 淘天集团CMR增长加速,阿里云收入加速增长,AI产品需求旺盛,公司坚定AI投入[41] - 预计2026 - 2028财年收入为11185/12360/13551亿元,non - GAAP归母净利1613/1845/2081亿元,重申“买入”评级[42] 快手 - W(1024.HK) - 618购物节泛货架电商增长,商业化工具迭代,外循环广告在内容消费和本地生活行业驱动下增长[44] - 可灵AI持续迭代,产品和商业化继续突破,月度付费金额连续突破1亿美金[45]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406/1545/1666亿元,调整后归母净利197/250/285亿元,给予目标价93港元,重申“买入”评级[46] 小米集团 - W(1810.HK) - 2025Q1收入和利润再创历史新高,手机国内份额重回第一、全球份额持续扩张,IoT业务高端化和国际化推进,汽车YU7亮相,AI及创新业务发布自研芯片[47][48][4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4867/6345/7648亿元,给予合理目标价6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49] 丘钛科技(1478.HK) - 2024年度收入16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9%,手机摄像头模组升级,车载及IoT起量[51] - 短期手机光学规格升级驱动利润增长,长期进军低空飞行、XR、机器人等新场景[52]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84/207/237亿元,给予目标价10.79港元,“买入”评级[53] 瑞声科技(2018.HK) - 2024年收入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手机光学推进高端化,车载产品国内外协同,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和XR核心能力[54][55][57]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354/39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1/35亿元,给予目标价7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55][56] 舜宇光学科技(2382.HK) - 2024年录得收入383亿,同比增长20.9%,手机镜头、模组和车载镜头出货量全球市占率稳定第一[58] - 手机光学升级需求确定,策略调整追求份额提升、巩固格局,注重投资于长期成长性[59][60]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40/494/5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6/41.5/50.0亿元,上调目标价至10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60] 零跑汽车(9863.HK) - 2025Q1实现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毛利率超预期,预计全年销量50 - 60万、毛利率10% - 12%、净利润盈亏平衡[62] - Q1销量强势,B系列新车发布、C系列改款升级,出海表现优秀,持续推进本地化生产,零部件业务未来可期[63][64][65] - 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约55/75/87万辆,总收入达600/846/998亿元,给予目标估值977亿港元,目标价7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65] 小鹏汽车 - W(9868.HK) - 25Q1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净亏损大幅收窄,预计Q2销量和总收入增长[68] - 2025年将陆续上市多款车型,技术有先锋性,海外表现亮眼,Robotaxi、机器人等市场空间广阔[69][70][71] - 预计2025 - 27年销量约47/75/103万辆,总收入达832/1465/2072亿元,给予目标价(9868.HK)105.7港元、(XPEV.N)27美元,维持“买入”评级[73]
打算在招募一些大佬,共创平台!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26 10:39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最近和很多学术界、工业界的团队接触。大家普遍认同智能驾驶开始走向下一个阶段 - 从L2到L3。随着技 术的不断突破,智能驾驶实际使用的体验感也在逐渐变好。很开心看到智能驾驶这个领域正在慢慢走进千 家万户。小米汽车经历上一次的风波,势头仍然很猛,YU7 三分钟大定突破200000台!这背后不仅仅是小 米汽车产品本身硬实力过关,更是以雷总为核心的小米集团的软实力深受大家喜爱。 在这几个月中,我们团队深深体会到用心做事才能做好事。越是深入做平台,越发现行业的发展和每个人 都息息相关,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当行业进入下沉期,简单的事情已经逐渐收敛,更多的是要面对复 杂和困难的未知事物,这时候更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做的出真功夫。智能驾驶未来迈向L3阶段需要我 们稳扎稳打,啃下一个个量产中的硬骨头。我们也一直鼓励大家能够积极交流,也期望自身能够成为一个 汇聚全行业人才的平台。 我们邀请自驾领域的大佬,为行业开创自驾教育在线课程、企业咨询、辅导业务。 如果您是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Diffusion、VLA、VLA+RL ...
采访小米汽车,我们准备了这些问题
乱翻书· 2025-07-13 12:24
从手机到汽车的设计进化 - 小米汽车设计语言从手机时代的极简理性(黑白灰)转变为汽车领域的感性高饱和色彩(海湾蓝、霞光紫、宝石绿),用户群体从男性极客扩展到女性审美 [6] - 初版"Mi Look"放大到汽车的方案因"没有情感、没有购买欲"被推翻,最终选择经典跑车路线,车身比例强调1 45米超低高度 [6] - 设计决策机制将用户直觉置于优先,如"霞光紫"在四次调研中高居榜首,成为最受欢迎付费颜色 [6] - 产品定义从功能性价比转向情感价值,车身曲面语言和色彩选择受女性用户比例影响 [6][7] 非典型设计师的任命背景 - 李田原35岁被雷军任命为设计负责人,打破行业从欧洲挖资深设计师的惯例 [8] - 其背景包括主导宝马iX和i Vision Circular概念车设计,开创"原石切割"风格替代传统"火焰车身" [10] - 雷军的用人逻辑是寻找能长期陪伴公司成长的设计师,类比奔驰/宝马等品牌"铁打的设计总监"模式 [9] 小米汽车设计哲学 - SU7与YU7坚持设计DNA延续性,如"每一根线一一对应",同时为SUV品类重做下车体骨骼 [12] - 内饰核心是"接口"和"扩展性",借鉴消费电子思维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硬件适配 [12] - 反行业潮流采用长车头设计,认为比例是美的基础,追求"形似神不似"的家族化表达 [11][12] - 设计关键词为"直觉",保留更多机械按键和传统互动方式以匹配用户习惯 [12] 中国设计话语权突破 - 中国电动车市场领先性带来设计优势,如文化基因、技术积累和本土市场理解 [36] - 行业存在"迷信洋设计师"现象,但本土设计师差距主要在缺乏验证过的设计方法论而非创意能力 [35] - 小米成功可能推动汽车设计语言从"德语/英语主导"转向融入中文思维 [37] - 高校合作旨在培养"全栈型设计师",解决国内设计人才流程断层的痛点 [39] 行业现象级产品影响 - SU7/YU7改变14亿人口大国对汽车的认知,从工具属性转向情感载体,类比福特野马1964年的文化影响 [3][4] -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带来新视角:消费电子3-5年迭代周期与汽车10年耐用性需平衡 [31] - 设计目标不仅是满足功能需求(I Need),更创造用户渴望(I Want/I Desire)的情感价值 [3][6]
太夸张!雷军卖车15个月,小米汽车收入已超700亿
搜狐财经· 2025-07-12 10:20
交付表现 - 小米汽车在2024年4月3日开启首批交付后,仅用七个半月时间达成首个10万辆交付 [1] - 从10万到20万交付仅花费4个月,于2025年3月份实现 [1] - 上市15个月后累计交付达30万台,意味着从20万到30万台同样仅花费4个月 [3] 财务表现 - 小米汽车均价为23万元/台,15个月内通过卖车实现收入超过700亿元 [3] - 公司市值从去年4月的3800亿港元增长至1.5万亿港元,15个月内增长1.1万亿港元,增幅近300% [5] - 目前市值达1899.2亿美元,在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榜上位列第三,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超过比亚迪、法拉利等传统车企 [4][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目前仅依靠一款SU7车型就实现上述业绩 [7] - 新推出的SUV车型YU7市场反响更为火爆,预计交付量将超过SU7且售价更高 [7] - 若保持当前势头,下一个15个月汽车业务营收可能达到当前700亿元的3倍,即2000多亿元 [7] 产能挑战 - 公司原计划2025年交付35万辆,但当前产能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 [9] - YU7车型的等待提车时间已超过1年 [9] - 产能扩张面临建设周期长的挑战,需尽快解决"产能地狱"问题 [9]
平均每76秒就有一台汽车下线!雷军转发人民日报报道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3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对比 - 中国汽车产业早期发展面临无资料、无经验、无设备的困境,工程师需从进口废钢中寻找零件测绘,车身制造依赖工人手工敲打 [3]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700多个机器人参与生产,200多道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平均每76秒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3] 小米超级工厂概况 - 工厂为新能源车专属打造,包含研发试验基地、冲压、压铸、车身焊接、涂装、电池和总装六大车间,配备2.5公里测试跑道及工厂店,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体验一体化智造园区 [5] - 相比传统汽车企业依赖人力劳动或新兴车企自动化效率不足,小米超级工厂在整体效率和工艺精度上具备优势,而高端传统品牌需改进生产流程以适应新能源车需求 [5] 小米汽车市场表现 - YU7车型上市72小时内,全国335家门店平均每店锁单800至900台,锁单率达75%-80%,反映市场对小米汽车的高需求 [5]
苹果向下,小米向上
36氪· 2025-07-10 09:59
核心观点 - 苹果和小米在跨界造车领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战略路径和结果,苹果的"泰坦计划"因目标过于激进和脱离产业规律而失败,小米则通过务实整合和生态协同成功突围 [1][3] - 苹果十年投入100亿美元未能量产,小米首期100亿元人民币便实现交付,资源投入精准度差异显著 [8] - 中国成熟的电动汽车产业生态为小米提供了供应链、政策和市场优势,而苹果面临美国本土供应链不完整和政策阻力 [9][11][12] 长期与短期的视野 - 苹果"泰坦计划"目标反复摇摆,从纯电动车型到L5级完全自动驾驶再到无方向盘设计,十年更换五任负责人,最终因技术瓶颈和量产难题失败 [4] - 苹果试图跳过产业自然演进阶段,直接以终极形态切入市场,违背汽车产业发展规律 [6] - 小米定位为汽车产业赋能者,不追求颠覆式创新,而是整合豪华品牌设计思路和行业领军企业技术方案,快速实现量产 [6] 产业生态与资源整合 - 小米利用中国成熟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直接整合宁德时代电池、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等资源,从立项到量产仅用3年 [9][11] - 中国政策红利为小米提供购置补贴、牌照优惠等支持,而苹果面临美国严苛环保法规和传统车企游说阻力 [11][12] - 小米通过顺为资本投资100余家供应商,实现供应链深度绑定,苹果缺乏类似布局 [14] 人才与用户基础 - 小米从传统车企挖角技术骨干,快速补齐汽车工程短板,苹果团队以软件工程师为主,缺乏汽车行业经验 [14] - 小米3.8亿MIUI用户构成汽车业务种子用户,与电动汽车目标群体高度契合 [16] 产品与生态协同 - 小米SU7和YU7斩获近30万辆订单,实现手机、智能家居与汽车无缝互联,击中年轻消费者痛点 [1][6][8] - 苹果生态封闭性导致用户体验割裂,小米生态协同优势显著 [6][8] 挑战与隐忧 - SU7被指抄袭保时捷设计,自动驾驶事故引发信任危机,产能不足带来交付压力 [16]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3.87亿 外卖大战进入白热化 北水同时抢筹美团(03690)及阿里(09988)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8:05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8日北水成交净买入3.8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2.38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6.25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02800)同时位列北水净买入和净卖出榜首 美团-W(03690)和建设银行(00939)获显著净买入 [1] - 腾讯控股(00700)和恒生中国企业(02828)遭北水大幅净卖出 [1] 个股交易数据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8.55亿港元 总买卖额达29.54亿港元 [2] - 美团-W(03690)净流入9.23亿港元 总成交26.35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遭净卖出4.05亿港元 总成交21.28亿港元 [2] - 建设银行(00939)净流入3.94亿港元 总成交15.75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小幅净流出928.07万港元 总成交16.03亿港元 [2] 行业动态与公司消息 互联网平台 - 美团-W(03690)获净买入11.31亿港元 外卖行业价格战升级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 美团推出"满25减24"优惠券应对 [6] - 快手-W(01024)净流入1.61亿港元 其人工智能产品可灵进展良好 预计2025年贡献总营收0.8% [7] - 腾讯控股(00700)遭净卖出6.21亿港元 [9] 金融板块 - 建设银行(00939)获净买入3.94亿港元 银行板块三季度预计延续上行 险资等长线资金降低下行风险 [6]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净流入1.94亿港元 成为首家获加密货币全牌照的香港中资券商 [7] 新能源与科技 - 协鑫科技(03800)净买入2.34亿港元 多晶硅报价上调至37元/千克 行业集中度高或率先完成供给侧改革 [6] - 中芯国际(00981)获净买入1.61亿港元 [9] - 小米集团-W(01810)净卖出4.29亿港元 市场对SU7订单真实性存疑 但汽车业务毛利率有望持续上行 [8] ETF与市场流动性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和盈富基金(02800)分别遭净卖出5.44亿和9.8亿港元 港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引发流动性紧缩预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