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搜索文档
香港引导基金正式招GP
FOFWEEKLY· 2025-11-14 18:13
基金概况与战略目标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100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国际创科中心建设的核心金融工具[1] - 基金旨在对接国家“耐心资本”发展战略,推动“政、产、学、研、投”高效协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及科技产业[1] - 基金投资于五个主题板块: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半导体与智能设备、数字化与升级转型、未来与可持续发展[1] 基金结构与规模 - 政府将在每个主题板块下甄选专业基金经理设立一至数个子基金,子基金须为根据《有限合伙基金条例》成立的有限合伙基金[1] - 每个子基金的目标基金规模至少为20亿港元,所有子基金的整体目标规模至少为400亿港元[2] - 政府将作为最后一位有限合伙人向子基金投入资金[3] - 政府对每个子基金的投入资金上限为10亿港元,且不超过该子基金规模的25%,政府投入总额以100亿港元为上限[4][5] 投资要求与方向 - 子基金100%的总规模须投资于与香港创科产业及新型工业产业及其产业链关联的企业[6] - 至少50%的基金总规模须投资于本港企业,或承诺来港设立关键环节并实质运作的非香港企业[6] - 至少25%的基金总规模须由投资对象在投资期内投放在香港设立及营运的生产制造基地[6] - 政府希望吸引策略投资人,每个策略投资人出资不少于30亿港元,以有限合伙人身份与政府共同投资[6]
“创立”电诈园暴力管控模式!缅北魏家供述:中国籍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5 13:46
公司治理与权力结构 - 公司通过政、军、商“铁三角”模式构建自成体系的治理结构 [2] - 公司核心人物魏怀仁依仗军权成为果敢地区核心掌权者并长期掌控边防部队 [2] - 公司头目魏怀仁任命其子魏青松及侄子魏青海为边防部队监察委员会委员以巩固控制 [4] 业务模式与运营 - 公司业务多元化经营博彩、色情并修建电诈园区吸引诈骗团伙入驻 [5] - 公司对电诈园区实施武装暴力管控模式并向入驻团伙收取高额租金和“人头税” [2][5] - 公司参与人口买卖业务中国籍员工被视作重要资源买入价格从2万元上涨至30余万元 [5] 收入来源与盈利活动 - 公司通过出面释放被扣押中国籍员工收取数十万元赎金作为盈利手段之一 [5]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枣庄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10-11 19:20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将于10月22日至23日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新能源·新动力·新未来” [1] - 大会举办地点为山东枣庄 [1] 大会参与方 - 大会将汇聚新能源电池及关联产业链领域的头部领军企业 [1] - 参与方覆盖技术研发、整车制造、能源服务、智能科技、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 [1] - 大会集结国内顶尖科研院所与知名高校核心专家学者 [1] 大会目标 - 链接沟通渠道,打破产业壁垒,促进生态共荣 [1] - 共促“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推产业协同创新 [1] - 促成强强战略合作 [1]
“耐心资本+国际场景”双轮驱动 香港锻造金融科创超级平台
证券时报· 2025-08-11 01:33
香港招商引资引才成果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 其中超过10家公司已经或准备递交在港上市申请 [1] - 港投公司管理规模约620亿港元 主要管理"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策略性创科基金"和"共同投资基金" [1] - 港投公司聚焦硬科技、生命科技以及新能源/绿色科技三大投资主题 [1] - 港投公司每1港元投资带动超过5港元市场长期资金跟投 资金来源包括主权基金、退休基金、企业创投公司和家族办公室 [1] 重点企业引进进展 -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将公布第五批共10多家重点企业 包括多家国际领先医药企业 [2] - 引进办已引进84家前沿科技企业 预计未来数年带来约500亿港元投资 创造超过20000个职位 使用168万平方呎创科、工业和商业楼面 [2] - 重点引进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及先进制造 新增结合创科和文创的企业 [2] 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促进"政、产、学、研、投"深度对接 利用国际化应用场景吸引海内外企业测试前沿技术 [3] - 香港联通世界优势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 推动专业服务和国家标准全球化 [3] - 多元产业发展结合优质就业机会、教育和生活环境 形成"产业+人才"良性循环 [2]
新能源销量全球前三!上汽通用五菱“极速转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8 11:10
销量表现 - 2025年6月销量126413辆,同比增长32.1%,新能源销量70357辆,同比增73.8% [2] - 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764544辆,同比增长18.3%,新能源累计销量413314辆,连续6个月保持50%以上同比增速 [2] - 上半年新能源销量跃居全球前三,成为转型最快的主流车企 [3] 转型成功因素 - 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原点,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双轮驱动 [5] - 坚持"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理念,聚焦高频使用场景,避免功能冗余 [7][8] - 针对不同场景开发差异化产品:宏光MINIEV(短途通勤)、五菱缤果(家庭出游)、纯电版扬光轻客(物流运输) [10] 技术体系 - 构建"天·灵·神"自主技术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技术:天菱模式、天舆架构、灵犀动力、灵眸智驾、灵语座舱、神炼电池 [12] - 神炼电池3.0通过新国标全部24项安全测试,加码枪击贯穿等极限验证 [12] - 实施"一二五"工程以来新增15款新能源车型,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 [14] 产业链布局 - 在柳州打造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集群,本地化配套率从36%提升至63% [16] - 形成电池/电驱/电控三大核心产业集群,年产值660亿元 [16] - 推动铝产业链转型升级,构建"铝水直供—材料创新—零部件智造"一体化生态链 [17] 全球化进展 - 2025年6月新能源出口8448台/套,同比增250.5%,连续3个月保持200%以上增速 [21] - 上半年新能源累计出口35964台/套,同比增147.6% [21] - 印尼市场新能源销量5958辆,占有率超33%,保有量排名第一 [22] - 推进"印马泰"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出海+技术标准输出模式 [22] 行业启示 - 证明传统车企可通过体系优势+用户思维实现转型 [24] - 转型困境非规模问题而是路径选择问题,需精准定位+体系再造+生态协同 [25] -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方法论和实践样本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