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
搜索文档
吴庆文会见绿城中国董事局主席刘成云
苏州日报· 2025-11-20 08:29
公司投资与业务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优质房产开发及生活综合服务供应商 [1] - 公司自2009年进入苏州以来累计投资开发建设1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50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深耕苏州,秉持“品质为先”的理念建设好房子、打造好作品 [1] 公司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苏州市政府对公司长期以来投资苏州、支持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 [1] - 苏州市政府希望公司继续发挥优势,进一步重仓苏州,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1] - 苏州市政府承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公司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更好条件 [1] 公司对当地市场的看法与战略 - 公司认为苏州创新活力足、营商环境优,持续看好苏州并对合作充满信心 [1] - 公司未来战略为深耕苏州,为城市高品质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1]
香港引导基金正式招GP
FOFWEEKLY· 2025-11-14 18:13
基金概况与战略目标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100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国际创科中心建设的核心金融工具[1] - 基金旨在对接国家“耐心资本”发展战略,推动“政、产、学、研、投”高效协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及科技产业[1] - 基金投资于五个主题板块: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半导体与智能设备、数字化与升级转型、未来与可持续发展[1] 基金结构与规模 - 政府将在每个主题板块下甄选专业基金经理设立一至数个子基金,子基金须为根据《有限合伙基金条例》成立的有限合伙基金[1] - 每个子基金的目标基金规模至少为20亿港元,所有子基金的整体目标规模至少为400亿港元[2] - 政府将作为最后一位有限合伙人向子基金投入资金[3] - 政府对每个子基金的投入资金上限为10亿港元,且不超过该子基金规模的25%,政府投入总额以100亿港元为上限[4][5] 投资要求与方向 - 子基金100%的总规模须投资于与香港创科产业及新型工业产业及其产业链关联的企业[6] - 至少50%的基金总规模须投资于本港企业,或承诺来港设立关键环节并实质运作的非香港企业[6] - 至少25%的基金总规模须由投资对象在投资期内投放在香港设立及营运的生产制造基地[6] - 政府希望吸引策略投资人,每个策略投资人出资不少于30亿港元,以有限合伙人身份与政府共同投资[6]
四川林草机械装备产业园区在达州挂牌 建设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林装备制造高地
四川日报· 2025-11-10 10:28
产业园区挂牌与项目启动 - 四川林草机械装备产业园区正式挂牌并同步启动3个核心支撑项目,包括丘陵山区现代农林机械展示体验中心、智能农林机械装备产业园和低空农林机械装备产业园 [1] - 园区位于达州达川产业新区,依托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林装备制造高地 [1] - 同步启动的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4.67亿元,覆盖无人机整机制造、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制造、农林机械4S服务等领域,并已确定多家入园意向企业 [1] 现有产业基础与产能 - 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已建成生产线18条,并已下线产品35款 [1] - 现有产品线覆盖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及零部件生产等多个领域,专注研发制造适配丘陵山区的现代农机 [1] 政策与产业发展支持 - 省林草局将从政策、资金、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全方位支持园区建设,旨在加快发展林草新质生产力 [1] - 支持方向包括推进林草机械装备"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发展,以补齐林草机械装备短板 [1]
高铁西站产业新城刷新“进度条”,东高架南线望城大道以西段桥面沥青摊铺完成
长沙晚报· 2025-11-04 20:0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珂 通讯员 朱飞宇)近日,由中建国际投资(湖南)有限公司投资、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市政公司承建的长沙高铁西站产业新城一期工程PPP项目(以下简称"高铁西站项目")迎来 重大进展。东高架南线望城大道以西段桥面沥青摊铺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朝着全线通车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也为后续施工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长沙高铁西站"东进东出、西进西出、快进快出"集疏运系统的核心工程,东高架将承担多样化的交通功能, 不仅实现中远距离交通的快速集散,更通过设置"U型"匝道等方式,为车辆提供高效、便捷的站前接送服务,极 大提升枢纽运转效率和旅客出行体验。 项目团队积极落实"三个在前"要求,联合湖南大学、上海市政设计院开展技术攻关,创新采用"UHPC薄板与型钢 组合"结构。该技术方案实现三重核心价值:一是有效提升桥面刚度;二是精准控制桥体重量;三是显著增强结 构抗疲劳与耐久性能,为工程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下一步,项目团队将持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 神,全力推进施工,确保项目如期竣工。 据悉,长沙高铁西站产业新城项目聚焦市政道路、落客平台、停车场、邻里中心、休闲产业园等建设内 ...
万科前三季度营收1613.9亿元,大宗资产签约近7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2:08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3.9亿元,销售收入1004.6亿元 [2] - 经营服务业务实现全口径收入435.7亿元,效益持续保持行业前列 [2] - 完成大宗资产交易签约金额近70亿元,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实现回款71亿元 [2] 开发与销售业务 - 多地创新项目热销,1-9月实现高质量交付房屋超7.4万套 [2][4] - 十一黄金周假期实现认购金额47.7亿元,目标完成率137%,16家地区公司均完成认购目标 [4] - 上海高福云境项目首开,25套总价1.3-1.7亿元房源全部售罄 [4] - 通过存量盘活优化和新增产能178.4亿元 [4] 经营服务业务 - 长租公寓业务规模、效率、纳保量保持行业第一,运营管理超28万间,开业突破20万间,超13.3万间房源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 [6] - 泊寓品牌获评“2025中国住房租赁领先品牌”等多项荣誉 [6] - 商业业务新项目开业实现首开出租率超97%,为GIC、黑石等机构提供轻资产运营服务 [7] - 物流业务出租率行业领先,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7] 科技创新与应用 - 智能建造领域,图纸大模型已成为行业级应用,服务内外部项目超1000个 [9] - AI数字工程管理平台累计完成智能巡检超32万次 [9] - 物业自研“灵石”系统实现99.7%的设备在线率与15分钟级故障响应 [9] - 与深铁合作的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配送货”项目将于四季度量产上线 [10]
万科前三季度经营服务业务收入435.7亿,长租公寓规模突破20万间居全国第一
格隆汇· 2025-10-30 20:21
公司财务与经营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3.9亿元,其中销售收入1004.6亿元 [1] - 前三季度经营服务业务收入达435.7亿元,效益持续保持行业前列 [1] - 高质量交付住房超7.4万套 [1] 长租公寓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长租公寓业务规模、效率、纳保量保持行业第一 [1] - 运营管理房源超28万间,开业规模突破20万间 [1] - 共计超13.3万间房源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 [1] 业务模式创新与突破 - 在业内率先实现“产、建、运营一体化”发展模式突破 [1] - 推出“长短租结合”模式,累计短租服务入住超50万间夜 [2] - 通过空间复用和灵活租赁时间最大化出租率和收益 [2] 运营管理与服务提升 - 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六大服务承诺”,包括真房源、费用透明、24小时在线响应等核心租住保障 [2] - “续租价保”措施获得广泛认可 [2] - 对未售分散式房源进行创新租赁运营管理,获得租户与业主认可 [2] 战略合作与外部认可 - 与深铁签署租赁运营合作框架协议,结合项目资产优势与品牌运营优势 [3] - 在合肥、武汉、苏州等城市与属地国资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就中大型租赁社区运营达成协议 [2] - 获评第三方机构“2025中国住房租赁领先品牌”和“2025中国社区租赁领先品牌” [3] 未来发展前景 - 在物业、长租、物流等赛道已建立规模或效率的领先优势 [1] - 随着REITs、Pre-REITs等资产证券化通道逐步成熟,未来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 [1]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枣庄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10-11 19:20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将于10月22日至23日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新能源·新动力·新未来” [1] - 大会举办地点为山东枣庄 [1] 大会参与方 - 大会将汇聚新能源电池及关联产业链领域的头部领军企业 [1] - 参与方覆盖技术研发、整车制造、能源服务、智能科技、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 [1] - 大会集结国内顶尖科研院所与知名高校核心专家学者 [1] 大会目标 - 链接沟通渠道,打破产业壁垒,促进生态共荣 [1] - 共促“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推产业协同创新 [1] - 促成强强战略合作 [1]
爱尔眼科CCOS 2025专题会聚焦人才发展与创新
人民网· 2025-09-28 16:01
行业人才发展 -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是培养复合型眼科人才的关键 [2] - 行业面临医生资源分布不均的挑战 [2] 公司战略举措 - 爱尔眼科通过构建"土壤——种子——森林"人才生态圈缓解人才短缺问题 [2] - 公司采用多层次网络化布局推动专家下沉与分级转诊 [2]
湖北松滋:一把吉他 勾响文化产业创新之弦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3:03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中国为全球最大乐器生产国及第二大乐器消费市场 吉他因入门门槛低且受众广泛成为最受欢迎乐器品类之一 [4] - 国内吉他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江苏泰州 广东揭阳 惠州 广州及贵州正安等地 产品类型相对综合 [4] - 全球原声吉他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2029年规模有望达30亿美元 中国作为核心制造国与消费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9] 松滋吉他产业生态构建 - 国际知名吉他制造企业伊司地曼落户松滋文创园 与龙头企业桐馨乐器形成"双龙聚首"格局 二者分别专注古典吉他和全品类木吉他制造 均属中国高端吉他制造头部企业 [2] - 产业链集聚效应显著 锦鸿乐器 聚鑫乐器 云渡文化等11家吉他生产与销售企业相继入驻 覆盖制造与销售关键环节 [2][7] - 配套政策系统性强 文创园规划总投资5亿元 配套2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及"吉他贷"专项金融服务 同步打造"松滋吉他音乐汇" 吉他小镇与城市IP [8] 龙头企业桐馨乐器发展路径 - 公司年营收突破8000万元 业务模式从为日 德 美等国品牌代工扩展至培育自主品牌"MONTOYA" 成为国内唯一覆盖全品类高端木吉他的制造企业之一 [5] - 顶级产品出厂价达5.8万元/把 订单自2019年起常年饱和 [6] - 与李宗盛合作生产"李吉他" 年产量仅3000把 桐馨乐器为其指定制造商 [5] - 持续投入技术与人才 每年投入30-50万元用于团队全球交流学习及聘请国内外制琴大师培训 [5] 产业模式与区域战略 - 松滋依托返乡创业团队实现人才与技术双轮驱动 以"吉他+"推动产业跨域融合 构建"产 学 研 游 购 娱"一体化生态 [3][7][8] - 突破传统文化产业依赖自然与历史资源的局限 实现"从零到一"的产业培育 为资源禀赋不足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新路径 [3][9] - 文创园产值2025年预计达8-10亿元 三年内有望突破20亿元 全面满产后规模可冲击50亿元 带动就业近万人 [8] 核心竞争优势 - 人才优势突出 国际制琴大师亚伯拉罕举家迁居松滋 核心制琴师团队全员返乡 形成完整人才链 [7] - 技术壁垒显著 桐馨乐器为全球第三家掌握厂房恒温恒湿仓储与生产环境能力的吉他制造企业(仅次于马丁 泰勒) 保障高端吉他木材储存与产品品质 [8] - 品牌集聚效应强 吸引国际知名品牌进驻并与著名音乐人合作 快速提升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 [7]
上市商用车企2025年首份半年报来了!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2 14:50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累计销售货车6225辆 较上年同期上涨55.47% [1] - 累计销售电动中重卡4434辆 较上年同期上涨130.46% [1] - 累计销售醇氢动力系统1698台 较上年同期上涨1.43% [1] - 实现营业收入284721.90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50.03%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2.83万元 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17.49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85.60% [1] - 总资产76.32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2.8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26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0.85% [2] 行业环境与公司战略 - 国内重卡市场需求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 - 全面推进"醇氢+电动"技术发展路线 继续推进转型升级 [3] - 丰富整车产品结构 形成高中低端产品平台 服务全市场全客户 [3] - 提升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化 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3] - 全流程优化 持续推行降本增效目标 [3] 核心竞争力 - 自主研发技术平台优势 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及AVL、博世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5] - 完整产业链优势 兼具重卡底盘、整车和专用车生产资质 研发生产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 [6] - 完善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网络优势 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7] - 品牌优势 拥有星马专用车和华菱重卡两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均为安徽省名牌产品 [8] - 人才优势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制定与经营状况挂钩的薪资政策 吸引高级技术人才 [10] - 管理优势 形成综合管理体系 完善DMS系统 加强质量管理和库存控制 [11] 潜在风险因素 - 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风险 重卡行业与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 国内外投资需求下降可能对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12] - 经济周期风险 汽车产业与宏观经济波动明显相关 景气时期需求旺盛 不景气时期需求疲软 [13]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行业集中度较高 竞争方式不断升级 市场份额面临冲击 [14][15] - 盈利能力下滑风险 主营业务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且波动较大 未来市场竞争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