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搜索文档
助力平台企业发挥作用 提高政务服务质效(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19
网络平台的社会治理功能 - 网络平台已从单纯经营主体转变为承担社会治理功能的新型主体,通过接入政务服务功能如政务信息发布、个人社保查询等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1] - 平台企业连接政府、市场、社会三方,提供跨地域、多性质的政务服务,例如微博和短视频平台上的政务账号 [2] - 网络平台集成多类别政务服务,实现群众需求一站式满足,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现 [3] 平台企业的利益平衡与法治化治理 - 平台企业需平衡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既要保障政务账号的公共属性,又要优化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2] - 法治是平衡利益的关键,需将治理要求转化为法律法规并纳入平台服务条款,形成法治化框架 [2] - 平台在提供政务服务时需同时遵守民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确保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质量 [3] 政务服务接入的法律障碍与权责优化 - 现行法律主要规范政府运营的电子政务平台,对平台企业接入政务服务的指引不足 [4] - 部分平台面临接入障碍或权责失衡问题,承担与权益不匹配的义务,降低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4] - 需在法律层面明确平台企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边界,为政务服务接入提供法律依据 [4]
国办印发重要意见
财联社· 2025-07-08 22:12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旨在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1] - 政策指导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1] - 目标是通过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1] 重点任务部署 - **清单管理**:建立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总体清单,发布年度清单并鼓励探索特色清单[2] - **常态化实施**:优化业务流程,统筹线上系统建设,提升线下服务能力,加大政务数据共享,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2] - **应用领域拓展**:推进"一类事"服务集成化,提升综合监管质效和政务运行效能[2] - **组织实施**:加强行业指导和跨部门协同,注重省级统筹与基层创新,完善制度标准体系[2] 技术应用与资源管理 - 强调集约高效原则,避免资产低效闲置和铺张浪费,防治政务服务中的"面子工程"[2] - 稳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确保安全前提[2] - 完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强化业务系统集约整合与互联互通[2] 执行机制与责任分工 - 国务院有关部门需加强本行业重点事项协调,实现"一件事"标准统一与业务协同[3] - 省级政府需统筹推进本地区工作,明确部门分工并加强创新激励[3] - 发挥市县级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直接服务优势,推动重点事项基层落地[3]
以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46
政务服务优化 - 北京市场监管局发布《市场监管部门对企服务事项清单》,将企业成长划分为4阶段并提供25类64项服务,实现分阶段精准服务[1] - 从"企业找服务"转向"服务送上门",职能部门主动靠前提升治理效能,通过系统思维筑牢企业权益保护屏障[1] 精准服务实践 - 安徽芜湖"畅聊早餐会"通过市领导直接询问企业需求,使产业政策制定更精准[2] - 上海强调政策制定需"多问企业是否看懂、好不好用",以效果导向提升企业获得感[2] - 浙江台州多部门组建"外商紧急来华"服务团,5天解决外籍客商入境手续并建立"一件事"长效机制[2] 监管模式创新 - 江苏无锡经开区将餐饮后厨监控接入监管系统,实现从"人盯人"到"数据盯风险"的精准化监管转变[3] - 通过"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平衡监管边界,该管领域坚决管住,非必要领域交由市场自主调节[3] 营商环境竞争 - 企业投资决策中营商环境成为关键因素,各地竞争重点从资源优惠转向服务配套比拼[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成为促进市场有效性的核心抓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