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独立性
icon
搜索文档
高福利拖垮欧洲?总理辞职、债市抛售,美联储降息再补“一刀”
搜狐财经· 2025-09-29 22:27
美联储降息 - 美国于九月开启本年度首次降息,但降息路径存在不确定性 [4] - 美国经济处于通胀回升、经济降温的滞胀环境,持续降息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5] - 美联储内部派系分化加剧,降息决策渐脱离经济基本面,成为政治博弈工具,特朗普关注经济避衰退及财政控压,当前美国37万亿美元国债年息超1万亿美元,施压美联储需降息100个基点以上以平衡财政压力 [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需兼顾经济平稳,在滞胀环境下贸然降息或加剧通胀,且缩表未停,长端利率下行空间受限 [7] - 根据美联储点阵图,年内11月、12月再各降息一次合计75个基点的概率最高,但若就业数据反弹,降息预期或终结 [8] - 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受政治侵蚀,鲍威尔明年5月离任,市场对政策导向渐倾向政治诉求,对美元信用造成潜在影响,但短期美元储备地位及美国经济韧性仍使美债维持全球核心安全资产属性 [8] 中美关系 - 九月西班牙马德里会谈是中美关系的重要节点,互动节奏为表面积极沟通,底线绝不退让 [8] - 特朗普政府威胁加征50%-100%关税、制裁两家中国芯片企业,并派驱逐舰穿台湾海峡 [10]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反倾销立案,并调查英伟达H20芯片反垄断 [10] - 中美博弈具有持续性,不会因短期沟通或出口调整而改变,中国策略清晰,保沟通减误判,不被特朗普政策摇摆牵制 [10] - 短期内中美关系难以破冰,更多维持斗而不破的平衡,此格局或延续较长时间 [10] 欧洲债务困局 - 九月欧洲经济最担忧事件是英国债券螺旋式抛售,长端英债利率一度升至5.7%,创1998年新高,且英国九月降息后房贷利率反而上升 [12] - 降息致利率上涨的现象去年已在欧洲多国出现,根源是市场对欧洲债务可持续性的信任危机 [12] - 美联储降息后,美国与欧盟的进出口货物将出现变动,欧盟已找到印度准备接盘 [12] - 英、法等国陷入政策死循环,停发债扩财政则经济衰退,扩发债则破风险阈值,违约概率升高 [14] - 欧洲高福利造成的成本是财政危机的主要推手之一,一旦政府削赤字、降低公众福利,必遭选民反对,导致政府倒台,例如法国总理贝鲁因削赤字计划遭反对辞职 [14][16] - 欧洲债务困局核心是政治短视死结,多数领导人知以债养债不可持续,但无人敢推改革,改革易失执政地位 [16] - 欧洲央行降息难解根本矛盾,反加剧市场担忧,导致债券利率高企,但欧债困境不会复制至美债,因美债与欧债信用基础本质不同,当前欧债流出的低风险资金反涌入美债避险 [18] 全球经济展望 - 未来数月核心关注点为美联储降息节奏及欧洲债务风险扩散情况 [20] - 宏观分析需把握趋势逻辑 [20]
美联储上演鹰鸽大战!帮主郑重:9月降息别指望“大礼包”
搜狐财经· 2025-08-17 01:47
美联储政策分歧 - 财长贝森特主张9月降息50个基点[1] -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反对紧急降息 主张未来一年左右逐步转向中性利率 每次调整25个基点[3] - 特朗普政府施压降息150-175个基点 与美联储官员就政策独立性产生分歧[4] 经济数据表现 - 7月非农就业新增仅7.3万人 前两个月数据下修25.8万人[3] - 7月PPI生产者价格意外创三年最大涨幅[3] - 企业正将特朗普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3] 市场预期与影响 - 交易员押注9月降息概率达98% 已将50基点降息视为基准预期[5] - 美元指数跌破50日均线 若美联储降息态度犹豫可能推动欧元英镑及商品货币继续反扑[6] - 热钱可能涌向新兴市场[6] 投资策略建议 - 受益中性利率的银行股如摩根大通更具抗风险能力[7] - 估值合理的消费龙头如宝洁公司表现相对稳健[7] - 若经济意外走弱 黄金和公用事业等防御板块将受到青睐[7] - 8月非农数据将于9月5日公布 CPI数据将于9月10日公布 这些数据将成为降息决策最终依据[7]
美联储9月会降息吗?这是中金的判断
华尔街见闻· 2025-07-31 22:18
美联储9月降息前景的辩论 - 关于美联储是否会在9月降息的辩论正变得日益激烈 [1] - 中金公司的研报为理解美联储决策逻辑提供了两种关键视角 [1] 支持9月降息的可能性 - 市场误解了美联储的决策前提,降息并非必须等到通胀数据明确回落 [2][4] - 美联储存在降息的内在需求,当前1.63%的实际利率显著高于约1%的自然利率,货币政策对经济构成限制 [2][4] - 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出现温和走弱迹象,剔除关税导致的波动后,过去两个季度的平均增速仅为1.5%左右 [2] - 关税对通胀的冲击路径已逐渐明朗,美国与多国达成关税协定,有效税率大概率维持在15%-16%的水平 [4] -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一次性”的,主要体现在三、四季度,预计年底CPI同比达3.3%,核心CPI同比达3.4% [4] - 基准情形下,预计美联储年内可能降息1至2次,将政策利率降至3.75%至4%的区间 [4] 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的观点 - 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决定按兵不动,主席鲍威尔与多数官员倾向于维持紧缩立场 [6] - 美联储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仍未完全解除,且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固,因此不具备降息条件 [6][7] - 美联储强调其政策独立性,不会因政治压力而调整利率路径,其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 [6][7] - 未来几个月关税的通胀效应将进一步显现,美联储9月或难以降息,若关税继续加码,降息时点可能延后 [7] - 利率决议由12名票委共同决定,即便更换美联储主席也难以改变货币政策走向 [8]
特朗普再怼“太迟先生”:我当联储更好
搜狐财经· 2025-06-22 07:01
特朗普与美联储的政策分歧 - 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其为"太迟先生",并认为"我当美联储主席能做得更好" [1] - 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欧洲已降息10次而美国未动,提出"应降息1个百分点"以降低美国债务利率 [1] - 特朗普暗示可能亲自参与美联储事务,自夸能比现任官员表现更佳 [1] 美联储的立场与独立性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独立制定货币政策,明确表示不会屈从政治压力 [2] - 鲍威尔强调需综合评估经济走势和通胀风险,采取"先观望更多信息再调整政策"的审慎态度 [2] - 美国法律规定总统无权解除现任美联储主席职务,鲍威尔任期将持续至2026年5月 [2] 市场反应与专家观点 - 特朗普的言论引发市场波动,5月出现"股债汇三杀"及黄金价格飙升现象 [3] - 专家指出政客追求短期经济繁荣与央行长期稳定目标存在冲突,美联储独立性受挑战可能加剧市场不安 [3] - 美联储陷入政策两难:降息可能推高通胀,不降息则经济增速或放缓,但保持独立决策被视为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 [3] 事件本质与后续影响 - 当前争议本质是短期政治诉求与长期经济稳定的碰撞 [3] - 特朗普透露"下一任联储主席人选将很快公布",预示风波可能持续发酵 [3]
分析师:美联储必须表明它不会被迫降息
快讯· 2025-05-08 22:13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的决定符合市场预期 [1] - 美联储需要证明其政策独立性不受政治挑战影响 [1] - 关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和失业率增加 [1] 政治压力影响 - 特朗普近期持续批评美联储及主席鲍威尔不愿降息 [1] - 政治压力反而降低美联储降息可能性 [1] - 美联储正积极抵御外部政治干预以维护政策独立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