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教育早餐荟 | 2025年北京市新增职业教育专业名单公布;ST 东时股票6月20日起停牌
北京商报· 2025-06-20 09:50
【4】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公开招聘教师298名 6月19日,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海淀区教委拟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2025年第二次公开招聘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298人,报名时间为2025年6月19日—25日每日9时—17时。 6月17日,教育部在重庆召开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西南片区调研座谈会。会议 强调,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助力提升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助推产业升级,培育更多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长带,在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昂起高 等教育龙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增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匹配度,加 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力支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深化教育对 外交流合作,加快构建开放自主灵活有效的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体系。 【2】2025年北京市新增职业教育专业名单公布 6月19日,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教委组织专家对学校申报新增的职业教育专业进行 了综合评议,并将国家控制类专业报送教育部备案审核。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备案与审批结果,现将2025 年北京市新增职业教育专业名单予以 ...
以教育对外开放助力中华文明建设
新华日报· 2025-06-17 11:26
教育对外开放的历史演进 - 自汉唐丝绸之路开辟起,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交流不断加强,教育对外开放渐成雏形 [1] - 鸦片战争后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为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吸引海外学子回国初步打开教育国际合作通道 [2] - 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技术和资源,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交流项目快速增长 [2] - 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纵深推进,全方位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2] 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 - 文化融合视角: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汲取多元文化精华为中华文明建设注入智慧滋养 [3] - 知识创新视角:通过国际合作加速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解决全球性挑战如能源危机、粮食危机 [3] - 人力资本视角:培养兼具本土文化理解与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融合传统与现代理念 [3] 教育对外开放的实施路径 - 强化开放意识:引入国际前沿教育思想培养跨文化人才,促进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互鉴 [4] - 创新开放举措: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科研及汉语文化推广 [4][5] - 健全开放体系:构建多层次国际合作机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以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 [5] 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结合 - 16世纪以来全球五大科学人才中心(意、英、法、德、美)均以教育开放为驱动 [2] - 需植根本土服务本土,同时吸纳世界一流教育资源与创新要素支撑中华文明建设 [3]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19
□ 张平 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驱力。中国式现代化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本质要求之一, 教育对外开放将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要推动我国与国际对接和共享教育资源,丰 富教育内涵、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听力、视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方面有特殊需要 的人群开展的教育,旨在帮助其获得知识、提升技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特殊教育坚 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促进公平、实现共享,尊重差异、多元融合"的基本原 则,借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引入国际课程和教育项目,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特 殊教育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全球化的挑战,加快国际化发展,助力我国教育对外开 放。 以融合教育理念为导向,优化特殊教育国际化环境 以多元化评价为工具,数字赋能特殊教育国际化发展 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特殊教育国际化更加强调个性化和教育公平。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学习国际 先进的教育理念,响应国家政策,将特殊教育考核纳入区域内普通学校教育现代化办学水平评估体系 ...
澳门将着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新华社· 2025-04-29 08:39
新华社澳门4月28日电(记者刘刚、齐菲)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28日表示,特区政府将推 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柯岚表示,要努力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和文化、体育产业,全力将澳门打造成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重 要的桥头堡和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此外,将以有力措施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子弟就学,分阶段推进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的建 设,首期开展澳门大学在合作区新校区的工程,积累经验后进一步推动更多有条件的高校赴合作区延伸 办学。同时,加强澳琴两地科研、教育及人才工作的协调配合。 责编:李磊、王瑞景 柯岚当日向特区立法会简要报告社会文化范畴2025年的主要工作计划。她表示,将围绕国家和澳门发展 需要,调整高校学科体系,优化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总结前两期人才引进计划的成效,推出第 三期人才引进计划。 柯岚说,要发挥高校的平台作用,加强与葡语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东南亚地区高校的联系,扩 大国际"朋友圈",吸引海外学生来澳留学和赴内地交流,助力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利用横琴延伸办学的 有利条件,引才育才并进,将澳门建设成为广纳天下英才的聚集地,在教育强国、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