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山东教育这五年变化有多大
大众日报· 2025-11-01 09:20
教育发展核心指标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到94.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基础教育建设 - 新建改扩建2368所中小学(幼儿园) 平稳渡过适龄儿童小学入学最高峰 [2] - 40个县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2] - 50个县被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2] - 推出学前一年免保教费政策 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 提供托位近20万个 [3] - 健全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 99.8万名孩子全部在流入地就近入学 [3] - 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稳定在99%以上 [3] 职业与高等教育 - 学生获全国(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牌数连续10年居全国第1位 [2] - 新设、升格、更名17所高校 增加学位51万个 [2] - 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21个 [3] - 新增产业急需专业点1837个 理工农医类在校生占比超过61.6% [2] - 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超过390万人 [2] 教育质量与健康 - 全省大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5.2个百分点 [1] - 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3.5个百分点 [1] - 推行课间15分钟 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 [1] - 培育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1219人 高校教学名师400人 [3] - 农村学校教师本科学历占比提升24.4个百分点 [3] 科研与服务能力 - 高校集聚了60%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 6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 70%以上国家科学技术奖 [2] - 支持高校牵头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合作类实验室24个 在海外建设"班·墨学院"38个 [3] - 新获批25项教育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承担6个"国字号"试点 [3]
“十四五”成绩单丨向社会输送人才5500万 高质量教育托举强国梦想
央视网· 2025-10-16 00:32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收官之际,中国教育交出亮眼的民生成绩单:学前教育普惠底色更浓,义务教育均衡迈上新台阶,高等教育 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力。从幼儿园的朗朗笑声到实验室的攻坚身影,一组组数据,不仅勾勒出教育公平的推进轨迹,更彰显了教育高 质量发展对民族复兴的坚实支撑。一起来看"十四五"成绩单。 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9年的51.6%,升至如今的60.8%。同时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 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 "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其中,"双一流"高校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 职业教育正在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63所职业本科学校,组建15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五年共为 现代产业供给70%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2021年,全国2895个区县实现基本均衡;2024年底,又有246个区县实现了优质均衡。各地通 过集团化办学、骨干教师交流、对口帮扶等措施,缩小校际差距。 "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正在成为校园新风景。全国中小学全面落实每天2 ...
西城区19所中小学实现全面升级,教学质量提升
新京报· 2025-10-14 14:28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日前,"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西城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了解到,"十四 五"期间,西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近5万个、普通高中学位1.4万个。该区19所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学 实现全面升级,教学质量提升。 西城区副区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邴浩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近5万个、普通高 中学位1.4万个;中小学教育集团、中学一贯制学校共同体、小学精品学校联盟,覆盖区域所有中小 学,以实现各学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成立"大师营团队"和"专家导师团",19所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 学实现全面升级,教学质量提升。 目前,该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9.5%,居北京市第一。 据了解,西城区每年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比例保持在1/5以上,以支持学校硬件建设、师资培养、课程 开发,同时在土地规划、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保障教育需求。 此外,该区制定了《西城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发展提升计划》,2025年调整学校领导班子成 员205 人,配备学校党组织书记、副书记72人,同步遴选100名40岁以下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校级岗 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发布《西城区新时代教 ...
“十四五”时期教育领域各项目标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
央视网· 2025-09-25 08:09
教育体系发展成果 - 中国已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 [1] - 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 - 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1] 教育公共服务进展 - 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政策已惠及1200多万儿童 [1] - 全面落实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 各地普遍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 [1] - 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1] 教育服务社会经济贡献 -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 [2] - 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 - 2023年以来学科专业点调整比例超过20% 定期更新发布急需学科专业清单 [2] 科研与学术发展 - 高校在生命科学 量子科技 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 [2] - 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国家财政账本”来了!一起细读
新华社· 2025-09-12 19:27
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 - “十四五”时期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 [4] - 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规模是“十三五”同期10倍 [4] - 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 [13] 科技与创新投入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长34% [9] - 支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 [9] - 政府性融资担保累计支持超过30万家中小科创企业获得约8000亿元贷款 [9] - 累计支持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190个品种创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 [7] 教育领域投入 - “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预计超过25万亿元 [11]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十多年保持4%以上 [11] - 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1万亿元带动地方持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 [11] - 每年安排1300亿元左右向各阶段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 [11] 社会保障与就业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7] - 2024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533亿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4]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13] -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13] - 截至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13] 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 - “十四五”以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40% 年均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 -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从2021年的1565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1770亿元 [15] 投资与消费刺激 - 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7] - 国家财政拿出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7] - 两年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 [7] 财税体制改革与监督 - 我国现行18个税种已经有14个完成立法 [4] - 重点针对增发国债使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违规招商返税引税等加强监督检查 [19] - 对4000多家云开发师手穷朋近1500家资产评估机构开展执业质量检查 [20]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8:29
教育投入规模与普及程度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十四五"时期预计投入超过25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8%左右 [1]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十多年保持在4%以上 [1] - 2024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1年 较"十三五"末提高0.41年 [1] 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优化 -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1万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 [2] - 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2] - 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到86% 较"十三五"末提高约12个百分点 [2] 学生资助与教育公平 - "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每年安排约1300亿元用于学生资助 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2] - 近年对学生资助政策进行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调整 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名额 提高贷款额度并降低利率 惠及学生3400万人次 [2] 教育质量与内涵式发展 - 全国校园网络接入率达到100% [3] - 每年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500万人 稳居全球第一 [3] - 在现代制造业等领域 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学校 [3]
铁岭:补短板强基础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辽宁日报· 2025-08-05 09:06
教育质量提升举措 - 成立示范高中联盟和一般高中联盟开展普通高中课堂视导评估 [1] - 实行银州区和清河区中考互通并推进开原市和清河区教育一体化 [1] - 通过优质带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1] 五育并举实施成果 - 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1] - 开原市民主教育集团连续两年主办观摩会向省内外展示高质量发展成果 [1] - 县域学校向500多名教育专家展示五育并举成果获评高质量办学治校案例 [1] 教师队伍建设 - 实施"三名"工程累计培训名校长82名、名教师1885名 [2] - 5年来补充新任教师2289人遴选教师63名 [2] - 通过交流轮岗方式调动教师和校长3007名 [2]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 5年内为24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和15所高中改善办学条件 [2] - 新改扩建幼儿园75所增加优质普惠学位1.1万余个 [2]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3%并在全省率先实施数字教育工程 [2] 教育改革成效 - 开展集中式数字化"阳光分班"全面启动"入学一件事"服务 [2] - "双减"改革成绩斐然经验做法多次在全省交流 [2] - 建成4所"数字校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2]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
河南日报· 2025-08-03 07:27
教育政策与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任务在省内落地落实 [1] - 审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实施方案》,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加强前瞻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 [1] -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发展互融互促 [1] 教育发展与改革 - 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1]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具有牵引作用的重大改革,持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1] 教育安全与风险管理 - 当前正值暑期和防汛关键期,叠加极端天气等因素,需把安全理念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统筹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安全 [2] -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做好暑期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范电信诈骗和留校学生服务等工作 [2] - 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活动和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守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 [2] 会议参与情况 - 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巍主持会议,副省长宋争辉出席,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会 [3]
北京平谷启动“万名学生看平谷”活动,邀3万学生打卡文化场域
新京报· 2025-07-14 23:45
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 - 北京市平谷区启动"万名学生看平谷"活动,覆盖51所中小学的3万余名学生,通过社会大课堂、主题团队日等活动打卡文化场域,并举办征文、摄影、短视频大赛以增强青少年对家乡的认同感 [1] - 平谷区于2023年2月发布《推进平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5条措施》,目标2025年实现中高考成绩突破及五育融合发展,11所学校已分享高质量发展路径 [1] 体育教育创新实践 - 平谷区第八小学通过党员教师包联学生、每日晨训及周末加练等方式,帮助体重超标学生提升体能(如跳绳从握不住到破百次、领跑五公里),同时改善学习专注力与团队责任感 [2] - 该校校长提出"教育马拉松"理念,强调坚持的力量而非起跑速度 [2] 教师培养体系优化 - 平谷区第五中学构建教师"金字塔"成长体系:新教师通过"朝阳工程"站稳讲台,青年教师通过"青蓝工程"成为骨干,优秀教师通过"卓越工程"晋升名师 [2] 教学模式改革 - 平谷中学推行导师制、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打破"千人一面"教育模式,注重因材施教与学生潜能激发,课堂转型为探索式互动 [3] 未来教育改革规划 - 平谷区将实施"654321"措施,包括区域特色"六堂课"、五育融合、五个特色校建设、四个教育集团打造,以及三项教师队伍提升计划以优化资源配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