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资产质押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破解中小企业“数据沉睡”难题
中国经营报· 2025-08-16 02:29
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2] - 政策突破推动数据价值变现,财政部规定使企业数据资源从"无形资源"变为"可计量资产" [2] - 数据资产质押融资创新案例涌现,如海南省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浙江省人工智能行业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云南省首笔数据资产贷款500万元 [2] 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案例 - 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为浙江连信科技提供1000万元授信,采用"数据资产质押+政策性担保"复合增信方案,依托杭州数据交易所登记和专业评估机构估值 [3][4] - 恒丰银行济宁分行为济宁公交集团发放1000万元数据资产融资,通过数据资产质押模式构建"确权—评估—质押"全流程闭环,利用公交管理及服务数据集作为质押标的 [4][5] - 恒丰银行通过对接济宁市大数据局和数据服务中心,探索数据资产质押线上登记,完善交易平台功能 [5] 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挑战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数据资产融资规模13.9亿元,城投平台占比53.63%,反映参与行业和企业范围有限 [6] - 银行对数据资产质押贷款谨慎,单笔金额多在1000万元以下,授信周期不超过1年 [6] - 确权登记制度未统一,缺乏全国性框架,跨区域互认困难,增加融资成本和风控难度 [6] - 数据资产估值体系滞后,非实体性和零成本复制性使其价值依赖应用场景,传统估值方法易"估不准" [7][8] 银行风控与创新实践 - 恒丰银行在贷前审查押品盈利能力,贷中完成质押登记避免重复质押,贷后实时监控资产价值,违约时采取转移经营权、拍卖等处置策略 [8] - 光大银行2024年牵头发布《银行业数据资产估值指南》团体标准,自主研发企业数据资产估值工具,结合数据交易所定价机制进行动态校准 [8][9] - 数据资产价值易受市场需求、技术迭代影响,银行实现质权面临法律障碍,需关注形态变化和质权范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