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整体大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瑞·达利欧:我确信我们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12 11:22
文章核心观点 - 存在一个可量化、可监测的长期债务周期(大债务周期),通常横跨约80年(上下浮动25年),它驱动国家走向债务危机和系统性失控,如同"经济心脏病发作"[3][9][10] - 大债务周期是"整体大周期"中五大相互关联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力量共同构成从旧秩序向新秩序演进的周期性规律,当前世界正面临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可能陷入"破产"境地[11][12][16] - 未来5~10年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技术进步(积极影响估计是过去30年的约150%)不足以压倒债务、内部冲突、外部冲突等逆风,最佳应对方法是依据概率行事,进行良好的多样化投资[15][16][17] 必须回答却被忽视的问题 - 一个国家的债务及其增长是否存在极限,政府债务增长未能放缓时利率及其影响将会如何,拥有主要储备货币的大国是否会破产及其连锁反应,是否存在可追踪的"大债务周期"以指导担忧时机和应对策略[5] - 这些问题对投资人、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福祉具有巨大影响,但当前不存在明确答案,部分人认为储备货币发行国债务无限制,另一部分人认为高债务水平预示重大债务危机但不确定方式、时间和影响[6] - 长期债务周期未被充分认知,教科书和世界顶尖经济学家都缺乏相关研究,这与广泛认知的商业周期和短期债务周期形成对比[6] 以宏观投资者的视角研究债务问题 - 研究基于50余年全球宏观投资经验,亲身经历多个国家多次债务周期,研究过去100年所有重大债务周期和过去500年更多案例,建立了驾驭周期的要领[8] - 研究方法是像医生研究病例那样剖析大量案例,探究运行机制和因果关系,通过亲历市场、复盘总结、建立投资系统不断精进,理解债务机制对投资人、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8] - 研究发现存在长期债务周期,无一例外催生重大债务泡沫及破裂,自1700年以来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约20%得以存续,所有幸存市场都出现严重货币贬值[9] 什么是"整体大周期" - 大债务周期与国内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高度同步,后者与国际地缘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双向作用,这些周期受自然力量(干旱、洪水、疫情等)和重大技术突破制约,共同构成整体大周期[11] - 大周期的演进本质是从一种秩序(货币秩序、内部政治秩序、地缘政治秩序)向另一种秩序的过渡,秩序崩解时发生更迭,这些更迭在人的一生中仅发生一次但伴随剧痛,具有高度可量化、可追踪的机制性特征[12] - 分析框架能让当今看似不可思议的乱象有章可循,置于五大力量的机制性作用下来审视,数年前难以想象的事件显现其必然性[13] 债务大周期视角下当前境地 - 2025年3月初处于不确定性最高点,特朗普政府刚上任40天,其改变货币、美国政治和地缘政治世界秩序的重大举措刚开始,但变化会以与过去相似的方式和原因出现[15] - 未来几年最强技术进步不足以压倒债务、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气候变化和人口结构等逆风,参考工业革命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当大周期其他力量转为负面时新技术生产力提升通常被压制[15][16] - 最佳应对方法是依据概率行事,进行良好的多样化投资,坚持遵循合理的基本面原则,拥有优秀人力资本、稳健国民收入报表和资产负债表、低风险卷入国际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国家最为有利[16][17]
瑞·达利欧:我确信我们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8 13:07
文章核心观点 - 存在一个可量化、可监测的长期债务周期,即“大债务周期”,其跨度约为80年(上下浮动25年),并最终演变为系统性失控 [3][9][10] - 大债务周期是“整体大周期”中多个相互关联的驱动力之一,与国内政治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周期、自然力量及重大技术突破共同作用,构成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演进过程 [11][12] - 当前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可能陷入“破产”境地,未来5-10年将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11][16] - 尽管技术进步(如人工智能等)的积极影响估计是过去30年的约150%,但此积极力量不足以压倒债务、内部冲突、外部冲突等逆风 [15][16] 必须回答却被忽视的问题 - 探讨国家债务增长是否存在极限、主要储备货币大国是否会破产以及是否存在可追踪的“大债务周期”等关键问题 [5] - 这些问题对投资人、政策制定者及公众福祉具有巨大影响,但目前并不存在明确答案 [6] - 长期债务周期在学术界和顶尖经济学家中鲜少被讨论和研究,与传统“商业周期”形成对比 [6] 以宏观投资者的视角研究债务问题 - 研究基于过去50多年全球宏观投资经验,涵盖过去100年所有重大债务周期及过去500年的更多案例 [8] - 研究发现存在一种长期债务周期,这些周期无一例外地催生了重大债务泡沫及破裂,自1700年以来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有约20%得以存续 [9] - 研究方法是像医生研究病例那样剖析大量案例,探究其运行机制和因果关系,并建立投资系统进行市场博弈 [8] 什么是“整体大周期” - “整体大周期”包含五个相互关联的驱动力:大债务周期、国内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自然力量以及重大技术突破 [11] - 大周期的演进本质是从一种秩序(运作体系)向另一种秩序的过渡,当秩序在重大危机中瓦解时,便是大周期终结之际 [12] - 货币体系、国内治理制度与国际治理体系的演变周期往往同步,因其存在深刻的系统性联动 [12] 债务大周期视角下的当前境地 - 当前处于不确定性的最高点,因新政府的重大举措刚刚开始,但秩序的变化很可能继续遵循基于过去规律建立的框架 [15] - 未来5-10年将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许多现在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将会衰落 [16] - 应对的最佳方法是依据概率行事,进行良好的多样化投资,并坚持遵循合理的基本面原则 [16] - 最有利的地方是那些能正确把握基本面(如良好教育、稳健财政、低风险等)的国家,优秀的人力资本最为重要 [17]
瑞·达利欧:我确信我们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5 13:02
文章核心观点 - 存在一个可量化、可监测的长期债务周期,通常横跨约80年(上下浮动25年),这一周期与国家兴衰、内部政治冲突及国际地缘政治周期高度同步,共同构成"整体大周期" [3][9][11] - 当前全球正面临历史性危险局面,高企的政府债务与快速攀升的债务规模可能引发系统性失控,类似"经济心脏病发作",而技术进步等积极力量不足以压倒债务、冲突等逆风 [3][11][16] - 大周期的分析框架有助于理解当前看似混乱的全球局势,未来5-10年将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国家、公司及个人的命运将因此重塑 [13][16] 债务问题的核心议题 - 一个国家的债务及其增长存在极限,但当前部分人认为储备货币发行国可通过印钞偿债,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高债务水平预示重大危机 [5][6] - 长期债务周期未被充分认知,教科书及顶尖经济学家均缺乏相关研究,但该周期在过去500年的历史案例中反复出现,并催生重大债务泡沫及破裂 [6][9] 研究方法与基础 - 研究基于过去50多年全球宏观投资经验,涵盖过去100年所有重大债务周期及过去500年更多案例,建立了可追踪的债务周期模型 [8][9] - 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类似医生研究病例,通过理解因果关系建立投资系统,并凭借该模型准确判断市场走向 [8][9] 整体大周期的构成 - 大周期包含五大相互关联的驱动力:大债务周期、国内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自然力量(如干旱、洪水、疫情)及重大技术突破 [11] - 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构成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演进,货币体系、国内治理制度与国际治理体系的更迭往往同步发生 [11][12] 当前周期位置与未来展望 - 当前处于不确定性高点,特朗普政府上任40天可能改变货币、美国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但变化仍可能遵循历史框架 [15] - 技术进步(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的积极影响估计为过去30年的约150%,但不足以压倒债务、冲突、气候变化等逆风 [15][16] - 未来5-10年将是秩序巨变期,最佳应对策略是依据概率行事、进行多样化投资并坚持基本面原则 [16] 成功国家的关键特征 - 理想国家具备良好教育体系、稳健的国民收入报表与资产负债表(收入大于支出)、国内秩序井然、低国际战争风险及高抗自然灾害能力 [17] - 最重要的力量是人们如何彼此相处,若将问题视为共同挑战并合作解决,可能取得最佳结果,但当前派别主义严重,合作可能性较低 [17][18]
瑞·达利欧:我确信我们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3 12:57
文章核心观点 - 存在一个可量化、可监测的长期债务周期,即“大债务周期”,其跨度约为80年(上下浮动25年),并最终演变为系统性失控,如同“经济心脏病发作”[3][9][10] - 大债务周期是“整体大周期”中相互关联的驱动力之一,与国内政治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周期、自然力量及重大技术突破共同构成从“旧秩序”向“新秩序”演进的框架[11][12][13] - 当前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可能陷入“破产”境地,未来5-10年将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11][16] 必须回答却被忽视的问题 - 一个国家的债务及其增长是否存在极限,以及拥有主要储备货币的大国是否会破产,是投资人、政策制定者等必须回答但尚无明确答案的关键问题[5][6] - 长期债务周期在教科书中缺乏研究,世界顶尖经济学家对此议题也知之甚少,而商业周期则由短期债务周期驱动[6] 以宏观投资者的视角研究债务问题 - 研究基于过去50多年亲身经历多个国家的债务周期,并考察了过去100年所有重大债务周期及过去500年的更多案例[8] - 研究发现存在一种长期债务周期,这些周期无一例外地催生了重大债务泡沫及破裂,自1700年以来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有约20%得以存续[9] 什么是“整体大周期” - “整体大周期”包含五大相互关联的力量:大债务周期、国内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自然力量以及重大技术突破[11] - 大周期的演进本质是从一种秩序向另一种秩序的过渡,当秩序在重大危机中瓦解时,便是大周期终结之际[12] 债务大周期视角下,我们处于何种境地 - 当前不确定性处于最高点,但秩序的变化很可能会继续遵循基于过去规律及五大力量逻辑关系建立的框架[15] - 当今新技术的积极影响估计是过去30年的约150%,但这种积极力量不足以压倒债务、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气候变化和人口结构等逆风[16] - 最佳应对方法是依据概率行事,进行良好的多样化投资,并坚持遵循合理的基本面原则[16]
瑞·达利欧:我确信我们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30 12:02
核心观点 - 存在一个可量化、可监测的长期债务周期,即“大债务周期”,它驱动国家走向破产,并最终演变为系统性失控,如同“经济心脏病发作”[3] - 大债务周期是“整体大周期”中多个相互关联的驱动力之一,与国内政治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周期、自然力量及重大技术突破共同作用,构成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演进过程[11] - 当前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可能陷入“破产”境地,并引发重大内部政治与地缘政治震荡[11] - 未来5~10年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许多现在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将会衰落,而那些现在处于低谷的将会崛起[16] 必须回答却被忽视的问题 - 一个国家的债务及其增长是否存在极限,以及利率及其影响将如何变化[5] - 拥有主要储备货币的大国是否会破产,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5] - 是否存在可追踪的“大债务周期”,以判断何时应对债务问题感到担忧及应对之策[5] - 这些问题对投资人、政策制定者及大多数人的福祉和行动产生巨大影响,但目前不存在明确答案[6] 以宏观投资者的视角研究债务问题 - 研究基于过去50多年亲身经历多个国家的多次债务周期,并研究了过去100年中所有重大债务周期及过去500年中的更多案例[8] - 研究发现存在一种长期债务周期,这些周期无一例外地催生了重大债务泡沫及泡沫破裂[9] - 自1700年以来存在的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有约20%得以存续,所有幸存市场都出现严重货币贬值[9] - 大债务周期以恒久一致的规律运作,尽管尚未被充分认知,但其重要性应得到重视[9] 什么是“整体大周期” - 长期债务周期通常横跨约80年,接近一个人的一生,导致难以通过亲身经历认知其规律[10] - 大债务周期与国内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高度同步,后者又与国际地缘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形成双向作用,并受自然力量和重大技术突破影响[11] - 大周期的演进本质是从一种秩序向另一种秩序的过渡,当秩序在重大危机中瓦解时,便是大周期终结之际[12] - 货币体系、国内治理制度与国际治理体系的演变周期往往同步,因为存在深刻的系统性联动[12] 债务大周期视角下当前所处境地 - 当前处于不确定性的最高点,因特朗普政府刚上任40天,其改变货币、美国政治和地缘政治世界秩序的重大举措刚刚开始[15] - 未来几年强大的技术进步可能不足以压倒来自债务、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气候变化和人口结构等逆风[15] - 当今新技术的积极影响估计是过去30年的约150%,但粗略计算表明这种积极力量不足以压倒其他逆风[16] - 最佳应对方法是依据概率行事,进行良好的多样化投资,并坚持遵循合理的基本面原则[16] 未来趋势与关键因素 - 未来5~10年所有主要秩序将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现在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将会衰落[16] - 最有利的地方是那些能正确把握基本面的国家,包括良好教育、稳健国民收入报表和资产负债表、国内秩序井然、国际战争风险低、自然灾害风险低并能从技术变革中获益[17] - 最重大的力量是人们如何彼此相处,若将问题视为共同并致力于为整体争取最好结果,可能取得最好结果[17] - 合作共赢的可能性不大,因极端派别主义会带来致命后果[18]
好书推荐·赠书|瑞·达利欧《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大周期》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18 18:27
书籍核心观点 - 瑞·达利欧通过研究过去100年35个货币市场,提出"大债务周期"模型及其五大阶段,揭示债务/信贷/货币/经济周期、内外秩序周期、自然力量、科技力量五大力量如何推动世界秩序变化 [1][2] - 书中指出债务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国家破产或政体崩溃,并提出"和谐去杠杆化"财政策略,强调需重视历史规律以应对潜在危机 [2][4] - 达利欧结合50年全球投资实践,构建应对债务危机与大周期的框架,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等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2][4] 作者背景 - 瑞·达利欧是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桥水位列《财富》"美国最重要私营公司"第5位,其投资准则被CIO称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3] - 曾出版《原则》《债务危机》等畅销书,入选《时代》"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及《福布斯》全球前100富豪 [3] 内容框架 第一部分:大债务周期理论 - 通过文字、概念及数学方程阐释债务周期机制,划分典型演进路径的9个阶段 [6] 第二部分:历史案例分析 - 回顾1865-2020年全球债务周期,包括1945年后挂钩货币体系、1971年法定货币政策、2008年债务货币化及2020年疫情财政赤字 [6] - 单独分析中国大周期及日本案例启示 [6] 第三部分:未来展望 - 提出"3%三部分"解决方案,基于指标预测未来经济变局与治理挑战 [5][6] 专家评价 - 朱民认为该书以历史数据揭示长期债务周期,逻辑严谨且案例生动,提出"整体大周期"概念 [4] - 高西庆指出该书为百年转折点提供明确应对之道,对政策制定者与投资者具有关键价值 [5]
国家为什么会破产?桥水基金创始人发出警告→
第一财经· 2025-07-02 11:14
大债务周期理论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提出"大债务周期"概念,基于对过去100年35个货币市场和500年历史案例的研究,揭示债务、信贷对经济和政治的周期性影响 [1][4][5] - 长期债务周期通常横跨约80年(上下浮动25年),接近人类寿命长度,导致其规律难以被直接认知 [6] - 自1700年以来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20%得以存续,且幸存市场均出现严重货币贬值 [5] 债务周期的核心机制 - 大债务周期与国内政治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周期、自然力量及技术突破共同构成"整体大周期",驱动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演进 [9] - 债务周期催生重大债务泡沫及破裂,当前政府债务高企且快速攀升,与历史危机前兆高度相似 [8] - 储备货币发行国(如美国)可能通过印钞偿债,但高债务水平仍预示重大危机风险 [3] 研究方法和实证基础 - 研究采用全球宏观投资者视角,基于50年亲身市场经验和100年重大债务周期案例,建立可验证的分析框架 [4][5] - 通过构建典型动态模型与历史案例比对,发现当前中央政府和央行可能面临"破产"风险,类似情况历史上已出现数百次 [8] - 债务周期规律未被充分认知的原因包括:周期跨度长、人类过度关注短期事件、对信贷消费的偏好及历史预警失效 [6] 理论应用价值 - 该框架已用于准确判断市场走向并获取投资收益,现公开方法论供各界参考 [6] - 理解债务机制对投资人、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可帮助规避系统性风险 [5] - 缺乏对经济机器运行原理的共识将导致无法就现状与未来达成一致判断 [8]
《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大周期》|“大债务周期”追踪
财经网· 2025-06-30 14:16
大债务周期理论 - 长期债务周期未被主流经济学充分研究,但通过分析过去100年35个重大债务周期案例和500年历史数据,发现其存在约80年(±25年)的规律性波动[2][3][4] - 自1700年以来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20%幸存,且幸存者均经历严重货币贬值[3] - 大债务周期与国内政治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周期、自然力量和技术突破共同构成"整体大周期"[7] 当前债务风险 - 储备货币国家(如美国)债务高企引发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央行可通过印钞偿债,另一派则认为将触发重大危机但无法预测具体形式[1] - 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被误判为孤立事件,实则为更大债务周期风暴的前兆[5] - 当前政府债务水平与历史重大危机前兆高度相似,中央政府和央行可能面临"破产"风险[6] 研究方法论 - 采用全球宏观投资者视角,结合50年市场实战经验建立分析框架,通过35个案例提炼典型事件序列模板[2][9] - 构建数学模型量化债务周期规律,包含9阶段演进路径(私人部门危机→央行危机→新周期开启)[9][15] - 分析框架已通过历史回溯测试,成功预测多次市场转折[4][6] 书籍内容架构 - 第一部分建立大债务周期理论模型,包含文字概念和数学方程两种阐释方式[15] - 第二部分聚焦1945年后全球货币体系演变,重点分析美国、中国、日本案例[9][16] - 第三部分提出"3%三部分"解决方案应对债务困局,并预测五大驱动力量未来演变[16][19] 核心数据指标 - 研究覆盖1865-2020年完整债务周期,特别关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法定货币时代[15] - 2020年后疫情时期的大规模财政赤字货币化被列为独立分析阶段[14] - 通过债务/GDP、利率、货币贬值幅度等量化指标判断周期位置[17]
达里奥:大家都盯着关税,却没人看到大崩溃已经开始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9 22:13
货币/经济秩序崩溃 - 现有债务过多且增速过快 债务支撑的资本市场和经济模式不可持续 主要体现为美国过度消费依赖债务和中国持有过多债务依赖对美出口 [3] - 贸易与资本不平衡在去全球化背景下必须调整 美国制造业恶化加剧中产阶级就业流失 同时依赖被视为敌对国家进口关键商品 [6][7] - 旧秩序(中国制造商品换取美国债务资产)将被迫改变 货币体系需通过重大颠覆性方式减少不平衡 目前处于变革早期阶段 [5][7] 国内政治秩序崩溃 - 教育、机会、财富等差距扩大导致政治体系失效 表现为左右翼民粹主义极端斗争 民主制度所需的妥协与法治正在瓦解 [8] - 历史规律显示此类时期易出现强人专制领导 当前政治不稳定将受其他四大力量(如股市波动)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8]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重构 - 美国主导的多边合作秩序终结 转向单边"美国优先"模式 体现在贸易战、技术战等领域 但美国仍是最大力量体 [9][10] - 新兴技术(如AI)和自然灾害将重塑国家间经济军事互动方式 进一步冲击现有国际秩序框架 [10] 变革驱动力与历史参照 - 五大核心力量(货币/政治/地缘政治秩序+自然破坏+技术变革)的相互作用决定大周期走向 需超越关税等表象关注深层联动 [11][12] - 历史类似案例显示政策可能转向债务违约管制、资本流动限制等极端手段 当前阶段可对照六阶段周期模型定位 [14][16] 行业影响维度 - 技术行业面临供应链重组压力 美国可能推动本土技术生产但会损伤资本市场支持能力 [13] - 制造业全球化分工模式将被迫调整 贸易壁垒加剧下企业需重构供应链布局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