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
搜索文档
故宫,今天的瓜太猛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5 21:00
作为一个寿命极长、内涵极广的文创,要说故宫日历是整个文创届的C位,那绝不夸张。 爱去故宫的朋友都知道: 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故宫都会出现一条长长的 "新年限定"风景线: 大家手里拿着 新买的 故宫日 历,排大长队等故宫老师盖章 。 尤其今年 故宫迎来建院百年的历史性时刻,超级大展精彩纷呈 ,更是人山人海,四处都是人挤 人, 现场盖章不但要排大长队,耗时近一天 ,而且特别考验脚力,走完全部盖章点,没有3万步打 不住。 如此费时费力,让许多人望而生畏,不得不遗憾放弃。 正因如此,故宫日历盖章版,在网上还兴起 了代购业务。 一天时间几乎全部花在排队上,根本不能好好游玩故宫。 一本盖章版日历转手竟然能 加价到210-270元一本,贵了70-100多块钱 ! "宏图大展时,瑞马传福来!" 完全不会意外, 2026年 《故 宫日历》一经推出 ,又要火出新高度。 2026年是丙午马年, 丙午年天干 "丙"属火,对应红色,故 2026年又称" 红马年 "。 今年,依旧给大家带来了 纯手工盖章 的 2026年正版故宫日历,首批现货只有1000本,别犹豫, 里面已经盖好了 60枚精美的故宫印章! 特别是家里有本命年或上学的孩子 ...
历史书、文创产品等在南京文学书集大受欢迎
南京日报· 2025-11-03 11:53
活动概况 - 2025南京文学书集于11月2日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办,以书香迎客,吸引了大量热爱南京和阅读的人士参与 [1] - 活动场地环境优越,左边是山右边是湖,书集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 [1] - 活动在上午10时过后便已吸引大量读者,各个区域都挤满了慕名前来的读者 [1] 参与人群与消费行为 - 参与人群以家庭为单位为主,适逢周日,许多家长带孩子前来淘书 [1] - 有读者连续三天到场,每日均购买书籍,偏好历史类及具有南京元素的书籍 [1] - 例如一位市民购买了《千秋风雅——秦淮河》等书籍 [1] - 老年退休群体也是重要参与者,例如一位70多岁的退休教师专程前来,购买了《家住六朝烟水间》 [1] 图书产品表现 - 读客文化展位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受到学生群体热烈欢迎,吸引一拨又一拨学生粉丝 [1] - 该书通过手绘漫画和幽默段子梳理中国历史,将复杂历史事件转化为通俗化表达,受到市场认可 [1] - 作家丁捷的《问心三部曲》(包含《追问》《初心》和《撕裂》)以统一整体面貌再度呈现给读者 [2] 相关文化活动 - 活动期间举办了多场分享会和讲座,包括作家祁智讲授语文学习方法以及作家胡学文的《龙凤歌》新书分享会 [2] - 作家丁捷在现场讲述了《问心三部曲》背后的故事 [2] 文创产品表现 - 书集中大量文创产品成为亮点,包括《红楼梦》书签、"诗经里的田园故事"系列冰箱贴、《千里江山图》折页本等 [2] - 产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文学内核,成为热门商品 [2] - 重庆出版社展位的"金陵十二钗"折页吸引游客,提供免费盖章服务,一套折页可盖14个章 [2]
冰箱贴,为啥能够火出圈?
中国新闻网· 2025-10-26 11:35
冰箱贴文创市场热度 - 冰箱贴已成为热门文创产品,伴随“文博热”持续升温,并成功走入年轻人社交圈成为新宠[1][5] - “冰箱贴已经比冰箱贵了”话题登上热搜,反映出消费者收藏热情高涨,部分家庭甚至额外购买磁吸小黑板专门放置冰箱贴[1] 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表现 - 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一冠难求”,累计销售达百万件[5]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火爆出圈,带动文创销售达3500万元[5] - 河南博物院以清代文物“珐琅镶玉葫芦”为原型设计的冰箱贴,推出仅一个多月已售出近万件[4] 产品设计特点与成功因素 - 产品设计注重挖掘特色文化IP,灵感多来源于“镇馆之宝”或特色藏品,避免同质化问题[8] - 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运用镂空、夜光、流沙、AR等工艺和元素,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1][8] - 产品不仅造型精巧,更包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契合大众审美和消费心理[5][8] 消费驱动力与市场前景 - 冰箱贴价格适中,消费者愿意为其承载的情绪价值和旅行记忆买单[9] - “到博物馆去”已成为年轻人常见的社交与生活方式,博物馆成为创意与潮流的交汇点,为文创发展提供良好基础[9] - 市场前景良好,开发主体已从博物馆扩展至景区和出版社,未来需持续注重文化内涵、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结合[9]
“出版国家队”与“山东文脉”同台圈粉
四川日报· 2025-10-19 06:20
书展活动概况 - 2025天府书展于10月18日举办,中国出版集团作为永久主宾团、山东出版集团作为年度主宾团参展,成为焦点[1] 中国出版集团展区 - 公司组织旗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23家知名出版社参展[2] - 展区共展出4000余种精品图书,涵盖主题精品、新书力作和畅销读物[2] - 首次设立文创展销专区,包括“人文之宝”、“荣宝文创”、“七号工坊”等展台,销售鲁迅同款毛背心系列文创、金句冰箱贴等产品[2] - 成都限定版“文学包袱”文创袋成为抢手货,甘孜州德格县特色文创产品也受到关注[2] 山东出版集团展区 - 展区设计融入齐鲁元素,共展出1300余种鲁版好书,涵盖文学、社科、艺术、少儿等多个领域[2] - 重点展示“山东文脉”工程成果,包括《儒典》《齐书》《齐鲁文库》《黄河大系》等典籍[3] - 设有主题出版物区域,展出《爹》《中国北斗》《雪山上的达娃》等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图书[3] - 展区设置文创展示区和互动打卡点,人气较高,体现了齐风鲁韵与天府文化的交融[3]
指尖上的非遗“塑”出沙地新活力
杭州日报· 2025-08-21 10:28
核心观点 - 非遗面塑传承人黄小明以建华村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为灵感创作面塑作品 入选杭州市百艺匠心并在浙江省文化馆展出 [2] - 通过面塑技艺与沙地文化 乡村文旅相结合 开展教学实践和专题创作 助力艺术乡建 [4] - 组建12人面塑爱好者队伍 开展常态化非遗技艺培训 并计划开发文创产品销售市场 [6]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创作二十四幅35厘米见方的面塑画对应二十四节气 以钱塘建华村为主题 包含童趣盎然的燕子风筝 弯腰插秧的农作场景 小舟戏荷叶的夏日景象等元素 [2] - 十二生肖团子系列作为教学实践主要内容 已开展面塑体验课教授兔子造型制作 采用轻捏 慢拉 揉压等关键手法 [4] - 将沙地文化元素融入创作 例如在寒露面塑画中融入沙地土酒大麦烧形象 体现围垦历史和乡味传承 [5] - 计划利用新湾街道东海禅寺特色创作禅意版十二生肖团子 目前已创作四款 [6] 乡村文化建设 - 在建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面塑体验课 暑期小候鸟们参与学习生肖歌和面塑制作 [4] - 联合村委设计打造专属工作室和村民作品展览墙 展示教学活动后制作的面塑作品 [6] - 组建12人面塑爱好者队伍 成员年龄集中在16至40周岁 包括本土青年 新农人和美术教师群体 [6] - 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非遗手工教学和文化互动活动 激活乡村文化肌理 [7] 产业发展规划 - 柿柿如意福袋蛇作品正处于包装设计环节 计划打开文创产品销售市场 [6] - 探索特色农文旅IP 培养本土人才 助力艺术乡建落地生花 [6] - 持续深耕新湾片区文化沃土 促进传统文化活化与乡风文明建设 [7]
兼具实用性与文化传播价值!冰箱贴成爆款文创,浙江义乌工厂忙不停
搜狐财经· 2025-08-02 17:29
行业动态 - 浙江义乌冰箱贴工厂开启加班模式 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以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 [1][3] - 暑期市场需求进一步攀升 客户追加急单并要求尽快出货 [3] - 义乌国际商贸城仅一区就有上百家销售冰箱贴的店铺 显示行业集中度高 [5] 产品特征 - 冰箱贴兼具实用性与文化传播价值 设计空间大使其成为爆款文创产品 [5] - 三星堆文物主题冰箱贴受消费者青睐 销路可观 [5] - 材质创新显著 金属/木质等多元材料被应用 并出现可动创意款式 [5] 市场策略 - 设计师瞄准年轻人市场 通过风格化设计推动产品从纪念品向文创转型 [7] - 客户为抢占市场提前下单 厂商早在5月便接收订单 反映行业竞争前置化 [3]
折扇、雪糕、冰箱贴……当文化创意遇上盛夏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央视新闻· 2025-08-01 16:22
核心观点 - 文创产品成为夏季旅游消费热点 尤其以冰箱贴为代表的品类呈现爆发式增长 行业通过创新设计和DIY体验提升文化传播价值与市场吸引力 [1][13][24] 产品创新与设计 - 苏州博物馆推出桑蚕丝材质凉扇 灵感来自馆藏画作《紫藤水鸭图轴》 强调轻巧质感与服饰搭配功能 [2] - 同馆开发"鹤桃"毛绒挂件 模拟水蜜桃绒毛触感 兼具可爱外观与揉捏解压特性 [4] - 三星堆文物主题冰箱贴采用银箔材质增强金属质感 设计可活动黄金面具结构 单月销量达15万-20万个 [19] -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DIY"摇摇乐"冰箱贴 支持自由组合文物 地方特产及城市元素 最高记录装入32个摇粒 [24][26] 市场表现与需求 - 义乌冰箱贴工厂订单排至9月 日均产能2万-3万个 客户需加急订单将交货期从45天压缩至20天以内 [15][17] - 冰箱贴成为爆款品类 因兼具实用性 文化价值及设计延展性 义乌国际商贸城仅一区就有上百家专卖店铺 [13][19] - 扬州瘦西湖景区推出"五亭桥"和"大运"系列盲盒雪糕 通过3D造型激发儿童对文化图案的求知欲 [6][8] 文化价值与消费场景 - 南京六朝博物馆以"人面瓦当"造型开发"来自六朝的微笑"雪糕 以"青瓷莲花尊"为原型制作冰箱贴 使历史文物融入日常生活 [10][12] - 甘肃省博物馆开设"绿马之家"文创空间 以铜奔马IP为核心开发文具 美食 运动及家居类产品 强化场景化体验 [21][23] - 行业通过材质创新(金属 木质 桑蚕丝)和互动设计(可动结构 DIY组合)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2][19][20] 行业趋势 - 冰箱贴品类避免同质化竞争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超百款造型 从形象创意到场景延伸构建"可带走的文化"体系 [29] - 文创产品从纪念品向文化传播载体转型 设计理念强调将文物元素与现代生活场景深度融合 [20][28]
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落幕,三天到场观众超10万人次
新京报· 2025-06-22 22:24
展会概况 - 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于6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是全国首个以文旅消费命名的行业盛会 [1] - 参展商数量达505家,同比增加38%,到场观众10.3万人次,同比增加40% [1] - 22个国家的旅游机构和39家国际展商参展,同比增加95%,包括俄罗斯、菲律宾、日本、美国、韩国等 [2] 国际文旅资源展示 - 俄罗斯、菲律宾、日本等国展示冰雪旅游、海岛度假等特色资源 [2] - 美国、韩国等国际展商带来滨海度假、游轮等暑期特色文旅体验项目 [2] - 展会举办出入境旅游服务推介会,定向邀请境外观众团参加,推动北京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打造中国入境旅游首选地 [2] 文创产品上新 - "北京礼物"上新包括故宫拍拍灯·千里江山图、富贵天香茶杯套装、故宫太和殿福禄如意冰箱贴等 [2] - "您吉祥"戏曲系列文创包括金榜题名戏曲状元盔冰箱贴、璀璨梨园系列珠宝 [2] - 北京画院"白石天趣"系列商品以齐白石画作为灵感,推出发财金条冰箱贴、明信片等 [2] 驻场演出项目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49个重点驻场演出项目,包括戏剧与音乐会、戏曲与曲艺、杂技魔术、脱口秀等4大类 [3] - 戏剧与音乐类驻场演出项目20个,包括开心麻花《乌龙山伯爵》(累计票房超1亿元)、北京欢乐谷《金面王朝》(累计演出超7000场)等 [3] - 戏曲与曲艺类驻场演出项目15个,包括北京京剧院经典京剧演出、老舍茶馆曲艺专场等 [3] - 杂技魔术类驻场演出项目4个,包括中国杂技团《登峰造"技"》 [3] - 脱口秀类驻场演出项目10个,包括单立人DownTown、波波笑剧场等 [4] 行业对接与交易成果 - 酒店与旅行社合作对接会吸引230多家酒店和150多家旅行社参与,达成意向交易额2245万元 [5] - 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旅局启动"文旅消费金融服务行动计划",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推出文旅消费金融惠民措施 [5] - 三天现场交易额2.11亿元,较上届增长23% [5]
文创产品新意十足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4
文创产品市场表现 - 文创产品成为旅游观光新潮特产 故宫日历 天宫藻井冰箱贴等成为爆款 深受年轻人喜爱 [1] - 文创产品成交量同比增长前5位类别为日历 冰箱贴 徽章 书签和摆件 其中日历和冰箱贴成交量同比增长均超10倍 [1] - 河北 山西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 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 [1] 文创产品发展趋势 - 文创热与文博热相互促进 文创店成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牌匾 画卷 青铜器等镇馆之宝化身为冰箱贴 钥匙扣等产品 [1] - 文创产品结合AR技术 扫码可看高清动态文物展示 实现文物 文创和数字化融合 [2] - 文创解锁盲盒玩法 衍生出考古盲盒 非遗盲盒等 互动感强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成为人社部认可新职业 [2] 文创产品创新方向 - 文创产品需深耕文化内涵 精准把握市场需求 避免简单将文化元素印在普通商品上 [2] - 需深度挖掘文化创意表达 防止产品同质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打击盗版抄袭 激发原创者积极性 [2] - 文创产业已形成覆盖设计 生产 营销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1]
晶采观察丨持续升温!解锁“文博热”破圈密码
央广网· 2025-05-19 15:37
博物馆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从单纯的文化守护者转变为反映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与消费新动能提升紧密相连 [1] - 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较上年增加213家,免费开放率达91.46% [2] 博物馆创新实践 -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如"朝珠耳机"和故宫口红成功出圈,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1] - 甘肃省博物馆"绿马"系列文创产品以可爱形象和实用功能获得消费者青睐 [1] - 多地博物馆推出夜游、特展等项目,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发展 [1] 博物馆文旅融合 - 上海、苏州等地博物馆引入咖啡馆等业态,形成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1] - 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1] - "五一"假期超6000万人次参观博物馆,显示博物馆已成为假日热门消费场景 [3] 博物馆受众变化 - 青年群体成为博物馆参观主力,其文化诉求推动博物馆创新发展 [3] - 2024年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覆盖密度显著提升 [2] - 国际博物馆日将"青年力量"列为子主题,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3]